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新黨聯網聯絡處
市長:孫塋寊  副市長: 魏徵先生阮大方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社會團體【新黨聯網聯絡處】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就事論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臺灣關係法三十年之一-臺灣州的現實
 瀏覽609|回應3推薦0

沒有主題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表格數據係來自美國國家統計局人口普查資料與內政部戶政司人口年報資料)

  今年是台灣關係法30週年,30年前的一月一日,中華民國與美國的正式外交關係終止,為安排日後美國與中華民國之間的關係,美國制定臺灣關係法,並於當年的四月經簽署通過,從此一法三公報成為美國兩岸關係的基礎,曾經有位記者有點用不太禮貌的口氣質問卡特:為什麼你要和臺灣斷交,卡特說:即使在我任內不和臺灣斷交,我的下一任也會這麼做。選擇與中華民國終止正式外交關係是無法擋的趨勢,美國在當時選擇符合其外交利益的決策,這並沒有錯,所以不多討論。在臺灣關係法的三十年之際,將針對這個法來寫點小小的專題,第一部分是個試驗,寫寫臺灣的一種聲音-臺灣加入美國,成為第五十一州,讓大家看看臺灣州的現實。

  還記得高中時讀過一本書,是宣傳臺灣加入美國成為第五十一州,書中內容大致為:由於中共試射飛彈,美國十分重視,臺灣也出現建州聲浪,後來陳水扁當總統後,聲勢更大,最後臺灣以公投自願加入美國,成為臺灣州。除了這本書外,現實中也有人主張臺灣州的說法,他們認為臺灣在二次大戰後應該是美國的領土,臺灣的地位是被美國拋棄的領土,美國當時還準備好派臺灣總督,這都表示臺灣應該是美國的一部分,因此臺灣應該加入美國成為第五十一州。

  而加入美國有什麼好處,建州論認為,臺灣成為美國的一州,因為成為美國的一部分,可以讓臺灣的政治地位提升,拿美國護照會變得很有尊嚴,而且可以免於被中國大陸攻擊的危險,總之是好處多多,肯定比現在還好。前面提到的那本書也勾勒出臺灣成為美國一州的藍圖,除了成為美國人之外,連姓也要改成英語姓名,例如李就變成Lee;羅變成Robert;劉變成Lewis(姓氏的改法確實提到,但是由於時間太久,詳細改法可能會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最後臺灣州在美國可以說是十分活躍,在2070年時,臺灣人還成為美軍的三軍總司令(參謀聯席會議主席),領兵攻擊世界各地,保障全世界的和平。

  以上是成為臺灣州的好處,看起來真的十分美好,書中的想象永遠比現實還好,想象說完了之後,來說說臺灣州的現實,請注意,以下的說法是使用下表的數據所推演出來的。假設有一天,臺灣可以自己決定加入美國與否,進行一次公民投票,結果就是加入了美國,並經過美國政府與國會批准,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州的臺灣州,這是個怎麼樣的州?首先要先知道,美國的州權是很大的,按美國憲法規定,凡規定的聯邦權力以外之權,都是州的權力;而且州可以派具投票權的眾議員與參議員,影響美國政府與國會的決策,在總統選舉中具備投票權,州民是美國公民,地位和美國的聯邦領土為高,因此州在美國聯邦具備一定的影響力,下表是按上一次人口普查計算出來的美國眾議院席次分配表,第四欄是加入臺灣之後的分配表:

