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0 中時電子報 郭至楨/專訪 梁惠明/整理
對於台灣這塊美麗的大地,我們的海洋、我們的土地、我們的物種、我們的環境,金鐘製作人柯金源,用他細膩的觀察,紀錄了這一塊土地的點點滴滴。
製作人柯金源:
用心帶領 看透鏡頭下的福爾摩莎
台灣本就是美麗的福爾摩莎,一百多年前,當人類大量使用島內的自然資源之後,直到現在,利用自然資源的思維還是沒有改變,為什麼台灣人沒有在這麼多年的經驗裡學習到,大自然可能會有一些反撲?或是,自然資源是有一個限度的?是因為最基礎的價值觀一直無法扭轉。
所謂的價值觀,指的是我們應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與經濟發展,而未考慮在追求生活品質的同時,自然環境應維持得更好;或者讓它們復育,我們的生活品質才有可能更好。
我們的價值觀還是在經濟導向,尤其是認為自然資源是一直可以被使用的,這幾個部份欠缺長遠規劃與思考。
1990年時,台灣的土石流就越來越嚴重了,已慢慢有警訊出來,但直到1996年,大家才警覺:
原來台灣是個動態的島嶼,因為板塊擠壓的關係,這個島嶼每分每秒都在動。
再加上我們位於西太平洋的中間,夏天要承接來自南太平洋的低氣壓(颱風)、冬天要接收華北一帶的東北季風,再加上三條洋流與板塊擠壓的關係,這個島嶼一直在動,且承受不同的外力。
但是,我們直到1996年賀伯颱風來襲,我們才發現自己如此脆弱。
颱風進來之後,新中橫沿線一下子變成一個大型的環境災變。
台灣人第一次體會到土石流,是在1996年的時候,才發現它那麼可怕。
另外,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也讓我們驚覺寶島環境的脆弱!
其實,在九二一之前,台灣已發生過多次大地震,例如:光復初期的台南白河大地震、日據時期的新竹關刀山大地震。
因為那些地震的年代久遠,大家淡忘了,直到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大家才驚覺,原來台灣存在40幾條斷層帶!
我們在居住時,如果沒有選好環境,一旦發生地震,斷層帶週邊50公尺之內的區域,很容易受到毀滅性的災害。
2000到2004這四年的幾次大颱風及水災,也把九二一的環境問題一次清出來。
我舉的這幾個例子,是想表達我們之前對台灣土地沒有很深刻地去了解、缺乏長遠規劃,認為自然資源可以一直在使用,沒有想到是否應考慮它的最大承載量,何時承載的壓力會爆發也不清楚,這就是價值觀的問題。
再談談比較具體的問題:為什麼這問題持續發生,一直都沒有改變?
第一,台灣太偏重於經濟發展,所以缺少對環境的基礎調查與了解。
不只是官方,甚至學術界在做研究時,都忽略了這幾件事:
我們的環境是否該調查清楚?
我們這塊土地有多少物種?
我們這塊土地有哪些比較敏感脆弱的地方?
我們有什麼資源?
原來有什麼物種?
我們都不是很清楚。結果,我們在制定政策時都會失真。
例如:國土規劃,它應是國家與土地發展的藍圖,在做國土規劃時,基本藍圖應該很清楚。
但是,環境基礎資料不足的時候,怎麼去制定政策呢?
在基礎背景不足,卻貿然制定政策,這時的政策是失真且失衡的。
從國土規劃的角度,來推我們的產業。
我們的產業發展與產業規劃,應該是跟著國土規劃來做。
但是,我們產業發展仍偏重在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的產業如石化、水泥、鋼鐵,導致台灣1千2百公里的海岸線裡,北台灣就有3個核電廠、南台灣最漂亮的恆春半島,則有一個核三廠,再加上不同區域的燃煤及火力發電廠。這些電廠,是要來支撐產業發展的。
如果可以朝適合台灣的產業做規劃時,就不需要那麼多能源。因為國土規劃失真、產業發展失衡,導致多年來我們的環境一直無法朝很好的方向發展。
以上只是大的部份。
就小的部份來說:
環境好壞不是只有政府的責任,還有我們一般百姓的責任。
民眾通常會跟著最上位的政策走,例如:政府強調要經濟發展,思維是擴大內需,要去建設、開公路、蓋工程,想要讓收入增加。
但是,想到經濟發展及收入增加時,有沒有考慮到,我們的生活品質要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在上位政策沒有兼顧到這部份時,民眾通常是跟著政府走。
所以,當東部居民考慮到交通問題時,是因為交通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是否先把交通做好,讓居民容易進出、讓外面的觀光客進來,大量的遊客才能帶來大量的利益。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
如果因為建設,破壞了當地最珍貴的觀光資源,人還會不會來?
這就是因為政府只考慮到經濟發展,沒有建立新的價值觀。
當上位的政策沒有很好的規劃,基層民眾的價值觀沒有建立,當我們是一般民眾時,我家有個山坡地,原本在造林,但收入不好;現在正在發展休閒產業,我是不是要把樹砍掉,來蓋個民宿?
