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業—瓦爾特.本雅明的文學理論
(中文一 朱英禎 B9606006)
瓦爾特本雅明是公認的一個難以定義和歸類的批評家。其理論資源之多元性,研究涉獵之廣泛性,使其思想呈現出橫看成嶺側成峰之百態千姿,令後世研究者目不暇接。也因此,他有非常迥異的思想後裔,似乎大家都能夠在本雅明的思想遺產中取得一瓢飲。而在其所涉及的眾多的主題中,翻譯觀似乎是本雅明思想圖景中的神女峰,巍然矗立,引人駐足。這不僅僅因為她的奇特,更因為我們可以從中透視到本雅明思想中的各種母題,包括其語言觀、批評觀,以及世界觀、歷史觀和宗教觀,還能覓尋到她與許多後世思想那種即便不是源頭活水,也可稱為相通相契的關係。他曾將波德萊爾的詩集譯成德文,而他為該譯作所撰寫的導言《譯者的任務》(1921),不但成為文學翻譯研究的經典,更在20世紀80年代被重讀/重釋為後現代翻譯理論的代表作。 因此,本文擬從本雅明的思想和理論的各個層面,對其翻譯觀作一個探討。
一. 本雅明的語言觀
從一開始,本雅明就將讀者、觀者、聽者、甚至於人的主體的存在從藝術、翻譯領地中驅趕了出去。“藝術作品或者藝術形式,一旦考慮接受者的認可,便不會富有成效。”“詩不是為讀者而作,畫不是為觀賞者而繪,交響樂不是為聽眾而譜”(本雅明, 1996:253)
隨之而被湮沒的是意義。因為“一部文學作品究竟‘說’(say) 些什麼?它傳達什麼?對領悟了作品的人來講,它幾乎什麼也沒有‘告訴’(tell)。文學作品的基始特性不是傳達或告之資訊(information)。任何意在執行傳送功能的翻譯,它所傳送的只能是資訊,亦即非本質的東西。這正是劣質翻譯的標誌。”(本雅明, 1996:253) 在本雅明看來,這些傳統翻譯觀中所試圖通過翻譯來傳達的資訊、內容,甚至於藝術或詩歌作品中的某種詩意的、言外的、神秘莫測的意蘊,都是“非本質”的,是外在於翻譯和文學藝術的東西。
要理解和把握這樣一種有悖常理的獨特的翻譯觀,我們就必須先考察本雅明思想中與之密切相關的語言觀。在此,我們將主要根據本雅明在《論語言本身和人的語言》(1916)一文中所體現的語言思想來論述其語言觀的獨特性。
語言,在本雅明看來,並不只局限於人的語言,而是一種廣義的精神表達。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的精神存在,因此都有它自己的語言。“語言存在不僅僅與所有領域的人類思想表達是共存的,而且與整個大千世界也是共存的。在有生命或無生命的自然界,沒有任何事實或者事物不以某種方式參與著語言,因為任何一種事物在本質上就是傳達其思想內容。”(本雅明, 1999:263) 本雅明將這種本體論意義上的語言稱為“語言本身”(language as such),也有學者將它譯為“總體語言”,正如同中國道家所言的經天緯地,籠罩一切的“道”,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表達著萬事萬物的精神存在。(劉象愚,1999:4)
資料來源: http://big5.china.com.cn/book/zhuanti/qkjc/txt/2007-07/13/content_8519629.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