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人微言輕
市長:世外散人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生活時尚健康【人微言輕】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佛、道、儒_宗教疑問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道家隱仙派&南禪宗_會通《文始真經》白話全解//真正實用的..入世法&出世法//
 瀏覽414|回應0推薦0

世外散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特別說明:各篇網文,為何只引用“簡體中文書”?

■中醫學 部分:

鑑於中國大陸近三十年來,積極深入挖掘古中醫典籍中長期被漠視的古中醫學精華核心內容(醫易、五運六氣、圓運動古中醫原理)並經多年多方面臨床印證去蕪存菁,以彌補民初“”五四運動‘’西化過偏而矯枉過正而致今日兩岸中醫過度“西醫化”流失古中醫原本核心精髓及上世紀70~80年代文革毁滅性傷害……可喜又可貴!如今中國大陸中醫學界於此已收獲諸多豐碩成果遠超台灣,再加上中國大陸人口基數遠超台灣,明醫倍出數量遠超台灣當也是自然之理,故兩岸中醫界向來只有台灣中醫學界或執業醫師前往中國大陸深造取經,而無大陸中醫人士來台深造求學之長期‘’單向流動‘’之極端不平衡狀態……但針對眾多近三十年來中國大陸中醫界最新所獲承先啟後、繼承發揚之成果,雖然相關著作很多,卻未必全會被台灣書商引進……因此,本網站各中醫學相關網文編撰目的,主要以提醒台灣中醫界中國大陸最新動態,以期引起注意並隨時吸取對岸中醫之長,拉進兩岸中醫水平差距;另外,亦不時將中國大陸最新且具關鍵代表性之優良中醫學著作推薦並建議給台灣的大展出版社,特別前往中國大陸各出版商簽約買下台灣的繁體中文書出版權,期讓無法前往中國大陸取經深造或雖曾前往對岸深造卻離開大陸學界已久的中醫學子、臨床中醫師們能同步掌握對岸最新中醫科研成果!

預告:

大展出版社經本網站推薦,已成功簽約中國大陸某出版社,預定2024~2025年台灣將有第一本全面更具公信力介紹“五運六氣”的繁體中醫專書供應給中醫界及愛好中醫的社會人士。

ps:並非現已出版的田合祿所著的類似專書。

■易經學 部分:

台灣的易經科研,落後中國大陸三十年,目前主流仍停滯於歷代儒家經學角度或江湖術士卜卦算命看風水的角度去解釋易經,嚴重脫離易經、陰陽五行實源自中國古人,為求生存而因應大自然天災以藉古天文學掌控對氣象學之周期性預測而發展出的易學、陰陽五行原義,ㄧ切均有近年考古、天文學界之最新科研發現做依據,客觀理性還原易經、陰陽五行之原貌,更能實際延伸貫通中華文化諸子百家,特別是古中醫真正賴以建構的核心原理,正所謂“不知易,不真知中醫!”,鑑於中國大陸近三十年來,跨學界積極深入挖掘古文明並以科學精神研考中華文化真正核心根源(易、陰陽五行)成果豐碩而台灣不但停滯不前反而卻正進行去中國文化運動,本網站特另編寫數篇網文,介紹對岸當今更為客觀的易學科研成果,期指出台灣易經學界突破瓶頸方向,引領社會還原易道真相,不再被誤導於江湖術士怪力亂神之說及歷代儒士們狹隘的“二手認知_穿鑿附會式”易經詮釋!

世外散人 謹識

讚啦

讚啦

■簡介

古今皆知當年老子見周朝將敗且天下將大亂,辭官歸隱而西出函谷關時,被關令尹喜暫留而寫下《道德經》,之後尹喜因研讀老子之學,多有心得體會,發而爲文,成《關尹子》一書。而尹喜子被封做了“”文始真人‘’,所以其書也該稱做《文始真經》。所謂「文始」,姑且可以理解爲文明之始。因爲尹喜接受了老子的教誨,從而開發出智慧,修證大道,後真得道成就。

讚啦

【《文始真經》白話解】(完整全文)

■實比《道德經》還更具體深入詳細…

更引人深思…更易懂!更易行!

也比佛經更能入世生活實用,

卻又能

兼顧超脫三界之出世法!

●以下內容引用來源~人人焦點/原文網址: https://ppfocus.com/0/tre5c770b.html#google_vignette

讚啦

【正文】

第一章;天地開天闢地(宇)

關尹子說,

道是無法用人類的語言表達出來的,

道是無法用人類的思維來思考的,

超越思想、意念後,即可得道,

宇宙天地運動著,人類社會發展著,

產生、壯大、衰弱、滅亡,

又產生、壯大、衰弱、滅亡,

往返循環,沒有開始結尾,

你爭我斗,你勝我敗,偉業、衰落,

層出不窮,

一幕一幕,

來來往往,一幕與一幕,

好象一樣,其實又不太一樣,

爭鬥著、參與著、喜厭著、

來了去了、一會爲主一會爲次。

用語言說出來,就好象用嘴巴吹影子一樣,

用大腦的思維去想,

就好象用刀刻灰塵一樣,

好笑

人類的大思想家大科學家大宗教家大偉人,

他們的學說,

其實在創造迷幻...

道,

其實,連鬼神都不知曉

道,

是不可作爲的、不可達到的、不可進出的,

不可探測的、不可分割的,

所以道,稱做天意,

稱做命運,稱做神奇,稱做最開始,

稱做萬物之母,稱做上帝,稱做自然規律,

宇宙中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天意,

宇宙中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命運,

宇宙中沒有一樣東西,不是神奇,

宇中沒有一樣東西不是開始,

所有的東西都是這樣,

人怎麼會不是這樣呢?

每個人都可稱爲天,每個人都可稱做神,

每個人都可以致命通元,

不可以認爲那是天,這不是天,

不可以認爲那是神,這不是神,

不可以認爲那是命,這不是命,

不可以認爲那是元,這不是元,

所以真正得道者,從任何一樣東西中,

就知天盡神,致命通元,

求道時,

通過學習、體驗這些不同的名詞、現象,

找到那同一統一的實質,

得道後,

已經與宇宙萬物的實質相同相熔,

卻忘記了曾經求道時,所學到的名詞、現象。

觀察、研究道,如同觀察、研究水,

大江大河大海被認爲是水,

但怎麼觀察、研究,也研究不全面……

不知道我自身的津液涎淚都是水。

道,沒有個體,

得道的聖人不會認爲這個東西是道,

那個東西不是道。

道沒有範圍

....

得道的聖人

不會認爲

自己進到道的裡面了、

自己從道的裡面出來了

道,是超越有無的,

因爲沒有認爲這個東西有道,

所以也不存在著這個東西沒有道的問題,

道,是超越得失的,

因爲沒有認爲我得到了道,

所以也不存在我失去了道的問題。

不明白道而妄意猜測的人,

就好像射擊覆盂...

高水平的,得到金玉,

中等水平的人,得到角羽,

劣等水平的人,得到瓦石,

那麼這些東西是不是覆盂呢?

只有放置的人清楚。

陶泥能燒結出上萬種物品,

但沒有一種物品能做成陶泥,能損壞陶泥。

道 能產生出萬物,

但沒有一物能生成道,能損環道。

道茫茫然,沒有知識,心儻儻然,沒有掛念,

物迭迭然,沒有分別,

電閃雷鳴一來,接著就是飛沙走石,

得道的聖人清楚,心、物、道是一回事,

不會認爲

最初期的”一”

和後來的“非一”不一樣,

不會認爲後來的“非一”

能損害最初期的”一”

把一個盆當成沼澤湖泊,

中間放一塊石頭當成島嶼,

小魚兒在裡面環遊,

不知曉有幾千萬里,無頭無尾沒有窮盡。

什麼原因?

