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青春鐵馬向前行
市長:青春鐵馬向前行  副市長: 天天天開心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青春鐵馬向前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民黨和台灣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民進黨政府今天口口聲聲說,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其實他們最應該感謝的是蔣介石
 瀏覽5,136|回應95推薦4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天蠍浪子
華碩
泥土‧‧‧郭譽孚
shouminc

轉貼文章

1945年的抗戰勝利其實是「慘勝」,美國原子彈和俄軍進攻中國東北,逼日本在兩強夾擊下無條件投降。被中日戰爭摧毀荒廢的中國,竟然還登上世界四強之一,真是奇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強舉行了14次高峰會議,蔣介石只參加了一次開羅會議,並帶著會講英文的宋美齡夫人陪同出席,這樣中國就變成四強之一,這不是國際魔術是什麼?

蔣介石於1949年丟掉大陸,退居孤立的海島台灣,宣稱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其名稱是「中華民國」。至於中國大陸的共產政權則是「匪區」,不久就會滅亡,而國際社會還加以承認,直到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為止。如果是一年兩年矇騙國際社會也許還說得過去,但連續欺騙聯合國22年之久可不簡單,蔣介石真是國際政治的大魔術師。

民進黨政府今天口口聲聲說,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其實他們最應該感謝的是蔣介石,因為蔣在台灣創立了「中華民國政府」。台灣曾經代表全中國,從國際社會獲得應給中國的援助,包括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國際救災總署等給中國的援助。光是美國對「中華民國」的經濟援助,從1950年6月韓戰爆發到1965年6月的15年期間,共達14億8200百萬美元,平均每年約1億美元 [6] 。另外,在軍事援助方面,由1950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973年,台灣配合美國的「台灣反共基地要塞化」,從1950年到1964年就從美國獲得22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7] 。

但是蔣並不完全屈服於美國。當美國於1949年8月發表「中國白皮書」,評論國民黨政府的貪污、腐敗、沒有效率時,蔣就機警的邀請舊日軍的富田直亮化名為白鴻亮,在台秘密設置日軍顧問「白團」,一方面對抗中共的「紅軍」,另一方面防備美國搞鬼棄蔣 [8] 。好在1950年6月爆發韓戰,美國第七艦隊開來台灣海峽巡戈,而對台美援也重新開啟了。當蔣探知美國有意圖讓吳國楨、孫立人取代他時,蔣都能及時擺平一切 [9] 。在第一次台海危機時,即1954年9月3日金門砲戰,利用兩名美國軍官戰死的機會,於同年12月2日簽訂「美華共同防禦條約」。1957年『自由中國』雜誌開始鼓吹組織「反對黨」時,令蔣經國手下演美國大使館砸毀事件,偵察美國大使館內所藏的資料是否有美國顛覆蔣家政權的意圖 [10] 。1960年9月「自由中國」社長雷震被捕,1965年3月陳誠病逝,在蔣介石的繼續活命期間,美國再也沒有敢動蔣汗毛的念頭,蔣在台的統治屹立不搖。不像越南的吳廷琰或韓國的朴正熙那樣,最後政治生命的遭遇那麼悲慘。

蔣在內政方面的成就,是反省大陸失敗的經驗,沒有繼承 國父遺志中的「扶助農工」。因此任命陳誠進行台灣式的「土地改革」,從1949年的三七五減租,經1951年的公地放領,到1953年的耕者有其田,並將農村的資金,驅趕到工業方面,使台灣以農地為主的封建社會轉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

另一方面,也加強經濟建設,從1953年第一次經濟建設四年計畫,到1969年第五次經濟建設四年計畫,就有五次經建計畫,其中1954年獎勵外國人投資條例,1955年獎勵華僑回國投資條例,都成了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才學台灣的榜樣。台灣經濟的工業生產總值在1964年超過了農業生產值,國民總生產(GNP)的成長第一次達到12%的兩位數,台灣開始轉向經濟高度成長期 [11] 。1973年命蔣經國從事的十大建設計畫,到1978年投資總額達50億美元,1975年蔣去世,那些基幹產業和交通建設就成為蔣經國的治績。

蔣在台灣的經濟起飛是靠「反共賺錢」的魔術。美國要台灣「反共基地要塞化」,就可以要脅美國給予台灣經濟、軍事援助。美國給的「美金寶盒」(Dollar Box),在1950年稱作共同安全總署(Mutual Security Agency),1957年改稱國際合作總署(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1961年再改稱為國際開發總署(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名稱儘管變來變去,「台灣」就是國際社會的一員,其名稱是「中華民國」,得到國際社會的援助。中華民國就是一個「國家」,「主權獨立不獨立」不關緊要,緊要的是在國際社會有一個地位,中共政權不能隨意侵犯。

蔣能夠成為國際政治的大魔師,其實並不是偶然的。蔣親身留日,精通日本武士道精神。妻子宋美齡出身美國名門學校,精通美國社交世界。長子蔣經國留俄多年,精通俄羅斯共產社會的一切。次子緯國雖是公子哥兒,也還是去過歐洲德國遊學,而有其特殊的人脈關係。這樣全家人都懂國際社會的妙訣,就容易玩國際政治的遊戲了。其後台灣的歷任總統,都沒有蔣的天賦條件,只能依靠蔣介石在台北開創的「中華民國」政府,勉強維持台灣的統治權,但在國際社會上的「國家地位」一年不如一年。

總之,蔣介石是統一中國的失敗者,但他在台灣創造了「中華民國」政府,而在國際社會有顯赫的奇蹟。他懂得拿捏,避免與美、英、日等列強發生嚴重的利益衝突,而維持他在台灣的獨裁統治權。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領導抗日,反共抗俄,不屈服美國的擺佈。但是,台灣人痛恨他在二二八事變以及其後的白色恐怖殺了太多無辜的人。偉大的政治家,不僅要擅長「權力的鬥爭」,也必須懂得與人「妥協合作」的可能性。政治也是一種「可能性的藝術」,缺乏藝術感,可以說是政治家的一大缺陷。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370672
 回應文章 頁/共1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台灣人有這樣可恨到不可以民主嗎?
推薦0


久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知道中華民國到底犯了什麼錯,會這樣惹外國人討厭,惹外來漢奸討厭。

中國人搞民主有這樣可恨嗎?

