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大中華
市長:安津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商業理財投資理財【大中華】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岸三地‧大陸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顾秉林:热爱清华的心,将永远不变
 瀏覽1,115|回應1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顾秉林:热爱清华的心,将永远不变 

●特约记者 靳闻 

  我留恋清华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我的血液中已经深深溶入了“清华”这两个字。我想最重要的是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就是我们校训说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顾秉林 

  图为2008年12月5日,顾秉林做客“与校长面对面”活动,同学们热情地围在他身边,久久不愿离去。 记者 郭海军

  2月20日下午,主楼报告厅。面对全校近500名师生代表,顾秉林在一次又一次长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向所有曾与他风雨同舟的清华人,向自己最热爱、最牵挂也为之付出多年心血的清华,深深鞠躬。

  这,成为顾秉林在清华大学校长任上的最后一幕剪影。卸下担子,走出会场,顾秉林说自己感到的是如释重负的轻松。

  从进入清华读书并留校工作至今,这位年逾花甲的老清华人在教学、科研和领导岗位上奋斗了47个春秋。担任清华校长9年来,3200多个日夜轮回 中,他更是为学校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贡献了智慧与心血。正像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智勇代表中央所评价的那样,他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都奉献给了清华,奉献给了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

担任校长期间,顾秉林反复思考、不断探索的是“科学认识和理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战略问题

  顾秉林1945年10月出生于北国冰城哈尔滨,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先后两度进入固体物理研究生班学 习,1979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出国人员赴丹麦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回到清华园。1988年,顾秉林成为清华当时最年轻的教授;两年后又成为 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1999年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他先后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物理系副主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及高等研究中心副 主任等职务。2000年,顾秉林走进了工字厅,先后被任命为研究生院院长、校长助理、副校长。2003年4月28日,在清华92周年校庆后的第二天,顾秉 林从王大中校长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清华历史上第17位校长。

图为2003年9月,顾秉林与杨振宁先生共同看望陈省身先生(右二)。

  在清华园学习、工作数十载,顾秉林对清华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在宣布就职校长的党政干部大会上,顾秉林激动地表示:“我感到无上的光荣,更感到责任的重大。清华哺育、造就了我,我必将竭尽全力,报效清华、报效祖国。”

  按照清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2003年正是第二个九年的“起始之年”。在第一个九年中,学校基本完成了综 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初步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过渡,开放式办学的态势日渐清晰。面对第二个九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目 标,随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不断深化,针对社会上对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各种不同观点,顾秉林一直在思索:如何认识世界一流大学?在中国的大地上,怎样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出任校长后的首次教代会上,他讲话的第一方面内容,就是“科学认识、理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这一战略思考。

  担任校长的9年间,顾秉林组织专家认真研究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亲自率团访问世 界著名高校进行实地考察,深入院系基层结合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反复研究探讨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意义、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以及世界一流大学的 “共性”与“个性”……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讨和提炼,学校明确提出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四条基本标准:一是在一些主要办学指标上达到国际较高层 次;二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三是有若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四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概括起来说,就是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这一认识逐步成为广大干部和师生的共识,并在百年校庆前后多位中央领导同志来校视察时作了汇报,得到充分肯定。

  作为一位教育家,顾秉林善于从历史发展中总结高等教育的规律。他认为,大学之道,育人为本、学术为魂、大师为先、责任为重。他分析世界高等教育 的发展历史,提出从“博洛尼亚传统”到“洪堡理念”,再到“威斯康辛精神”,高等学校的功能不断扩展,但人才培养是学校的原初使命,也始终是大学承担的根 本任务。

  明确这一原则,其实并不容易。顾秉林这一代中国大学校长,在21世纪初叶被推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地带,他们面临的是和前任截然不同的历史条件 和工作环境。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时期,大学既迎来了知识、技术和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资源支持,也面对着来自市场、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日益增长 的多元化需求,承受着来自校园内外的要求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压力。“变革”因此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主题。顾秉林清楚地意识到,身处变革漩涡 中的大学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着眼长远发展,坚守核心使命——人才培养。但同时他又强调,“坚守”不等于墨守成规。坚持以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也 必须不断发展。只有充分地“发展”,才能更好地“坚守”。“发展”具有多重涵义,不仅是指目标,也指实现目标的途径。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坚持人才培养 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不是要削弱或贬低大学所承载的其他各项职能,而是要充分运用大学不断发展所形成的多种资源,把多种办学优势汇聚和转化到人才培养这一根 本任务上来。

