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庄则栋比某些外交家还会办外交”
李克勤(jixuie)题记:毛泽东一生相信英雄来自群众,相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包括在他导演的“乒乓外交”中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信任,其中运动员的杰出代表就是三届世界乒乓球竞标赛冠军庄则栋。毛泽东曾经对身边的工作人说:“这个庄则栋,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比我们某些外交家还会办外交。”庄则栋虽然不是专业外交家,但是对于把握国家外交战略方面,的确一点都不含糊,这得益于他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领会之后,所具备的政治头脑,这是毛泽东教导的结果,潜移默化教导的结果,毛泽东才是培养大外交家的大师。
现在的庄则栋
一、庄则栋其人。
庄则栋,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他的一生可以用“传奇”来概括,自幼喜爱乒乓球运动,13岁进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1957年入选北京市乒乓球队,同年参加全国比赛获混合双打冠军。1959年入选国家青年乒乓球队,同年参加斯堪的纳维亚国际乒乓球比赛,获男子单打冠军,并与同伴一起获男子团体、男子双打冠军。1961年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参加过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3次蝉联男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荣获三连冠的人,是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还是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196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61、1963、1965年3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73年9月1日国际乒联授予他复制的圣·勃莱德杯。1973~1976年任国家体委主任。后任北京市少年宫乒乓球教练。
1987年,佐佐木敦子为嫁庄则栋,被迫放弃日本国籍,移民北京。当时庄则栋仕途失意,刚从关押的山西落实政策,到北京市教育局下属的少年宫当体育老师。45岁的世界冠军妻离子散,生活艰难,和老母挤在在祖传的四合院里。在少年宫教小孩打乒乓球谋生,每月只有几十块工资,加上三个世界冠军费30元(一个世界冠军10块,他连得三届)。离婚后每月给给老母30,给孩子抚养费40,自己生活费30。这时候,佐佐木敦子找到少年宫,要求恋爱。但是当时中国还不开放,与庄则栋恋爱的佐佐木敦子被限期离境,中国驻东京大使馆不给佐佐木签证。北京不给庄则栋发护照,不许庄则栋出国。他们冒死上书要求结婚,经过书记处、政治局、王震、胡耀邦……最终邓小平批准,才得以成婚。最终佐佐木敦子自愿放弃日本国籍,当中国人,移民北京。20年贫贱夫妻,鞍前马后,伺候老庄起居生活。
|
庄则栋纪念邓小平批准结婚20周年,伍绍祖(左一)讲话。摄影:韩凯 宋方灿 |
原在日本公司上班的佐佐木敦子加入中国籍后,失去日籍高薪职位,变成胡同家庭妇女,过着普通老百姓的惨淡生活。两个人住在前圆恩寺的胡同里,患难夫妻上下班经常与老鸭迎头相撞。一直到老庄退休,庄氏夫妇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少年宫和前圆恩寺老房子,夫唱妇随,风雨无阻。20年前,两位就是老鸭朋友,现在同是《一个人的远行》作者。
庄则栋是世界乒坛上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中国体育史上一座永恒的丰碑,他曾经三次蝉联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国家队内部冠军,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他的乒乓之道起步于新中国的艰难岁月,他的乒乓精神鼓舞一代人的创业激情,对此《经济日报》于2004年12月24日,用整版的篇幅,进行了重要的专题报道;他与美国运动员科恩的邂逅并大胆接触,奠定了“乒乓外交”的基石,使得乒乓球真正成为了我们的“国球”,他为“小球转动地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完成了几代人的梦想与追求,创造了迄今无人能超越的神话。此后,庄则栋一直从事体育事业,退休后创办了一家国际乒乓球俱乐部,继续着以球会友、教球育人的乒乓球事业。
|
1962年4月,周恩来出席我国参加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组委会举行的联欢会,祝贺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右二为庄则栋、右三为徐寅生、右五为丘钟惠。 |
二、庄则栋1971年在日本为什么敢和美国人交往?