可恨到被八百顆飛彈瞄準?

可恨到被信馬列的外來漢奸,先假裝是中國人鼓吹中國人要推翻自己所有的中華民國,現在又假裝是台灣人要台灣人推翻自己所有的中華民國,試問,唸孔孟,信關媽,搞民主,賺大錢的大漢族臺灣人到底是招誰惹誰?

為什麼與毛澤東一樣討厭中華民國,為什麼與毛澤東一起討厭蔣介石?信關公媽祖還會被毛澤東幽靈附體嗎?

希望這裏某位被毛澤東附體的殭屍快快跟謝雪紅一起葬在北京,不要回台灣了。

謝雪紅生平簡介

謝雪紅,原名謝阿女1901年10月17日1970年1月15日),臺灣彰化人,台灣共產黨黨員、中國共產黨黨員。

謝雪紅是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的「臺灣共產黨」(日本共產黨臺灣民族支部)創始黨員之一。也是二二八事件中堅持對中華民國政府採用武力叛變之臺中「二七部隊」的領導人。二七部隊叛變中華民國軍隊失敗之後,轉赴廈門,後赴香港。她與許多二零年代以來所培養成長起來的台籍共產主義者,共同創建了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當選首任主席,是八大民主黨派的參政黨之一,也是台灣史迄今為止具有最長組織歷史的政治團體。謝雪紅後來陸續出任中共中央華東局軍政委員中國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1954年當選全國人大台灣省代表。謝雪紅1970年病逝北京

擅長驅使台灣人殺台灣人,出賣他自己同胞來滿足其私人肉慾的姦人賊寇。為二二八事變的真兇。

二七部隊簡介

二七部隊台灣臺中地區,於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在1947年3月4日受共產匪軍支助成立之叛亂組織,後改稱「台灣民主聯軍」。二二八期間除攻擊臺中政府機關之外,亦以暴力支援嘉義南投的叛亂組織活動,參加的人員以臺中地區的青年學生為主,鼓吹與謊稱政府官員貪污導致民生凋敝,以各種類鬥爭謊言來隱瞞其組織為匪作戰之叛亂意圖。

之所以用『二七』為名,乃因二二八之發生,係源自2月27日的一個小小的緝煙事件,而不是始自2月28日的一連串的抗議與示威以及隨之而來的衝突與流血。其部隊主要成員有鍾逸人謝雪紅台灣共產黨成員。

二七部隊原定與在嘉南起義的台灣自治聯軍在中部會師,該部隊因國民政府軍整編二十一師的強力鎮壓,和地方仕紳(如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林獻堂)的抵制,於1947年3月14日從臺中退至埔里,不久後即因不受原住民支持游擊作戰而解散,主事者謝雪紅則轉往大陸,後任中共人大代表與「民主黨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領導人。


今之三民主義,實吾先民所留。

因之對於認外學馬列主義為師之共產奸人,顯非漢族。考其根源,乃是外來蠻夷耳,因之認同其所建立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祖國者,皆為認賊作父之漢奸叛逆。

故以驅逐韃擄漢奸方為真正漢民族人之所為!_______________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372570
日本是富裕社會還是貧困社會? 
推薦0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日本真是個異常的社會

  日本GNP超過聯邦德國,僅次於美國,在西方世界位居第二,在東亞是最富裕的國家。現在來看看此富裕國家的真實面貌。

  日本一年有3萬5千人自殺,是非常不正常的社會。日本的自殺人數1997年為2萬4391人,然而,1998年躍升為3萬2863人,從此快速增加,其後每年自殺者都達3萬人以上,這是因為日本的經濟狀況惡化和競爭激烈化為背景所產生的問題。想想,日本的自殺者數竟是交通事故死亡者數的4倍以上,真是異常的社會。

  日本的『每日新聞』在2006年9月6日報導:以自殺緣故收回債權的達3649件。日本的消費者金融業者10家,為收回債權而對借款者全體掛生命保險。最大5家在去年一年之間收回件數達3萬9880件,其中因自殺而收回債權的達3649件。這表示日本的自殺者之中,一成以上是因消費者金融業者討債而被奪命的。單純地比較死者的數目,每年自殺者數相當於發生6次阪神大地震的死亡人數。

  『文藝春秋』2006年4月號的「現地報告:下層社會──看看因改革而被遺棄的家族」,指出日本的地方存在貧富差距,顯示這些貧窮家的孩子,連文具、午餐、畢業旅行費用等都無法支付而接受政府援助,這些接受「就學援助」的家庭越來越多。譬如東京較窮的足立區,「就學援助」率達到42%,以實際數目來說,足立區內約有2萬名中小學生過著缺少文具用品的生活。擔任保健的老師說,學童過了暑假之後,測量體重時常發現體重減輕,這表示學童在暑假沒有營養午餐供應,所以體重減輕,可見這個孩子平常在家裡都不能給他滿足地吃飯。問題的嚴重性,在於經濟的貧困跟學力的高低存在相關關係,經濟越貧困者學力越差,足立區學童的成績,全科目在東京列為最低。

形成少數「勝犬」和過半數「敗犬」的社會

  日本社會因競爭激烈化,被比喻為變成少數的「勝犬」和過半數的「敗犬」,形成一種「弱肉強食型」的社會,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階層分化。在1960、70、80年代,日本社會是「終身雇用」制,現在的勞動者,臨時工、短期契約社員等非正規的雇用者佔日本全體雇用者的三分之一。