又例如:海岸邊的島嶼,現在週休二日或政府推展觀光產業,是否也改一下型態,把我們原來在海岸邊的一些產業做些改變,以符合觀光休閒的目的?
從政府到民間,只從經濟發展的角度思考時,所有的都變了樣。
現在,從海岸開始走,沿海的一些民眾,他可能是世代抓魚的,他可能想:
我是否需要一個進出的漁港?本來這個海灣是不適合蓋漁港的,但他透過民意代表去爭取蓋了漁港!
到了平原地區,原本是世代務農的,但現在發現,農業發展因為受到外來的挑戰,於是他也改變方向,原來是農業區,現在蓋了工廠。
但是,因為污染沒有規劃好,以致污水隨著灌溉溝渠流到其他的農田土地,變成土地污染。
至於山坡地,原來是造林,因為造林的收入較低而改變。
原來是種蔬菜,現在看休閒產業好而做改變。
中海拔的地方,還是有一部份是林務局的國家造林,但是,林務局連國家資源都投入建設。
我們從海岸一直到中高海拔地區,都充斥著全部向錢看的角度,整體來講從政府到民間,全然從政策出問題、價值觀沒有建立,所有現在看到的亂象,都是從這個問題產生的。
公視是全民支持下的電視台,因此承載了許多使命,裡面有個很重要的宗旨,就是要關懷環境。
在這個宗旨之下,我們受到感召,1998年就來到公視,把我們前十幾年所看到環境的問題,在公視支持下傳遞給一般大眾。
一般媒體有很多功能要彰顯,例如:娛樂、教育及資訊提供。我們進來時,是思考如何把我們見到的現象,傳遞給一般社會大眾,並做有效溝通。
開始做企劃時,我們就思考:
大家對於新環境的價值觀念,或者永續的概念較薄弱,他們欠缺的是哪方面的資訊提供?
所以,我們就把十幾年的田野調查做了規劃,第一個因為在1990年之後,台灣較重視海洋,「海洋國家」的口號也已出來,我們當然就順著這樣的思維,做了一個海洋系列的報導,而因為生命是從海岸開始,我們就從海岸開始來看生活環境。
第一季的海洋系列,就把海洋與海岸地帶可能發生的問題先呈現出來。
當時的收視大眾,對環境問題較少關注,他們可能第一次注意到,原來我們的海岸存在著這些問題。
第二季我們從海岸進到平原及丘陵地帶與山林,也與第一季相同,是問題呈現。
現在的方向則是:
我們已發現了問題,接下來要如何找它的出路?
可以怎麼做?
包括:我們對政策的建議、對公部門的建議是什麼?
我們要讓環境永續變好,自己可以怎麼做?
個人可以如何實踐?
從提出問題、發現,到解決方向,這整個的流程大概是10年,公共電視花了10年做這件事情。
但是,我們現在也面臨外在挑戰:
只有一家媒體在做,真的有點慢。
如果,有些媒體太偏向娛樂,但在資訊的正確提供上有缺失,往往某個媒體花很大心力,在做價值觀的調整時,一個比較娛樂性的媒體,就會把這個媒體的努力打消、原來的進步歸零。
公視秉遵著大眾的期待與公視的宗旨,但如果其他媒體沒有一起上來,台灣整體環境還是沒有辦法往好的方向發展。
因此,我們一直在思考:
我們做的哪些議題,可以與同業策略聯盟?
在這當中,有些題目我們也試圖與其他媒體合作,不是說公視做的東西就是最正確的,而是至少往好的方向發展,也希望其他媒體一起來做。
這幾年我們陸續看到,有些合作還不錯。
如果,未來要談公視在環境報導這個議題的努力,下階段的10年,除了公視本身繼續堅持現有的觀點與立場之外,我們也要做更大的策略發展。
首先,還是要建立價值觀。
我們要讓新的價值觀出來,改變原來的舊思維。
如果沒有做一些改變,那台灣真的沒有救了!
其次,是重新檢討目前的國土規劃與產業政策。
台灣是否仍要朝這樣的路線去走?
第三,則是要真正去面對。
現在,這些問題要如何改善?例如:河川污染、山坡地濫墾、空氣污染。
甚至,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越來越高、我們對防止全球暖化的貢獻度是多少?
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南北極的冰棚崩解、造成海平面上升,2050年或者2100年時,台灣還剩下多少?
不只思考現在,我們應該考慮到1百年後,台灣會怎麼樣?
雖然一任總統只有4年或8年,但是,我們的未來規劃,應該要考慮到1百年之後,我們在利用環境、做資源規劃時,應該把後代子孫放進來。
所以,這是有不同的層次,先從我們本身的價值觀去改變、重新定位,接下來,是面對目前的現況與困難,最後則是長遠的規劃。
孫塋寊文史星曆事務所-史跡導覽、測字占卜
預約諮詢電話:0925-905-937、0935-643-238
LINE:dansun571008
個人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ansun1008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