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蕭配」成形,引來謝長廷的冷嘲熱諷,蕭萬長在接受訪問時,難得收拾起臉上的招牌微笑,批評謝長廷硬是要將白布染黑,沒有瘡疤,卻硬要挖。如果明年總統大選,淪為雙方陣營的「鬥嘴鼓」,無法完整闡述施政理念,供選民抉擇,如此選風,對台灣民主政治,沒有一絲幫助。
謝長廷說,馬英九找蕭萬長做副手,是幫他的高捷案「解套」,蕭萬長反駁說,他在行政院長任內,對高捷案採BOT的決策,沒有錯,只是執行方面出了問題,負責執行的單位就要負起責任,他實在看不出來,他決定與馬英九搭檔參選,會幫身陷高捷弊案的謝長廷解了什麼套。
針對謝長廷抨擊,包括力霸、華隆、東帝士等爆發掏空弊案的企業,都是在他行政院長任內極力紓困的對象,蕭萬長說,力霸掏空案,是民進黨執政7年後才發生的重大經濟弊案,要檢討的是民進黨政府,絕對不是他。
蕭萬長還原當年他在行政院長任內,因應亞洲金融風暴,主持財經小組,推動企業紓困計畫的過程。蕭萬長說,當年金融風暴,差點造成全亞洲經濟崩盤,台灣當時卻能安然度過亞洲金融風暴,還能有4.6%的經濟成長率,就是歸功於政府當時推動多項財經措施處置得宜。
蕭萬長說,當時許多企業因財務槓桿操作,多有短期資金周轉困難現象,因此指示銀行公會對正派經營的企業,展開紓困。當時的政策,不針對個別企業進行紓困,完全交由授信銀行自行決定,政府只對銀行紓困,將加值營業稅由5%降至2%,將其中的3%累積基金,做為打消銀行不良債權的籌碼,再由銀行對企業紓困。
蕭萬長指出,當時的財經政策處置得宜,避免了企業周轉不良倒閉,形成企業、銀行與政府三贏的結果,台灣才能不受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
他舉當年針對首次購屋的族群,釋出1500億的低利房屋貸款,遭到媒體與民進黨的強力批評,但他挺住了,而且事實也證明,該項政策推出,帶動了房地產景氣,讓銀行與建築業得以共度難關。政權輪替後,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依舊採行該項政策,而且不斷加碼,從3000億、5000億一路加碼到6000億。
至於高雄捷運採行BOT案,蕭萬長強調,確是他做的決定,形成政策的背後動機,就是考量台北市已經在享受捷運的方便性,為了平衡南北差距,不要讓高雄市民覺得中央政府有重北輕南的感覺,縱使中央決定將地方政府的自籌款比例,由50%降至25%,但高市政府的財政負擔還是很重,所以他才主張高捷採BOT案進行。
蕭萬長堅持當年決策正確,出問題的是執行,需要負責的也是執行單位,怎麼可以顛倒黑白、模糊是非,反要決策單位幫執行單位解套,「我看不出來可以解什麼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