  自從引進美國式的新自由主義和市場原理以後,日本從一億人口「總中流階層」的「橫排橄欖型社會」的社會結構,轉變成少數「勝犬」與多數「敗犬」的「縱排金字塔型社會」。

  現在的薪資階級,有很多人背負著多重債務問題。薪資階級利用消費者(薪資)金融借款的達1400萬人,日本的信用卡發行張數則突破2億700萬張。利用信用卡或消費者金融的借款者不斷地增加,陷於多重債務而還債困難的人至少有150萬~200萬人,個人申請自己破產的件數超過18萬件。依警察廳的調查,2005年的自殺者數3萬2552人,其中因經濟、生活苦的自殺者達7756人。這表示自殺者的4個人中就有1人是因經濟、生活困苦而自殺,而自殺者的大半是因為借款還不出錢而自殺。因債權者追討,或因多重債務困愁而逃亡者,一年達十數萬人。依厚生勞働省2003年的調查,因貧困而無家可歸者(homeless)全日本有2萬5296人。在東京的上野車站可以發現在嚴寒中,有流浪者以紙箱裹遮身體度過寒夜。

  產生多重債務的根源,是因信用卡、消費者金融、工商貸款業者的利率太高。現在日本的銀行普通存款利率超低,一年的利率約在0.1%的狀態;然而貸款業者的貸款利率非常高,大半是年利率25~29.2%。大型的消費者金融業者,從銀行以一年2%以下的低利率融資,然後以一年25~29.2%的高利率貸出,從而獲得龐大的利益。日本的銀行拒絕對消費者或中小規模企業融資,但是對大型的消費者金融業者則以低利融資,如此加強銀行與消費者金融貸款業者之間的關係。

貸款業者獲得暴利之法

  有人說日本人背負多重債務的問題,罪惡的根源是貸款業者以高利率營業獲得暴利。日本政府對貸款業者的利率雖然也有規制的法令,一為出資法,另一為利息限制法。出資法規定,貸款業者的利率一年超過29.2%就要處罰;另一利息限制法規定,依借款的本金,限制金利一年15~20%,如果超過此利率,在民事上是無效的。但是,利息限制法沒有罰則,所以大半的貸款業者就鑽法律漏洞,以超過利息限制法所限制的利息貸出,但又在出資法的上限利息之下不受處罰,即以此灰色地帶的利率營業。

  依2006年5月的統計,利用消費者金融的借款者約達1400萬人,其中從2家以上借款的人達800萬人,而從5家以上借款的則約有230萬人。平均每一個人的借款存底是102萬日圓,而借款者的19%即268萬人因窮困而延滯還債。一般的說,從複數的消費者金融業者借錢的人,借款額度就越大,延滯還款的比例也越高。

  金融貸款業者在貸款時,即向借方掛「消費者信用生命保險」,這樣對保險公司支付的保險金,比獲得的保險費還要高,這是貸款業者穩賺不賠的算盤。但是依金融廳的調查得知, 5家大型的貸款業者在2005年度從死亡保險金所獲得的3萬9880件之中,有約1成、3649件的死亡理由是自殺。可見日本的債務逼死人的結構。然而,利用信用卡重複借款,為還債利用消費者金融的案例還是不斷地增加。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371944
「大國崛起」與「大國再起」 
推薦0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中央電視台推出15世紀以來大國崛起的歷史紀錄片,分別有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9國的崛起紀錄,以上有8國是屬於歐美列強,亞洲只有日本名登「大國崛起」之列。

  歐洲列強的「大國崛起」都與殖民地戰爭有密切關係。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1519年麥哲倫環繞世界一週,從16世紀後半葉,美洲的墨西哥、秘魯的銀山被大量開採運到西班牙,然後流出歐洲各地,促使歐洲急速地儲蓄財富。美洲大陸的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的衰亡悲劇,就成為歐洲列強快速成長的謳歌。歐洲列強在歷史上崛起成為大國,乃是靠武力爭霸和掠奪殖民地的勝出,因此在「大國崛起」的輝煌閃爍歷史的背後,都隱藏著剝削殖民地的慘酷血淚史。英國的產業革命也是建立在殖民地印度人的白骨之上。同樣的,日本的崛起當然也與戰爭和經營殖民地有密切關係。
  
  日本的「大國崛起」紀錄片,由中央電視台團隊到日本拍攝日本近現代崛起的光明面,但是從當今日本所提供的影像紀錄,是很難尋找在日本崛起背後所隱藏黑暗面的蛛絲馬跡。在歷史的興衰,都有光明面與黑暗面,陰陽交錯,互為因果。如果只追尋光輝燦爛的光明影像,忽略了戰爭的殺戮掠奪的黑暗事蹟,就很難成為落後國家學習的榜樣。這也就是在導讀中,與光輝燦爛的影像對照,還需要以文字闡釋另一面歷史真相的必要。

  因為日本的所謂「現代化」過程,是建立在軍國主義的體制上,對內是以「皇民史觀」為基礎的絕對主義天皇制,對外是向台灣、朝鮮、中國大陸、東南亞侵略,剝削殖民地而累積資本。今日的落後國家(所謂「開發中國家」),對內不可能以絕對主義方式儲蓄資本,對外更不可能像日本近代史那樣,發動戰爭、經營殖民地,以進行工業化或資本主義化。日本的「現代化」經驗,怎麼能成為落後國家的模範呢?

  日本在明治以前,經濟落後,人民大多沒得米吃。日本在平安末期的飢饉,京都的餓死者就有4萬2千3百多人。明治前的江戶幕府時代有21次飢饉,30次凶作米荒。1732-33年享保大飢饉,1782-87年天明大飢饉,1833-36年天保大飢饉,此三大飢饉的慘狀都留下慘不忍睹的紀錄。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至少還有三次大米荒,即1890年、1897年、1918年,日本缺糧米價高漲、發生民眾搶米的「米騷動」。西歐在18世紀後半葉進行產業革命,這時日本的產業落後西歐列強約二個世紀。中國在1860年開始西化的洋務運動,日本則在1868年開始「明治維新」的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其實隱藏著學習西歐強盜掠奪的意圖。

  「明治維新」本來稱為「王政復古」,西洋史書也都稱為Meiji Restoration。在此之前,日本是「幕藩體制」,全國各地由幕府與約260藩的領主分治。到了幕府末年,薩摩、長州、土佐等藩,沒有前途的下級武士造反,因武士除了打戰以外不許就他種職業,而在德川幕府的和平政策下,沒有實踐自己武功的機會,就以「皇國史觀」串連起來,用武力推翻「幕藩體制」組織新政府,以「維新」掩蓋「復古」,演出一部「盜國」劇。