州名

總人口

席次

席次

變化

Alabama

4,447,100

7

6

-1

Alaska

626,932

1

1

0

Arizona

5,130,632

8

7

-1

Arkansas

2,673,400

4

4

0

California

33,871,648

53

48

-5

Colorado

4,301,261

7

6

-1

Connecticut

3,405,565

5

5

0

Delaware

783,600

1

1

0

Florida

15,982,378

25

23

-2

Georgia

8,186,453

13

12

-1

Hawaii

1,211,537

2

2

0

Idaho

1,293,953

2

2

0

Illinois

12,419,293

19

18

-1

Indiana

6,080,485

9

9

0

Iowa

2,926,324

5

4

-1

Kansas

2,688,418

4

4

0

Kentucky

4,041,769

6

6

0

Louisiana

4,468,976

7

6

-1

Maine

1,274,923

2

2

0

Maryland

5,296,486

8

8

0

Massachusetts

6,349,097

10

9

-1

Michigan

9,938,444

15

14

-1

Minnesota

4,919,479

8

7

-1

Mississippi

2,844,658

4

4

0

Missouri

5,595,211

9

8

-1

Montana

902,195

1

1

0

Nebraska

1,711,263

3

2

-1

Nevada

1,998,257

3

3

0

New Hampshire

1,235,786

2

2

0

New Jersey

8,414,350

13

12

-1

New Mexico

1,819,046

3

3

0

New York

18,976,457

29

27

-2

North Carolina

8,049,313

13

11

-2

North Dakota

642,200

1

1

0

Ohio

11,353,140

18

16

-2

Oklahoma

3,450,654

5

5

0

Oregon

3,421,399

5

5

0

Pennsylvania

12,281,054

19

18

-1

Rhode Island

1,048,319

2

2

0

South Carolina

4,012,012

6

6

0

South Dakota

754,844

1

1

0

Tennessee

5,689,283

9

8

-1

Texas

20,851,820

32

30

-2

Utah

2,233,169

3

3

0

Vermont

608,827

1

1

0

Virginia

7,078,515

11

10

-1

Washington

5,894,121

9

8

-1

West Virginia

1,808,344

3

3

0

Wisconsin

5,363,675

8

8

0

Wyoming

493,782

1

1

0

Total(50 States)

280,849,847

435

403

-32

State of Taiwan

22,276,672

32

Total

303,126,519

435



  如果臺灣成為美國的一州,臺灣是全美人口第二大州,在眾院擁有32票,總統選舉時有34票,在美國人口多的州可以對聯邦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果臺灣成為美國的一州,將造成美國政治權力的權重與地位重新分配,對美國的影響力產生重大影響,因為臺灣州將造成全美23州在眾院的席次減少,美國的統治階層,能夠放心讓這麼多的人口成為自己的一州,影響自己的權力嗎?其它各州也讓自己的影響力下降嗎?臺灣成為美國的一州,就是要直接分配美國的權力,美國的統治菁英不是笨蛋,這麼一算就算出來,他們會要一個人口這麼多的地方直接變成美國的一州?

  由於臺灣的人口太多,加入到美國成為美國的一州,對美國的政治權力版圖影響太大,就從這一點來看,美國就幾乎不可能讓臺灣成為自己的一州(美國曾希望波多黎各成為一州,但別忘了,波多黎各只有300萬人口,怎麼分也頂多只分個4~5席的眾院人口。),如果臺灣真的要成為美國的一部分,地位最多只能當個聯邦領土(聯邦領土可以是建州的前兆,也只是一個由聯邦直管的地方而已),其政治地位較州為低,雖然具自治地位,但首長是由美國任命的總督(雖然部分地方是民眾直選,報聯邦任命),更重要的是:聯邦領土沒有具投票權的代表權,除非國會立法或修憲,不然也無法取得對全美政治的影響力,如果臺灣真的要加入美國成為一部分,聯邦領土就是臺灣比較有可能的歸宿,頂多再立法比照華府給個三張總統選票,如此而已,美國還不至於在理性的情況下,讓臺灣成為一州,大幅度分享自己的權力。

  所以同理可看出一件事,如果臺灣也要成為日本的一部分,臺灣這地方人口大約是東京的近兩倍,東京都有25席區域、17席廣域不分區的眾院席次;10席參院席次,如果給臺灣最平等的參政權利,那臺灣至少會有40席區域、30席廣域的眾院;16席參院席次,對日本的政治版圖會造成非常大的衝擊,日本也不放心給臺灣比較平等的政治權利,日本會因為地緣希望臺灣成為自己的一部分,但是他們不希望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因為臺灣加入而發生變化,對統治者甚為不利。