  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顾秉林又从清华办学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面向新百年,顾秉林在全校第 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上进一步提出了“优势转化战略”。这一战略就是要保持和发展清华百年办学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布局、高素质师资队伍、大规模科学研究、高 层次国际交流、高质量后勤保障等多种办学优势,并自觉、主动地把这些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 创新型的拔尖人才。

  百年清华,有独特的气质风骨,有无尽的精神财富。顾秉林十分重视继承清华百年办学的光荣传统,高度重视办学理念的丰富发展和大学文化的建设。他 多次强调:“一流大学的本质在于其特有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及运行机制。”借本科教学评估、百年校庆等契机,学校深入总结百年办学的基本经验,梳理、凝练 办学理念,弘扬优良的校风、学风。在庆祝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学校的讲话中,顾秉林没有像很多惯常的校庆报告那样,按照回顾过去、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的“三段式”发言,而是以“清华精神”为主线,展示办学成就,体现清华人的理想与追求。在始终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基础 上,他特别提出要大力倡导“人文日新”,并在此后的教师节大会、新生开学典礼、教代会等多种场合,就如何理解和弘扬“人文日新”精神作了全面阐述,强调面 向新的百年,清华必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再创新的辉煌。

“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坚实迈进”,

是对顾秉林校长9年工作的高度评价

  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在一次与其他大学同行的交流中,顾秉林曾感叹:“与世界上那些著名大学的校长相比,中国的大学校长可能是最累的校长”。令 人敬佩的是,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在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面前,他始终注重把握全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清华大学教师干 部大会上称赞顾秉林:“能够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思考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坚实迈进。”

  顾秉林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他认为,每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虽然有着不同的个性,但他们都具备成为优秀人才的潜力。要给他们不同的 关爱,通过大师的精心雕琢,最终使他们成为独具魅力、令人回味的“艺术品”。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希望清华学生成长为既有宽厚基础、又有广阔视野,既有 鲜明个性、又能团结同学同事,能够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拔尖人才。在顾秉林的主导和支持下,清华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育,首创了“新生研讨课”和 “实验室科研探究课”,开展了“外语文化活动月”,实施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他大力推动教授上讲台,亲自为新生开设了一门名为“走进量子世界”的 研讨课,每次都精心地准备课件,从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穿越长城与量子世界的关系,到《射雕英雄传》中主人公的高强武功对人才交叉培养的启示……以生动有 趣的讲述、别开生面的讨论,引导大一新生,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更为老师们树立了倾心教学的榜样。

  顾秉林力主科研工作要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建立不同的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促进在“两个战场”上自主创新。他多次强调要加强基础研 究,尊重首创精神,创造宽松氛围,鼓励教师开展自由探索式的研究,力争创造高水平的成果。近年来,学校先后成立了心理学系、生命科学学院、地球系统科学研 究中心、数学科学中心、国学研究院等院系和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理科、文科的建设。在一次文科座谈会上,顾秉林指出,清华大学的校风是“行胜于言”,但“行 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言必求是,特别是在学术创新的过程中,要鼓励学者说真话、说实话、说新话,允许学者说错话,反对说假话、说空话。他多次 大力倡导在学术研究中要弘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品格。同时,他又反复强调科研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发挥清华多学科综合优势,针对国家战略需求 组织科研力量,对相关院系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要国防科研项目,以及与重点行业、部门和地区合作的大型攻关课题等,给予了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和积极推 动。他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在清华科技园成立15周年庆典大会上,提炼总结出促进成果转化的“清华模式”。为促进学校科研的良性发展,顾秉林积极向上 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并通过政协提案建议等形式,推动“科研间接经费”补偿和学校控股的高技术企业税收返还等问题逐步解决。

  顾秉林十分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更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强调“人才强校”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他求才、爱才、尊才、惜才,千方百计加强师资 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近几年来,学校实施了“中青年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教师专项津贴、选聘优秀副教授担任 博士生导师等措施,促进大批中青年领军人才脱颖而出,薛其坤、张希、孟安明、王光谦、程京、南策文、李亚栋等年轻教授,均在40多岁时荣膺中科院或工程院 院士。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通常被称作吸引人才的三件“法宝”,而在很多人看来,清华留住他们的还有顾秉林等校领导的人格魅力和宽广胸怀。在任 期间,顾秉林求贤若渴,多次率队到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延揽人才,加大对海外杰出人才的引进力度,推进实施了高端人才的协议年薪制和特别研究员、特别副 研究员等多项改革措施。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继杨振宁、林家翘教授后,近年来又有姚期智教授全职来校任教、丘成桐教授出任数学中心主任,钱颖一教授、施一 公教授等国际知名的中青年学者回校工作。施一公坦言,在面临是否回国工作这样的关键性抉择时,顾秉林校长深刻睿智的谈吐、真诚亲切的态度和积极务实的作 风,给予他日益强烈的信任感和感召力。一次在美国访问时,顾秉林听丘成桐教授介绍了几位颇有学术潜力的年轻学者和学生,于是临时改变原有行程,专门安排了 一个冷餐会与他们见面,介绍国内情况,欢迎他们到清华发展。顾秉林以自身的真诚与务实,促进了优秀师资力量在清华的集聚。

