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先生您好, 想跟您請教關於開放大陸學歷政策的問題
|
瀏覽3,057|回應10|推薦1 |
|
|
馬先生您好: 昨日您到交大演講,很遺憾因為繁忙的關係,所以並沒有前去聽您的演講, 其實您提出的政策與主張,在下多少在電視上的專訪與相關的新聞都有看過,今天想跟您請教的是開放大陸學歷的問題, 我想一開始就先讓我舉一個例子, 在過去尚未開放師資班之前, 國內的師範體系一直能有效控制社會上所需求的教師數量, 透過調查, 根據人口出生數與退修教師人數的預估, 再從中控制師範體系的招生人數, 進而調節教育人力的供需平衡, 然而此機制卻隨著師資班的開放, 而破壞殆盡, 進而造成今日流浪教師的問題, 舉出這個例子, 並非我反對馬先生您提出的大陸學歷開放, 實際上, 在生育率節節下降, 大學錄取率破百的今天, 如果台灣對內無法有效整合提升教育體系的品質, 對外無法吸引足夠的人口進入台灣的教育體系, 那在不久的未來, 將可預見高幅度的失業與社會問題將會發生, 然我必須說, 教育系統對我國而言不只是一種福利或服務性質, 更是如何平衡台灣各個職業產能供需的關鍵, 而台灣的職業卻又可分成兩種, 一是吃內需市場, 如醫生, 律師, 教師, 軍人...等等, 一是必須面對全球化的競爭, 如工程師, 商人, 貿易等等, 其實台灣的內需市場亦不大, 針對內需所需的人材數量, 根本無法吸納自大陸回流的人數, 但另一方面, 我卻贊成對國內某些科系的開放, 接受大陸人材的刺激, 將有助於解除國內學生坐井觀天的駝鳥心態, 也有助於兩岸間人民的瞭解, 更能幫助國內供過於求的教育體系. 說了那麼多, 在下其實只想說一句, 在下認為學歷開放與否這事, 根本答案不在您的全面開放, 或是謝先生的全盤否決, 而是開放要有開放的條件 配套與作法, 不開放亦然, 答案在下認為根本就不是非0即1的問題, 必竟教育牽扯的不只是教育, 而是牽扯到小至個人的收入工作(這也是為什麼民進黨會支持學歷不開放的原因, 因為每個人都害怕飯碗不保, 但這不過是粉飾太平的做法)大至社會人材供需的問題, 而在下在這方面, 卻只看到您提出了開放, 但怎麼開放, 如何配套卻是闕如, 另外謝先生也只拋出一句否決, 卻對未來幾年可能爆發的失業潮隻字未題, 僕不才, 所以在此提出疑問, 也希望有機會能看到馬先生您的回答, 謝謝您, 也希望您能提出更具體的政策, 讓我們能支持您帶領這個國家, 一個小老百姓留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
|
|
我覺得三位的論述都有其道理 真高興在這裡能遇見像各位這般理性又有見地的朋友 我覺得馬立克先生說的也沒錯 就像一篇文章 只下標題而不見內文 既容易造成誤解(有時還會被故意曲解) 亦無法傳遞正確的訊息 因此說明 我覺得也是必須的 所以啊 可能要麻煩我們馬市長有空時想一想 再對大家作一個詳盡的說明吧 PS.馬立克先生你的電腦怎麼了 按Enter應該會換行的呀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
|
|
說實在的, 其實會寫這篇文章的原始動機, 其實源於謝長廷先生在交大提出的否定大陸學歷的說法, 當然皓風兄的綱舉目張之說我也同意, 但其實謝先生提出的否定大陸學歷之說, 其實真正說中了這社會上人群中潛在的恐懼, 當然在下認為謝先生的說法不過只是將問題粉飾的說法, 但是如果馬先生要往這方面走, 就難免會受到綠營這方面的質疑, 再加上口水, 那還真的沒完沒了, 而寫這篇文章的另一個原因, 實在是受不了國內沒完沒了的口水戰, 我一直覺得我們選一個領導者, 不是應該詢問他要帶領這個國家到何處? 以及他該怎麼做才能達到他的目標, 其實我一直很期待的, 不是馬先生的回答, 而是他身邊的幕寮是否已經針對這個方向這個政策想過相關可行性, 我想知道這個答案, 必竟我們選的不只是個總統, 更是他的團隊, 陳水扁與民進黨四大天王最讓我失望的地方, 是他們的團隊所提出的政策往往流於粗糙 流於口號 流於短視, 更流於選舉鬥爭, 這才是讓我最失望的地方, 而選舉至今, 馬先生身旁也該有一些智囊與團隊來應付政策上的問題, 必竟治國不是隨著選舉結束而結束, 而是開始, 說實在的, 當記者在問馬先生騎單車時到底有沒有穿內褲時, 我心裡說一句"干我屁事", 但是對於政策, 我就必須詢問, 這是我的想法 PS: 由於是第一次在此發文, 所以不太知道怎分段耶, 按ENTER也不行, 造成大家閱讀上的困擾, 真是對不起啦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
|
|
其實我也只不過是拿您的見解來向您討教罷了,說我激動,這頂帽子扣的可真大,我到現在可還沒提出我對大陸學歷的看法呢!
