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收復臺灣 蔣中正先生繼志承烈,領導國民革命,自亦以收復臺灣為不渝之職志。尤自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侵佔東北以後,其決心日益堅定,不斷公開訓示收復臺灣的主張,更在日記裡自我惕勵。他在1933年2月19的日記中寫道:「倭寇之傳統政策,在併吞滿蒙,為東亞之霸主;吾黨之傳統政策,乃在恢復朝鮮、臺灣等失地,以行王道於世界也。」1937年全面抗戰以後,再三宣示:「我們這一次抗戰,要消滅日寇的野心,必須以解放朝鮮人民和恢復臺灣失土,為我們的職志。」明確說明抗戰前途與臺灣命運是一體不可分的。
許多臺籍志士紛紛響應,前往大陸,組織團體投入抗戰行列,也獻身臺灣光復運動。他們在抗戰後期合組「臺灣革命同盟會」,團結一致,協助政府,以期早日實現抗戰勝利與光復臺灣之遠大目標。此外,李友邦先生組織一支三百多人的「臺灣義勇隊」,在閩浙一帶進行武裝游擊抗日;中國國民黨設置臺灣黨部,發展臺灣組織,研究復臺策略,翁俊明、丘念台、謝東閔、李萬居等先進同志都是主要幹部。更多無法到大陸的臺灣人民,則暗中遙相呼應。
抗戰必將勝利,臺灣必將歸還中國,終於在1943年開羅會議宣言與1944年菠茨坦宣言獲得保證。可以說,沒有國民黨領導抗戰的勝利,就沒有臺灣的光復,鐵證如山,不容抹煞。
民間以聯語表達歡欣心情:「喜離淒風苦雨日,快睹青天白日旗」。一位彰化醫生詩人詹作舟,作詩描述當時情景:「迨至丙戌收戰功,河山依舊歸中原;遺民扶老兼攜幼,歡迎上官塞車轅。」台灣大學文學院院長林茂生也寫了一首詩:
一聲和議黯雲收,萬里江山返帝洲;
也譏天驕誇善戰,那知麟鳳有良籌。
痛心漢土三千日,孤憤楚囚五十秋;
從此南冠欣脫卻,殘年盡可付閒鷗。
臺灣光復後,台灣依法選出十七位國大代表,加上原有一名華僑代表,共有十八位代表到南京參與1946年11月至12月舉行的中華民國憲法制訂工作;其後又依法選出二十七位國大代表,參與1948年3月至5月在南京舉行的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見證民主憲政時代的來臨。
後來成為黨外運動先驅的余登發、就是高雄縣選出的代表。臺灣有一部分人認為中華民國憲法在大陸制定,與臺灣無關,甚至說這一部憲法產生過程中,台灣人沒有參與,因此不能認同。這樣的說法完全昧於事實,毫不尊重臺灣先賢的努力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