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華梵大學現代散文及習作
市長:掏盡天空,遺忘深藍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散文雜記【華梵大學現代散文及習作】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作業二 查詢班雅明的理論
 瀏覽386|回應0推薦0

f750311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現代散文及習作   作業二 查詢班雅明理論相關資料

                                            中文四  B9306009  簡曉怡

   在了解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或譯本雅明、班傑明)之前必須先了解他理論的發展過程中受到的威瑪文化的影響,那什麼又是威瑪文化?《威瑪文化》(Weimar Culture)的專書中,詳細探討了德國在一次大戰戰敗後,席捲西元一九二○年代威瑪共和時期的人文風潮。在表面上看似一股熱烈而充滿傳奇性的文化風潮,實質則是一種偉大人文精神的大規模展現,甚至可以說是二十世紀西方文明發展過程中,最獨特且是最璀璨奪目的一環節,從歷史角度看,這股文化風潮至今尚未真正平息」威瑪精神的文化精髓廣泛地滲透到文學、哲學、科學、社會學、與藝術的領域之中。而華特‧班雅明,便是浸淫在精粹的威瑪文化精神下滋養茁壯,但是他的影響力卻未在當時展現。一直到五○年代中期,阿多諾(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等人編纂和出版了班雅明的文集和書信集後,世人才得以窺見他的思想與創作,並在歐洲掀起一股所謂的「班雅明復興」。而他的重要性從人們將他與羅蘭巴特、德希達、傅柯同列為二十世紀重要思想家之一,可以得知,有關他的文字,除《啟迪》以及《反思》(Reflections)之外,本雅明絕大多數的文字也都是近幾年才大量翻譯為英文。提到他的作品,台灣讀者比較熟悉的是他<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一文,以及其他中文譯本《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說故事的人》等作品。

世人時常稱他為「左翼馬克斯主義文人」,其實班雅明的複雜性並非他早期馬克斯思想濃厚時代的文字可以涵蓋。另一方面,他複雜的文體風格與思想脈絡以及他的猶太神祕主義色彩,導致他很難被系統化歸類。他雖與法蘭克福學派來往頻繁,可是他從來不願意加入共產黨,他的文字在當年甚至因為政治立場與行文風格而被阿多諾與霍克海默大量刪改及不准許出版。他寫哲學、美學、電影與文學評論,也談論音樂、收音機、兒童文學、玩具、米老鼠、出版工業、色情刊物等大眾文化。從《啟迪》一書中所選的文章,可以看到本雅明採取左翼路線並批判資本主義社會所引發的現代病症,但是同時卻對超現實主義、攝影藝術、實驗電影有強烈興趣,對於波特萊爾、卡夫卡、普魯斯特、布萊希特、紀德等個人癖性極強的頹廢藝術家更有本質上的親近。他認為新科技媒材可以呈現現代震驚經驗的感知模式,但同時卻也流露出他對於說故事的人、煉金術士、巫師以及歷史時空交織的「氣息靈光」(aura)的眷戀。

由上述一段的內容可知,班雅明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從來就不是純粹的,他一方面無法用他的文字說服諸如阿多諾等法蘭克福學派學者,另一方面以無法與他早年的猶太神秘主義思想完整地切割。後期他融合馬克思主義與猶太神秘主義而寫出來的作品包括了〈作者作為生產者〉(“The Author as Producer”)、〈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破壞的性格〉(“The Destructive Character”)、〈神學政治殘篇〉(“Theologico-Political Fragment”)、〈講故事的人〉(“Story-Teller”)、〈論波特萊爾的某些主題〉(“Some Motifs in Baudelaire”)等著作。他生前的最後一篇論文〈歷史哲學題綱〉(“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內容中也指出歷史唯物論必須結合神學方能戰勝敵手,得以生存直接而明確地點明班雅明融合了馬克思主義與猶太神秘主義的複雜思想脈絡與文體風格。

    本雅明最深深吸引人而令人迷惑的地方,卻是他經歷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面對種種衝突矛盾的現代文化狀態,而寧願處在沒有立即解決困境的懸宕之中,並且持續思考與書寫。面對無限擴散的資本主義社會、急速的現代化過程、逐漸消失中的傳統、反猶主義、法西斯主義與猶太復國主義等等;這些時代的衝激並沒有讓他轉而選擇任何輕易的解決方案或是政治立場。本雅明扛著德國猶太人的存在矛盾,面對著血污與恐怖而作的持續書寫,便累積成為記錄二十世紀人類文明共同體驗的龐大拼圖。

    因此,特別是在本雅明三年代的書寫中,例如《啟迪》一書中所收錄的<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以及<歷史哲學史綱>兩篇文章中可以看到他對於歷史進程與記憶書寫的複雜理解,尤其是對於歷史經驗以及「非意願記憶」的反覆思索與闡釋。利用普魯斯特所提出的「非意願記憶」,說明理性鋪陳的歷史線索時常因壓抑刺激而遠離真相,反而片段方式的記憶殘片,以及其意象之物質性引發的氣息與感官經驗,才是回到歷史震驚時刻的管道。追求進步的歷史主義者或是社會民主主義者,時常忽略了「進步」正是迫使我們經歷災難的風暴。

    依照班雅明的說法在面對文化交鋒之處,讀者與書本的關係也應該就如同譯作與原作的關係,在「無限小的點上輕輕觸及」便遠離原作,在自己的語言之流中自由的發展。創造性的閱讀與書寫便從遠離「圓」的一刻開始展開。

資料來源: 談《啟迪:本雅明文選》一九九八年以中文出版之意義

版權所有 劉紀蕙 《中央日報副刊閱讀版》一九九九年七月

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mworks/mw-litcomment/Benjamin.htm

二十世紀的偉大心靈--華特‧班雅明

毛彬權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http://emag.ncnu.edu.tw/article/200410/%B5%D8%AFS%AFZ%B6%AE%A9%FA.pdf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6312&aid=248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