其實就算是美國的學校,也並非每所學校都被教育部所承認,當然,其餘世界各地的學校也並非全被承認,甚至連台灣有些神學院的學歷也是如此。光就這點來看,大陸學歷自然不可能全被承認。
不過有句成語叫做綱舉目張,大方向先抓出來,細節部份,未來自然會有所謂的委員會深入研究,對政策提出建言,甚至立法。
可能這七年來阿扁亂搞,讓大家有了錯誤的印象,以為施政是總統說了就算。其實依照我國憲法雙首長制的精神,總統只有副署權,是無權干涉行政權的。總統擬訂大方向,接著選擇一位與他有著相同施政理念的人擔任行政院長,然後各部會再依權責施政。您要提建言,不妨等馬先生確定當選,行政及各部會首長人選確定後,再向彼時的教育部長建言,比較能收到效果。
以現在的狀況來說,馬先生及競選團隊僅能畫出藍圖,不可能注意到施政細節。就算未來選上總統,國家有60萬公務人員,人人各司其職,一個人不可能一手全部包攬,屆時一定會有負責此案的官員,到時向他建議就好,現在在這裡提出,也只不過被其他的話題淹沒罷了,收不到任何效果。
另外還有個重點,您的萬言書要分段啦!分段可以讓閱讀的人休息一下。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
|
|
敝人以為開放大陸學歷, 牽動了台灣的兩大問題, 一是教育, 一是工作權, 在教育的問題, 前文已述, 也不再贅述, 在工作權的問題, 在我的第一篇文中, 就已提到我的看法, 在此舉個例子回應一下沒事多喝水網友的市場機制論, 在好幾年前, 物理治療只在大專院校中設有科系, 年產大概100~200人, 那時的薪水是五萬左右, 然後來開放高中職設立該科系後, 年產倍增, 結果薪水從五萬掉成現在的三萬, 也不說別的, 生育率雖然年年下降, 但是今日的大學生卻是十幾年前的幾倍呢? 人人有獎的情況下, 學士的薪水是增加呢? 還是減少呢? 我想這也不需我多說, 要求齊頭式平等的情況下, 就是造成這樣的結果, 但也反應一個事實, 就是台灣的人口無法容納那麼多的大學生, 碩士生, 那請問如果不控管大陸學歷的人回台工作, 請問台灣是否容納的下? 好吧, 就讓市場機制來決定吧, 市場機制都已經告訴你無法容納那麼多大學人材, 又怎能容納回台的大陸大學生呢? 但您認為我是反對開放大陸學歷者回台工作嗎? 其實我並不見得反對, 我反而覺得透過一定的控管, 透入引進大陸菁英的方式, 反而能夠刺激台灣,並促進其交流, 這是好的, 然誠如前我所說, 開放大陸學歷來台工做不是不行, 但重點是如何開放? 我第一篇文就提出了國內從業人口, 本就分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兩種, 我們應該作的是讓大陸人甚至於全市界來我們的國內市場消費, 而非來瓜分我們的國內市場, 比如說醫療市場, 教育市場, 觀光市場, 房地產市場, 股票市場等, 對於國內市場, 我們需要的是消費與資金, 而在從業人口方面需要作質跟量的管制, 但對於國際市場, 如研發人才, 教育人才, 文化人才, 經貿人才, 等等, 就可以吸引對岸的菁英來台培養並為我所用, 成為我國的新力量, 所以在這個開放大陸學歷來台工作的議題上, 我們所需考量的是市場問題, 而針對市場的不同, 我們必需分清處, 我們需要的是資金還是人才, 這才是重點, 而這些 其實都是我想要詢問馬先生的, 我想知道他想怎麼作, 這才是我在此寫文的原因, 很抱歉, 終究我只是個27歲的小毛頭, 看的不高也不遠, 所以才希望能在此po文, 能知道馬先生的看法, 這是我的初衷, 也是生為一個公民, 對於一個未來可能領導者的詢問, 謝謝
