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兼黨主席 所為何來?
馬英九於6月10日正式宣佈回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終於塵埃落定,平息了外界各種揣測、謠言。但是,馬之所以不惜違反競選時「作全民總統,不兼任黨主席」承諾,而面對千夫所指,究竟動機何在?為了什麼?又成為媒體炒作的焦點。
最熱門的話題是:馬英九將以中國國民黨主席身份,為與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在未來舉行的「國共論壇」中,創造歴史性會談的基礎!
因為:兩人都是執政黨的領導人,也都是國家元首,又在過去一年的隔空互動中,都表現了相當的善意配合,將兩岸關係共同推向和平、合作的大方向,改變了台灣海峽兩岸對峙緊張的傳統。因此,採取主動改變兩岸情勢,已獲得超過半數民調支持的馬英九,為了更進一步落實他的兩岸政策,試圖用執政黨主席的身份,走到前台,在所謂的「適當時機」成熟之際,希望迴避「國對國」的敏感爭議,而用「黨對黨」的機制,舉行「馬胡會」,為兩岸關係在雙方由國、共兩黨執政情勢之下,創造可長可久的機制。這是馬英九為個人歴史定位下的「定石」!
這一推論,在親藍、挺綠立場不同的媒體及網路的反應兩極,統獨之爭又有了新的論爭焦點,卻都忽略了馬英九「革新保台」的本質,這是馬英九與他同一時代關心並參與政治活動者的共同信念。
「革新保台」這個信念,從「保釣運動」發靱,在「愛盟」成立之後,盛極一時,卻在李登輝出任中國國民黨主席之後,受到強力的打壓!
李登輝引進黑金勢力
利益操控成「一言黨」
李登輝不但內心自認為「日本佬」,主張釣魚台列島屬於日本而不准「保釣」,更且「藍皮綠骨」積極地在黨主席職位上,肆意摧折中國國民黨的許多優良傳統,不但大量起用兩蔣時代通不過考驗,而冷藏的政治人物,如:李元簇、王作榮、連戰、劉松潘、王金平等等,也打破蔣家嚴格執行的政商分際,引進黑金勢力,如:力霸王又曾、高雄朱安雄等等,都在貢獻大量資金給李作為權力鬥爭資源後,躋身政壇。
「捐官」的紅頂商人,大大小小在各個黨政機構行走,貪腐橫生,他們用權致富的機會,源自老李,當然言聽計從。
於是,李登輝延續了黨內蔣總裁、蔣主席的人治傳統,雖然在實質上,兩蔣是威權統治的人治,大異于「阿輝伯」的利益控制,但「一言黨」不重視制度的方式則一。到了連戰接任黨主席,師法老李,尤其是在處理黨產問題上,更是青出於藍勝於藍,遂使兩蔣時代通國庫的黨庫,造就了兩位繼任黨主席的億萬身家!這也使中國國民黨被目為盛滿了汙油的油鍋。
馬英九的改革
有可能排除國民黨的人治傳統嗎?
從政即出自蔣經國門牆的馬英九,雖被李登輝所用,也曾因此一度掛冠歸去,自命「不沾鍋」的馬英九這次不請自來要端鍋,為什麼?
從他提出「設立五位分工副主席」的規劃來看,大有為中國國民黨建立制度化舍我其誰的氣慨!但就國民黨內現實的情況來看,不但私下奉李登輝「本土化」為圭皋的力量不小,佈局最深的連戰人馬,更是深入基層,被稱為「沒有群眾」的王金平,在立法院黨籍立委中,朋友眾多,更是實力堅強的龍頭老大!加上原來親民黨帶槍投靠的立委,己經表態反對「設分工副主席」,況且臨去啾啾的現任主席吳伯雄,在過去二年也有佈局自己的人馬!是則:馬英九的五位副主席團規劃,會不會從原設計的功能分工,淪為派系分配?實在令人擔心。
想到日本吉田茂生前死後,影響執政的自民黨60年,日本「門閥政治」迄今未已。台灣彷彿也看到了縮影,僅只這次中國國民黨參選縣市長黨內提名的立委,竟無馬系代表,就可以看出馬英九在黨內人脈的單薄!更何況:縣市長是總統大選、立委改選時各地方的靈魂人物,是馬英九如在2012年競選連任時,必須依賴的「大樁腳」,如果在他接任黨主席時,就展開政改,推動制度化,傷到既得利益派系的筋脈,屆時,抬橋的橋夫倦勤不出力,或則借機拿蹻喬利益,都有可能。
為了連任,馬英九會在下一任黨主席任內推動黨內制度化?還是會傳承「完全執政、完全負責」的獨裁,改變原意,仍然走上大權獨攬、延續人治的老路?國內民主政治會不會重回「以黨領政」的時代,還是會像馬英九去年競選時標榜的「政、黨分離」,都考驗著總統兼黨主席的馬英九!
筆者相信:馬英九應該會通過不致成為第三位億萬黨主席的考驗!但在社會上,普遍懷疑「貪污案辦綠不辦藍」的認知下,我無法想像在馬英九總統兼黨主席任內,他的週邊會增加多少個億萬官員、黨工與紅頂富商!
至於民進黨評擊馬英九在兼了黨主席之後,會加速「賣台」,是既不知馬英九「革新保台」的背景,甚至中共也是把他列入「聽其言、察其行」的觀察名單中,更何況中共「用『人民幣』統一台灣」的大戰略己經啟動,如果沒有意外,按照進程,在2015年「東協」16國的區域經貿組織上了軌道,發行「亞元」後,馬英九只要撐到2016年5月卸任,就不必在歴史上背負這個「罪名」!
孫塋寊文史星曆事務所-史跡導覽、測字占卜
預約諮詢電話:0925-905-937、0935-643-238
LINE:dansun571008
個人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ansun1008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