图为2009年11月15日,顾秉林与剑桥大学副校长莱斯利、麻省理工学院Energy Initiative主任莫尼兹共同见证三校低碳能源大学联盟的成立。记者 郭海军

  顾秉林把推进国际化办学作为提高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他提出,清华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校各院系、各部门思考问题、开展工作的坐标系就必须从 国内转向国际。他积极利用达沃斯论坛、联合国秘书长大学校长峰会等国际平台,宣传清华的办学成就,提升清华的国际影响与声誉,并主持百年校庆大学校长峰会 形成“清华共识”;他力促建立学生国际培养体系,要求有关部门不断拓展渠道,实现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本科生在学期间具有公派出国经历,促进学生开拓国际视 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他推广物理系等开展国际评估的经验,推动学校在百年校庆前组织了若干学科的“诊断式”国际评估,既增进了国际权威学者对清华的了 解,也切实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他重视与国际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及跨国企业的实质性合作,促进成立“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等 联合机构,鼓励清华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推进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顾秉林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让各位副校长放手工作,权责明确、提高效率。他曾在年终个人述职中半开玩笑地说:“我 的主要任务就是‘找人’和‘找钱’——一是发掘能干的人才,二是积极筹措和拓展资源,为大家的工作创造好条件。”他注重调动广大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 性,大力鼓励和支持一些院系在学生通识教育、教师“准长期聘任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注意从基层的改革实践中总结经验。顾秉林非常重视学校的体制机制 改革,主持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术委员会工作的若干意见》、《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等,强化校系学术委员会的职能,支持各院系普遍建立了教授会制度,尊 重学者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教授在治学中的作用。虽然工作繁忙,但凡是院系骨干教师要约见他,他都会尽快安排,听取他们对学科和学校发展的建议意见。他还 强调要区分不同院系、学科的特点,改进管理方式。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顾秉林主动要求把美术学院作为自己的联系点,对美院的发展给予特殊的关心和 支持。

  9年来,清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全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6项,其中,由顾秉林亲自主持的《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 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均居全 国高校之首;外国留学生中的研究生突破1000人,增长了7.2倍,规模和比例稳居全国高校首位;综合实力和科研能力都大幅提升,全校科研经费从2002 年的9.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7.6亿元,全校总经费也从2002年的25.6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15亿元,增长都在3倍左右,实现了翻两 番;全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42项,包括1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项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累计荣获国家科技奖总数保持全国高校首位;院 士、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端人才的数量,从接近200人增加到400余人;新增建筑面积71.55万平方米,约相当于之前学 校建筑面积总数的二分之一……目前,学校在授予博士学位、高水平论文、研究经费总量、本科生质量、师生比等主要办学指标上,均好于美国研究型大学联盟 (AAU)的平均值,与一些世界顶尖大学相比,差距也大幅缩小。清华校园还被世界著名的《福布斯》杂志评为14个“全球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在百年校 庆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充分肯定清华“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然而,在可喜的成绩面前,顾秉林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全校百年校庆总结大会上,他讲的三点要求中第一点就是“深刻反思不足”。他说:“我们 要更加自觉地、更加深入地反思:在过去的办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面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国家的要求,仍有哪些问题和差距?面向当前的形势和未 来的发展,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在教师干部大会上所作的离任讲话中,他用整整一段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寄语新一任领导和广大师生员 工,以更加开放的思想、更加创新的举措,进行更加艰辛的探索,“勇创新、尚沉潜、乐包容”,实现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选修新生研讨课的学生认为,“真正把学生放在心里的校长,一定会受到爱戴”;

曾当面反映问题的教师难忘,顾秉林“关爱师生、以人为本的大情怀”

  “一位真正把学生放在心里的校长,一定会受到学生的爱戴。”这是2009年新年前夕的一次“与校长面对面”活动中,一位曾选修过“走进量子世 界”新生研讨课的三年级学生发出的真诚感慨。这天晚上,顾秉林从当年来清华园读书的故事讲起,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人生体验,阐述学校的育人理念 和发展方略,也认真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与大家倾情互动了两个多小时。