|
|
|
在上篇講完了菁英教育的部份, 在此回過頭來談基礎教育的部份, 其實基礎教育是菁英教育的根, 在下讀的是理工方面的科系, 當在下就讀大學時, 才發覺我國過去的國立編譯館版本, 其實是一套非常好的教材, 以在下讀的科系而言, 其數學與應用科學方面的基礎, 都已在過去的基礎教育中墊下了根基, 使得在高中大學知識的銜接非常的順暢, 這時也讓我對過去的所學感到非常的感激,許多人抨擊過去的聯考制度, 認為過去的教育太過填鴨 太過矮板, 的確在下發覺, 過去所受的教育, 其實有只知其然而非知其所以然的情形, 這也的確是令人詬病的地方, 然在下卻認為, 三年一次的測試, 是必需的, 必竟要創造能接受菁英教育的素才, 其根基是必要的, 讀書本就不是輕鬆快樂的事, 反之學習本來就需要付出, 三年一次的評量, 是評量學生是否有能受菁英教育的基礎, 然今天的社會, 卻是要求齊頭式的平等, 再加上一綱多本的失敗與教育政策的朝令系改, 導致今日學生抗壓性與素質的低落, 余認為人本所提出的零體罰固然美好, 卻忽略了即使稚如兒童, 卻仍有人性的惰性與黑暗面, 如果在不需承擔社會義務的孩童時期, 不教導其享擁權力就必須承擔義務的觀念, 在其人格發展期間不作適時的校正, 那在其人格定形後, 又如何要求其遵循社會規範? 其次, 只因為認為孩童是弱者, 卻對於老師未有適當的保護, 才會發生之前社會新聞上, 孩童在懷孕老師飲料中放粉筆灰的事件, 孩童不知事情的嚴重性, 然就是如此, 他們有時才會作出傷害自己傷害別人的事, 所以我認為在基礎教育的部份, 必須訂立規則不只是保護孩童被老師傷害, 也該立法不讓老師被孩童傷害, 不好意思扯遠了, 再回歸基礎教育的話題吧, 今日基礎教育面臨的問題, 除了供需不平衡, 還有教育經費的窮促, 與城鄉的差距, 那一定有人會問, 這跟開放大陸學歷有啥關係, 在此做個說明, 雖然菁英教育與基礎教育都面臨了供需失衡的問題, 但是真正能分享到大陸市場的是菁英教育, 而非基礎教育, 看今日的情況就知, 今日基礎教育的失衡除了生育率低, 還有台商子弟到大陸求學等因素, 也就是說對於開放大陸教育市場, 有利的是菁英教育, 而非基礎教育, 所以余認為基礎教育仍然是以服務內需市場為本位, 而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幫忙了, 並看是否能盡快恢復總量管制的機制來控制, 當然這又是一大筆錢, 很抱歉, 這篇講述基礎教育的部份, 其實跟大陸學歷並不是有很大的關聯性, 理由很簡單, 因為基礎教育對於吸引大陸學歷進入, 恐怕是有點難, 不過既然都談到了, 也就絮叨下去, 此篇文章就先到此, 在下篇再回應大陸學歷回台工作的問題
|
|
|