  強盜集團之間的廝殺很是殘忍:吉田松陰斬首,梅田雲濱獄死,橋本左內斬首、井伊直弼刺死、阪本龍馬刺死、橫井小楠刺死、大村益次郎刺死、江藤新平梟首、西鄉隆盛砍頭首、大久保利通刺死。

  但是「盜國」成功之後,這些盜國集團成為中央政府的官僚(朝臣),開始奪取日本國內各藩的土地與人民,這就是明治初年「版籍奉還」、「廢藩置縣」的過程。新政府最重要部門的軍事力,由薩摩人掌控海軍、長州人控制陸軍,來統治全日本的領土、人民;這就是日本軍閥勢力的起源,日本軍國主義的源流。如此的「王政復古」過程,其實也是強盜集團假借「天皇親政」的名義,以搶奪其他藩國的土地、人民的掠奪行為!因此在成立「近代國家」的表象底下,隱藏著下級武士的強盜集團「盜國」的謀略。

  強盜集團組織的「明治政府」,在國內先行搶奪了其他藩國的土地和人民之後,就開始準備對外搶奪。於是廢止武家階級制度,學習西洋列強向全民「徵兵」發展國家軍隊,準備對外掠奪。這就是「明治維新」之後,馬上策劃「征韓」或「征台」的原因。

  在日本佔據台灣之前,台灣是全中國之中最富庶的一省,比日本富裕得多。日本要奪取台灣,從侵台之前的諜報活動就可以窺見其謀略:樺山資紀的『台灣記事』(刺探軍情)、水野遵的『台灣征蕃記』(刺探民情)、上野專一的『台灣視察記』(刺探商情),都記錄了日本事先刺探台灣,為掠奪台灣而做準備。

  從日本1874年「出兵台灣」的經濟算盤來看,出兵費用共771萬圓,清廷給的撫恤銀只有50萬兩=日幣67萬圓,看起來很不合算。日本沒有取得台灣,但先確保琉球的統治權。其後經過20年的準備戰爭,1894年發動甲午戰爭,獲得賠款2億3千萬兩=日幣3億6千萬圓,日本一下子掠奪四年份的歲收(1894年日本的國家預算是9千萬円),以及台灣、澎湖的割地。戰敗的中國,為賠款借外債;戰勝的日本,形成第一次產業革命,因此甲午戰爭是中日命運的決定戰。

  甲午戰爭是日本軍國主義者動員全體日本國民,與中國北洋軍李鴻章之間的戰爭,戰敗的清朝必須付出歲收約三年份的賠償,因為當時清朝的歲收不到一億兩。5年後的義和團事件,還要支付4億5千萬兩約歲收六年份的賠償,而陷入財政困窮的悲境。相反的,日本從中國掠奪的資金遂行第一次產業革命;以賠款的一部分58萬円建設八幡製鐵所之後,日本的重工業也逐漸發達起來。此後日本再經過10年的準備戰爭,在1904-05年發動日俄戰爭,經美國從中斡旋,雖未獲得割地賠款,但也奪得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利權。在此之前,日本參加1900年的八國聯軍攻打義和團,日本雖出動最多兵力但在列強之中分得較少賠款。在日俄戰爭前後,日本達成第二次產業革命。

  日本的教科書對於「明治維新」以後的歷史,只炫耀日本國內「富國強兵」、「殖產興業」的一面,而刻意隱藏以武力「搶奪鄰國」、「剝削殖民地」,以繁殖富強的另一面;就是依戰勝國史觀,只宣傳日本帝國「富強」的革新過程,而隱蔽著背後的那種強盜「掠奪」的特性與本質。

  日本崛起的歷史,從明治維新到1945年戰敗,一直貫穿著準備戰爭、進行戰爭、戰勝掠奪財物;再行準備戰爭、再發動戰爭、再打勝仗掠奪財物;所以是一部連續的戰爭和掠奪的歷史。1941年12月日本膽敢攻擊資源豐富的美國,就是因為日本掠奪了中國廣大土地的物資為本錢,才能與美國打了4年的太平洋戰爭。

  日本因為每戰必勝,貪得「戰利品」,一直窮追戰爭利益;日本參加1914-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奪得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權以及太平洋的德國領地島嶼。日本還是追求戰爭利益不捨,1927年日本出兵山東,1928年造成濟南慘案,又炸殺張作霖,1931年,發動瀋陽事變,1937年盧溝橋事變,而進入第二次中日全面戰爭。中日戰爭都是日本出兵到中國領土侵略,不是中國軍到日本領土打戰,這是百分之百的「侵略戰爭」!

  日本的殖民地掠奪,除了台灣之外還有朝鮮半島以及在中國的佔領地東北(滿洲國)等地,這些地方淪陷為殖民地之後任由日本隨意榨取,日本帝國和其資本家即在殖民地和中國的佔領地,榨取勞力以及原料的資源。

  日本將明治維新之後的殖民地經營稱為「文明化」,其實是日本學西洋列強的「文明開化」,將掠食殖民地,說成為蠻荒的殖民地帶給「文明」。實際上,日本佔據台灣時,日本社會比台灣更窮更野蠻,日本強奪中國龐大賠款並汲取殖民地的財富之後,才漸漸「富國強兵」起來。日本的農村社會,到戰後的農地改革為止,一直是停留在半封建的寄生地主制,農工窮困日子過得非常困苦。日本近代的工業化或資本主義化,除了以戰爭搶奪儲蓄資本,向日本農民工人榨取,還有相當部分是靠殖民地的剝削完成的。