  他从来不喜欢以教育者的身份给学生讲大道理,更愿意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2003年暑假前,学校例行举办毕业典礼,顾秉林认为,典 礼上的校长致辞不应长篇大论、千篇一律,而要抓住一个主题,切合本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希望和要求。此后9年来,除有一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时 恰好出国访问外,顾秉林出席了每一次的开学和毕业典礼,先后发表了17篇开学典礼演讲、27篇毕业典礼演讲,向同学们讲责任、讲创新,讲诚信求真、讲独立 思考,希望大家“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寄语同学们“去除清华光环意识,留住清华责任意识;去除清高寡合的书生意气,留住求知求真的书生本 色”……每篇演讲中心突出、论述深刻、篇幅短小、语言生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校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顾秉林是在“非典”暴发的特殊时期就任清华校长的。当时,学校领导班子在并无上级指示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决定:为减少人员流动带 来的传染风险,为了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所有在校同学一律留在学校,在清华园里生活、学习,抗击“非典”。他认为,校长的第一责任就是要保护学生,这 用不着观望别人,也不需要任何行政命令。家长们不放心孩子,顾秉林亲自给一位学生家长回信写道:“清华人素有‘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传统。只要我们在, 清华园里‘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就一定是我们全力奋斗的目标。”

图为2008年5月13日,清华师生为救援汶川灾区紧急献血,顾秉林到场看望,他深情地说:“你们不仅奉献了鲜血,也奉献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一天,顾秉林收到法学院一位女研究生的来信,信中诉说了她想到内蒙古工作、但又有点儿患得患失的苦恼。顾秉林把这位同学约到办公室,热情地鼓励 她:“年轻人就得有志在四方的胆魄和勇气,有点冒险精神。”这位同学坚定了信心,现在已是一名基层干部,每年还给他寄来一点当地的土特产,感谢校长在关键 时候给予的点拨和鼓励!2003年入学的水工32班,是水利系的一个普通班级。为了更近距离地接触普通学生,顾秉林主动提出担任该班的“编外班主任”。他 抽空参加班上的中秋晚会、读书节,资助班级活动经费,甚至费心为学生物色篮球教练。有两件事令已经毕业的水工32班学生至今难以忘怀:2003年底,他们 将一艘船模送给顾秉林作为新年礼物,3年后当他们再次来到校长的办公室时,发现船模依然摆在柜子里特别显眼的位置;毕业晚会上,他们邀请顾秉林参加一个互 动游戏:把一些同学照片上的面部细节“隐藏”掉,但讲出这个同学的性格、籍贯等辅助信息,猜照片主人的姓名,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顾校长竟一个不落全部猜 对!

  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讲到几年前一名清华学生的“泼熊事件”,顾秉林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他说:“我是做教育的,教育以人为本,总希望年轻人 能够成才。当时社会上有呼声让学校开除他,但我们没有这么做,而是让他拖延一年毕业。对待年轻人,教育者总是希望能给他一条路。”一位著名大学的校长在谈 到受处分的学生时落泪,这让采访他的记者感到“非常受触动”。

  顾秉林关心、爱护学生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就在他离任的前几天,正值新学期开学,他仍然亲自带领有关领导,到清华学堂和几个教室楼检查公共教室的教学设施,到注册中心、紫荆公寓等看望返校注册的学子,到学生文化活动中心观看了学生艺术团的整场寒假汇报演出。

图为2010年6月,顾秉林参加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希望青年教师加强思想火花的碰撞,加强跨学科的交流和研究。

  顾秉林十分关心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他首先提出了建设“和谐校园”的理念,注意帮助大家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与问题。一次,学校一栋院馆大楼发生顶 部磁砖脱落,虽未造成人员伤害,但顾秉林认为此事关系到师生的人身安全,不能有一丝麻痹大意。他亲自带领3位副校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召开现场会,分析 原因、查找隐患、举一反三,建立预警和协调机制,坚决杜绝类似现象再次发生。针对很多教职工长期工作负担较重的状况,顾秉林在多种场合提出,希望广大教师 劳逸结合、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还以身作则,带头参加游泳等健身活动。“五一”劳动节,他与后勤等单位的工人代表座谈,感谢他们为师生后勤保障作出的辛勤 奉献。教师节、儿童节之际,他又来到附中、附小和幼儿园,勉励老师们为培育英才打好基础,也为教职员工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子女教育问题解决后顾之忧。他常 说,我们要尽力多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顾秉林担任校长的9年间,清华教职工收入翻了一番;新清华学堂、音乐厅、校史馆等一批新建筑在校园内拔地而起,学 清苑教职工住宅项目也终于在去年开工兴建。