剛看了兩位網友的回應, 覺得兩位網友一直都未捉住我所說的重點, 我想這應該是我的錯, 很抱歉在上班前倉促回文, 導致網友的誤解, 首先我必須說, 我並不反對開放大陸學歷, 反之我認為這是必要的, 然而就是因為必要, 我才更要知道要如何作, 遊戲規則為何, 那才有意義更不會流於口號, 而這就是我要請教馬先生的地方. 回歸正題, 誠如沒事多喝水網友說的, 開放大陸學歷來台工作牽扯的是國內工作市場需求的問題, 而開放擁有大陸學歷來台唸書這個方面, 則牽涉到我國教育體系的問題, 我想就從國內教育體系的問題著手吧, 余認為, 國內的教育體系可分成兩類, 一是以服務性質為主的基礎教育, 以國小 國中 高中為代表, 一是以培養社會產業所需人才的進階教育, 然這種教育在現在跟未來都面臨相同的問題, 就是供過於求的問題, 過去的台灣, 透過考試制度與總量管制的方式, 來創造撐起台灣這社會的各種螺絲丁, 必竟我國從一開始所創造的教育體系, 本來就非以招收全市界的學生為目標, 而是為了服務人民並創造國內所需人材為目的, 所以在基礎教育的部份, 由師範體系提供人材, 而進階人才, 則由國外的留學生或國內的菁英來教導, 來運作起整個教育體系, 但隨著師範系統的破壞, 與大學的浮濫, 造成了總量管制上的困難, 而生育率的下降, 使得供需之間的不平衡更加雪勝加霜, 而這才是我國為什麼現在亟需擴充大陸市場的原因,然在下認為, 開放大陸學歷來台唸書是不夠的, 其不過是第一步, 而第二步與第三步就是將我們的菁英教育部份整合並提升, 提高國內教育的素質, 以全球市場為目標, 換句話說, 我認為我們必需將菁英教育的部份從過去創造國內人才的角色, 轉變成以全球為市場的教育產業(如美國就是將大學視做產業在經營), 然在這轉變的過程中, 其實是需要很多的配套, 很多的金錢, 很多的行銷, 還有很多的陣痛才能達到的, 而對於我國一個有基礎卻還不具強勢競爭力的教育產業, 是需要一定的刺激與保護的, 這個部份就是我想要詢問馬先生, 他要如何開放大陸學歷的人才來台唸書的配套, 我要的答案決非簡單的開放還是不開放, 還是部份開放, 而是支持這個決定的配套為何, 馬先生覺得如何做才能以最小的刺激 最少的金錢, 時間與心力, 最淺的陣痛, 達到最大的效果, 這才是我關心的, 這才是馬先生跟他的團隊需要傷腦筋的, 菁英教育不只是百年大計, 更是一種產業, 一種外交, 也是一種武器, 與談判的籌碼, 這是菁英教育的部份, 走筆至此, 我想關於基礎教育的部份, 我就在下偏文章再談
|
|
|
過去八年來, 對於民進黨的政策制訂, 老實說, 在下非常的失望, 不論是8100全民起動到最近的調整基本薪資, 其實都讓在下覺得其執政非常的粗糙, 也因此我對馬先生的期待很高, 也對其政策的發表極為注意, 他也是目前台面上, 在下認為政策可行性較高的人選, 對於國際觀亦有較深的認識, 所以才在此提出我的疑問, 必竟在下認為, 一位公民, 至少可以詢問一下我們未來可能的執政者, 到底他要將我國帶向什麼方向, 真是遺憾, 在下的原意只是想詢問馬先生開放大陸學歷的配套而已, 在回網友的回答前, 暫先張貼此文章, 跟激動的皓風兄說明一下, 謝謝你
|
|
|
一位畢業於屏東師範學院的屏東人,台北市政府對於承認他的學歷,對於他在台北市擔任教職,都必須經過審慎的評估,因為他是來自於屏東,一個相較於台北市而言的資訊進口地區。這樣的人在台北市擔任教職,不僅搶了台北市民的工作機會,而且極有可能拉低台北市的教育水平。
按照您的說法,這樣講應該沒錯吧?
