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我想保護地球
市長:蝶咩  副市長: ゆずき神盾巡洋艦小鋒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我想保護地球】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自然生態~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不願面對的海洋」2048人類將無魚可吃?
 瀏覽522|回應0推薦0

mich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摘要2010.01.04 中時電子報】根據科學家的大膽估算,如果人類持續現在的濫捕與追求美味海鮮,那麼到了2048年,人類可能將無魚可吃,一部名為「魚線的盡頭」的紀錄片,詳細道出了目前人類濫用海洋資源的險境。 

統計結果顯示,海洋魚群從1998年開始減少,光是從大西洋游到地中海的鮪魚,過去十年就減少了八成之多。更糟糕的是,每年有超過700萬噸的漁獲被丟回海中,因為漁民只拿他們想要賣的,對沒有經濟價值的下雜魚,漁民就順手拋棄。 

目前全球延繩釣漁業,每年設下14億個魚鉤,魚線總長可以繞地球550圈以上;全球最大的拖網,開口足以裝下13747廣體客機,而精良的電子探測設備更讓魚群無所遁形,這些都讓魚群快速面臨枯竭的厄運。 

而想要用「養殖」取代捕撈野生魚類,其實反倒可能讓問題更加嚴重,因為養殖漁業多半是用野生的小魚或下雜魚磨製成飼料餵養,結果導致犧牲的魚比產出的魚更多。例如,每五公斤的鯷魚只能產出一公斤的鮭魚,也就是與陸地上大量飼養牛羊的後果相同,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 

「魚線的盡頭」是根據英國記者查爾斯克勞福的同名書籍拍攝,由歐美民間組織和基金會贊助,去年才殺青。

慢漁、底食 確保年年有魚【摘要2010/01/04 聯合報 李承宇】「過漁」造成海洋浩劫,以後是否還能「年年有魚」?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邵廣昭表示,國際間都在呼籲「慢漁」、「底食」的拯救海洋漁業生態行動。 

世上有至少十億人仰賴「魚類」為主要的動物營養來源,但七成五全球海域和內陸水域已呈過漁狀態。流網、底拖網對海洋生態造成極大破壞,「慢漁」就是不要把魚抓太快。大量捕撈及享受廉價海鮮的結果,「便宜了饕客,卻倒楣了魚,漁民也不見得得利,」邵廣昭指出,抓魚稍微慢一點,漁獲量少,價格就會拉高,漁民不見得吃虧。 

「底食」則是要消費者多吃食物網底層的魚類。「魚線的盡頭」原著作者查爾斯克勞福很憤怒:如果餐廳的菜單上列出瀕臨絕種的老虎,一定會引來撻伐,「但為什麼民眾卻可以容忍瀕臨絕種魚類出現在菜單上?」 

邵廣昭解釋,在食物網中,位於上層的大型掠食魚類,像是鮪魚、旗魚、鱈魚、鯊魚的數量相對較少,因為體型大、經濟價值高,抓光了這些大型魚類將會減損海洋生物多樣性,造成海洋生態系不穩定,所以鼓勵消費者多吃在生態網底層、數量較多的魚類。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6896&aid=377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