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華梵的教育理念
華梵的教育理念,係兼採「僧伽教化與社會教育」二部教學,前者是教化出世者,後者乃教化入世者。
具體的教育機構是蓮華學佛園及華梵大學。
根據「華梵」的教育,除能給予學子專業及豐富的知識之外,更重要的,在善導青年,給予宗教的、人文的、倫理的、道德的人生指引,希望能培育一些「德、智兼備」的優良青年。
這些青年,將具有慈悲喜捨的心腸,將具有有豐沛專業的知識,當然,可期望他們逐漸影響家庭、社會、國家,進而造就一個有教化而溫暖、和祥的世界。
首先來介紹蓮華學佛園。該園淵源於天台祖師倓虛大師教觀並重,德學兼修,關懷佛教教育之理念而設立,專門培育僧伽人才,以續佛慧命。
蓮華學佛園之創立因緣,起自修慈法師。法師有鑑於佛法知識浩瀚,必須隨時進修。但當時苦於並無此管道,曉雲導師深入經藏,又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可謂才華、學養出眾,是最理想的辦學人才,因此修慈法師懇請她老人家,興學利生。曉雲導師雖有意,奈何並無經費支應。
當時曉雲導師任教陽明山中國文化大學,該大學與永明寺接近,住持悲願宏深,發心成就,提供該寺一角為園地,日常支出則賴導師薪資,不足之數必須靠募款,此任務修慈法師承諾一肩扛起,遂於一九七0年在陽明山永明寺內極樂國土創辦了蓮華學佛園,為台灣僅有之「學佛園」。
一九九二年學園遷往大崙山,以就近 曉雲導師所創辦的華梵大學。蓮華學佛園開辦至今,雖從未公開招生,但聞風慕道而來之學子,卻始終絡繹不絕,於今,歷十三屆,已逾三十七年矣。
「蓮華學佛園」不但提供鑽研佛學的園地,更是學佛的道場。希望秉承佛陀遺教,開發「般若淨化思想」,發揚「菩薩悲智精神」,故以悲智二門齊修,為施教之方針。
其次介紹華梵大學。該校創辦於一九九○年,原名華梵工學院,一九九三年更名為華梵人文科技學院,一九九七年復經教育部核准改名為華梵大學。
該校以「華梵」為校名,意在彰顯五千年中華文化及兩千年中國佛教思想,重視德育的覺性教育,以專業技術造福人群,使學生人格,止於至善為教育目標。「覺之教育」為華梵大學創校理念,「人文與科技融匯,慈悲與智慧相生」為創校宗旨,「德智能仁」為校訓。故具有「華夏文風披萬世,梵宇傳經遍大千」,含蓋儒、佛深厚思想的歷史遺風。
華梵大學除科技課程外,並藉通識課程,施學生以人文教育,教導學生智慧與慈悲,期使所培育的科技人才兼具人文素養,儒家謂「文以載道」文質彬彬而後君子,此之謂也。
佛學深具人文思想,故「釋迦牟尼」中文譯曰:「能仁」。人者「仁」也,故端正人本教育,才有人文素養,是不移之論。
佛陀教化人群尊重生命,認為生存意義是可貴的。對生活環境抱持喜悅和創造的力量,不斷尋求和開拓智慧、光明、寬大、仁慈的人生大道,自由健步的走完一生的歷程。
華梵大學真誠地推展覺之教育,希望充滿活力的方便施教,幫助青年在生命中開拓慧命,讓人群能及時各自燃亮心靈的慧燈,永遠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由上所述可知:「蓮華學佛園」是以開發「般若淨化思想」,發揚「菩薩悲智精神」,以悲、智二門齊修,為施教之方針。「華梵大學」的創校理念為「覺之教育」。「人文與科技融匯,慈悲與智慧相生」為創校宗旨,以「德智能仁」為校訓。兩者前後呼應,產生智慧與慈悲。此又為「覺」之雙足,般若妙慧,開啟人類之潛能,菩薩行六度,慈悲方便度化眾生。
曉雲導師圓寂,由修慈法師承接法脈,她積極進取,毫不懈怠,衝破一切困難,在原有的基礎上,持續不斷建樹。二00四年教育部所公布的公私立大學校務評鑑結果,在綜合私立大學一類評比之專業評鑑中,該校工程類及人文藝術類皆評定為優良,二00五年度該校師資培育中心並獲高等學校組評鑑為「一等」,顯現出華梵大學所有系、所的師資、教學及研究,均穫教育部之高度肯定。
我們對該校,懷有如此高遠的胸襟及志向,又有踏實的踐履業績,給予高度的期待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