盆里的水沒有源頭沒有歸屬。

得道聖人所講的“道”,

同樣沒有開始,沒有結尾,

因此,變化呈現出萬事萬物而沒有窮盡。

對道不要產生喜愛,喜愛是水,

對道不要進行觀察,觀察是火,

對道不要追隨,追隨是木,

對道不要用語言說出,語言是金,

對道不要用大腦思考,思考是土。

只有得道的聖人

不離開金木水火土、不離開宇宙萬物、

不離開人類社會人情事故,

而卻能明白“道”的真諦。

心念沒有生出的時候、

宇宙萬物沒有產生的時候,

“道”已經本來就在那兒了。

烏雲庶天,江湖上陰暗下來,

在湖裡的游魚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忽然眼前一亮,

看見食物在那兒晃動,以爲自己幸運,

得到老天的恩賜,一中吞下食物,

沒想到被漁人的魚釣釣上岸而死。

然而“追求道”的人

其實並不明白「我」是沒有個體的,

他們就象那釣上岸的魚兒。

世界上有很多所謂得道的練法修法、絕技招式,

有的方法怕別人也學會,幾個人在私下潛心修煉,

有的方法是世界上的人都明白的得道的好方法,

有的方法..強大盛行被很多人吹寵,

有的方法..衰落被人們遺忘,

如果執著這些方法,

就只是“事業”,

如果不執著這些方法,

才真是“道”

哈哈哈

道,終究是不能得到的,

那所謂的得到了道,其實叫“德”而不叫”道”

道,終究是不可行的,

那所謂的”得道行爲”,

叫“聖潔的行爲”,不叫“道”!

得道的聖人因爲明了德,有聖潔的行爲,

所以能充分的享受活著的樂趣,

得道的聖人因爲明了道是不可得的,

也是無法表現出來的,

所以能體驗到死後的奇妙

凡是聽到講「道」的理論之後,

有所作爲有所追求和目標的人,

他還是個”凡人”,

凡是聽到講「道」的理論之後,

不再有所作爲不再去追求什麼,

他便已和日月天地相熔融。

有所作爲,一定會有失敗,

有所追求有所目標,一定會有滅亡,

所以早晨聽了關於「道」的理論,

晚上心裡的追求、目標,

以及爲了實現這些目標所採取的行動,

就全都沒有了。

情慾冥滅者,是聖人,

情慈心善行爲美者是賢人,

情邪心惡行爲劣者是壞人。

真得道的聖人是情慾冥滅者,從有到無,

所以拿不出什麼東西在人前顯示,

賢人惡人是情慾的產生者,

從無到有,心意和行爲隱藏都隱藏不了,

賢人惡人有大智慧有小聰明,

這就是一切動物之類的生命所具有的本能,

真得道的聖人將情慾都冥滅了,

所以動物所具有的智慧聰明經驗,

他們也都沒有了。

全宇宙中,道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不要看到聖人勤勞不懶散,

就認爲道由勤奮而成,

不要看到聖人不被任何事所動搖,

就認爲道因堅定的執著而獲得,

聖人的行爲,就好象發射出去的箭,

按宇宙規律而行,

並不按自己的喜好而行,

真已得道的聖人的堅定不動,

就好象箭握在手中,還沒有發射,

按客觀存在的需要而堅守不動,

並不是按自己的喜好而不動,

如果以言行學識追求道,

你解釋我,我解釋你,轉來轉去,

永遠也不可能得道

應該明曉語言如同泉水的聲音,

行爲如同禽鳥在飛行,學習如同捕獲影子,

知識如同晚上做夢,

一切意念、行爲都沒有的時候,

就和道相契相溶了。

辦成一件事情、造出一件物品,是很難的,

道就是什麼都沒有也什麼都不要,

是很容易的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建成難,損壞容易。

一把火燒毀了上萬個物體,物體沒有了,

火存在在什麼地方?

道能冥滅萬物,萬物沒有了,

道存在在什麼地方?

人活在世上,有活一天死的,

有活十年死的,有活百年死的。

活一天死的,就好象一瞬間得道,

活十年百年死的,就好象過了好長時間,

經歷了很多事情才得道。

人活著的時候,不管他怎樣,

都叫生,不叫死,

同樣,沒有得道的人,

不管他的行爲如何奇妙、

事跡如何顯赫、學問如何深博,

都只能叫“事”,不能叫“道”。

人們不知曉,我所說的“道”,

是沒有言詞可說出的、

是沒有行爲可表示出來的,

如果通過言詞、行爲去追求道,

忽然遇到特殊的事情,便認爲這就是道,

殊不知只是舍源求流,

永遠也找不到源頭,舍本求末,

永遠也找不到根本。

學習射箭學習騎馬學習彈琴學習下棋,

沒有一件是可以一瞬間學會的,

只有道無影無蹤,所以能夠一瞬間就得到。

兩個射箭的人相遇,

可以分出誰的水平高,誰的水平低,

兩個人下棋,可以分出誰勝誰敗,

哈哈哈

兩個得道的人相遇,都拿不出來可顯示的,

因爲拿不出來可顯示的東西,

所以就沒有誰高誰低誰勝誰敗。

我所講的道,如同大海,

投進去億萬斤金屬,也看不見,

投進去億萬斤石頭,也看不見,

投進去億萬斤拉圾,也看不見。

大海能容納小魚蝦,能容納大鯤鯨,

各條河流的水都流進去,大海不會因此而水多,

從大海中取出很多水,大海因此也不會水缺。

我所講的道,如同在暗處,

站在明處的人,看不見暗中的一件東西,

而站在暗處的人能看見明處的所有東西。

壞人的想法、手段,屬於惡的範疇,

好人的想法、手段,屬於善的範疇,

得道聖人的思想、行爲不屬於善,也不屬於惡,

沒有可歸屬的範圍,

因爲無可歸屬,所以才是道。

我所講的道,如同利劍,

用劍割物,劍是我的好工具,

用手握劍,劍就要傷我的手。

籩枝不問豆,豆不問籩枝,

石頭不問瓦片,瓦片不問石頭,

道就在其中,所謂問所謂答,

只不過是空氣在嗓子眼跑來跑去,

和道的在不在有什麼關係。

好笑

仰慕道的人如同拐子,追求道的人如同癱瘓,

只知曉道的現象,不知曉道的本質,

所以聖人不會仰望道,覺得自己渺小、貧乏,

不會因爲自己得道了,覺得自己偉大、豐厚,

得道的聖人

不向高人索取道,也不會把道給愚人。

第二章;得道聖人(柱)

關尹子說:

飯碗、臉盆、瓶子、水壺、酒杯,

都可以創建天地。

龜蓋、草節、瓦片、石頭,都能夠告訴人吉凶。

從這些現象我們就可以知曉天地萬物的規律,

隨隨便便一個物品都包涵了宇宙的規律、

所有的物品都包涵了宇宙的規律,

誰也不用從誰那兒藉助。

用我的精華,再結合他的精華,

兩種精華互相反應,對應的神明就產生出來了。

一個雌性動物和一個雄性動物的精華融會在一起,

就產生出一個蛋,

一個公的動物和一個母的動物的精華融合在一起,

就產生出一個胚胎,

這個生命的肉體是雙方的精液形成的,

這個生命的性情是雙方的心意形成的,

性慾產生了精液,愛慕產生了神明,

性慾屬於水的範疇,

愛慕屬於火的範疇。

因爲愛慕身體就產生了各種激素和精液,

這屬於木的範疇。

雙方的愛慕所產生的神明形成了,

相對應的性慾所產生的激素、精液

也聚結成了蛋卵、胚胎,

這屬於金的範疇。

因愛慕而產生的意念,使各個空間的種種因素,

向創造出一個生命的方向聚合而來,

肉體的性慾所產生的激素、精液,

來創造這個生命的肉體,愛慕的心意所產生的神明,

來規劃這個生命的性質、過程,

如此一來,

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就在這個四維空間中誕生了。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氣的變化運動所成。

氣充滿太空,氣分散開來,

升上去,成爲這個東西的天,

氣聚結起來降下去,成爲這個東西的地

,升升降降,循環不停。

升,屬於火的範疇,降,屬於水的範疇,

準備升,還沒有升上去,屬於木的範疇,

準備降,還沒有降下來,屬於金的範疇,

以木的性能爲主的物體,鑽頭快速鑽它,

可以鑽出火來,絞壓機絞壓它,可以絞壓出水來,

以金的性能爲主的物體,敲擊它可以敲出火來,

放在爐子中熔煉它,可以熔煉成水,

屬於金、屬於木性能的物體,

內在包含有氣的聚結降下的水性,

同時也包含了氣的分散上升的火性。

金木的水性,創造了事物的形象和大地,

金木的火性,創造了事物的規律和天空,

木的水火之性,創造了生命的靈魂,

金的水火之性,創造了物質的體魄。

氣的運往不停,創建了時間,

氣的分布、聚散,創建了空間、方位!

