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引自中時電子報-2010-07-02-旺報
受到國際社會關注的兩岸ECFA,終於在日前重慶舉行的第五次江陳會完成簽署。
如果ECFA內容和目的是為降低關稅、刺激出口、吸引外資、增加就業和振興經濟,它自然就會加速台灣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繼而導引兩岸關係走入互惠與榮的新時代。
換言之,兩岸簽署ECFA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讓兩岸關係走向正常化,兩岸合作步入制度化,更讓兩岸的「政治互信」向前邁出一大步。
國際輿論多所肯定
國際輿論多肯定兩岸簽署ECFA:
全球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把ECFA形容成台灣經濟發展的「維他命」;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管理學教授梭羅認為:ECFA係著眼於全球布局,兩岸都將受惠;
歐盟執委會肯定兩岸關係提升,有助於對外洽談自由貿易協定;
台北歐洲商會亦表態支持歐盟與台灣洽簽「貿易提升措施協定(TEMA)」;
美國商會期盼在後ECFA時代,台北與華盛頓儘速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
日本媒體更相信,兩岸簽署ECFA,會加速亞洲的經濟整合。
國際社會與企業集團紛紛支持兩岸簽署ECFA,表面動機或因ECFA有利其擴大爭取經貿利益,實際上,則是把眼光放在ECFA所產生的政治「外溢」效應。
進一步來說,ECFA既是兩岸提升政治互信的進程,那麼兩岸隨著「正常化」與「制度化」的互動,必然增進彼此間的互信,進而帶動整個東亞地區走向和平與安定。
今年3月間,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司徒文公開表示:美國支持兩岸推動「信心建立措施(CBMs)」,印證了美國上自歐巴馬總統、國務卿希拉蕊、下至國務院涉台官員,都肯定ECFA開啟緩和台海關係的功能。
早在1980年代後期,經國先生開放赴大陸探親政策以後,兩岸關係儘管起伏不定,但雙邊交流與合作則是循序漸進,不斷地深化和廣化,只是始終未逢建立經貿關係制度化的時機。直到國民黨重拾執政權,兩岸才利用「國共論壇」的管道達成初步共識,ECFA亦應運而生。
只是,兩岸分隔已一甲子,重建政治互信的過程原本漫長,更何況台灣內部不乏反對兩岸和解的聲浪。
協商累積政治互信
兩會2008年6月恢復談判,並首次在北京協商迄今,兩岸已簽署了12項合作協議,從「海運直航」、「平日包機」、「直接通郵」、「食品安全」、「金融合作」、「打擊犯罪」,至「漁船船員勞務」、「農產品檢疫」和「標準計量檢驗認證」等,每一項談判,兩會其實都在累積「政治互信」的資本。
持平而論,大陸方面在早期收穫清單方面的讓步,看得出北京為增強兩岸「政治互信」的用心。
觀察兩會5次的協商過程,ECFA確實可以成為兩岸解決爭端的典範。日後,無論是台灣對外洽簽FTA、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甚至有關兩岸政治定位的談判,ECFA經驗應可提供兩岸領導人若干省思。
國台辦主任王毅最近針對台灣與第三國洽簽FTA問題,表示應「合理對待、務實處理」,相較先前大陸外交部發言人的強硬態度,這次顯然較務實而理性,可見北京不希望改變得之不易的兩岸現狀。
ECFA成功之處在於,它沒有被兩岸難解的政治議題所纏繞,兩會都能秉持務實原則「有予有取、有攻有守」,從增強彼此間的「政治互信」出發,著眼的是建構兩岸關係可長可久的和平發展框架。
站在雙贏互利的立場,但願ECFA的簽訂可以為兩岸正式結束敵對狀態並簽署「和平協議」,帶來正面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