  日本明治時代的「文明開化」口號,現在都學美國霸權者改稱為「現代化」。這「現代化」理論是以歐美為主軸的世界史觀。認定500年來人類文明的進步是以歐美為中心,但是歐美享受「文明」的生活,與歐美列強從事戰爭、搶奪殖民地資源之間的因果關係,往往被矇蔽。例如2003年美國沒有得到聯合國的同意就攻擊伊拉克,破壞世界古代文化發源地之一的遺蹟,殺戮無數的伊拉克人民。美國說,戰爭會帶給伊拉克人民「民主政治」,但是國際戰略家都明白,美國攻打伊拉克,著眼於掌控國際石油市場。省思美國的「大國崛起」,乃在於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列強都變成債務國,只有美國變成最大的債權國,當今最大的戰爭獲利者(war profiteer)。

  再省思日本崛起的過程吧!明治初期,日本即使在甲午戰爭獲得龐大的賠款,然而其戰後經營,將大部分的賠款用在軍備的擴充,少部分用在基礎建設方面,但是根本不肯對農業方面投資。在日本資本主義化的過程中,農業部門投資缺乏,農村一直保存封建制度,日本農業停滯不發展的跛行狀態,構成日本往資本主義發展的腳鐐。

  這時台灣和朝鮮殖民地的農業發展和糧食供應,填補了日本農業停滯不發展的跛行缺陷,解除了日本往資本主義發展的腳鐐。這就是日本的「工業化」、「資本主義化」,依靠對殖民地農業開發的剝削,以「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型態,依賴殖民地發展的結構。

  日本工業化的順利進展,是因為有殖民地台灣和朝鮮的農業發展,供應日本工業化過程所缺糧食才能順利達成。從此判斷,甲午戰爭的賠款為日本工業化奠基提供資金,而對殖民地農業的剝削,則是日本在工業化過程中,讓日本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助力。

  日本擺脫歐美大國的欺凌、成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化」的國家,但是在日本崛起之際,同時加入歐美大國的陣營欺凌侵略鄰邦,這是犧牲亞洲其他國家的利益來達成的。所以說日本崛起是追隨歐美列強的「戰爭崛起」,與今日中國的「和平崛起」,不可同日而語。

  日本近現代史以1945年8月15日為界,存在著很大的斷層;這是價值體系的大轉變。在8‧15以前,日本是軍國主義和天皇絕對主義,日本國民也是受苦受難,一直在戰爭煎熬的日子過活;8‧15以後,日本進入和平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時代,憲法規定「放棄戰爭」,防止日本裝備核武,限制日本政府派兵海外,日本男子不必被迫當兵,隨著經濟高度成長,日本國民享受有史以來最富有、最得意的日子。

  1945年日本首次戰敗而無條件投降,然而中國放棄賠款的要求,讓日本失去對戰爭反省的機會。在盟軍美國的壓力下,日本不得已制訂「和平憲法」規定「放棄戰爭」,但是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又要求日本重整軍備,建立所謂「自衛隊」的軍隊,日本更是失去反省戰爭的機會。

  日本戰敗以後,改採「老二哲學」,禮讓美國稱霸為世界第一,日本寧願屈居「老二」,默默追隨美國操縱世界政治的冷戰戰略,但在亞洲的熱戰--如韓戰或越戰,支援美國的「戰爭特需」(special procurement of war)坐享經濟利益。這種方式,讓全世界反對戰爭的輿論,都集中在對美國霸權的指責,日本就可以免於責難,「老二哲學」算是最聰明的「戰爭獲利者」。

  戰後,日本依附在美國的冷戰體系下,享受了約40年經濟成長的果實。在戰後的冷戰危機之中,日本沒有受害,在先進國之中,科技和金融一直在上升,可以說是「冷戰受益者」的典範。日本的國民生產毛額(GNP)在1965年超過義大利、66年超過英國、67年超過法國、明治維新百年的1968年超過西德,成為GNP僅次於美國,自由世界第2經濟強勢的國家。

  在80年代美國推動國際化,對日本來說,這是被動的國際化;日本人以為90年代的國際化,將會是經濟大國日本主動的國際化。日本即將其累積的資金流向美國,大量購買美國的國債和不動產。想不到美國回頭「重擊日本」(Japan bashing),美國國債大幅減價,不動產暴落,讓日本人的資產損失慘重。1980年代後半期之後,日本的剩餘資金也到亞洲各國投資,這的確促使亞洲經濟的高度成長,但也引起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1990年代冷戰結束以後,「冷戰受益者」的日本,似乎盡失「戰爭特需」的利益,其泡沫經濟也跟著崩潰,陷入經濟停滯的狀態。日本雖然在美國進攻阿富汗或進攻伊拉克的戰爭,扮演追隨者(follower)的角色,但是因為日本的地理位置遠離中東等因素,日本出動軍隊也並不能得到「戰爭特需」的經濟利益。日本經濟連續10多年不景氣,到了2002年才從景氣的谷底爬升,最近經濟逐漸復甦。但是牽引日本恢復景氣的主力,在於中國經濟的高度成長,使得日本向中國大陸大幅度輸出,這就是所謂「中國特需」的波及效果,隨著日本的民間設備也增加投資。

  「日本崛起」已經變成歷史名詞,現下流行「中國崛起」,從外匯存底的累積速度來看,也的確是如此。日本人非常不甘願,20年來一直流行著「中國崩壞論」,說目前沒有馬上崩壞2008年北京奧運為頂峰會露出破綻等謬論,罷不得中國早日崩潰,內心不希望「中國崛起」取代了「日本崛起」。其實,中國早在漢代、唐代,就是東亞的強權,成為世界文藝復興的典範。從西元500年到1500年之間,中國明明是世界級的領導者,因此筆者認為「中國崛起」的說法不對,正確的說是「中國再起」。

  目前中國利用美國設計的「全球化」、「訊息革命」發展經濟、文化。中國以祖宗傳下來的漢字為本錢,再揉合美國、歐洲的新科技與文化,即可創造出「漢字文化圈」的新衣冠文物。中國在世界史上,自漢代的第一次文藝復興,唐代的第二次文藝復興,而在21世紀將有綻放出第三次文藝復興的契機與實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371942
台灣本來比中國大陸更「抗日」
推薦0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殖民地抗日戰比大陸甲午戰爭長而劇烈

