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雅明的角色定位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永遠是一個問題而不是結論。他沒有留下任何完整的理論體系,甚至沒有一部系統的著作,他的思想紛雜而且矛盾,他的獨特的語言風格既不像黑格爾那樣思辨式,也不像尼采那樣詩化,而是處於二者之間,保持著某種精妙而深奧的知性韻律。
他的一生的著作與評論豐富,尤其至一九二O年代起開始大量發表其文章,從其著作《德國浪漫派的藝術批評概念》、《德國悲劇的起源》、《單向道》、《一九OO年的柏林男孩》;評論文章〈論歌德的《親和力》〉,〈打開我的圖書館〉,和〈翻譯者的任務〉、〈論語言自身與人類的語言〉、《莫斯科日記》、〈攝影小史〉、〈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說故事的人〉、《德國人民》、《瞭解布萊希特》、〈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歷史哲學命題〉等,譯作有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與波特萊爾的《巴黎風光》等,可見本雅明對國家社會整體面向的關懷,尤其作品中隱藏對人們與社會互動關係的描繪與考察,不難發現大多文獻將本雅明定位為思想家、哲學家、文學評論家,其實本雅明骨子裡是個終期一生都不斷與其所處的社會進行對話的社會學家與先知,更是一位將思想付諸行動的實踐家。即使在其短暫一生中沒有被當時主流社會價值所接受,本雅明仍選擇寫下他獨具慧眼的切入觀點及創新的各種美學理念。
http://blog.udn.com/f1359/1496179
二 威瑪文化下衍生而出的詩境文采
本雅明(1892-1940)出生於一八九二年的德國柏林的富有猶太家庭,至一九二四年接觸馬克思與恩格思的創作後,包括《作者作為生產者》、《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論歷史哲學》...等著作都多少承襲馬克思主義的理念,而本雅明主要透過十九至二十世紀德國哲學範疇(包括同代的阿多諾、霍克海默)以及他對二十世紀藝術和文化的理解(例如超現實主義和表現主義)、並根據他對資本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親身感受,以一種人文精神出發下運用馬克思主義,來批判與描繪其自身所處的環境社會。尤其加上當初受到希特勒迫害猶太教的影響下,本雅明的晚年幾乎在流亡中漂泊逃亡,但也使得晚期的著作中揭露出「現代性」問題,以批判法西斯主義的政治藝術的假面紗,但最後於一九四O年因不堪重病纏身而自殺身亡。
http://blog.udn.com/f1359/1496188
三 本雅明獨特風格
(一)、現代詩人傾向之雙重個性,從本雅明作品一方面具有普遍性和歷史規律的哲學家的思辨力量兩特質來看,具有對作品或藝術分析的技巧及批判的嚴厲性之特質;而在另一方面,卻又執著與堅持從個體內在經驗出發。
其實在本雅明身上或其筆下文本的敘述性議論中,所有性格的色彩與不同影子卻是彼此交融,更在他善用隱諱手法的風格下,寓言反而能夠具體呈現完整時代的真實體驗與感受,也徹底地融合傳統與現代兩股衝突拉扯的力道,本雅明順勢將此二種不協調性,幻化為二者融合為一且走入兼容並蓄的多元樣貌。
(二) 拾荒者的追尋精神
本雅明從波特萊爾的散文中發現了拾荒者的形象:「他在大都會聚斂每日的垃圾,任何被這個大城市仍掉、丟失、被它鄙棄、被它踩在腳下碾碎的東西,他都分門別類地蒐集起來。他仔細地審查欲的編年史,揮霍地蒐集起來。他把東西分類挑揀出來,像個守財奴看護他的財寶。」而本雅明在此中認出的文人特質:「他們或多或少地過著一種朝夕不保的生活,處在反抗社會的低賤地位上」。本雅明是這樣描述拾荒者與詩人的共同點的,兩者都是在城市的居民酣沉睡鄉時孤寂地操著自己的行當;甚至兩者的姿態都是一樣的。詩人為尋覓詩的戰利品而漫遊城市的步子,也必然是拾荒者在他的小路上不時停下來檢起碰到的破爛兒的步子。
由此來看,本雅明建立了一種人與物體之間的關係,透過於拾荒者勞動的模式,重新整理與分類所拾獲的東西(即便已經被人丟棄成為垃圾),但此中卻具備兩種勞動形式,不論是有形的勞力投入其中或是無形的勞動去加以分類、歸納、再製而變成其下的資產;其次,本雅明又將此延伸至詩人的形象,其所對應的卻是在其步伐下尋找創作題材與寫作生產的靈感來源。兩者之間的關係同樣建立在一種逃脫資本主義社會大量複製消費觀的意識形態宰制的牢籠,或是跳脫異化世界中大多數人被物所奴役的覺知者,反而不斷在時間、空間因素兩相持續積累的情境中,繼承與創新---來自於被拾荒者分類之實體物、被詩人重新再尋找之論述題材,此二者卻是建構在社會生產下的再生產或藝術再生產的概念,前者為拾荒者實質的勞動投入所致;後者來自於詩人無形勞動的投入所產製新的靈感、觀點、論述。
http://blog.udn.com/f1359/1496221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