美國在1972年就已經出賣了蔣介石,賣了蔣介石就等於是賣了台灣。所以中華民國在台灣能夠從1949年撐到1972年,撐了整整22年,當然要感謝國民黨的蔣介石。
根據傅建中1999年寫於美國華盛頓之《季辛吉祕錄》序言,包括尼克森、季辛吉和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人的對話,至今仍被列為絕對機密,非經季辛吉本人特許,外人不得借閱。以下是傅建中序言的摘錄:
塵封了二十餘年的美國與中共在70年代極機密的談判記錄,包括尼克森、季辛吉和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人的對話全文,終於大白於世,以《季辛吉祕錄》(The Kissinger Transcripts)的專書方式出版。
筆者透過特殊管道,在該書尚未出版前,即已取得,摘其最精彩的部分在中國時報連續發表,深受讀者及朝野重視。由於時間倉促,誤譯在所難免,而受篇幅限制,有些部分又不得不割愛。今時報出版公司刊印單行本,乃將已在中時發表的部分由筆者重新校對過,訂正了一些錯誤,並補足了大部分刪去的原文,另增譯了一些原來未譯的對話,還搜求到原書沒有的毛澤東與福特總統在 1975 年底的會談記錄,另有尼克森 1972 年 2 月訪問大陸時與周恩來多次會談的記錄。尼周談判的密檔在本書排印時,才由美國家檔案局解密,因其提供了尼克森承諾美國不支持台獨和對台政策五原則的歷史文獻,特別選譯了兩份記錄的精華,以使讀者明白美國對台「三不政策」的由來,所以本書總共有 22 份當年被美國政府視為極機密的外交文件,深鎖在白宮和國務院的保險櫃裡,其完整性和權威性比英文的《季辛吉祕錄》有過之而無不及,可以在此告慰讀者。
這 22 份文獻時間的起迄是自 1972 年 2 月下旬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和毛澤東舉行歷史性的會談起到 1977 年 1 月季辛吉因福特落選下台前止,長達 5 年,從這些祕密文件中,不僅看到華府與北京關係正常化的過程和起伏,也可感受到這段關鍵歲月對我國和美國關係的深遠影響,而美國和中共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蘇聯,非但盡棄前嫌,而且變成有默契的戰略盟友,令人覺得匪夷所思,真應了英國人所說的:「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選入本書的 22 份文件計有毛澤東和尼克森、福特、季辛吉的五次會談記錄,尼克森與福特各占一次,而季辛吉則是五次全程參加,這是本書的精華所在,尼克森、周恩來在台灣問題上的折衝樽俎,尤具歷史深意。儘管毛可能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暴君,但他洞悉世局,宏觀的戰略格局,反應敏捷,思維靈活,則是躍然紙上,任誰都不能否認的。
台灣問題,毛和尼克森在 1972 年 2 月 21 日初次見面時,根本沒談,只提了一下蔣介石,還略帶詼諧的口吻說,他和蔣互罵對方是匪,但他和蔣的歷史淵源,則遠超過他跟尼、季二人的新關係,倒是第二天(2 月 22 日)尼克森與周恩來會談時,尼向周保證不支持台灣獨立運動,為美國扼殺台獨留下了歷史記錄。毛對台灣問題著墨雖不多,但所談俱屬大原則,而被周恩來、鄧小平等輩在和美方談判時,奉為圭臬。例如 1973 年 11 月 12 日毛和季長談,毛主動提起台灣,他說台灣和大陸的關係要比中國和美國的關係複雜得多,而且他不相信可以和平解決,但中共不急,可以等,甚至可等一百年。至於美國和中國建交,必須以和台灣斷交為前提,就像日本所做的一樣,這即是所謂日本模式。鄧小平 1974 年 4 月率團到聯合國開會,與季辛吉會談時提醒老季毛對台灣問題所確立的原則。等到同年 11 月季辛吉訪問北京,與鄧認真討論正常化時,鄧就咬住日本模式不放了。這見於 1974 年 11 月 26 日鄧小平和老季 75 分鐘的會談記錄中。最終卡特遵從中共「斷交、廢約、撤軍」三原則與中共建立,大體上是日本模式,只不過多了台灣關係法的架構,和台灣維持非官方的實質關係。
《季辛吉祕錄》能夠問世,是附設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國家安全檔案館的專家學者們,經由六年的努力,利用美國會通過的資訊自由法(FOIA),迫使美政府將原先列為高度機密,乃至只能目視的(Eyes Only)美中關係正常化的文件解密,沒有解密的文件,則由前述專家們分頭去從尼克森、福特總統圖書館所藏的文獻、國務院檔案以及曾和老季共事的官員們私人文件中蒐求,整個過程的神祕詭異,據主編此一祕錄的波爾博士(Dr. William Burr)說,就好像偵探辦案一樣。波爾是位精研外交史的史學家,目前在喬大的國家安全檔案館擔任高級分析員。必須在此說明的是,中文版的《季辛吉祕錄》並非是英文版本的翻譯,而只是把檔案館所收錄的英文官方文件選其精華譯用,文件前的評論和書後附錄的文章均為筆者所寫,故本書與英文原書相輔相成,並行不悖,而在觀點上及對許多人物背景的介紹,更適合中文讀者,更具可讀性。
這套五百頁的祕錄,是季辛吉本人交代美國會圖書館藏之高閣的孤本外最完整和最權威的版本。季氏的孤本目前仍列為絕對機密,非經他本人特許,外人不得借閱。老季還規定他的祕錄必須等他過世五年後才能解密,公諸於世,因此有不少人對季的作法有非議,季對此有所解釋,據他說,根據「贈與契約」的規定,對文件的閱讀及使用,加以一些限制,是「標準的法則」。季辛吉 1971 年夏天經由巴基斯坦佯裝肚痛潛赴北京與周恩來舉行祕密談判的記錄,仍未能見天日,無法收進《季辛吉祕錄》中,成為本書的缺憾。這有待波爾博士和他的同事們繼續努力,終必有水落石出之一日,相信這個日子不會太遠,應不致於要等老季上天堂之後,再苦等五年。波爾的目標是不僅要把 1971 年季周之會的祕錄解密,還要把這位現代梅特涅任職白宮和國務院時的電話記錄一併曝光,和有興趣的讀者們坦誠相對,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