庄则栋虽然是世界顶级乒乓球运动员,但是他因为在“乒乓外交”中的特殊作用,使得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他的政治头脑与外交才干的来历。毫无疑问,庄则栋完全是在毛泽东阳光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而他的政治头脑则和当时的文化氛围有直接关系。
我们知道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都学“老三篇”。而“老三篇”中的《愚公移山》很多人都能背诵,就是在这部名篇中,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关于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相区别的思想,他说:“我们第一要把美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相区别,第二要把美国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们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相区别。”这个思想,当时我国的普通老百姓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可是其中的深刻内涵,直接导致了庄则栋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敢于与美国运动员科恩交往。
1971年3月,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在当时多变的国际政治局势下,中国运动员的出现无疑成为众媒体关注的焦点,日本各报纸纷纷以重要的篇幅报道中国运动员的一举一动,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就是:微笑的中国人。在出征之前,周恩来总理为代表团制定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方针在运动员们的微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然而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那是世乒赛开始的第二天下午,自称是“完全的嬉皮士”的19岁美国选手格伦·科恩在练习结束后匆忙之中搭上了中国乒乓球队的大轿车。当时的中国乒乓球队主力队员庄则栋对科恩的“搭错车”可是记忆犹新:“我们中国代表团坐在车上,准备到体育馆去比赛,就在车似开未开的时候,从外头窜上来一个长头发的人,他一看大伙都穿一样的衣服,都是中国人,就想转身下车,可就在这个时候车门关上了,他下不去了,但他一转身,后背上的USA大伙都看见了。”
突然上来一个美国人,满车的中国运动员都不禁有些好奇,但谁也没有说话。在这位搭错车的美国运动员上车后大约10分钟时间里,车厢里一直是沉默的,大家心里都紧绷着根弦儿。面对着一车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科恩也不禁惊慌失措起来,庄则栋说:“可能是看到一车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他大吃一惊,站在车门口不知咋办。中国的车上来了一个美国人,在当时是一个无法想象的问题。过去像我们例次出国的时候都是跟谁往来都不能跟美国人往来,跟谁照相都不能跟美国人照相,跟谁送礼都不能跟美国人送礼。抗美援朝的时候,整天大喇叭播,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败美国野心狼,我那时候是10岁,印象极为深刻,美帝国主义是头号敌人。在这种情况下,车里上来一个美国人,谁都不敢主动去跟他打招呼。”
突发情况下,车上静极了,而此时,坐在最后一排的庄则栋心里却并不平静,他的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一样。他想起临行前周恩来总理特意嘱咐过,这次比赛要贯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方针,而毛泽东主席1970年也在天安门对斯诺讲过一句话,“现在我们要寄大希望于美国人”。想到这里,庄则栋决定走上前去会会这位美国朋友:“人家既然已经上了我们的车了,我们就应该以礼相待,礼仪之邦嘛。不光要过去还要给他送个礼物,才能表达我们对美国人民的心意。”
庄则栋从手提包里挑了件纪念品——一块一米多长的黄山织锦,拉着翻译就站了起来,可刚一迈腿,周围的同志们就不干了:“别去!”;“别惹事!”;“别理他!”同志们的劝告并没有让庄则栋停住脚步,庄则栋说:“我当时跟大家说,他是个美国运动员,又不是决定政策的人,我的态度也很坚决,我就拉了个翻译就过去了。”
请注意,这不就是毛泽东的具体思想体现吗?
庄则栋不顾队友的阻拦,毅然走上前去,简单的握手寒暄之后,庄则栋拿着织锦对这位名叫科恩的美国运动员说:“虽然美国政府对中国人民不友好,但是美国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为了表达我们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友谊,我送你一个礼物作纪念。”
庄则栋和科恩
一场举世闻名的“乒乓外交”就由这次偶然的“搭错车”引发了。
由此可以看出,庄则栋不仅打球艺高胆大,而且在外交上因为政治头脑清晰,胆子也够大的,但是他做的对,做的妙,他不就是毛泽东一贯鼓励的革命闯将吗?