  1894-95年在中國大陸的中日甲午戰爭只打了8個月,而台灣的殖民地抗日戰爭共打了20年(1895-1915年),佔日本統治台灣50年期間的五分之二。

   在中國大陸的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而賠款割地草草了事;台灣的殖民地抗日戰爭是台灣人民不願意當日本殖民地的奴隸,而奮戰20年,共分為三期。第一期是1895年4月馬關條約簽訂後成立台灣民主國,到1896年3月台灣民主國崩潰的約一年期間,史家通常將此段計算在甲午戰爭之內,這是錯誤的看法。馬關條約簽訂時,日本尚未有一兵一卒踏進台灣島以及其附屬島嶼,在馬關條約批准交換之前,日本根本未曾佔領台灣本島寸毫土地,因此大陸的甲午戰爭與台灣的殖民地抗日戰爭,應分開來看待。第二期是1896年到1902年的7年間,以台灣平地居民的游擊武裝抗日為主。第三期是1902年到1915年的約13年間,以台灣山地原住民對日本軍警的軍事鎮壓所展開的抗日為主戰場。

  為了征服台灣的殖民地戰爭,日本在第一期戰爭投入的兵力,是戰時編制野戰師團2個師團,當時日本全國的野戰師團只有7個師團,可見投入兵力之多:軍人4萬9385人,軍伕2萬6214人,共計達7萬6049人。日本在整個殖民地戰爭期間,動員的軍人達24萬616人,軍屬6495人,軍伕15萬3974人,其中海外派遣軍人15萬1842人,軍屬4275人,軍伕10萬人以上,這表示日本遣外軍人的三分之一、軍伕的四分之一,投入了台灣的殖民地戰爭。

日軍殺害抗日份子比國民黨殺害異議份子多

  日軍登陸台灣之後,到佔領台南的約五個月的時間,殺害漢族軍民共達約1萬4000人,其後對台灣北部的抗日,日軍的報復殺害數,依官方報導達2831人。在第一期殖民地戰爭,台灣漢族抵抗被殺害者不少於1萬7000人。

  因為台灣民眾抗日,日本對台灣實行軍事統治。日軍在台灣的兵力配備,殖民地戰爭第一期投入戰時編制的二個師團半,第二期投入平時編制的三個混成旅團,第三期將二個混成旅團移為常備團隊的二個台灣守備隊,這時表示日本對台灣殖民地確立了軍事統治,其後將重點移到對南方的防衛,統合為一個台灣守備隊,專事於對南方作戰,而創設第48師團就是對南方進攻作戰的開始,台灣逐漸確立為對南方進攻的軍事據點。

  日本在殖民地戰爭第二期所殺害的台灣人數,依總督府行政長官後藤新平在『日本殖民政策一斑』的報告是11,950人。第二期是平地漢民族為主的武裝抗日,算到1902年林少貓事件為止,但抗日延續不斷沒有終熄,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因殺死台灣總督府警官及其家族58人,而遭檢舉的(抗日)「匪徒被告」達1957人,其後投降以及被逮捕者有270人。從1895年到1915年的台灣殖民地抗日戰爭,經由日本法院判決抗日分子為「匪徒」的死刑人數為4788人,徒刑人數3797人,但日軍以「暴徒」之名殺害的抗日分子,不計其數。

  日本統治台灣分為三種族群,以不同的法制統治。第一種是在台的日本人依日本的國內法治理,第二種是在台漢人則依殖民地法如「匪徒刑罰令」統治,第三種的台灣原住民則被視為禽獸,不用法治,恣意奪取其生命財產,可謂無法無天。因此第三期日軍鎮壓原住民的抗日,殺戮人數根本無法統計。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的王國璠編『台灣抗日史』,從日本官方資料『台灣憲兵隊史』、『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等估計,台灣人慘遭屠戮總數約近40萬人。台灣的中小地主抵抗日本的,在當初20年的殖民地戰爭,被日本憲警殘殺殆盡。地主被殘殺殆盡之後,剩下活命的地主,必須先學會與日方妥協,學習如何迎合日本統治者的技巧,放棄抗日而狡猾地從中謀取經濟利益。

為何朝鮮人「反日」,而台灣人「親日」?

  日本對台灣的統治比朝鮮苛酷得多。台灣總督為陸軍武官時,擁有軍隊指揮權,但朝鮮總督沒有;朝鮮在地方制度上有選舉,台灣也沒有;朝鮮人有任總督府的局長、推事、檢察官的,台灣人只有低級地方官三人,全無司法官;台灣實行保甲制度,朝鮮沒有;朝鮮有數家朝鮮人發行的朝鮮語報紙,台灣沒有一家台灣人發行的日報。論統治制度,殖民地人民的官吏任用,言論自由,顯然台灣的政治比朝鮮專制。為什麼今日朝鮮人那麼「反日」,而台灣人那麼「親日」?

  台灣地主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在社會上還是一個特權階級,因為台灣總督府保障他們地主剝削佃農的權利。到了台灣光復以後,國民黨政府先劫收日產,將台灣製糖會社的土地等資產充公,再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把地主所有的土地分配給佃農,導致台灣舊地主階級對國民黨的積怨加深。

  舊地主失去了土地,從事工商敵不過國民黨政府的國營企業,從事政治敵不過國民黨的獨裁與不公平競爭,只好投資於子弟的教育。現在子弟長大了,當大學教授、律師、醫生、職業政客等,他們傾聽父執輩老地主對日本統治的懷念,讚美日本的殖民統治比國民黨好,嚴厲批評國民黨政權的獨裁與腐敗。台灣舊地主巴結日本統治者的行徑,在今天的親日派言行到處可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371937
日本在破壞「東亞共同體」的形成
推薦0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日本的「建前」與「本音」

  要真正瞭解日本,必須懂得日本有一套說詞,就是對「建前(tatemae,前提、原則)」與「本音(honne,本心、真心)」的不同用法。例如對「東亞共同體」,日本在前提上說是很贊成,但在本心卻採杯葛或破壞行動。這是因為日本沿襲現實主義路線,短視地只顧自己的國家利益,而把「東亞共同體」看成是理想主義,採敬而遠之的政策。日本向來對歐美列強懷抱尊敬的念頭,但是不很尊重亞洲的價值。