  2004年8月的一天,顾秉林正在工字厅门口送客,看到一位刚刚反映过住房问题的青年教师,便主动走过去告诉他,学校领导已经讨论解决了他反映 的问题。谈起往事,如今这位教师仍深有感触:“我觉得校长不是仅仅把办学作为一件事来做,而是投入了感情,有着关爱师生、以人为本的大情怀。”

  随着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顾秉林深感欣慰。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顾秉林的一家曾是夫妻二人与双方的四位 老人及自己的女儿等同住在一起,虽显拥挤,但一家人其乐融融。了解他的一些老师曾说,其实顾校长乐观包容、平易近人、善于协调的作风,与他多年在和睦大家 庭中的生活很有关系。一次,顾秉林的岳母病倒,他自己蹬三轮车把岳母送到校医院。正在看病的一些老师看到这一场景后,有些惊奇地低声议论:“那不是顾校长 嘛!”

  谈到顾秉林的性格,无论上级部门领导,还是校内师生员工,都觉得他为人谦和宽厚、处事严谨稳重。在他刚刚担任校长时,就有人建议:“当校长,要 有霸气,得说一不二。”对此,顾秉林却不以为然,他说:“高等学校是学者做学问、学生求知识的净土和乐园,我所希望的是大家认同我们学校的整体目标,并变 成每个人追求卓越的自觉行为。我是校长,更是教师,要教育学生。如果我的学生不是靠真才实学去发展,而是靠什么霸气甚至政治手腕去‘闯天下’,那将是我极 大的悲哀,也是教育的失败。”

  在三年前那次“与校长面对面”的对话中,一位女生曾经向顾秉林提问:“当您退休时,最留恋清华的什么?”他动情地回答说:“我留恋清华的一草一 木、一桌一椅,我的血液中已经深深溶入了‘清华’这两个字。”如今,在离开校长岗位时,顾秉林再次向全校师生员工深情告白:“无论何时,我热爱清华的心, 将永远不变!”

    来源:新清华 第1872期 2012-03-16

 

 

(http://news.tsinghua.edu.cn)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6497&aid=4807673
 回應文章
清华目标跃升世界前十
推薦0


安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校长顾秉林感谢曹光彪支持

清华目标跃升世界前十

来源:大公报 2011-07-13

  正值清华大学百年华诞,清华校长顾秉林一行昨日访港,答谢支持该校发展的各界港人。本港著名实业家曹光彪昨晚专程举办晚宴,中联办副主任殷晓静 到场祝福。顾秉林致辞时衷心感谢曹光彪,盛赞曹光彪基金会对清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顾校长为清华新百年订下本世纪中叶跃至世界大学前十名的目标,承诺为 此不断努力。

  九十高龄的曹光彪,昨晚带同家人热情接待远道而来的清华客人。殷晓静出席酒会时说,香港企业家对于清华大学都予以充分支持,她对清华大学百年来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

  曹光彪致辞时表示,他六十多岁的女儿就是毕业于清华,有一次跟他通电话时说:“在美国能进名牌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清华毕业生。”这位教育善长祝酒时表示:希望清华长青。

  顾秉林致辞时强调,清华大学有今天,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分不开。曹光彪是第一个在清华设立曹光彪高科技基金的人,亦是第一个支持清华进行远程教育 体系的人。顾校长还谈及清华新百年的目标,是于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从现在的五十几名跃升至前十名。“这不是一件易事,但清华有信心,在各 界的关心和帮助下,目标可以达到”。

  顾秉林在席间透露,清华大学现在每年招收四十至五十名香港学生,他赞港生表现良好、学习刻苦,清华大学相对严厉的要求也使得这些港生需在京适应几个月。另外,港大除了与香港大学同办百年校庆外,亦计划于八月组织学生到云南扶贫。

  出席晚宴活动的嘉宾还有沪籍工商界名流李达三、曹文锦、周忠继、周亦卿、周伯英及香港哈罗国际学校行政总裁邱达强,香港教育局常任秘书长谢凌洁贞、副秘书长陈嘉琪以及大公报总编辑贾西平和信报总编辑陈景祥等。(王欣 吕少群)

 

(http://news.tsinghua.edu.cn)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6497&aid=4807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