庄则栋在体育界不算小人物,但是在外交界谈不上什么人物,可是因为有毛泽东这位卓越的外交战略家,情况就不同了。毛泽东就是善于慧眼视英才,妙手著文章。
接着前面的故事,即1971年4月4日上午,15分钟的车程,汽车到达体育馆,敏感的日本记者发现庄则栋和科恩说笑着从车上走下来,非常惊讶,立刻就用照相机拍下了这个镜头。第二天,日本三大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的头版显著位置,图文并茂地刊载了两人握手、交谈的图片,有的还加了横栏标题:中美接近。
这些新闻在中国乒乓球队内激起一阵‘恐慌’。“我们代表团的团长晚上找到我,告诉我千万不要和科恩往来了,政治上的事情由队里来处理,我只要打好球就可以了。”庄则栋回忆说,“虽然我们这边将我和科恩接触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采取了回避接触的态度,但科恩却又找上门来了。第二天,庄则栋与队友进场准备比赛,科恩一把将庄则栋拉到赛场内一个由记者围着的圈子,把一件别有美国乒协纪念章的短袖运动衫送给他,并说:‘中国人是好人,我也想到中国去看看。’记者又是一阵拍照,转天又是一个大新闻,标题是‘中美礼尚往来’。”
最让中国乒乓球队官员吃惊的一幕出现了,当天晚上,美国队副领队哈里森主动找到中国队领队,提出想访问中国。他的理由非常奇特:中国乒乓球队邀请了美国南面的墨西哥,也邀请了北面的加拿大,所以要求中国队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到中国访问。庄则栋回忆说:“我们的领队没有当场表态,将哈里森送走后,立刻召开了全体会,商议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有的同志说‘看吧,这都是小庄惹的祸’;也有的同志说‘小庄没错,运动员正常交往怎么啦’;代表团的领导觉得,现在邀请美国队访华可能不是时候,还是不要管他,我们打好比赛就是了。但中国驻日本联络处的主任肖向前提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政治会见,而是一次重要的外交动向,必须向国内汇报。”
中美接触的话题传回了国内,是否邀请美国队访华,当时国家体委与外交部都认为此时时机不合适,不赞同邀请美国队访华。报告呈报给周总理与毛主席,两位伟人也同意了国家体委与外交部的意见,分别做了批示。如果真是这样,乒乓外交就可能半途夭折。庄则栋感慨地说:“我庄则栋这辈子只会打乒乓球,只能从台的这边打到那边,还不停地下网出界。但能从地球这边打到那边的,只有毛泽东和尼克松!”
一场乒乓外交眼看就要不了了之,然而事情又发生了变化。晚上,毛主席吃了安眠药准备睡觉。临睡前习惯性地看看参考,结果一下子看到了国外有关庄则栋和科恩谈话、送礼物的报道,毛主席思考一番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立刻改变了之前的决定,同意马上邀请美国队访华。庄则栋自豪地说:“对这件事毛主席有个评价:‘这个庄则栋,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比我们某些外交家还会办外交。’据我所知,毛主席的决定,很少有刚刚做完又马上更改的情况。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能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让毛主席更改自己决定的,乒乓外交可算得上是少数几个。”
这里有必要谈一谈那位和庄则栋交往的美国运动员,美国人民的一员科恩。格伦·科恩是中国球迷不应忘记的名字,科恩生于1951年,从小在纽约生活。15岁那年,全家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科恩9岁的时候,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出了一本有关其童年的书籍。科恩也弄到了一本,他用稚嫩的文字给总统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得到回应。结果,总统真的寄回了这本书,还在扉页上加了一个亲笔签名。这一点,与阿甘受到总统接见类似。
科恩长头发,喜欢戴一顶后檐很长松松垮垮的帽子,常常独来独往,用现在的话说,科恩很酷。不过,他球打得不错,当时在美国队里,至少是二号选手。1971年3、4月间,科恩随美国乒乓球队去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乒赛,随即与庄则栋邂逅。有两名日本记者当场向科恩提问:“科恩先生,你想去中国吗?”科恩这时暗地里对自己说:“不要谈到政治,不要谈到政治。”嘴里却说:“那当然,没有去过的地方我都想去的。比如,阿根廷、澳大利亚、中国。”他有意按英文字母的顺序,带出中国两个字。
4月14日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代表团一行,并与之谈论了很久。周恩来总理自然又是和科恩谈得最多。科恩问周总理:“您怎么看嬉皮士?”他原以为周总理会说这是“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之类的训词,没想到,周总理说:“年轻人都会有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分别时,周总理还拉着他的手说:“祝你天天进步。”
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三个月之后,基辛格秘密来到北京。第二年尼克松在中南海与毛泽东见面。还有一件耐人寻味的小事发生在1972年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的时候。
