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妙有禪之研究 (上)
一、前言 二、佛學中之真、空、妙、有 三、真空妙有是如何產生的 四、我對真空妙有禪之體認 五、結語
|
一、 前言
禪是什麼?它根本不是一個實體物,它是心靈智慧的不經意流露、
不刻意造作,豁達開朗的自然真心,它是一種心領神會的境界,
人人都能領悟,但內涵不同,境界高低也不同。禪滋味是形形色色的,
每個人都可能悟禪,每個人的根器都不同,所以禪悟時的契機也很不同,若要執意地下一個定義,只能說:禪是「空」靈的豁達,是「性空」的奇妙體驗。
「禪」,依六祖慧能大師在壇經的定義是:「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名禪定。」又說:「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但一般人所體會的禪,往往停留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階段。殊不知「禪」是一種生活的智慧與藝術。透過「禪」,我們可以看清生命的意義,活出幸福美滿的人生。由此,可知「禪」在現代的意義,乃是要具有「超越」現實之是非、善惡、美醜、生滅….等等對立法的智慧,不為外在塵勞的事相所影響,同時在內心中常存正知正見,具有寬容的人生觀,這就具有「禪心」的人了。換言之,一個人必須懂得放下一切虛榮,放下跟別人互別苗頭,放下不合理的慾望、煩惱,這是佛法上所謂的「真空」;然後依據自己的本質,自在地生活,好好的實現人生的抱負,這是佛法上「妙有」的境界;而「真空妙有」就是「禪」,也就是要我們在生活當中,能夠不被外境(如喜怒哀樂、人我是非)所轉,進一步能夠轉境,如此在現實生活當中,便會過得快樂和自在了。總之,「自性空」不礙「緣起有」,所以無妨因果的建立;而「緣起有」不忘「自性空」,所以沒有萬法的執著,這可說是「禪」的最高境界了。
因此,一個禪者是萬事不執著的,所謂(放下提起並無窒礙,萬里任教湖海闊,收住放下不成迷)。所以;縱然是一個善行;如果太過於執著,也會壞事。例如勸善,也要適可而止,「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1)又如:讀書用功是好事,但過於執著,也將必然失去原創性的智慧,而失去了自我思考的空間,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愛情太執太深了,必然會產生煩惱和痛苦,因為彼此沒有空間可以迴旋,「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隨時保有適度的空間,破除一切執著與煩惱,並且不與別人競相比較,這才是禪者的生活。總之,唯有放下一切貪執、不安及防衛的心理,我們才能看到光明的自性,呈現光明自在的人生;也唯有把一切塵勞、煩惱、爭奪、高傲和自負通通放下,我們才能活在豐富 的人生之中。
關鍵詞:禪,真空妙有
二、 佛學中之真、空、妙、有
(一) 真空:小乘之涅盤也,非?,故云真,離像故云空。是無一物之偏真單空也。真如之理性,離一切迷情所見之相,故云真空。(2)
(二) 妙有:對於非有之有為妙有,非空之空為真空,是大乘至極之真空也。(3)
(三) 真空妙有:非空之空而非如小乘偏執之但空、謂之真空。非有之有而非如凡夫妄計之實有,謂之妙有。故以真空之故緣起之諸法宛然,以妙有之故,因果之萬法一如也。濟緣一曰:「妙有則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歷然」。(4)
是以吾人應體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之法意(5),凡事不可執著應保持一顆「清靜心」,因為世事無常阿。
如何能達到「清靜心」呢?須內心沒有任何起伏紛擾,整體能量維持在穩定狀態,這時便能體悟「天人合一」的心境,所展現的是智慧大開。有人說:「靜心生慧」就是這個道理。這時處理任何事物自然得心應手,至於修行「清靜心」方法,應以無為有、以空為我,是達到「清淨心」的不二法門。若要達到清淨心,那麼個人的心胸必須如天地般無我無私,這時小我萎縮,大我彰顯,自然達到「清靜心」的境界。或許有人認為「說容易,作可就難了!」其實不難,嬰兒出生本就是處於清靜心的境界,但由於後天環境的影響,導致私慾橫行,以致於本我被掩蓋了,所以只要回到本來的我,自然心就清靜。那麼又該如何去除私慾?其實這些私慾來自於世俗偏差的價值觀。例如:媒體標榜著豪宅、財富、狀元、名牌、俊男、美女等等這些有形的外表,卻不知這些都是短暫的現象,而為了這些短暫現象,眾生開始追逐名利,為了達到目的,故而自私自利,自然心胸狹窄,怎麼會有清靜心!所以我們必須拋棄世俗的價值觀,才能達到清靜心,也就是必須「真空」才能「妙有」。這個真空妙有的勝境也不待外求,就在本我、自我中,孔子說:反求諸己(6)。就是這個道理。
三、 真空妙有是如何產生的
「真空妙有」是如何成立的?在《萬善同歸集》中說到:「空因有立,緣生故性空。有假空成,無性故緣起。因義顯別,隨見成差,迷之則萬狀不同,悟之則三乘不異。何者?且如有之一法,小乘見是實色,初教觀為幻有。終教則色空無閡,以空不守自性,隨緣成諸有故。頓教見一切色法無非真性,圓教見是無盡法界。若如是融通,即成真空妙有。」世間萬有皆是眾緣和合而有,故性空,這樣的世間萬象卻會因眾生所見差異而千差萬別,若是融通體悟「空」與「有」的本意,即是真空妙有。
又《仁王護國般若經疏》有一段文字,說明了「什麼是『真空妙有』的本懷?」有人問:「真空妙有云何?」答:「動即寂,真空也。寂即動,妙有也。真空故非常,妙有故非斷。真空不住生死,妙有不住涅槃。妙有故能起大悲,真空故能生大慈。」原來,要眾生明白「真空」的本懷,是要眾生放下對世間 眾緣和合而有的執著,並能協助自他脫離執著引發種種的苦楚;而教導眾生「妙有」的根本精神,是為令眾生體會世間萬物遷流變化的積極面,恢復對未來生命的正面信心與未來美好的願景。因此,佛教中所說的「真空妙有」,一樣是不離佛陀教導世人「離苦得樂」的本懷。
總而言之,佛陀是為執著空無灰滅而痛苦的人說「妙有」,為執著一切人事物而煩憂的人說「真空」。若人們能學習看透此關係,即具般若的智慧。(7)-------待續-----------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