土的性質,一直在其中!

明白這一切又可以顯示出來。

世界上的人數超過了幾十億,

每個人的夢都不一樣,

同一個人,每天夜裡做的夢也不相同,

在夢中有天有地,有人有物,都是人心裡想的。

夢中天地、萬物、環境、人物、事情等等,複雜而繁多,

但是人們都不知曉,

現在看到的這個客觀存在的天地萬物,

也同樣是心裡想的。

我所看到的、體驗到的天地,就是我生命中的天地,

天地與我相通相溶,我和天地好象分離,

其實是一回事。

巨大的天地,有物質、有形象、有運數、有時間、

有空間、有方位,我同樣有這些,

但我還有超越這些的心識,

所以可以開創各種各樣的天地。

有的生命在胚胎時就死了,

有的生命在蛋卵時就死了,

它們又是生命又是物體,

巨大的天地中,

像這樣的好似生命又好似物體的東西

……太多太多了!

天地只不過是我的心識而已!

譬如,

手不接觸刀刃,刀刃不會傷害人。

夢裡、鏡子裡、水影里都有天地,

想去掉夢中的天地,就不要睡覺,

想去掉鏡子中的天地,就不要去照鏡子,

想去掉水中的天地,

就不要在水杯中裝水,

夢中、鏡中、水影中有沒有天地,

不取決於夢、鏡子、杯中水,

而取決於我

睡不睡覺、照不照鏡子、給不給水杯裝水

所以聖人要想去掉天地,不直接去天地,

而是去掉自己的心識。

天不會自己創造自己,由其它東西來創造它,

地不會自己創造自己,由其它東西來創造它,

譬如:房屋、木船、馬車,由人來將其創造出來,

天地它們自己不會創造自己,

創造它的,卻無生無滅,無天無地,無個體無範圍。

元氣的運行產生了時間,

元氣還沒有運行之前的道,就不會有晝夜時間,

元氣的範圍產生了空間,

元氣還沒有範圍之前的道,就不會有東西南北上下。

什麼是元氣還沒有運行前?

舉個例子,譬如,用扇子扇風,

扇子沒有搖動時,空中是沒有風的空氣,

扇子一搖動,空氣變成了風;

什麼是元氣還沒有範圍前?

舉個例子,譬如,用鑽頭鑽木頭產生出火,

鑽頭沒有鑽動時,木頭裡有產生火的因素,

鑽頭開始鑽,產生火的因素變成了火的形態。

氣候的寒暑溫涼的變化,

就好象瓦片石塊,放在火中就熱燥,

放在水中就溼寒,呵氣就溫暖,吸氣就冰涼,

都是因爲外面的因素來來去去,使石瓦的溫度有變化,

而石瓦本身並沒有變化……

又譬如,水中的影像有來有去,而水並沒有來去。

人用衣服搖動就產生風,人用嘴呵氣就產生水,人用水倒進水就產生聲音,人用石擊打石就產生光,知曉了這個理,就知曉了人也如同天地一樣,風雨雷電都可以創造出來。風雨雷電都是因爲元氣而產生,而元氣是因爲心產生的。心中一直想熱火,時間長了,就會覺的燥熱,心中一直想冰水,時間長了,就會覺得溼寒。知曉了這個理,就知曉了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如此。通過觀察雲彩的變化,就可以知曉今年莊稼豐收與否,通過觀察八個方位的情況,就可知曉當時的吉凶。這是因爲好壞順逆災難吉祥,都是因爲元氣的不同運行、聚散而已。 人、我、天地都是元氣聚合、分布而已,都是一回事,只不過人有自我的私心,才分別出人、我、天、地。天地本身就是道,萬物本身就是道,我本身就是道,道就是道,如果離開了天地、萬物、生命、人類、我,也就沒有了道。

第三章;精神魂魄(極)

