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三國,豈能不談《三國演義》?
馬英九工作室發言人 羅智強
自由時報六月廿七日刊出王九逵教授所撰「馬英九用錯典」,認為馬英九在邀請蕭萬長前院長時,把「三顧茅廬」和「東山再起」兩個典故混淆了,而且典故用得很不恰當。對青年學子有不好的影響吧。此一苛評,讓酷愛三國歷史與三國相關動漫電玩的筆者甚感訝異。
在「東山再起」的部分,筆者為馬英九發言人,但並未聽聞馬英九曾以此評論蕭前院長,不知王教授批評所據為何?
至於「三顧茅廬」,王教授引《三國志》記載,指出依該部文獻中,劉玄德訪孔明時,並未言提蒼生,故指馬錯用典故。王教授似乎忘了,在《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有載:「玄德拜請孔明曰:『備雖名微德薄,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備當拱聽明誨。』孔明曰:『亮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濕。孔明見其意甚誠,乃曰:『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
這段典故,可說家喻戶曉,尤其對受時下以三國演義為背景的電玩遊戲影響的五年級以下中青世代,更幾乎是無人不知。須知,喜愛三國歷史者,一定會把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反覆讀上數遍不止,《三國演義》不但已是三國歷史研究的重要素材、大量電玩動漫的最愛題材,更是一本膾炙人口的文學典籍,很難想像有人談三國卻不談《三國演義》。
筆者建議,王教授在評人援引三國典故時,最好先把《三國演義》拿出來仔細讀讀,否則,不但評論易失偏頗,更可能會與青年人嚴重脫節。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