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制度已自動消失 下游運用這些人力的企業界朋友經常抱怨大學畢業生的學識與能力顯著降低,而名校招牌的光環不再,因為瓦礫多於珠玉,甚至於有人批評現在的碩士畢業生只有十年前的大學畢業生水準。 經濟成長理論中,有所謂的控制理論,也就是在量的擴充之前,先要有計劃的培育師資,國際上稱之為3T(Training The Trainer)。這十年中,台灣大肆的擴充研究所,博士班從十年前的619班增至1400班,博士畢業人數也從每年九百人增至三萬人,可是博士班師資的質與量並未隨之提高,更糟糕的是在大學的學生評鑑教師制度下,不少教師鄉愿的以高分討好學生,不及格的淘汰制度在某些學校似已經自動消失,學位論文口試分數膨脹,低於90分者幾稀。如此,教育出來的劣質博士畢業生,再成為二線大學的教師,配合教育政策,又大量的產生新的大學生,教育惡性循環,品質愈來愈差,後果自然益形嚴重。在這種情形下,教育部的五年五百億能打造出一個什麼樣的一流大學?至少原先教育部的追求卓越計劃,結果就是不了了之的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