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華梵人間行腳‧社會實踐服務
市長:聲人  副市長: 景隆陳雪麗~九天玄姆護道會理事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學校社團其他【華梵人間行腳‧社會實踐服務】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深坑國小品格教育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轉載資料:《寶寶生活記》17:文化的差異
 瀏覽334|回應0推薦0

聲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化的差異



學習中文與學習英文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它們各自牽動到不盡相同的腦部神經區塊,英文好的人,不見得中文會好,反過來說亦復如此。雖然我曾經看過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的新聞指出: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說漢語普通話的人可能比說英語的人用更多大腦的區塊,因為說漢語普通話的人講話的時候得同時使用大腦兩邊區塊,而說英語的人只使用大腦一邊區塊。在這項研究中,操漢語普通話和操英語的兩組人同時接受腦部掃描。研究人員發現,人們講英語的時候,靠近左太陽穴的左顳葉開始活躍,人們說漢語的時候,左顳葉和右顳葉會共同活躍。研究人員說,不同的語言操作者會用不同的辦法來破譯語言,大腦會把發音聯繫起來,醞釀單個詞彙,由於漢語普通話很難學,人們得透過音調來區隔不同詞彙的不同意思,譬如同樣「馬」的音,用不同的語調發音,就會是「馬」或「媽」不同的意思。這樣的研究應該是想指出學習中文牽動到的腦部神經比較複雜,不過,我並不認為這就意味著中文好的人就能自如學好英文,因為中文與英文的操作背後來自不同的思維觀,這個思維觀會進而影響其宇宙觀。


有人曾經研究過純粹的中國人與白種的美國人在看一張照片的時候,各自眼球神經肌肉的運動狀態,他們發現純粹的中國人會先看全景,再看物體與那全景的關係,眼球會在這個過程裡反覆流轉,白種的美國人則只關注著物體本身,眼球會停格在那裡做細細注視。研究人員由此解釋白種的美國人因為更重視個人主義,因此只關注自己,優點或許是細節的解析性強,純粹的中國人則更重視整體和諧,因此人總是會放在全部身處的環境裡纔覓得位置。研究人員同時發現在北美長大的中國人,看照片的反應會介於土生土長的純粹的中國人和白種美國人間,有些人甚至會更像白種美國人,這應該可佐證中國人和美國人的世界觀不同源自於文化差異。這兩種不同的眼球肌肉的運動狀態,背後自然與腦部神經的運作有關,放射出來的思維狀態,如果稱統攝稱西洋人是解析觀,中國人則是整體觀。我們現在談讓孩子學習語言,好像都把語言學習這件事情給工具化了,尤其是學習英文這件事情,好像只要把孩子丟到美語補習班,花個二十萬買些教材,讓孩子背背單字,常練習聽與說,就認為能讓他們變成一個「英文小神童」?其實不然,如果你沒有讓你的孩子改變思維型態,變成更重視個人的解析觀,而不再是重視和諧的整體觀,你纔有可能讓你的孩子真的英文頂呱呱,但,你有可能辦得到嗎?且不說你的生活環境就不是如此,這種思維習慣會牽涉到具體的生活,你願意讓你的孩子做個凡事只顧慮自己,不管他人(包括「孝順父母」這件事情)的純粹美國人?當你完全願意改變思維甚至生活,如同移民美國的中國人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思維與生活般,你的孩子就能真正學好英文。


說這些話,我個人有相當痛苦的經驗。我長年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思維觀,這使得我無法學好英文,由於在清華念博士需要通過英文高標,我花費大量時間在學習英文,最後並不是我改變自己的思維觀,而是適時出現一位來自印度的阿者黎(出家人),他不厭其煩的每天跟我練習英文,幫忙我釐清每個不同的英文字背後可蘊含的靈性元素,由於他同樣具有整體觀的思維,我們的對話同時在交流大量的宗教與哲學觀念,這纔點燃我學習英文的樂趣,終於通過高難度的考核。然而,世上有幾人能有這樣的機緣呢?


李文醫師說:「除非你的母語技能已經到了讀寫無礙的階段,否則不該開口學其他的語言。」看見很多父母常在孩子中文尚且不通的狀態裡,就要讓孩子學習英文,避免他輸在起跑點上,日常生活卻完全還是活在中國人的思維環境裡(包括父母帶給孩子的生活),我感覺著這會讓孩子未來不論是英文或中文都很難有大幅進展,甚至雙雙會產生障礙。用李文醫師的觀念來說,這樣錯誤的學習,會讓孩子的中文既無法操作學術語言、抽象語言與高層語言,而英文卻只有即興語言、具象語言與基礎語言的程度。問題在於如果只要到達那樣的英文程度,真的一點都不難,完全不需要在如此稚齡的年紀就經受如此強烈的折磨與考驗。李文醫師說:「許多人常誤認學齡前兒童學習外國語的速度遠比國中或高中的學生來得快,但事實卻不是如此。很多研究顯示,十四歲的孩子學習外國語文的速度,遠比五六歲孩童來得迅速而有效。」他還說:「某些母語能耐不佳的孩子,都得等到十年級或十二年級後(大約是高中階段),纔適合學習外國語言。」我在想,台灣人或全部華人長年已經習慣「崇洋媚外」,對於這位「洋和尚」語重心長的意見,尤其是反過來不要大家一窩瘋的要孩子學習英文,真能聽得進去嗎?