  大國中能接受臺灣為其一部分的,並可以給予完全平等政治權利者,只有印度(可惜地緣太遠)和中國大陸,臺灣加入任何其中一個地方,對他們的政治版圖影響力有限,而且可以承受。以中國大陸為例,曾經按美國435席眾院劃分原則,重新分配中國大陸各省區的席次,臺灣可以在其中拿到6~7席,這麼點席次相對中國大陸的人口,在政治上根本不構成多少權力的重新分配,頂多只是像河南、山東、廣東、四川等人口大省少個席次,對中國大陸的衝擊極有限,不會造成全國性的重分配。但是這一定在臺灣內部引起反對,什麼理由都冠冕堂皇,臺灣沒有對全中國的政治影響力,這才是重點。如果中國大陸人口和日本一樣多,國力可比美國,臺灣肯定會出現建省運動。(但是中國大陸給不給臺灣平等政治權利,就這樣的分析來看,反而令人存疑)

  所以什麼是臺灣州?臺灣州就是臺灣從自身立場出發所希望達成的政治目標,出發點與算計都是從臺灣自己出發,本身並沒有任何對錯,但是這個算計是一個不成功的算計,畢竟算盤人人都會打,臺灣的算盤打不過美國的算盤。所以除非美國人口20億,不然臺灣州的夢想永遠只是一場空想而已,現實就是:即使成為美國的一部分,也只是美國的聯邦領土,就是矮人一截,不會有什麼平等與尊嚴,這不是美國人對臺灣不好,而是這是現實與權力考量的結果。
沒有獨立思考就不能夠談民主與自由

東西雖然不多,但會日漸充實
blog
http://blog.udn.com/longreach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6399&aid=3362629
 回應文章
從華府看天下-30年還舊國?
推薦0


孫塋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4-17-中國時報-傅建中

  《台灣關係法(TRA)》屆滿30年,華府的眾多智庫,紛紛舉辦研討會,回顧美台關係的過去,並展望未來。

  我參加了差不多每一場的討論會,發現出席率並不踴躍。

  拿13日「美國企業研究所(AEI)」主辦的那一場說吧:與會的人可說是稀稀落落,但以講員的陣容而言,則可能是最值得聽的一場。

  3位主講人分別是從台北專程來的前外交部長和駐美代表程建人、美國前副國防部長及世界銀行總裁伍夫維茲、美前駐聯合國代表波頓大使,他們談TRA,無論是理論還是實務,都是言之有物,具有權威的。

  尤其是程建人,長駐華府的經驗逾20年,多少往事如數家珍,居然這樣一場高水準的TRA座談會,台灣駐華府的記者們不捧場,我只看到中央社有人採訪。不知他們是缺乏歷史感,還是真忙得不可開交。

  TRA成為美台關係法律框架的30年中,10周年、20周年,都舉行過盛大的集會慶祝,還出有專書紀念其事。

  重閱這些專冊,不勝今昔之感,也有「訪舊半為鬼」的感傷。

  支持台灣最力的索羅門眾議員 (Rep. Gerald Solomon)、赫姆斯參議員 (Sen. Jesse Helms),均已物故。

  好在當年在眾院議場為TRA把關的伍爾夫眾議員(Rep. Lester Wolff)仍然健在,已近90高齡的此老,是參與制訂TRA碩果僅存的專家,他是《TRA立法史》一書的編者,已先後出版4集。想來為了30年的里程碑,第5集不久也將問世。

  伍爾夫依然健朗,和台灣有關的活動,不時仍可看到他的身影,他離開國會山莊後,一直替台北駐美代表處工作,名字在領薪水的單子上(on the payroll)。

  聽程建人說:

 伍爾夫有意與他合作,寫 TRA的故事,鑒於美台斷交時的最後一任國務院中國科長費浩偉突然逝世(也有意與程合作寫台美斷交及TRA的誕生),伍程合作著書的計畫,確有急迫性,否則就時不我予了。

  除了伍爾夫之外,本欄上星期提到的前駐美代表李大維,也是因TRA而發跡的。

  李大維在維吉尼亞大學的博士論文,寫的就是《台灣關係法的產生(The Making of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TRA確實是史無前例的法律文獻,靠著這個法,台灣和美國維持了30年實質性的堅強關係,除了沒有外交關係外,其他國與國的關係都有。

  學國際法的程建人認為:

 這在國際法上是沒有先例的,法律學者也都同意: TRA非常unique。

  在AEI的座談會上,波頓指出:

 國務院的官僚們,本來以為:美國承認中共後,台灣遲早會被中共統一的。想不到30年後,台灣不但健在,還成為自由民主的開放社會,這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美台斷交前,擔任台北美國大使館副館長的蘇禮文(Roger Sullivan),是上述國務院官僚的一個典型代表。

  卡特宣布承認中共時,蘇禮文已調回國務院,擔任亞太事務副助卿,是美方和楊西崑次長談判雙方新關係的主談人。

  蘇只肯准台灣在美國各地設立4個辦事處(斷交前有13個),為此,蘇禮文和支持台灣甚力的史東參議員(Sen. Richard Stone),在參院的聽證會上有過激辯。

  蘇不願見台灣在美多設辦事處的理由是:

 怕國共之間的「內戰(civil war)」會在美國各大城市上演,因為這些辦事處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在美華人,台灣的辦事處越多,華人之間的對立也就越大,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這實在是很奇怪的邏輯。幾經折衝,國務院最後讓台灣在8個城市設辦事處。

  30年瞬間成為歷史。不過,這30年的變化,確實很大。

  台灣已從兩蔣的威權統治轉型為民主政治;中國大陸經由改革開放,已從昔日的「一窮二白」,變為經濟大國,足可與美國抗衡。兩岸之間,現在往來密切,從台北到大陸最偏遠的地方,可真是「朝發夕至」。

  把歷史再向前推的話,30年的時間,就更驚天動地了。

  毛澤東寫給柳亞子的詩中,不是有「三十一年還舊國」之說嗎?這是指1918年毛澤東初到北京時,只能在北大圖書館做個卑微的小職員。等到1949年,毛重履斯土時,即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的主席,儼然是新王朝的始皇帝了,不數年間,億萬生靈灰飛煙滅。

  波頓如今沒有官職在身,再提美國重新承認中華民國,頓使人生有「三十年還舊國」的聯想。

  但是,時間永遠向前,不可能倒流,這就是台灣的無奈了。看來,它只能在 TRA的基礎上,鞏固並改善與美國的關係,俟河之清。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6399&aid=3397738
《台灣關係法》30年/馬總統:美國是最重要友邦
推薦0


mtu2002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4-07-中時電子報-新聞速報-中廣新聞/繆宇綸

  《台灣關係法》實施30年了,馬總統今天上午在府內接見來訪的美國「台灣連線」共同主席迪林肯議員。

  馬總統表示:

 這30年來,美國忠實地執行《台灣關係法》,雙方關係也持續成長,美國一直是台灣最重要的友邦。

  來訪的迪林肯議員出任「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他的兄弟迪馬力也是國會議員,這次一同來訪。

  馬總統表示:

 這兩位議員長期幫助台灣和美國關係的發展,也協助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他要表達謝意。

  馬總統說:

 在過去11個月裡,台灣和美國恢復了雙方的互信,也積極地解決各種問題。

  馬總統也特別感謝布希總統去年10月同意對台軍售,這對台灣安全的維護非常重要,也是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義務。

  馬總統說:

  「再過三天,4月10號就是《台灣關係法》實施30週年,在這30年當中,美國政府非常忠實地執行《台灣關係法》相關的規定,......實際上,我們雙方在許多方面的關係,都一直在成長,雙方人民的往來,各種聯繫的增加,美國一直是我們台灣最重要的友邦!」

  馬總統表示:

 自他上任之後,台灣開始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為台海帶來和平曙光,這和《台灣關係法》的存在和執行,有很大關係。

 我國和美國間的安全關係,不但不會縮減,反而還會增強。

  稍早,馬總統還在府內,接見來訪的友邦-聖多美普林西比外長卡迪尼,就兩國合作議題,交換意見。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6399&aid=3380653
挺有趣的!!
推薦0


孫塋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是一篇分析深刻的文章

挺有趣的!!

不過,老美在台灣近乎予取予求,

即使不是美國的一州,對老美而言,也卓有貢獻!!

響尾蛇飛彈首度經歷實際空戰

黑貓中隊與黑蝙蝠中隊的犧牲

再加上歷來的呆子軍購或凱子軍購

甚至為平衡貿易逆差的農產採購...

台澎金馬是不是老美的一州

恐怕已經不是這麼重要了!!

因為:美國絕對沒有這麼聽話的州政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6399&aid=336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