關尹子說:聖人治理國家,不以自己主觀的意思來治理國家,所以,聰明能幹的人就把他放在需要聰明能幹人的位置上,愚蠢無能的人就把他放在他能勝任的位置上,不以自己的是非標準來處理事情,而是按客觀上的規律來處理。聖人知曉古今是一回事,所以有時,以古代的歷史來認識事物,有時以現在的事實來認識事物;聖人知曉內外是一回事,所以有時以事物的本質來認識事物,有時以事物的現象來認識事物。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不會積累在道中,所以道本來就是什麼都沒有,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不會在道的外面,所以萬物都在道的包涵中,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從道的角度來講都是簡簡單單的,根本沒有任何難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從道的角度來講都是相通相溶的,所以採取一些方法,可以萬物可以互相轉變。 知曉世界是中庸的,以此可以創立社會的禮節,知曉世界是和諧的,以此可以享受生命的快樂,知曉世界是大公無私的,以此可以分配社會上的財產,知曉世界是周而復始的,以此可以防止自己犯罪,知曉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前因後果的,以此可以創立法律,知曉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元氣聚積、散開、分布,以此來觀察、研究事物,可以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 聖人不會以自己立場、解度來治理國家,而是以社會上各種人的立場、角度來治理國家,人們都把功勞歸功於聖人,聖人把功勞歸功於社會大衆。所以堯、舜、禹、湯這幾位皇帝,治理國家,人們都說非常自然. 老天覆蓋著所有東西,有生機勃勃活著的,有被殺害而滅亡的,這並不是老天喜歡誰不喜歡誰;太陽照射著所有東西,有的生長得漂亮,有的生長的醜陋,這並不是太陽對誰厚愛對誰薄情。聖人的行爲、方法,完全符合道,並不是聖人自己有意要這樣,聖人的高尚品格、高尚行爲,是因爲聖人完全符合了天意(天的自然規律)而反映出來的,並不是聖人主觀上想做一個高尚的人,才有高尚的品格.行爲;聖人處理社會上的事情、人與人的關係是以人的本性來處理的,並不以聖人自己的主觀意志來處理。所以聖人沒有道,沒有德,沒有社會經驗。 聖人知曉「我」,其實沒有一個真正的我,我和別人、萬物都是相同相通的,所以和別人沒有任何隔閡,表現出來就是仁;聖人知曉事情,沒有你的事情我的事情,所以在處理事情時,所用的方法,表現出來就是義;聖人知曉立場、觀念、情慾是變化無常的,沒有個固定的狀態,所以用戒律來規範它們,表現出來就是禮;聖人知曉思想、認識、念頭是變化無常的,沒有個固定的狀態,所以用心靈深處的大智慧來觀照它們;聖人知曉語言、文字是變化無常的,一會這樣說這樣寫,一會又那樣說那樣寫,沒有個固定的狀態,所以向別人許若的話,不再改變,一一照辦,表現出來就是信。 聖人知曉「我」,其實沒有一個真正的我,所以沒有「私」的概念,表現出來就是仁義禮智信的言行、處事方法,其實仁義禮智信,對得道的聖人來講,是一回事,在他們的心中,根本就沒有仁義禮智信這樣的名詞、概念的。 不要根據得道聖人的行爲來觀察、認識道,道是沒有任何痕跡的;不要根據得道聖人的言語、文字來觀察、認識道,道是說不出、也寫不出不的;不要根據得道聖人的才能來觀察、認識道,道是沒有任何作爲的;不要根據得道聖人的容貌來觀察、認識道,道是沒有形象的。行爲再高尚,也沒有跳出高下的範疇;言語、文字再公正,也沒有跳出是非的範疇;才能再出神入化,也沒有跳出刁滑、笨拙的範疇;容貌再特殊,也沒有跳出美醜的範疇。得道聖人憑藉自己的行爲、語言、文字、才能、容貌,成爲人們敬仰的聖人,但不知真正要認識聖人們,卻不能從他們的行爲、語言、文字、才能、容貌來認識他們,只有拋開他們的行爲、語言、文字、才能、容貌,才能真正的知曉聖人是怎麼回事。 聖人學習蜜蜂的組織形式,創立了君臣制度;聖人學習蜘蛛的結網形式,創立了國家管理制度;聖人學習拱鼠的社會形式,創立了禮節、風尚;聖人學習螞蟻的戰術方法,創立了軍隊制度。衆人向賢人學習,賢人向聖人學習,聖人向萬物學習。只有聖人和萬物相同,只有聖人的心意和自然規律相投相通,不分彼此,所以聖人沒有「我」的概念,沒有「私」的概念。 聖人觀察全宇宙中所有的一切全是道,盛旺衰敗如一,相熔相離如一,始終如一,青色黃色如一,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如一,聖人不愛戀道,也不厭棄物,不尊敬君子,也不賤棄小人。聖人認爲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雖然各不相同,來了去了,生了滅了,有的好有的不好,直的方的,只不過都是事物的相互轉變而已。 人們不知曉聖人和一般人一樣,淹沒在芸芸人羣中,同樣的吃飯上廁所,過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並不以爲自己是得道的聖人。聖人和衆人相比較,飲食衣服相同,住的房子坐的車船相同,富貴貧賤相同,每個聖人都和衆人相同,每個衆人也和聖人相同,人們敬仰聖人的萬能、偉大、高尚,好象這些就是聖人的品質,又好象這些不是聖人的品質。 一個魚兒想異於其它魚,離開水躍到岸上就死了,一個老虎想異於其它虎,離開大山,進入城區,就被人擒拿了。聖人和衆人沒有什麼不相同的,只不過,聖人不被任何事物、觀念、思想、風俗、經驗所束縛。 道沒有任何作爲,那些世上所謂稱做道的,其實不是道,都是事;道沒有形體、範圍,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物質和精細的物質(精神),不是道。得道聖人竟然不能向人們展現出自己的道。 聖人所講的語言、寫的文字的含義,就如同沒有敲鐘時,鐘的聲音;聖人的行爲,就如同車子走過的影子、船走過的水痕。聖人知曉道,用什麼名子都無法稱呼、用什麼語言都無法講清,道退出了生命中所有的語言;聖人知曉道,用什麼聰明才智都無法明白,道超越了宇宙中所有的智慧。 蟲子吃蛇,蛇吃蛙,蛙吃蟲子,互相吃,聖人講關於道的語言、文字也是如此,言語、文字總是存在著有和無的弊端,剛剛說了有無,就把人們拘禁在有無中了,爲了讓人們衝出有無的束縛,再講不是有、不是無,這樣又把人們拘禁在非有非無中了,爲了讓人們衝出非有非無的束縛,又再講去非有去非無,隨之去非有去非無,又產生了弊端,言語、文字就好象用鋼鋸鋸木銷一樣,所以得道的聖人,不給人們留下一言一語。 如同龍如同蛟如同蛇如同龜如同魚如同蛤,龍千變萬化,可以化成蛟、蛇、龜、魚、蛤,蛟,只不過,就是蛟,不能變化成龍,也不能變化成蛇、龜、魚、蛤。聖人就是龍,賢人就是蛟。 得道聖人的心念不會居住在任何境界中,所以,聖人的形象千變萬化,一會兒是佛,一會兒是仙,一會兒是人,一會兒是鬼,一會是風,一會兒是光,一會兒是石頭,一會兒是星球……。聖人行動起來,象水的形狀一樣,隨著外界的環境而變,自己沒有固定的形狀,聖人靜下來,象鏡子一樣,不論鏡子裡的影像,怎樣千變萬化,鏡子都不會變一點點。聖人對客觀存在的反應,象敲擊的聲音一樣,敲一下,響一下,自己不會響,聖人就象死屍一樣,不會爲自己去掙去爭去斗,聖人寂靜的象靜靜的清水一樣,沒有雜質,沒有波動,聖人與萬事萬物一接觸,就相溶相和了,沒有任何阻隔和差異,聖人得到什麼,就好象失去什麼一樣,因爲聖人沒有私、沒有我,所以也就超越了得失的範疇。聖人不會成爲人們的榜樣,也不會追隨別人的足跡。 聖人混渾,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是,所以他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宇宙中,各個空間暢遊,他有時是金,有時是玉,有時是糞,有時是土,有時是鳥,有時是獸,有時是山上的物質,有時是深海里的物質,有時是權達貴人,有時是狂妄之徒,有時是愚蠢小人。 會彈琴的人,彈琴時有悲傷的心,人們可以從他的琴聲中,感受到淒涼的氣氛;彈琴時有思念的心,人們就可以從他的琴聲中,感受到遲疑、等待的氣氛;彈琴時有怨恨的心,人們就可以從他的琴聲中,感受到環繞不散的氣氛;彈琴時有仰慕的心,人們就可以從他的琴聲中,感受到仰望相依的氣氛。所以悲傷、思念、怨恨、仰慕,不是手,不是琴,不是絲。悲傷、思念、怨恨、仰慕,從彈琴者的心中產生,傳遞到手上,再從彈琴者的手上產生,傳遞到琴上,琴絲將悲傷、思念、怨恨、仰慕通過聲音傳遞到空中,聽琴的人們通過耳朵入到自己的心中,爲什麼會這樣傳遞?因爲每個人都有道,每個人都在道中,心從道中而來。 從聖人能表現出來的言行、思想中,可以知曉聖人和一般人沒有什麼區別,聖人能清楚的感受到表現不出來的道,這是聖人和一般人的差別。 利害心越明白,與親人之間不會和睦相處;聰明愚蠢的心越明白,就交不到朋友;好壞是非心越明白,就辦不成事情;愛美厭丑心越明白,就不能和人、物相溶合,所以聖人渾然一體,沒有分別。 世上的人愚蠢、笨拙,是因爲自己的妄想、執著,把自己禁錮在了自己所追求的圈子裡,出不來了;聖人的愚蠢、笨拙,是因爲自己根本沒有居住的圈子。其實,人們不知曉,聖人有時愚蠢,有時聰明,有時笨拙,有是巧妙。 爲了自己也成爲一個得道聖人,象聖人學習者,是賢人;爲了自己成爲一個普普通通的好人,象聖人學習者,是聖人。爲了自己也成爲一個得道聖人,象聖人學習者,追尋著聖人的足跡,因自己的求道之心,將自己禁錮在這個心中,反而離道越來越遠;只是爲了自己成爲一個普普通通的好人,沒有追尋聖人的足跡,反而與道相和相契。 賢人要求上進,追求高尚的品格、偉大的事業、宇宙的真理,厭棄卑鄙、沒有志向、不懂道理;一般人,不求上進,言行庸俗,胸無大志,不明事理;聖人通達上下、好壞,所以和賢人相溶合,和一般人也相溶合。聖人所能表現出來的,也就是賢人、普通人,沒有了賢人、普通人的表現,聖人什麼也表現不出來。 天下之理,男人倡導,女人跟隨,牡的在前面跑,牝的在後面追,雄的鳴叫,雌的回應,聖人根據這些,創建了人類社會的禮節、律法,賢人將人們的言行、思想禁錮在這些禮節、律法中。 聖人的道,雖然能迅速千變萬化,但表現成賢人的言行時,卻象老鱉一樣緩慢;聖人的道,雖然比宇宙中最細微的東西,還要細微,但表現成賢人的做事方法時,卻象棋子棋局一樣有形象有氣勢。 稱做聖人的所得到的道,給人們的感覺,一會兒好象煢然獨立,不和任何東西粘連,一會兒好象通徹萬事萬物,所有的東西里都有道,一會兒好象隱藏的極其深奧,根本就發現不了,一會兒好象堂堂磊磊,眼前都是道。 聖人的道,能將萬物做爲木偶一樣來指揮,而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沒有一樣東西能動得了道,所以道高貴於萬事萬物。 雲彩的卷舒,小鳥的飛翔都在虛空中,所以雲彩才能變化莫測、小鳥才能自由飛翔,聖人之道,也是如此。