访美的原定日程中有尼克松总统接见的安排。可是,就在访问期间,美国飞机在越南猛烈轰炸海防等城市,国内发表强烈抗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见不见尼克松就成了问题。代表团向国内请示未见回音,美国政府也迟迟没有发出尼克松总统的正式邀请。谁都知道:如果总统发出了邀请,却被中国代表团拒而不见,会是一件没面子的事。双方都把事情悬在那里。
这时,毛主席表示:可以见尼克松。北京的电话打到中方下榻的饭店房间,电话里有一句话:“那天空白的日程可以按原计划安排。”接电话的人心领神会。就在同一家饭店的楼上还住着一位美国政府的高官,他一直陪着中国代表团在各地访问。就在中国国内电话打来之后不久,这位美国官员把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请到自己的房间,告诉他:尼克松总统准备在某日接见中国乒乓球代表团。中国的副团长幽默地说:“美国人的消息也蛮灵通吗!”这话是他在三十年后说的。当时,他代表中国代表团欣然接受邀请。数日后,庄则栋、李富荣、张燮林、林慧卿等乒乓球国手在白宫南草坪与尼克松总统握手。
庄则栋总结的一系列数字将乒乓外交的成果一一归纳,他说:“乒乓外交揭开了新中国外交史上辉煌的一页,1949年至1971年之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只有34个,而在1971年至1972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有18个,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就达到了上百个,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超过了过去20年的两倍;而在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出炉后的几个月,新中国以绝对高票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随着东西方关系的改善,中国边境安全得到改善,东西方领导人开始坐在‘桌’前‘有话好好说’,这些难道不是乒乓外交的成果吗?”
让庄则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与科恩在车上的那次难忘的交流,是第一次竟然也是最后一次。他说:“30多年来,我们没有任何联络,但是班车上见面那一幕却铭记在心。我俩互相都很惦记对方,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对方向自己问好的消息。”
至今,庄则栋仍记得科恩那副嬉皮士的样子,说自己一直想再见科恩一面。然而,遗憾的是,2004年的一天,庄则栋突然接到了美国朋友的电话,告知他科恩因病不幸去世,年仅53岁。“我还给他写了悼词”,庄则栋伤感地说。
2007年秋天,当庄则栋前往美国洛杉矶进行友好访问时,特意到科恩的墓前祭拜了这位老朋友,并为这位老朋友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格伦·科恩,我的好朋友,今天, 2007年9月23日 ,我终于越过大洋,来到了美国,来到了洛杉矶,实现了我的诺言,在你的墓前,献上我对你深深的思念。这些年来,我一直深深挂念着大洋彼岸的你,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赴美看望你,可以故友相聚,共同回顾那段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续写中美人民友谊的篇章。可是, 2004年4月6日 从美国传来了你不幸逝世的噩耗,使我这份期盼永埋心底,成为终身的憾事!可是,我坚信,你始终是不会忘记我的,我和我许许多多的中国朋友也一定会永远记着你——科恩——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你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的伟大贡献,将永载史册!”
重温“乒乓外交”,人们再次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力量,世界因这种友谊而改变。30年多来,中美关系一直在曲折起伏中向前发展,在我们每个人分享中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都不会忘记38年前发生在中美两国乒乓球运动员之间,进而是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那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
庄则栋在人民日报健身房内亲传球艺。
|
今年已69岁的庄老虽然后来一直在干他的老本行体育,并未涉足外交和政治,但38年前那段不寻常的传奇经历却成为老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每每回忆都不禁感慨万千!他为中美接触所做出的贡献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美外交史上的“破冰”人物。我们不得不说,庄则栋是毛主席培养的具有政治头脑的外交家,人民外交家!
毛主席虽然不在了,但是老人家的思想是永恒的,我们要记住毛主席的话:“我们第一要把美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相区别,第二要把美国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们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相区别。
來源: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