|
|
|
皓風兄你想的這個問題, 我不是沒想過, 然解決之道, 我認為是馬先生或謝先生這些未來的領導者所需要去考量的, 同樣的, 一開始我也想提出一個迷思, 點出我國國情與西方的不同, 美國的大學不論公 私立的, 遍地都是, 為何美國卻仍能夠吸收相當的人數, 到他的國家就讀大學 研究所呢? 我想答案很簡單, 從近代以來, 東方一直都是接收西方的資訊, 簡單的說在資訊方面, 西方是出口國, 而東方是進口國, 不論你願不願意承認, 從今日的典章制度, 文化, 音樂, 甚至是科技, 清一色都是西方居領先地位, 自然其他國家, 包括中國, 台灣, 韓國, 印度...等國, 如果想要得到更高階層的東西, 無不到西方去取經, 在比利時, 他們沒有任何一間半導體廠, 但他們卻有一間國家級的研發實驗室, 他們標榜著純研發, 而非製造, 來吸引全市界的人才進駐, 從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可以看到, 西方跟美國為何人口並非多數, 卻是全世界最富庶的地區, 理由很簡單, 因為他們在各個領域都是龍頭的地位(這也是我不是很看好台灣發展生技製藥的原因, 一是先天上差人太多, 一是不符合台灣的產業與特長), 講了這麼多, 你就可以知道, 我國的教育體系, 基本上是一個針對內需的市場, 從一開始我國建立教育的目的, 就是為了半服務人民, 半創造社會就業人材, 而非吸引全世界人材來到台灣來就學為目的, 那我國為什麼承認歐美的學歷呢? 很遺憾, 那是因為我國是個資訊進口國, 需要有人去取經, 方能振興國家實力, 如張忠謀先生, 馬英九先生這類的人, 將西方的知識活水, 引進國內, 然開放大陸學歷, 卻是不同的考量, 是一個從資訊進口轉變成資訊出口的可能性, 說穿了, 為何我們要開放大陸學歷呢? 就是因為我們的教育品質, 沒有辦法吸引到足夠的他國留學生來我國投入教育體系, 不得不考慮同文同種, 資訊又相對比較差的大陸市場, 但我必須問, 我們的教育體系目標是什麼? 是只接受大陸市場就夠了, 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全球性的教育體系? 如果是前者, 我只能說, 很遺憾那不是一個長遠的作法, 因為對岸去取經的人材不論素質與數目都呈倍數成長, 我國能維持這樣的優勢多久, 而如果是後者, 那我覺得有條件開放大陸學歷只是第一步, 因為我認為如果是以後者為目標, 我國對教育的看法, 將必須轉變, 不應在是過去的服務性值, 而是一種business, 一種產業, 但對於初發展的產業, 適當的保護與適當的刺激是必要的, 且要考慮到國情的不同, 剛在下提了那麼多, 就是為了闡述一件事, 兩岸同為西方的資訊進口國, 只是一個略為超前, 一個略為落後而已, 兩岸之間的差距並非遙遙領先之勢, 且在一個政策的制訂上, 決非下猛藥才是良策, 我認為一個好的政策, 是能讓社會在適應的過程中, 減低陣痛的程度與規模, 這才是一個好的政策, 凱薩說:[壞的結果往往一開始來自於善意], 一語道盡我心中的疑惑, 我想身為社會新鮮人的我都能想到這些問題, 馬先生以他的能力應該更想到這些問題, 而這些僕認為, 應該是他未來要考量的重點, 這並非憂關公平不公平的問題, 而是悠關我國國力是否能永續發展的關鍵, 也因此, 希望能看到馬先生他能提出相關的配套與看法, 謝謝
|
|
|
有個疑問要向樓主請教,如果沒能得到答案,很難再繼續問下去。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台灣人不單是和大陸人競爭,也是和整個世界的人類競爭。既然樓主認為基於市場規模、工作機會等等考量,我們台灣對於承認大陸學歷應該要有配套措施,必須是有條件的開放。那麼我請問,我們台灣對於美國、歐洲、大洋洲,以至於其餘海外國家學歷的承認是否需要全部重新檢討?是否要有配套措施?是否要改為有條件開放?
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