第四章;道的標記就是精神魂魄(符)

關尹子說:精是水,精是液,精是汞,精是玉液還丹。名字雖然混亂不堪,其實都是一個東西。這個水,不是江河湖海的水,爲了區別江河湖海的水,所以有人稱爲液。這個液,不是唾液淚液,而是肉體的精華,爲了區別身體內的粗糙液體唾液淚液,所以有人稱爲精。這個汞,不是世俗製作溫度計的汞,而是體內比較重的水。這個玉液還丹,不是世俗看得見的藥粒丹丸,而是體內看不見的粘稠圓丸。一個呼吸之間,水盛極而衰,一次呼吸就是一個輪迴。不以耳朵聽聲音,而以呼吸中的水聽聲音,這就是水開竅於耳的意思。虛空中首先就會生成水,這就是水數一的意思。虛空中矛盾的雙方會和諧相處,這就是水主智以及智者樂水的意思。冬季葉落草衰,萬物凋零,象徵秋衰再衰,以至於達到首先生水的虛空,這就是冬天屬於水的意思。黑色代表無,代表什麼也看不見,代表萬物消亡,以至於沒有萬物的虛空,而虛空會首先生水,這就是黑色屬於水的意思。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方是陽光照耀最少的地方;木火金水四種行動,水是道最少照耀的行動。道首先生金土,再生火水,水是道最遠的照耀,北方是陽光最少的照耀,這就是北方屬於水的意思。這就是耳朵、智慧、數一、冬季、北方等等,屬於精的來由。 神是火,神是意,神是觀,神是不變的動。名字雖然令人糊塗,其實都是一個東西。這個火,不是電火液化氣火,而是身內虛空中伸縮盛衰的火球,這火球是神最爲親密的朋友,也是神最親密的化身。這個意,是神陰柔博大的另一方面。這個觀,是神的眼睛。這個不變的動,是神在原地高速地旋轉。一個呼吸之間,火盛極而衰,一次呼吸就是一個輪迴。神的旋轉化爲簡單的雙向震動,震動的就是心。描寫震動生出念頭思想,無聲的念頭思想化爲聽到的言說,這就是心開竅於舌的意思,因爲一些人認爲語言是用舌頭說出來的,所以才有心開竅於舌的說法。禮貌恭敬謙遜卑下,可以達到心中有火,所以屬於火。虛空首先生水,次生火,所以火數二。夏季最熱,熱氣春生夏盛,所以夏天屬於火。心火本無色,因爲心火感覺熱,人就想像,熱的是紅色,所以紅色屬於火。南方是陽光照耀最多的地方,所以屬於火。兩人思想交流會碰出火花,就是深層次的思想碰撞會觸及本質。這些就是喉舌、禮貌、恭敬、謙遜、卑下、數二、夏天、紅色、南方、思想等等,屬於神的來由。 精如米,剝掉穀殼精顯現;神如核,去皮去肉核自在。精滿盈的人,忘記了是非,忘記了得失,雖然身在是非得失中,心已經不在是非得失中了。抱神以應萬事萬物的人,忽光忽暗、忽強忽弱,在這裡又不在這裡。 精神是水火,精是水神是火。五行相生,如天河起波,後浪推前浪,又如五環相扣,扣成圓形。單看五行,來無首,去無尾。既然知曉了道母,接著就會得到水子。既然知曉了水子,接著就要守住道母。長時間地守住道母,火木土金遲早會出現。如果不知道守住道母,而去守水守子,難免五子不全。一個呼吸之間,水盛極而衰,一次呼吸就是一個輪迴,多次呼吸多個輪迴。人呼,精就存在,人吸,精就消亡。人的精,想存在就存在;人的精,想消亡就消亡,所以,人的精,是沒有存在消亡的。借能夠存在,所以能夠消亡;借能夠消亡,所以能夠存在。一個呼吸之間,火盛極而衰,一次呼吸就是一個輪迴,多次呼吸多個輪迴。人呼,火就存在;人吸,火就消亡。人的火,想存在就存在;人的火,想消亡就消亡。所以,人的火,是沒有存在消亡的。借能夠存在,所以能夠消亡;借能夠消亡,所以能夠存在。唯有消亡,才能無我,唯有不斷無我,才能無人。唯有無我無人,無首無尾,才能在暗中契合天地,所以,道人的重點在於,守柔守黑。知曉道人的重點在於守柔守黑,才叫做能夠強大。 關尹子說:精神是水火,魂魄是木金。金生水,就是運用意識而生水,即魄生精,所以魄隱精中,魄藏精。木生火,即魂生神,所以魂隱火中,魂藏神。水作爲虛空中的物體,能夠吸引金,能夠隱藏金,能夠滋養木,能夠壯大木,所以水的呼吸能夠分析出魂魄。火作爲水上虛空的物體,只要隱去,就能夠顯露火後面隱藏的金,也能夠看到起火材料下面的木,所以火是魂魄的幽暗狀態。精,在天爲寒晶,在地爲流水,在人爲精力。神,在天爲金霞,在地爲火熱,在人爲神意。魂,在天爲白雲,在地爲稠木,在人爲靈魂。魄,在天爲火光,是虛無中開闢空間的利刃;在地爲土中的金剛石,在人爲厲魄。 魂魄是精神的凝固,魄是魂的心,魂是魄的身。魂魄之體就是金木相併,魂身如木一樣似固體,又似難以流動的粘稠液體。粘稠液體流得快,有人稱爲汞。粘稠液體流不動了,有人稱爲木。流不動了又流動,有人稱爲木液。流不動久了堅固了,有人稱爲玉。玉可化爲金木水火,玉化水有人稱爲玉液。玉,固體丹,佛家稱爲舍利子,所以華夏有配玉的習慣。得玉稱爲丹成,丹成無悔。人以我的精,感應天地萬物的精,如萬水可以合爲一水;人以我的神,感應天地萬物的神,如萬火可以合爲一火;人以我的魂,感應天地萬物的魂,如萬木可以合爲一木;人以我的魄,感應天地萬物的魄,如萬金可以合爲一金。如此天地萬物,盡歸簡單的五行陰陽道一,什麼在生?什麼在死? 關尹子說:五行的運動往返,因精顯魂,因魂顯神,因神顯意,因意顯魄,因魄顯精,五行循環不已。所以人的幻心旋轉飄流,永遠也沒有盡頭。隨著五行的流轉,木核就會長出新芽,年歲久了,新芽越來越多,木核也越來越壯。然而天地雖大,不能讓虛空中的木核長出新芽。陰陽雖妙,不能讓沒有雄的雌性懷孕。唯有讓來到人面前的,都化爲一次呼吸,讓我變成物,物變成我,我變成萬物,萬物變成我,我身爲萬物心爲道,就會沒有物不是我,我不是萬物。所謂正反五行的變化,誰能夠做到呢? 關尹子說:以魄化魂的人,金有餘而木不足;以魂化魄的人,木有餘而金不足。這大概是,魄如果隱藏,魂自然會帶有隱藏的魄;魂如果消散殆盡,魄在一瞬間就沒有安身立名的身體了,有可能在這一瞬間不知跑到哪裡去了。因此聖人都是以魂化魄的人。魂在白天離開居住的肝房,跑到人的目光中,讓人能夠看見事物。其實看見事物的不是人,是魂。一般人魂與看並無區別,修行人有了觀察者而讓看與魂有了區別。可以說魂就是天,看就是地。魄在夜晚離開居住的肺房,跑到人的夢中去遊蕩,讓人夜晚可以得夢。其實得夢的不是人,是魄。一般人夢與魄並無區別,修行人有了觀察者而讓夢與魄有了區別。可以說魄就是自己,夢就是我。火生土,即神生意;土生金,即意生魄。神靜稱爲神,神動不稱爲神而稱爲意;意靜稱爲意,意動不成爲意而稱爲魄。唯有聖哲的人知曉自我會消亡殆盡,萬物會消減成空,因此聖哲的人,以能夠長久的金性土行對待萬事萬物,而不以火心水心來對待萬物。萬事萬物所以沒有消亡殆盡消減成空,都是因爲思考算計而成爲有物有事。金土的性,是水火心的前身。道首先化爲性,性再化爲心,心再三化爲肉體。性,在心沒有萌芽以前。心消亡殆盡,性自顯露,前提是有心,沒有心怎麼能夠消減成空呢?金土是緊緊相連的,水火是有間隙的。如果能夠以天地萬物化爲魂,又能以天地萬物化爲魄,凡是道所生滅的都是人魂,凡是道所生滅的都是人魄,那麼萬事萬物沒有一個事物能夠駕駛我。 關尹子說:魂魄二字可以望文生義,魂魄二字可以望形生意。鬼加雲就是魂,鬼加白就是魄。什麼是鬼呢?人是帶殼鬼,鬼是脫殼人。鬼就是人死後,從肉體這個堅硬外殼,脫離出來的柔軟內核。什麼是魂的雲呢?雲就是鬼的身體。有魂的鬼,身體如雲、似霧、象風,雲霧忽濃忽淡、若隱若現,似隨風飄搖。魂在活人身體內,本來感覺如木,即感覺木的硬度在液體與固體之間。在液體與固體之間的木,跑到了體外,看起來就如雲似霧象風了。因爲雲霧會讓人誤會是水不是木,所以經典里才說風從木,而不說雲從木、霧從木。什麼是魄的白呢?魄就是鬼的心。有魄的鬼,心如白點、亮光、白光,白光忽明忽淡、若隱若現,似夜星眨眼。魂魄,是白的雲。有魂魄的修行人,脫殼而出的形狀,是白雲。雲是五行木,白是五行金。雲是鬼身,白是鬼心。白是光輕清,雲是風重濁。輕清大於重濁的白雲上天,重濁大於輕清的白雲入地。白雲是輕清的,魂化爲魄上升;白雲是重濁的,魄化爲魂下降。