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 根 香
上期花鄉隨筆‘發現台東’,顯然只觸及台東的鳳毛麟角;確實,台東的核心價值不在山也不在水,而是斯土孕育出的人文載物厚道;其中緊緊聯繫著中華傳統文化最深層的特質 – ‘善’的神髓,在台東‘開光’,把世界照亮,感動全球,煥發出全人類良心典範;這菩薩‘上善若水,潤澤紅塵’,讓我們的希望有了火種,人間更多溫情暖暖。
在旅遊台東時,曾經到過中央市場參觀當地的蔬果等農產品,也特別去光顧了‘經國先生’蒞臨的豆漿店,以為這就是台東中央市場的高點?就是感覺不到這裡隱藏著台灣,甚至全人類的光輝,就在那不起眼的菜市場角落,不顯彰不露骨,確是顫動著慈愛的溫床,台灣之良心。
陳樹菊的故事,在獲選為時代雜誌全球百大人物曝光之前,就是如此默默無聞,沒有高潮迭起,沒有經典可據,更無絲毫的嘩眾取寵,她每日平實無華的行善,確確實實散佈在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中;芸芸眾生中,行善,是行有餘力才做的事;我們每天忙忙碌碌,自顧不暇,誰?會把‘行善’當成生活,當成日子在過?
獨身的樹菊姐,沒有卓越非凡的事業,每天僅靠菜販微薄的收入,卻持續的捐出近千萬元台幣,幫助孩童基金會及協助母校興建圖書館,認養三個小孩;而她的樸實與樂善好施,確是無人可及的風範和成就。 「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當今的世界誰‘敢’講這句話啊?
我們(一般人)在有一定儲蓄‘豐衣足食’後,才‘敢’施捨、捐款行善,而家徒四壁的樹菊姐卻沒有考慮自己‘明天會更好’倒是先想到需要幫助的人,把自己所有的擁有,毫無保留的捐出奉獻;自己卻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這種無我無求的大愛精神,「不可思議的善行」,才讓人感動,才讓人知道‘偉大’不是大人物的專利。 更不是什麽高深的哲理,和頭頭是道的‘敦品勵學愛國愛人’標語口號。
而只有小學程度的陳樹菊就像喝水一樣徹底地實踐了大學之道 --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和‘隨緣濟眾,行善積德,普度眾生’等等佛儒道家學理的精深要義。
樹菊姐的一把慈善聖火,照亮了世界,同時也感染了台灣民眾的愛心,並學會如何把金錢用在更對的地方,繼續的引發了回饋社會捐獻的效應,也讓世界知道的台灣除了美麗之外,還是慈善之島,
全世界,包括台灣還在力圖掃蕩貪腐的同時,‘陳樹菊現象’更顯得高貴而可愛。 撼動世界的善心,樹菊姐非常「歹勢!」(台語:不好意思),獲選美國時代雜誌英雄人物可不是她期待的榮譽!倒是最想感謝的就是台東,沒有台東,就沒有今天的她。
每次幫助人後,就睡的很好的樹菊姐 , 精神富足無比,根本不需馬總統說誇她是台灣的光榮,‘為善不為人知’是一種的虔誠無量德行,一種永遠發光發亮的情操,存在於中華文化的深層,只要身體力行人人有份;來自純樸台東鄉土的樹菊姐, " 積德不積財”,以四十二年一點一滴的耕耘,來證明台灣除了會‘拼’之外,我們也很會‘愛’;台灣還會有更多的‘樹菊姐’,因為‘樹菊姐’已經催化了我們生命內涵的基因和提升了我們源遠流長的文明。
花鄉隨筆·林 彬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