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去市場買水果,小販親切的招待客人,一位先生上門,「阿伯,今天比較晚來喔,忙看盤嗎?」,客人靦腆的點頭,「今天有買股票嗎?有賺錢嗎?有賺就要多來買。」,嘆口氣又說:「現在農人種果子歹賺,做我這生意嘛歹賺,聽說現在政府做多要發錢,真想休息去做股票。」
股票市場有一個著名的「擦鞋童理論」,在一個投機市場中如果原本不涉足市井小販都開始談論投機時,就代表這個市場已明顯過熱了,也意味著投資做手要獲利出場了。沒有投機市場不會熱,所以投機不是壞事,但過熱市場投機則要小心。
全世界的主要股票市場從去年開始都有一波多頭行情,連政治動盪的泰國都不例外,唯獨台灣政治情勢不穩定,加上民間不景氣消費保守,不過向下也沒有更壞的理由(除非陳總統真的動手台獨才會利空出盡),所以台灣的大型股一直被外資當作提款機。台灣股市在擴大開放外資後,主力做手影響不再,再加上最低稅負制,已逐漸以基金化身外資,張內閣(或說是背後邱副內閣)就要靠外資帶起國內這波股市熱潮。五月中旬台幣先回貶,方便外資匯入國外股市獲利了結資金(相對也苦了要買外資基金的百姓),政府再強力放消息,國內法人接著謹慎拿捏跟進,自營商前手看淡賣出的又迫於現實反手買進,從融資來看,現在則是散戶接手。
嚴格說來,這波真正獲利的是外資,國內投資者目前都是帳面獲利,後市看法從9500至一萬一二千都有,還有人喊兩萬。回顧79年2月12日的12682歷史高點,現在的上市公司數目增加不知道多少,台灣還是有很優秀的產業與公司,EPS高於兩元的比比皆是,甚至有晶片設計業能達到30元的金雞母,若台灣政治情勢穩定不玩意識型態,股市本益比可以像美國那斯達克般熱絡,三萬點也不無可能。
如果,你是散戶,提醒您外資七月通常會先放暑假,經理人去渡假,那是很久之前就答應家人的,八月下旬才會回來。依據「擦鞋僮理論」現在沒進場的可以不用急,進場的也不用慌,後市還是看好,學學外國經理人「多陪家人」是無可取代的。
股市反應預期景氣,不一定代表景氣,也不能要看錢被誰賺走,景氣要看錢被消費在什麼地方,阿伯賺錢有能力多出錢買水果,如果市井小販以至於農民都能賺到錢才是真正的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