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曾看卡通版的[螢火蟲之墓],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猛烈轟炸日本本土,製造出戰爭孤兒,其所面臨的各種困難窘境,可悲又可憐。
日本戰後,社會蕭條困苦,隨後拜韓戰之賜,躍升為亞洲經濟大國,擠身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一夕間繁榮興盛,民眾似乎不記得侵略者的下場,戰敗的恥辱,[螢火蟲之墓]的出現,應該意有所指才是。
有趣的是,卡通版的[螢火蟲之墓]已夠賺人熱淚,俱震聾啟瞶的作用了,幾年後又出現真人實景的電影版[螢火蟲之墓]。
前幾天,第四台播放電影版的[螢火蟲之墓],我認真仔細觀賞,也許已知劇情大概,心理準備在先,情緒不再受其牽動,反而有更深層的體會。
長達兩個鐘頭的劇情,始終繞著少年清太和阿姨間的攻防戰打轉,他二人正是[死與生]的代言者。
清太和妹妹成為戰爭孤兒,依附阿姨生活,他從頭到尾以照顧妹妹為職志。阿姨的孩子必須參加社區勤務動員,爭取更多的食物配給,清太的眼裡只有妹妹,他感覺不到每日餐食都是阿姨一家人勞力所得,反而始終認定,從頹圮舊家帶出的食物、用媽媽遺留的戒指換得的白米,全都是他和妹妹私有物品,他們應有相當程度的獨享權。
阿姨帶著四個孩子和一個殘障小叔辛苦生活,後來配給米減少三餐難繼,她忍痛拿出珍藏'和服換取白米,甚至,不得以必須含羞要求不太有錢的小叔金錢支援。
一個不懂事,老愛回顧過往的少年,一個一心希望帶領家人度過難關的母親,二人理念有別,終究無法避免必須正面衝突而決裂。
讓阿姨認清事實而心寒齒冷,不打算繼續縱容清太自私行為的關鍵於是出現,阿姨的小兒子病重,需要安靜環境休養,不巧幼稚的妹妹思念母親而哭鬧不止。
阿姨希望清太安撫妹妹,他的回答竟然是,屋頂漏水的滴答聲吵得妹妹無法入睡,而且吃不飽更是睡不著哭鬧的原因。他根本無視他人狀況,只顧及妹妹的需求。
此後,阿姨一家人有稀飯吃,兄妹二人喝米湯。可惜自私矇蔽清太的情感,他不曾反省,也未能理解阿姨用心,最後憤而遷出,住到河邊癈棄的防空洞裡。
失去阿姨的照顧,清太所能給妹妹的十分有限,縱使再多的愛護,妹妹還是抵不過病魔摧殘而死亡,最後自己也病餓而死。
小叔看不慣大嫂對待清太兄妹的殘忍無情,也遷居離開。在物質缺乏,百廢待舉的世界繞了一圈後,小叔終於明白誰才是需要同情,需要支持者。
阿姨沉默忍受小叔和大女兒的誤解,辛苦的日子仍持續著。
阿姨真的漠不關心清太兄妹嗎?她只是以為,他們混不下去,必定會回頭找她,吃過一番苦應該會比較成熟,會體悟過日的辛苦,會大家相處融洽。她也記得清太說屋頂漏水聲影響睡眠,她爬上屋頂修理漏洞。
倔強的清太至死未能理解阿姨絕非無情者,他寧願孤寂的抱憾而終,也不願向阿姨低頭。
阿姨去領取清太遺物,面對大女兒的指責,她堅毅而沉痛地說:[實質的戰爭已經結束,生活的戰爭才開始。死亡,一切就完了。]
劇情到此,我猛然醒悟,[螢火蟲之墓]不是兒童電影,更不是反戰宣傳,根本藉一個不畏艱辛,咬牙帶領一家人通過戰火考驗的女性的奮鬥經驗,提醒日本人[生活的真諦,活著的意義]。
這部電影目的在激勵日本人,勇於面對泡沫經濟衝擊,再次團結創造經濟復甦。果然現在的日本,並未因經濟衰退而一蹶不振,仍然屹立不撓的還是亞洲經濟大國。
劇情到最後,大女兒已經為人祖母了,她一臉幸福,娓娓道出當時母親的所作所為,至此,她總算完全了解母親所說的[死亡,一切就完了]的意涵。
死亡,一了百了,無法證明自己能力;活著才有發揮的空間,才有表白的機會。
所有的繁榮興盛,所有的幸福快樂,都是活著的人努力拼鬥而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