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4-中時電子報-中廣新聞/彭群弼
「行政院組織再造方案」日前出爐,成立後就隸屬交通部的中央氣象局,未來將改編到新成立的「環境資源部」,名稱也有可能變更,仿效美國的「海洋及大氣署」,與「環保署」同為「環境資源部」轄下的單位。
不過,根據相關組織法規,現有氣象局內的「中心」編制都將全數改編為「組」,各地方氣象站的主管缺也有可能被裁撤。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其他國家都在增加人力,加碼投入資源的同時,我國的氣象單位不進反退,恐怕有待商榷。
行政院組織再造版本日前敲定,不少部會遭到裁併。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中央氣象局,也將離開長達三十多年隸屬關係的交通部,併入新成立的「環境資源部」。
中央氣象局民國30年在重慶成立,初期直屬行政院。
台灣的氣象觀測建立於日據時代,1896年,台灣總督府陸續成立台北、台中、台南、恆春及澎湖等5個測候所。
1938年,台北測候所升格為「總督府氣象台」。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接收,成立「台灣省氣象局」。
民國38年,中央氣象局隨政府播遷來台。
民國47年,氣象業務移交「台灣省氣象局」。
民國60年,中央氣象局恢復建制,隸屬交通部,主管全國業務。
改隸「環境資源部」後,氣象局考慮參考美國的「海洋及大氣總署」的名稱,依照新的行政院所屬三級機關,成為「署編制」的機關。
如此一來,也意味著目前氣象局內的預報中心,地震中心等「中心」編制,將全部取消,改為「組」,每組最多可以納編六個科,每科10人,大致可以將現有的人力吸納。
但是,分佈在全台各地、偏遠離島及高山峻嶺,需要日夜守候,蒐集第一手氣象資料的氣象站主任編制,可能會遭到取消。
此外,「環境資源部」將來的業務重心,究竟是環保,或者是環境監測為主,恐怕還有待磨合。
只有苦勞,少有功勞的氣象部門,看樣子似乎只有「用到時」,才會引起注意。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成為人類的重要課題,氣象局在改制過程中,能夠獲得多少重視,似乎並不明朗。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