有的飛升人主修仁愛,會成爲虛空中木星的輔佐;有的飛升人主修俠義,會成爲虛空中金星的輔佐;有的飛升人主修禮敬,會成爲虛空中火星的輔佐;有的飛升人主修智慧,會成爲虛空中水星的輔佐;有的飛升人主修信仰,會成爲虛空中土星的輔佐。有的墮落人主修不仁愛,這是木魔;有的墮落人主修不俠義,這是金魔;有的墮落人主修不禮敬,這是火魔;有的墮落人主修不智慧,這是水魔;有的墮落人主修不信仰,這是土魔。魂魄輕重各半,就會滯留人間。魂能輕能升的尊貴,因爲這是大道的方向;魄能重能降的卑賤,因爲這是萬物的方向。靈明的魂賢良,狠厲的魄愚魯。輕陽的魂光明,重陰的魄幽暗。飄揚的魂飛禽,鈍厚的魄走獸。明亮的魂神仙,幽暗的魄魔鬼。魂魄的形狀地址,魂魄的思想愛好,都與正反五行暗中契合。因爲正反五行的變化角度,是360度的圓,每一度都是一種魂魄,每一種魂魄,又不知有多少。所以天地之間,魂魄滿盈,卻仍然在不斷增加中。以五事如視味思嗅聽、目舌腦鼻耳等等,歸類於簡單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勝過長篇大論。以簡單的五行,歸類天下所有的動物爲鱗羽保毛甲,勝過長篇大論。這種歸類,就好像醫卦星相,真誠不二的自然契合,五行也來相應,直至旁枝末節。如果真誠未到,即有二心,二心就是矛盾,自然會矛盾重重,問東指西而沒有效驗了。聖哲的人假借萬物遊戲人間,不得不知曉五行以應萬物。 關尹子說:五行實踐了三行,就會得到魂。最簡單的得魂道路是:首先得水,再得火,再三得木。這也是水數一、火數二、木數三的意思。得水就是得精,得火就是得神,得木就是得魂。什麼是水數一呢?首先用虛空做眼睛,去觀察,得精;一次呼吸一次精的得失,完全失去精的一瞬間,意味著觀察者是精,意味著眼睛是精。什麼是火數二呢?得精後道母繼續無爲自然呼吸精,時間久了,就會在精的上丹田出現火。火大就會發光,光有五顏六色,這五顏六色的光就是神。什麼是木數三呢?上丹田火越大,下丹田水越稠。水粘稠稱爲精。精粘稠得流不動了,就好像果凍。果凍不斷結晶,這就是魂。魂的硬度就在液體與固體之間,而木的硬度在液體固體之間,所以魂是木。魂的結晶,來源於火大,這就是火生木的意思,其過程是水通過火變木。用虛空觀察火的動畫,將動畫用思想語言描寫出來,火就會向下走而生木,只有這樣木數才會是三。如果無念地觀察火的動畫,火就會向上走生金,那麼金數就是三了,這就是火中金的意思。魂通過語言的描寫而來,也就是魂通過認識而來,也就是魂通過文章、理論、論道而來,所以可以說魂是認識,魂是推理,這樣說是爲了指出得魂的關鍵所在,用心良苦!魂人最顯著的特點是文章理論言說很多。精神離開肉體,肉眼不能看見;精神魂離開肉體,肉眼能夠看見,看見的是魂。看見的魂的形狀,類似耳目口鼻心。慈愛就是精,是類似耳目口鼻心的起始,所以是魂的父本;觀察就是神,是類似耳目口鼻心的直接生成體,所以是魂的母本。慈愛與觀察雖然各有不同,卻都是因爲理論認識而來。理論認識出來了,才會有慈愛觀察的行動。有了慈愛觀察的實踐,才會有水火的父母。水是父精,火是母血,與人倫大道相同。如果對慈愛沒有自己的親身感受與認識,精就不會向下結晶。沒有認識的慈愛,人的生命如鎖扣門;沒有認識的觀察,人的生命如燈光照。如果只行無念,人的認識就不會萌芽,人的生命就如同鎖燈這樣的死物,那我的生命還有什麼意思呢? 關尹子說:例如擊鼓傳音,鼓的形狀,就是我的身體。鼓的聲音,就是我的感覺。已經不擊鼓了,鼓的餘音還在,慢慢的餘音也終不可聞。鼓得形狀就象我的精,鼓得聲音就象我的神,鼓得餘音就象我的魂魄。認識了五行一次呼吸一次生滅,認識了五行一次呼吸一個輪迴,那麼五行這種暫時的東西,又我與有什麼關係呢? 關尹子說:水火木三行,猶如有皮有肉沒有果核的果子。要想得到有果核的果子,必須守侯到水火土三行出現。土是固體的果核,是道果的中心。如果水火土這三行不具有,就如同在水災旱災石頭地里,農作物難以生長。精水神火意土,這三行本來是不能水乳交融的。唯有守侯道母道根的人,才能讓三行恰到好處地同在。所以可以縱見五行的數,橫見某行發展的兩個方向。這就好像法術咒巫這些人,能在無中看見多有,能在根中看見枝葉。 關尹子說:魂是樹木。樹木萌芽在冬水,開花在夏火。所以說,人的魂隱藏在夜精,顯露在亮神。修行人在得到精的時候,人的言說、文章、理論都是與衆不同的,這是因爲精不是人。修行人在得到神的時候,儘管衆人的言說、文章、理論仍然不同,人卻能夠知曉它們的意思相同,說的就是一回事,這是因爲神沒有你我的區別。 關尹子說:知曉了人的肉體,如同夢幻中的身體一樣不真實,就會把身體的司令——情感,當做真實。跟隨情感去觀察,就會覺察到隱藏在觀察後面的神,這時候就會明白,情感也如身體一樣虛幻不真實,真實的是觀察,真實的是神。知曉了神一瞬間無視距離,到達銀河系、到達宇宙的邊緣,而神卻仍然沒有走、在我身,這樣就可以讓神,游飛在沒有三維空間的空間。知曉了這個物體,如夢幻中的物體一樣不真實,隨著人對物體的感情去觀察,可以讓精凝固成物體,也可以駕駛物體游飛在人跡罕至的荒野空間。如此的道,能夠得到精神而長壽,能夠忘掉精神而超越世俗的生命。思想天邊體內,就會察覺意識的膨脹收縮,意識的膨脹收縮,就會在體內得到冷氣熱風,吸收冷氣熱風就可以生精,這就是意識生精,也就是金生水。吸收日光月光就可以養神,這就是木生火。如此這般的生精養神,是從自外向內的方向,來得到精神。觀察虛無中的精神,是從自內向外的方向,來得到精神。世間有小功法,生津漱口而吞咽,就是自外而內的養精法。內外交加積精累氣,稱爲節儉,稱爲重積德,精所以沒有窮盡。世間有小功法,用手按摩臍輪,令熱如火,就是自外而內的養神法。內外交加積火累神,稱爲節儉,稱爲重積德,神所以沒有窮盡。說到忘掉精神,而超越世俗生命的方法,人已經在說魂魄的時候,說過了。 關尹子說:實踐禮敬卑下的修行人,神不會向體外縱橫奔馳,這樣可以凝神在體內。實踐慈愛情感的修行人,精不會向體外縱橫奔馳,這樣可以凝精在體內。實踐二人如一人的修行人,古人稱爲仁人,就會得到人類共有的神光。認識神光令人明理,神光輕清令魂變輕。實踐俠義武勇的修行人,能夠讓魄變重變暗,能夠駕駛金魄。 反覆搓泥,用水滋潤泥團,用陽光照耀泥團,泥團周圍就有了水蒸氣。所謂天一成水,就是首先去取水;所謂地六成之,就是有了泥團後,液體水曬成了水蒸氣水曬成了水蒸氣,水就成功完成任務了。 關尹子說:螃蟹已經做成了美味佳肴,已經沒有生命了。但從螃蟹身上掉落的一隻腳,沒有煮,仍然在動彈,這說明這隻腳是有生命的。什麼叫做生?什麼叫做死?生不過是氣的聚合而已,死不過是氣的消散而已。那讓氣聚合消散轉動不休的一,既沒有生也沒有死。想要不生不死,以一爲我就行,久行以後,一與我就沒有區別了。如果,人以,可以聚合可以消散的氣,爲我,我就有生有死了。所以有生有死與長生不死,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關尹子說:有的人站著死了,有的人坐著死了,有的人躺著死了,有的人病死了,有的人毒死了。不管哪種死法,對於死來說,都是同樣的死。沒有哪種死法高尚,沒有哪種死法下賤,沒有哪種死法中等,沒有如此這般的種種區別。唯有實踐大道中聚合消散的人,穩守大道,對聚合消散都不關心,聽任自然,才能既不見生,又不見死。 關尹子說:關心生死的人,有的說,人死後還有靈魂存在;有的說,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死了什麼也沒有了;有的說,人死了,在某種條件下會真正地死了,在某種條件下會繼續活著。有的說,人應該喜歡死亡;有的說,人應該畏懼死亡;有的說,人應該當生就生、當死就死,放任自流;有的說,人應該超越生死。如此這般討論下去,永恆的存在物,更多地變成了思想、認識、情感,令人離永恆的存在更加遙遠。他們唯獨不知道人的生死,猶如馬手牛翅,本來就不存在,就連不存在也不存在。以火燒道,道也是火,以火燒火,不能傷害。以水灌道,道也是水,以水灌水,不能傷害。

