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南方現在已世界工廠的傳統製造業重鎮,發展初期除了台資企業外,港資、日資企業在員工管理都沒有台資做得好,大鍋飯吃慣後都有些惡習,台資企業從台灣特別引進一些軍方退役的基層幹部,其餘的幹部也幾乎在台灣服過兵役,早晨上班前在工廠門口的集合講話,交待工作要求事項,遲到的員工會被點名,然後各工廠分開由領班幹部帶進生產線上工。這套軍事管理手法,日資企業想學,找了日本魔鬼訓練班給幹部開課,港資企業也想學,辦了戰鬥營來學,訓練完的幹部回到工廠站到員工隊伍前講話就是和台資企業幹部差很多。
台塑在麥寮蓋六輕時,各營造廠也引進了大批各國外勞,常常外勞休息時飲酒就會出問題,某個外勞被其它國家的外勞欺負,同鄉飲酒壯膽後會成群結隊的打架挑釁,有時鬥毆人數眾多,被警察開玩笑叫「師對抗」,泰國師對抗完馬來師、菲律賓旅也來插一手,後面還有印尼師在鼓譟,後來台塑趕忙先蓋員工宿舍先提供營造廠給外勞住,另外引進軍方退役幹部協助管理外勞才解決這問題。
三十年前外資選上台灣做為亞洲生產基地時就發現台灣勞工不但程度高有紀律好管理外,更可以從事精細需要專心的工作,產品的良率可以比原廠還高。成功原因有許多,但個人認為除了「教育」另一個就是「兵役」。員工不用軍事管理就懂得紀律能配合生產線進度,此一論點相信也會有許多讀者不服氣,但過去現象令人不得不認同。這是軍事很有趣的一點,主要的功能並不是非常有價值,但軍事的副作用如電腦、衛星導航等卻對人類有很重要的貢獻,兵役訓練對這片土地成長的男生亦有相同的影響。
不可諱言現行軍中管理存在不少問題,但這有改善空間不致抵銷國民訓練的價值。至於,國家是不是可以父權式的要求民眾接受訓練?同樣的也會有許多不同看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但建築在義務役的全民國防是有必要的。對岸軍事研究人員在台海危機時提出一個重要問題,台灣實施義務役度,成年男子幾乎都有使用步槍和短期動員的能力,武力對抗一定有傷亡,一個二二八事件六十年還無法撫平,殺傷武力就算能阻遏也難屈服對方,之後才有喬良、王湘穗著「超限戰」對戰爭結構和作戰體系產生解構性影響。
國防資源用保險比諭,沒用到時是成本,要用到的時候往往不夠用,但兩者觀念仍有不同,保險是將風險降到可以承擔的範圍,國防是阻遏(守勢)進而屈服敵方(攻勢)。在國防成本的思維下應該將常備武力合理維持在低限,在戰爭前期能快速動員大量後備武力。現在政府製造「募兵制」國家的假象,但從來不誠實的告訴百姓一個志願士兵成本可以養三個義務役預官、四個預備士官或七個義務役士兵,就算是國防兵力員額減少一半,國家財政也無法實施「全募兵制,除非大量加稅」。國防部被迫稱我國為「徵募並行」,其實沒有一個徵兵制國家不用維持志願役幹部,頂多可以稱為志願役比例較高的募兵制。我國實施精實案以來兵力員額已降低至之前的一半,外島兵力從12萬降到目前的約1萬,裁減軍力是對的,但現在政府軍力裁減還包括降低補充比例,也就是照編制僅補充六至八成。縮編是對的,但欠編減額補充就有問題了,不單純是戰力不足,而是「戰力假象」。以第一次伊拉克海灣戰爭為例,部隊就算是不戰而降也看到部隊,但第二次海灣戰爭時,久編的部隊在戰爭開始就人間蒸發只留下裝備整齊的排列在營區。現在國防部對於減額補充用兵源不足來解釋,縮短役期和替代役卻用兵源過剩解釋,兩者是自相矛盾,真正的原因應該是財力不足卻又想用高成本的志願士兵製造「募兵制假象」。
兵役役期從早年的三年到未來的一年,扣除軍訓折抵後所剩的時間很短,但這是對的,國民的素質高了不應該太浪費在低度利用,而「國民訓練」才是未來服役的訓練價值,役期縮短後服義務役的訓練價值將重於防衛價值,兵役制度也應該重新檢討,從防衛組織進化到訓練與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