  近年來形成「東亞共同體」的發動力在於東協國家(ASEAN),由ASEAN 10國加中日韓3國為基本盤,這也是對美國主導的「全球化」的自然對應,稱為「地域化」。為了避免「全球化」操弄亞洲的國家和社會,各國政府的公共政策一方面必須依全球化將市場經濟化、經濟規制緩和化,另一方面必須對應跨國企業的經濟集中,從而解決衍生出來的失業、破產、貧困、農村過疏化等問題。

東協領袖有自主性、日本沒有主體性

  1990年馬來西亞首相馬哈地提倡「東亞經濟協議會」(EAEC)時,日本追隨美國反對,使得馬哈地構想受挫。1997年夏天,泰國貨幣危機引發亞洲金融危機時,日本起意倡導「亞洲貨幣基金」(AMF),這時也因為美國反對而未能實現。這樣讓人懷疑日本的自主性與主體性。

  儘管美國屢次牽制,其後的2000年5月,東協10國加3的財政部長會議在泰國北方的清邁達成協議,在東協主要五國(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既存貨幣交換協定上,加中、日、韓三國參與,形成東亞貨幣交換網,如此踏出東亞貨幣基金(AMF)雛形的第一步。

  2002年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提出東協經濟共同體(AEC)的構想。此構想在2003年的東協外長會議達成共識,即由現在的自由貿易協定為基礎擴張發展,到2020年時,將現行協定和機構更效率化,除了關稅率之外,實現共通的經濟空間,讓資本、熟練的勞工自由移動,推動區域內經濟活動的完全統合。

日本使「東亞共同體」猶如「大東亞共榮圈」的再版

  2005年12月14日,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召開第一次東亞高峰會。日本唯恐這個東亞共同體構想有跟美國對決的色彩,在原來的參加國ASEAN10國+中日韓3國之外,再去拉攏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3國參加。

  東亞共同體的本來構想,是限定在ASEAN10國+中日韓3國,而第一次東亞高峰會因日本拉入南亞的印度、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參加,「東亞」的架構就崩潰了,成為16國的體制。實際上,日本外務省官員在會議中始終避開用「共同體」的日譯詞,以英文的外來語community敷衍,唯恐使用「共同體」的漢字有地區統合的意思。這樣日本一方面牽制中國影響力擴大,另一方面在遂行美國排斥亞洲獨行的意圖。如此,東亞共同體形成的胎動,幾次都因日本的變節而崩解。

  ASEAN10國+3共13國的人口約有20億,如果再加上印度10億人,總人口數就膨脹為30億人,佔了世界人口的一半。將這些歷史文化大為不同的世界人口的半數,要統合起來構成共同體,真是天大的難事。而且還加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不就是變成二次大戰時日本帝國所倡導的「大東亞共榮圈」了嗎?何況工業國家與農業國家要締結FTA(自由貿易協定)也是困難重重。日本的意圖,表面上說是“促成”,但在實際上卻採杯葛或破壞行動。

東亞共同體的重點在經濟還是政治?

  本來東亞各國的共同體構想在於經濟。隨著全球化的進展,歐盟(EU)、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等地域合作機構的發展,ASEAN+3的「東亞經濟圈」的構想才活動起來。

  然而,日本的小泉首相2002年1月在新加坡發表日本的新外交理念,內容卻非常政治性,例如:日本自衛設施部隊維持在東帝汶霸權等聯合國維和行動、強化ASEAN地域論壇的功能,協議締結地域上海盜對策合作協定等,都是以加強安全保障的合作為前提。換言之,日本創設東亞擴大共同體的著想,偏重於安全保障的政治面。結果,重視經濟面的東亞各國,近年來經濟大為發展;相反的,以政治面為重點的日本,經濟陷於不振的局面。

  2002年8月,ASEAN+3的外長、經濟開發部長所組成的「東亞創發部長會議」,討論東亞地區內各國貿易、投資的聯繫、基礎工程的整備、官方和民間的人才培訓、制度的建構等問題。其後,對於以下問題逐漸達成共識:以美元為基礎的交易、成立區域內資金融通的貨幣交換協定以迴避匯率變動的風險、培養區域內資金市場流動的亞洲債券市場等。

  經濟共同體是以和解與合作為前提,但安全保障是以政治的對立與戰爭為前提。日本政府官方以「安全保障」為思考方向拘泥於政治問題,台灣政府官方追隨之,同樣拘泥於「安全保障」的政治問題,但是對東亞的其他國家來說,這簡直是耳邊風呢。因為如何填飽人民的肚子是最大的問題。東亞各國很想實現經濟共同體,讓人員、金錢、物品在東亞區域內自由的往來,以促進大家的經濟發展。日本自私又愚蠢,其實「東亞共同體」如能實現,享受最大經濟利益的該是先進工業國日本呀!何必在意於政治領導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371933
日本為什麼在亞洲孤立?
推薦0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德國與日本的比較

  日本與德國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家,戰敗之後日本在盟軍麥克阿瑟佔領下保持國土統一,德國則被美、英、法、蘇聯分裂為東德、西德,直到1990年才實現統一;日德兩國戰後都是接受美國的援助而復興的。目前兩國都有相當的軍事國防體制,但都不能算是完全獨立自主,因為德國軍隊接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統合指揮,日本則受制於「麥克阿瑟憲法」(日人虐稱)的放棄戰爭條款限制,以及美日安保條約的規定。

  德國與北約組織的關係是實際的平等關係,與歐洲主要盟國也是平起平坐,而且在北大西洋公約之下,德國與美國有正式互惠的防務義務;但是在美日安保條約下的日本,美日之間實質上是不平等的關係:美國有防衛日本的義務,但不需日本來防衛美國,這個條約形同美國是日本的「保護國」。日本以美國為靠山,正在將「自衛隊」轉變為「自衛軍」,但與亞洲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了。