學習英文與學習中文還有個具體差異,那就是英文有很明確的規則,中文則是習慣法。李文醫師說:「毫無疑問,學童每天都得面對那些看來好像變化多端的文法規則。對某些學生而言,這些規則相當合邏輯,只要牢記規則並順章而行,運用語言的技能就能日益精進。然而,還有些孩子卻覺得這些規則簡直把人搞糊塗了。不過,有時候這孩子卻有絕佳的直覺,憑著句子念起來是否流暢,就能判斷文法是否正確。但,有些學生可就糟糕了,他們不但欠缺直覺,又很難掌握規則,就會飽嚐挫敗的滋味。」這點對中國人學習英文來說同樣適用,但,中國人學習自己的中文,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如果有人覺得要教人學好英文,先讓他搞清英文的文法是最基本的學習工具,那我會說要教人學好中文,完全不應該先搞清文法,更應該先教他去體會使用中文的當下,那真實的情境。英文是相當理性的語文,中文則是相當感性的語文,這固然與它們各自的文化背景有關,或許甚至還有些「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共生關係,不論如何,如果不能對人(包括自己)有著感同身受,知道中文的使用會隨著具體情境而變化,人絕對無法學好中文。中文的使用常會混淆或隱藏主詞與受詞,這在英文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大量存在於中文的使用裡,那正是因為中國人想避免凸顯個人,使得生命的整體感受到影響。因此,你可注意看看,中國的媽媽跟孩子說話的時候,總會說:「媽媽覺得……」,而不會凸顯個人的角色說:「我覺得。」那正是因為她深覺自己與孩子是個「整體」(the
Whole),她不願意因強調自己,而剝離自己與孩子無可言喻的親密。


李文醫師還說:「我們成人覺得拼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對事業毫無影響,可是孩童與其父母和某些老師,卻過於強調拼字的重要性,致使這些孩子的學習動機和自我肯定都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對於這點,我有強烈的體會。記得童年大概六七歲的時候,媽媽帶我去她工作的學校,把我放在老師辦公室裡的位子上,媽媽去上課,旁邊的一位女老師就想測驗我,問我「陳」這個字該怎麼寫,我想一想,就只寫個「東」字,那位女老師就說:「旁邊有個耳朵,你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呢?」那種指責的語氣,藉此表示我媽媽的兒子程度不好,從而使她自己產生自豪感的態度,後來是我對很多老師的普遍印象,意即台灣的女老師總喜歡跟其他女老師相互比較自己孩子的成績,如果自己孩子比較優秀,就覺得人前很顯貴,這種為人師表的病態思維難道不是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後來那位女老師(我總是稱作某某阿姨),在她五十歲的時候就得嚴重的憂鬱症,對人家講什麼話都敏感得讓人頭疼,她永遠都不可能記得,自己年輕時候無意流露出的輕蔑,會讓七歲的孩子記得一輩子,而且曾經深感挫折,因為他知道那表示他讓他的媽媽在人前「丟臉」了。


李文醫師說:「從幼稚園一直到小學二年級左右,父母與老師應該意識到,這個階段的語言遊戲莫過於讓孩子學習音韻。當學童對於押韻的兒歌充滿興趣,並開始練習在閱讀時解讀字義的時候,就在充分鍛鍊其音韻肌肉。」正因如此,押韻的文字特別適合給這個階段的孩子背誦,因為對他來說那並不是背誦,而是種有趣的遊戲,如果在這個時候多給他朗讀些押韻的古文,尤其是經典,他自然而然就會記得其音韻,那裡面的內容,卻能照顧他一輩子!因此,當孩子還無法展開深度理解的時刻,當然應該先給他多接觸值得背誦的經典,然後在他八歲後再逐漸去解釋。李文醫師就說:「到了小二至小五的階段,語言技能就逐漸反映在學童對文句的理解和架構上。在這個階段裡,他們就會懂得如何遵行指令並瞭解問題,還會運用完整的句子去表達想法。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父母跟他說話總是要三令五申,問題可能出在孩子處理句子的技能發展得不夠好,而不是因為他個性倔強。」因此,我們確定孩子已經完整認知我們說話的語意,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如果我們在這些細節上疏忽,總是得過且過,很可能孩子並不真的理解我們說話的意思,誤認裡面的內容其實無關痛癢,後來會逐漸引發親子間更大的衝突。


導讀探索李文醫師的文字,就要在這裡告一個段落了。這三篇文章,不只是想跟家長共同探索李文醫師對學習語言的觀念,更想釐清我對學習語言這件事情的長期觀察。學習好語言確實很重要,尤其是如果我們都確實感覺自己身處的這個社會有嚴重的問題,卻不能具體意識到問題出現的癥結,正來自我們大量習而不察的生活型態,那我們就無法促進個人或社會的具體蛻變。社會如果確實有問題,背後必然就有著錯誤卻風行的觀念正在瀰漫著社會,纔會使得社會發生問題,如果我們不能正視這些錯誤卻風行的觀念,並醞釀真實的變革,那就只能說我們對社會正在發生的問題尚沒有深刻的認知。教育孩子不僅是個人或夫妻間的事情,每個萬家燈火裡醞釀出的孩子,都正顯現出我們這個社會究竟還有沒有前景。因此,帶著更覺醒的態度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得自己的孩子的未來能被貢獻出來,成為國家或人類的棟梁,那應該是我們每個父母都要肩負的社會責任。



陽明子降生五百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6738&aid=2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