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四月六日藝文版刊載一篇由凌美雪所撰寫的「甘為政治附庸 臺北市美術館完全沉淪」一文,文中對於本人所代表的「台北市兩岸人民交流服務協會」以及徐政夫先生所代表的「觀想藝術公司」參與此次北美館舉辦的「此情此景:大陸油畫名家寫生」一事多所批評,願在此將原委說明。 二00九年,本人與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等台灣各界人士,出席在湖南長沙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針對「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一節,兩岸的與會人士提出十點共同建議。 其中包括:支持兩岸文化藝術機構、團體、院校和藝術家開展藝術教學、聯合創作、互訪巡演及合作演出、商業演出等交流活動;鼓勵兩岸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文物保護機構和文化研究機構開展多元形式的合作研究、聯合辦展等交流活動。 本人於二00八年成立「台北市兩岸人民交流服務協會」,其目的就是在促進兩岸人民廣泛交流,希望能增進兩岸人民相互了解,進而化解因歷史造成的誤解與鴻溝,更積極鋪陳台灣藝術家前往大陸的合作模式,相信這會是最快速而友善的交流模式。由於個人與兩岸藝術界亦有往來,因此籌辦這場聯展。 而「觀想藝術中心」並非以「深耕中國市場」為主的商業機構,徐政夫董事長在兩岸藝文界亦卓有知名度,曾經策劃過「慈悲智慧展」、「潘玉良展」等國際知名的大型展覽,為了這次展覽,他策劃把大陸的寫實功力、新一代前衛浪漫藝術家的思維介紹到台灣來。 我們就是基於專業考量,才將展覽交由兩岸的美術館主辦。為了這次的展覽,本人親自帶團訪問北京,團員中包括北美館的專業人士,與中國美術館范迪安館長溝通會談。最後與范館長達成共識,把寫生與寫意、新與舊、現實與技巧、保守與現代,都歸納到「寫生風景」這個焦點上。 這次來訪的藝術家除了范館長親自帶團,還包括戴士和(中央美術學院)、李延洲 (中央美術學院) 、王克舉(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趙九傑(廈門大學建築學院)、王輝(福建博物院)、任傳文(吉林藝術學院)、張冬峰(廣西藝術學院)、邵亞川(武警創作室)、陳樹東(武警創作室)、王琨(中國油畫雜誌社)。 這些藝術家以寫實派著稱,范館長更依據年齡層的不同,讓觀展民眾了解寫實畫派的演進過程,受邀的藝術家都身兼中國各大美術學院重要教職。讓民眾不光是看一場單純的展覽,更透過藝術家的筆觸了解不同文化下產生的創意與延續。 籌辦這場展覽,花費兩年以上的時間。本協會、觀想藝術中心都各自編列經費,從選件、出版、保險、運輸、佈展等皆為專業承攬,也遵照美術館的各項要求辦理。我們協辦這次的展覽,完全是站在增進兩岸藝術文化交流為本旨。 兩岸人民所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不僅是小我一時的名利權位,更是大我永久的和平與幸福。將剎那的情景留駐畫面,將自我經驗感受凝成傳世作品,我們奮鬥一生,為的就是將構圖完美、統一和諧的不朽畫作,傳承給後代子孫。 本人從政多年就是站在台灣人民的最終和最大利益考量,希望留給下一代的不是戰爭而是和平,這次參與協辦「此情此景:大陸名家油畫寫生聯展」也只是個人多年奔走兩岸的一點點綿薄之力,之所以不用政黨名義參與,也是考量到藝術的專業,避免政治干預藝術之議,盼各界有以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