第四章、道的標記就是精神魂魄(符)

關尹子說:水可以分離可以融合,是因爲它精通沒有他人的道理,火或因爲脂肪或藉助草木燃燒,是因爲它沒有自我的概念。所以收攏耳音前後左右都能聽見,沒有他人,智慧到了極點就沒有他人,太極陽爻也沒有他人,冬天凋零了秋天的萬物所以沒有他人,黑不可改變,沒有他人,北方的大地長存也無人,都稱爲精。用舌頭放在牙齒的中間,用牙齒來發出言語,就沒有我,謙恭的禮節猶如沒有自我,無極陰爻也沒有自我,夏天憑藉了春天的萬物,也沒有自我,紅色可以改變,沒有自我,南方的天空也沒有自我,都稱爲神。因爲精沒有他人,所以大米去掉殼精華存留,因爲神沒有自己,所以鬼魂寄託到物體上神情顯現。精氣到達極點的人忘是非,忘得失,在這邊而不是在那邊,精神到達極點的人有時暗昧有時強,有時在那邊而不是在這邊。所以說,精神好像水火。五行元素相生相剋,環環相扣,向前看沒有開始,向後看沒有終結。據此來看我的精一滴也沒有存亡發生過,我的神一縷也沒有生滅交替過,不但沒有自我也沒有他人,而且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藉助這個道理便可以與日月齊光,天地同壽,達到天人合一的神妙境界。 所以說:精是水,魄是金,神是火,魂是木。精主水,魄主金,金生水,所以精的種子孕育在魄之中。神主火,魂主木,木生火,因此神的種子潛藏在魄之內。只有水這種元素的屬性,能孕育金並且安撫它,能滋養木並且壯大它,所以化和產生了魂魄。只有火這種元素的屬性,能熔化金並且把他銷融,能點燃木並且把他燒毀,所以平息制定了魂魄。想那精上應天氣代表寒冷,下和地理代表河流,中歸人類成爲精氣。想那神,上應天氣代表炎熱,下和地理代表火焰,中歸人類成爲元神。想那魄,上應天氣代表乾旱,下和地理代表金石,中歸人類成爲七魄。想那魂,上應天氣代表溫和,下和地理代表森林,中歸人類成爲三魂。只要用我的精氣,契合天地萬物的精氣,好像千萬水滴可以匯成一片海洋。用我的元神契合天地萬物的元神,好像千萬火焰可以合成一場烈焰。用我的記憶(魄-)契合天地萬物的記憶,好像千萬種金屬化和成一個礦藏。用我的靈魂,契合天地萬物的靈魂,好像千萬顆樹木聚合成一片森林。則天地萬物,都成爲我的精神魂魄,還有什麼可以消滅,什麼可以產生呢? 所以說:五行變化的過程,是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行環環相扣,變化沒有終止,所以生命的個體意識變化流轉於天地之間,經過不知幾萬億的年歲,也沒有盡頭,然而就好比植物的種子和新芽的相生關係,種子不知萌發了多少新植物,就算天地那麼廣大,卻不能從空種子裡長出新株來。又好比動物的卵生出新生命,卵子不知道誕生了多少新個體,就算陰陽那麼巧妙,卻不能從未經受精的卵子中產生新物來。所有來到個體中的元神,都是通過呼吸產生了意識,從無意識的物體變成了我,從而沒有生命不具有我的意識,這都是五行變化的結果阿,誰能破壞這種規律呢? 所以說:衆人沉迷於後天欲望和記憶,壓抑了先天本性,是因爲重視金的作用而忽視了木,聖人重視先天本心而抑制了後天欲求,是因爲重視木的作用而抑制了金。是源於欲望的隱藏本性也隨之變化,,性的展現欲望也隨之因果。魂白天寄托在眼睛,魄夜晚歸依於肝臟。寄托在眼睛所以能看見,歸依於肝臟所以能夢見。看見的東西本來沒有區別是一體,但是卻將其區分爲天地萬物,這是魂的習慣,夢見的東西本來沒有區別是一體,但是卻將其區分爲別人自己,這是魄的習慣。火生土,所以神產生意,土生金,所以意產生生魄。神的運動變化,不稱之爲神,而叫意,意的產生流轉,不稱之爲意,而叫魄。只有聖人知道我本來不是我,知道物本來不屬於物,都是因爲思慮算計產生的東西。所以他看到萬物產生來到,都歸於先天本性,而不用後天私念去對待。本性,是私念未有產生的狀態,沒有私念就沒有意識。就像未有火就不產生土,沒有意識也就沒有記憶和欲望。就像沒有土就沒有金一樣,五行少了一環,其他的就無從產生流轉。所以能融入天地萬物,以宇宙的本性爲自己的本性,所以能融入天地萬物,以宇宙的慾念爲自己的慾念。所有宇宙的精妙都是我的本性,所有宇宙的功用都是我的慾念,這樣未有任何事物可以拖累役使我的,拋棄了肝就像拋棄了肺,棄了本性就像拋棄了欲望。 所以說:鬼升天者爲魂,鬼沉濁者爲魄,連漢字構成都遵循這個原則。鬼這個東西,是人死後所變化的。雲是風的象徵,風在五行里屬於木,白是氣的象徵,氣在五行里屬於金。風稀薄,所以輕靈透明,輕靈透明所以能上天。金堅固,所以沉重渾濁,沉重渾濁所以能入地。爲人清白正直者,死的時候魄跟著魂升天,爲人汙濁奸愚者,死的時候魂跟著魄入地。有人因爲仁而死後升天,是因爲木星保佑他,有人因爲義而死後升天,是因爲金星保佑他,有人因爲禮而死後升天,是因爲火星保佑他,有人因爲智而死後升天,是因爲水星保佑他,有人因爲信而死後升天,是因爲土星保佑他。五行的旺衰程度每個人每件事是不一樣的。所以天地間有各種各樣的事物,數也數不過來。把五種事歸類爲五行,用五行作五種分析,比說什麼空話套話都勝強百倍。比如用龜甲和蓍草占卜,至誠的意念自動應和五行,所以能知過去未來。假如心不至誠,測什麼事情也不會靈驗。聖人藉助外物推演世事,不能不精通五行的知識。 所以說:五行都有魂(根源)根源就是認識,觀看者的靈魂是精氣,被觀看者的靈魂是神氣。能認識外界的屬於魂,比如耳朵眼睛嘴巴鼻子心靈都由此根源產生。性慾是精氣的根源,是那父親的本源,愛慕是神靈的根源,是那母親的本質。性慾和愛慕雖然不同,但是都由認識產生,他們結合產生的東西本來是由認識產生的。