德國在歐洲不孤立,日本在亞洲孤立

  德國是歐洲聯盟和北約組織的正式會員國,從前被德國侵略的鄰國現在都不認為德國會威脅,反而把德國當作受歡迎的經濟與政治夥伴,有些國家甚至歡迎出現德國領導的中歐同盟,把德國視為友善的歐洲區域大國。日本的亞洲鄰國則不然,他們仍不能忘懷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野蠻侵略。德國坦白地道歉並負責賠償過去的戰爭責任,日本一直不能反省過去的侵略戰爭,不肯賠償而以慰問金推卸責任。
  
  日本戰後的復興,靠「韓戰」時美國的軍事特需;1960年代日本的經濟高度成長,也相當程度靠「越戰」美國的軍事特需。換句話說,戰後日本經濟窮困潦倒跌到谷底,乃是靠亞洲鄰國水深火熱的「熱戰」發戰爭財的另一類「戰爭暴發戶」(warprofiteer)。

  德國在歐洲有很多盟友,相對的,日本在亞洲沒有一個真正平等的區域夥伴。德國不論政治、經濟、軍事並不孤立於西歐;日本則在東亞區域,只有經濟使用政府開發援助(ODA)來維繫,現在ODA金額減少,經濟關係越來越薄弱,至於政治、軍事顯然孤立於亞洲。許多亞洲人認為日本是個自私自利的國家,而且過度模仿西方:明治以後學習西方帝國主義侵略亞洲;戰敗以後日本追隨美國的價值觀。例如亞洲國家質疑美國對人權乃至全球化的觀點,但是日本並不分享亞洲的觀點。德國認同於歐洲,但日本並不甘願認同於亞洲。

  日本雖位於亞洲,卻未必安份於作個亞洲國家。明治時代日本的思想家福澤諭吉就赤裸裸的提倡日本的「脫亞論」;當代日本學者梅棹忠夫也主張,日本在文化上不屬於亞洲,而是接近歐洲。日本根本瞧不起亞洲,以為自己是文明「先進國」,日本民族與文化在亞洲是最優秀的,竭力與亞洲其他被認為「後進國」的民族文化劃清界線。

亞洲並不認為日本的「經濟開發」是善意的

  日本資本主義侵入亞洲,亞洲的資源支持日本豐盛餐桌的食物,日本廠商亂伐熱帶雨林的木材,日本工業製品傾銷亞洲,企業壓榨亞洲的低工資,又輸出公害到亞洲。日本政府開發援助(ODA)賄賂菲律賓前總統馬可仕(F.E.Marcos)的腐敗政權,但實惠不能到達民眾。日本文化如卡通文化污辱亞洲人的民心。日圓增值更加助長亞洲國家的痛苦,中國對日本的龐大長期債務有相當部分以日圓計價。日本外相的妄言,傷害到日本與中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的修好關係。

  近年來,日本不肯反省過去對鄰國的侵略,未能正確面對侵略歷史,觸怒了不少亞洲人民。日本右翼不用說,新世代的日本人,已經不再記得第二次大戰的創痛,也不再為它感到羞愧。現在這種錯誤的歷史態度,使其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及渴求的領導地位很難如願以償。

日本是美國勢力的延伸

  為什麼日本是富裕有活力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在亞洲地區卻是一個孤立的國家呢?因為日本的經濟大國地位,看起來是美國勢力的延伸,軍事力更是如美軍在亞洲的爪牙。

  現在日本的輿論界,不論左右派或大小派,都有一共同的想法與夢想,說穿了,就是「美國第一、日本第二」:攸關日本命脈的基本共識就是與美國結合,認為這是日本無可替代之路。唯一的政策差別是如何更善於運用美國關係,來增進日本利益。因此第一、追隨美國,不要貿然太早破壞掉美國的安全保護傘;第二、利用與美國的特殊關係,爭取全球承認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三、為了圓「常任夢」,避免亞洲各國的敵視。

  因此,日本不得不重視與中國、韓國和東南亞各國的關係,唯恐一味追隨美國,在亞洲失去盟友陷於孤立。美國雖然有美日軍事聯盟控制日本海權,但擔心中國崛起掌控歐亞大陸東側的陸權,以及東南亞各國組織東亞共同體,影響美國維持世界的霸權地位。

  矛盾得很,日本越成為美國的爪牙,日本越在亞洲孤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371931
阿扁出國才是股民幸福的保障
推薦0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阿扁出國才是股民幸福的保障


幸福的人不多~才要用幸福當主軸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371924
本題錯誤之處在此論述
推薦0


areshcw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再次提至前面讓其他人能針對主題探討)

臺灣之所以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乃是臺灣土地上每一個人努力奮鬥加上國際政局的影響所至

與蔣介石政權統治無關

事實上 美國早已將臺灣劃歸為反蘇共的全球大戰略的一環

曾經要求蔣介石去固守海南島 美國欲將臺灣交由聯合國託管

使臺海地區中立化 使臺灣與中國永久分離 以確保美國的盟國的安全

蔣介石深知此點 故以海南島無法固守 無法養活兩百萬難民為由

率領國民黨軍隊高壓統治臺灣 並且拒絕交出臺灣給聯合國

並且與毛澤東合演一齣金門砲戰

將臺灣問題扯上中國內戰

以至於美國雖有能力以第七艦隊確保缺乏海空軍力量的共軍渡海攻臺

但是卻無法將臺灣交予聯合國託管

導致臺灣與蔣介石政權一起陪葬至今

即使臺灣現在已然由臺灣人民掌權

蔣介石的陰魂仍附身國民黨繼續糾纏臺灣

如今唯有讓蔣介石安葬故里 落葉歸根

讓那些以當臺灣人為恥的蔣介石效忠者

追隨蔣介石

長伴蔣介石回中國

才是臺灣之福

臺灣才能穫得安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371914
我好幸福~
推薦1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YST

都可以送太太鑽戒報公帳~
還可以叫女兒罵公公去死~
出國旅遊做空軍一號專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371831
再不制止灌水 本城將無發表秩序
推薦0


areshcw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再次請本文作者提出捍衛本文主題相關的事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371821
頁/共1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