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筆記本首頁摘錄公孫策先生發表的一段文字:
漢高祖劉邦得天下,問手下群眾「項羽為何失敗?吾輩為何勝利?」
高起、王陵說:「陛下攻城略掠地,成功之後分封領地與俘虜、與天下豪傑共享勝利,項羽妒賢嫉能,功高被忌,有才遭疑,得天下復失之!」好一個「椿腳」論。
劉邦卻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張良);掌握政府、安撫百姓、供輸糧餉,我不如蕭何;指揮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重用人中豪傑發揮所長,才是得天下要素。」劉邦自許「識人用人」不用私人。
上馬可以得天下,但馬上不能治國,不可妒敵才,更要有用敵才的雅量。
美國最輝煌的年代,莫過於雷根八年,用人哲學「用對的能人、放手讓他做、然後不管他」,在第一任末期他的部屬發現他有明顯的帕金森症,不但還續任完第二任受盡愛戴,卸任才去檢查證實開始治療。可見用對人的重要,但現實可不容易。
馬先生團隊用人有一個很清楚的模式,高學歷、涉足教育背景、老實簡單、高度理想性,必要時會三顧茅廬讓對方感受誠意。也有人認為馬先生對於抬轎者不知感恩圖報,也就是不懂分封權位報答椿腳賣命。這和我在過去公務職場遇到的主官完全不同(忠心挺主、角色鮮明、可以赴湯蹈火、必要時會測試部屬會不會願意為其違法與扛責)。做部屬也要色彩鮮明宣示效忠才會優先提拔,我自認是材卻不是那塊料,於是離開心愛的公職。
民進黨執政後,文官系統受到很大的衝擊,用人看立場,套句常聽到的話「不喜歡的話你可以回家」,破格晉任或空降者都有一個特質「使命感大於能力」,獨排眾議堅持達成,告訴這樣的主官有「恐有觸法」,馬上會應「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不合時宜的為什麼不修」,我的主管還應過我「監察院沒大人你怕什麼?」,很不幸的威爾許講了一個「唯偏執者終得勝」。就算學者出身也難逃立場鮮明的宿命。
有一次上課時,我問恩師毛治國教授,為什麼學界的人不願意涉足政界,涉足政界的往往會鄉愿喪失純真的初衷?毛教授給我一個發人深省的答案「知識份子怕弄髒手」,無奈政治又是醬缸,如今學法的可以玩法,更可以用法將對手一軍。
台灣奇蹟第一波主力是有理想性的政務官、第二波是提著皮箱的小商人、第三波是海歸學人,第四波卻肯定不可能是說得一嘴好技術的名嘴,但知識份子願意弄髒手,小老百姓才有機會改善生活。
《系列》減法政見三《失根的房地產》
《系列》減法政見二《小國外交》
《系列》減法政見一《白吃盛宴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