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羅竹平教授「台灣應成亞太花卉中心」一文,提及台灣地位之重要性,筆者想到早在3年前在朱立倫縣長所推動的桃園航空城計畫中,因台灣位在黃金雙航圈的中心點,而桃園國際機場又是航點最多的機場,如果可仿效荷蘭阿姆斯特丹Aalsmeer的花卉拍賣市場,勢必可帶動台灣精緻農業再次的發展。
於是筆者以農業局發展局長身分在鄰近機場西側625公頃(後縮減為470公頃)大膽規劃了「精緻農業發展帶」,在精緻農業發展區,設置農產品配銷站、拍賣中心、農業商務科技研究育成中心,希望能以結合品牌化、健康化、時尚化三化行銷,打造21世紀最先進的精緻農業物流園區,全亞洲唯一精緻農業自由貿易港區。如能與羅教授所規劃與荷蘭合作,也許有發展機會。
雖然在ECFA的討論中,政府農政部門基本立場為「在兩岸簽署ECFA後,仍將繼續管制中國大陸830項農產品進口,不會進一步擴大開放項目,洽簽ECFA對我國農業影響不大。」大陸方面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信誓旦旦保證以兄弟的態度,表示讓利於台灣廣大農民,短期而言這對台灣農業影響應不大。
但長期來說如果台灣農業生產環境持續惡化,包含農耕面積繼續減少、缺水及天災、專業農民持續式微,政府補貼因財政惡化而無以為繼,就算不加入ECFA,或大陸持續讓利,台灣農業終將無法走出自己的路。但政府似乎在宣傳ECFA時,未將此種訊息透露給農民,導致農民對於ECFA異常排斥,甚至不惜抗爭。
發展才是硬道理,政府如還是守在保護與補貼農民的框臼,農民也以補貼與保護為農業經營的前提,面對全球化浪潮,台灣農業恐怕就如溫室裡的玫瑰受不起一絲打擊而逐漸凋謝。
兩岸農業結構雷同、互補性大,如能透過互信互惠的機制,比較各自優勢並積極整合,利用大陸為生產基地,以台灣優良的品種、高超的生產技術及管理,搭配品牌的市場行銷,並由政府輔導或積極介入保護農業智慧財產權,以高效率的國際物流,面向全世界市場,如此才是台灣農業發展、農民福祉得以確保的契機。
孫塋寊文史星曆事務所-史跡導覽、測字占卜
預約諮詢電話:0925-905-937、0935-643-238
LINE:dansun571008
個人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ansun1008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