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馬夕安脊椎側彎勢, Ardhamatsyendrasana (Half Spinal Twist Pose)
“馬夕安”是人名. 為一偉大的瑜珈熱衷者. 此勢是此人所設計. 因而得名. 此勢的原勢是較為困難. 所以後人作了些簡化讓此勢容易來練習. 所以稱之為”半馬夕安脊椎側彎勢, Ardhamatsyendrasana (Half Spinal Twist Pose)”. 練習此勢久了再進入真正的”馬夕安脊椎惻彎勢, Matsyendrasana (Spinal Twist Pose)” 就較容易的多. “馬夕安脊椎側彎勢”是瑜珈所有的脊椎骨的扭轉姿勢中被公認為最具功效的一勢
起步勢: 坐勢
- 彎曲左腿. 左腳跨過右膝. 平放在右膝外側.
- 彎曲右腿. 將右腳放在靠近左臀的地上.
- 右手跨過左膝並扣住左腿大趾 (用中指和食指).
- 盡可能地將頸和肩往左往後轉. 左手繞腰放在腰後. 掌心向外. 視線在左. 眼珠轉至左眼角. 這是此勢的最後姿勢. 此時可閉上雙眼. 但眼珠還是保持在眼角. 讓身體放鬆. 使身體更能往左往後方向扭轉. 持續自然呼吸.
理想動作:
- 跨過左膝的右手. 右手臂須緊靠直立的左膝. 讓右手前手臂和左腿小腿成平行.
- 為了能讓身體更能往左彎, 右手臂要緊壓彎曲的左腿.
- 注意臀不要坐在右腳上. 要讓右腳自由放在一邊. 雙臀要平放在地.
- 當身體往左轉, 要盡量伸展胸.
- 背與頸須打直. 並盡可能地往左轉.
- 在往左轉時可配合吐氣動作. 這樣可使轉度更為理想.
- 若達到最後階段姿勢後,. 要保持此勢一段較長的時間. 眼球可以不必放在眼角. 閉上眼. 將注意力集中至呼吸. 試著放鬆全身.
回復動作:
- 慢慢將頸和視線轉至前方.
- 將雙手放回身體兩側.
- 打直右腿.
- 打直左腿. 雙腿合併. 回到”坐勢”.
v 現在換先彎右腿. 重復相同的動作. 左右轉各做一次為一回合.
持續時間:
- 一邊至少要維持2 分鐘. 經不斷練習可逐漸增至每邊5分鐘.
注意事項:
v 和脊椎側彎勢一樣.
對身體影響:
1. 此勢是”脊椎側彎勢”的先前勢. 所以它包括了”脊椎側彎勢”的所有好處. 對治療便便祕, 消化不良更有功效.
- 下腹部, 胸, 脊椎骨附近肌肉因長期練習而變得強壯有彈性.
- 脊椎骨和其所連接的神經變得健康.
- 增進肺功能和肺活量.
- 強健頸部神經.
- 增進腹部血液循環. 因而增進了腹部器官的健康 (如肝, 脾, 胰, 腎, 膀胱, 性腺, 大小腸, 等…)
- 消除大腹.
- 改善女人月經不順. 男人精液不足等問題. 增進性線功能. 導向健康性生活.
- 經長期固定練習此勢. 可幫助治療很多種腹部疾病如糖尿病, 肝脾腫大, 消化不良, 便秘, 漲氣, 等毛病.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 菩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