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選舉」之賜,台灣農民有了「出頭天」的機會。前後兩位總統,一位是農業博士、台灣農業教父,一位則以台灣農村之子自居,李登輝、陳水扁都在總統大選前透過農地的「點土成金」,以確保自己在農村的選票實力。
2000年總統大選前,在農民發動抗爭下,李登輝主政的國民黨政府,為顧及農村選票,最終順應了基層農民意見,通過全面開放非自耕農可以買賣農地的「農業發展條例」,此法一過,農民歡天喜地,農地自由買賣開放之初,農地價格大漲,為農民荷包賺進不少鈔票。
當時,李登輝還曾老帥親征,直搗陳水扁的台南縣老家,搶攻農民票;代表國民黨出馬競選總統的連戰,還曾說,如果當選後,要找李登輝當農業顧問。只是國民黨的農地利多政策,卻沒有賺進選票,連戰落敗,國民黨痛失執政權,陳水扁這位農村之子當了總統。
2002年,民進黨政府推動的農漁會信用部改革,更造成扁李關係緊繃,台聯精神領袖李登輝痛批民進黨政府,頻頻對農業問題下指導棋,儼然成為農業博士對農村之子的大戰。
不過,陳水扁對李登輝當初的農地開放政策不但沒有否定,一樣「深信」農地才是真正的利多,能替農民換鈔票,農民賺到鈔票就可以替自己換選票,2008大選在即,沒想到「2000年選前農地政策利多」的戲碼又再度上演。
根據經建會的規劃,未來鄰近高鐵站、工業園區、科技園區或科學園區等都會區週邊的農業用地,將放寬為可變更用地,開發成低密度、高品質的「鄉村型優質田園住宅社區」,這招比李登輝時代的「點土成金」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農村之子比農業博士更海派、更會選戰。
事實上,陳水扁自上任總統後,對農民就多所厚愛,老農津貼一路從每月3千元加碼到現在還要調整到6千元。民進黨一直深知農村口耳相傳的威力,略施小惠跟黑函耳語一樣,一傳就能綿延好幾里,農民對資訊的掌握可能不比都會區,但實質受惠,絕對很有感覺。
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對農民從來不敢忽視,老農津貼加碼只是稍微「搏感情」,後頭推出的「農村改建條例」才是真正的「拚選票」。陳水扁這位農村子弟,這方面的道行,似乎已超過李登輝這位農業博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