「一」是父親,所以萬物都是繼承了父親的氣,氣在五行里用水代表。「二」是母親,所以萬物都是繼承了母親的血,血在五行里用火代表。有父有母,他們才能產生生命。只有性慾而沒有認識,好像門鎖牢牢鎖緊,只有愛慕沒有認識,好像孤燈白白照應。如果我沒有認識,我的生命何來? 所以說:人生好像鼓槌敲鼓。我的行爲好比鼓的形狀,我的感受好比鼓的聲音。鼓槌已經敲完了,聲音還沒有消逝,最後還是消散而不存在了。鼓的形體如同我的精氣,鼓的聲音好比我的神氣。敲鼓的餘音好比那魂魄。這樣才知道人生轉瞬而逝,實際是五行的連鎖作用我又擁有什麼呢? 所以說:果實要有種子,必須等到精神識三者都齊備的時候然後才能生生不息。如果三要素不全,好像大旱大澇和土壤大板結,生命就不能誕生了。那精水神火意土,三者本來沒有什麼關係,可是農夫用植物的根把他們聚合在一起,所以能在其中見到新事物的誕生成長。其實巫術玄學的道理也一樣,都能在無中生有,預見未來,變化形神。 所以說:靈魂屬於木的元素。木生根於冬水而成長繁榮於夏火。所以人的靈魂夜裡藏在精氣里,白天出現在神識中。人夜裡做夢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精氣沒有別人的概念,人白天見到的東西都是大家一樣的,所以神氣沒有自己的概念。 所以說:知道我的形體和夢中的形體類似,隨著心情的改變而看見不同的世界,就可以神飛九天遨遊那太清之境,知道世界上的事物其實就是夢中的事物,隨著心情的改變而看見不同的未來,就可以凝結精氣而馳騁八荒之地。這種得道的境界,可以憑藉精神而長生不老,也可以遺忘精神而超出生死。調節呼吸,養精蓄銳,好比金生水。采日月之華,調養心神,好比木生火。所以藉助外物而延續精神。飲下瓊漿玉液,保養精氣,精不會窮盡,激發丹田神火,保養元神,神不會窮盡。所以藉助外物而延續精神。假如忘掉了精神而超越了生死,我曾經說過你懂的。 所以說:勤於禮節的人,心神不會外馳,可以積蓄元神。勤於學問的人,精力不會分散,可以積累精氣。仁愛會使陽氣明朗,可以使魂輕靈,正義會使陰氣隱遁,可以使魄節制。所以說:蜣螂搖動牛糞丸製成藥丸而存精在其中所以糞丸中有白色的卵一會兒就孵化出幼蟲。如果蜣螂不存思那麼卵怎麼會呈現白色呢 所以廚師作大閘蟹,把一個蟹腳忘在桌子上。大閘蟹已經作成美味佳肴了,剩下的蟹腳還在動彈。這樣看生死的事,不過是一團精氣的聚散過程罷了。其實並沒有生死,凡人卻要算計生死。 所以說:有站著死的,有坐著死的,有躺著死的,有病死的,有被毒死的。這些死,沒有什麼區別。但在得道之士眼中,根本就無所謂生,所以就無所謂死。 所以說:討厭生死的人和想超越生死的人,都是他內心的大禍害。假如你生而爲人要是有討厭生死的和超越生死的追求,那就只能成爲妖怪不能成爲道士。 所以說;算計生死的人,有的說死了我還有靈魂,有的說死了就什麼都沒了,有的說,死了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有的說死後既存在有不存在。有人說應當慶賀死亡,有人說應當恐懼死亡,有人說應當任憑死亡,有人說應當超越死亡。說法花樣百出,爭論不已。難道不知道我們的生死,就像馬的手臂,牛的翅膀,本來就不存在,還要歸於不存在過的不存在。死亡就好像用水去淹沒水,用火去燒毀火,既不能燒死他,也不能淹死他。

第五章;心靈是大道的鏡子(鑒)

關尹子說:一心沉迷於預測吉凶的人,靈驗之鬼控制他的行爲吸取他的魂魄;一心沉迷於女色桃事的人**之鬼控制他的行爲吸取他的魂魄;一心沉迷於悲觀主義的人,沉鬱之鬼控制他的行爲吸取他的魂魄;一心沉迷於放蕩瀟灑的人,狂放之鬼控制他的行爲吸取他的魂魄;一心沉迷於盟約詛咒的人,神奇之鬼控制他的行爲吸取他的魂魄;一心沉迷於美食靈藥的人,物利之鬼控制他的行爲吸取他的魂魄。這些吸取人魂魄的鬼怪,有的則是以「陰」物爲身體,有的則是以幽暗爲身體,有的則以風爲爲身體,有的則以氣爲身體,有的則以塑像爲身體,有的則以彩畫神像爲身體,有的則以寵物爲身體,有的甚至以小人爲身體。它們用它們的精氣勾引受騙者,受騙者以自己的精氣接受勾引,精氣相互勾引,就產生了神奇的反應。被鬼附體的人,有的能夠解決奇特的事情,有的能解決異樣的事情,有的能解決一些喜凶禍福的事情,這些人非常驕傲自大。他們不說鬼上身,反而說自己得道成仙,時間長了他們或死在食物中毒中,或死在刀兵下,或上吊自殺,或投井而亡。只有聖人能請神驅鬼而不被神鬼控制,役使萬物而掌握契機,可以化和它們,可以分離它們,可以駕馭他們,每天在應付萬事萬物的時候,聖人自己卻心如止水。 不能做到一心無二,五種感官紛擾外馳,就沒法靜心歸一,不能做到心無外物,五行的變化顯現無窮,就沒法排除物慾,不能做到心靜如冰,千萬種雜念流過腦海,心靈就無法沉靜。常人就算能一心,卻常常生出二意,就算能虛心,卻往往變成自滿,就算是靜心卻常常被擾動打亂。只有聖人能排除萬念,靜止於一呼一吸之中,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夠役拘我的明徹心鏡,把一呼一吸化爲世間所有,沒有什麼可以打亂我的無爲境界。 燃燒了千年的火可以突然間就熄滅,積累了千年的意識可以瞬間就被消除(指坐忘)。 小船在流動行走,之所以可以流動行走,是水在行走,並非船真的在走。車子在運動行走,之所以運動行走,是因爲牛在走並非真的是車在走。思維的是心,之所以在思維,是因爲意在思維並非心真的會思維。 知道是什麼原因使它這樣,其實是不知道什麼原因使他這樣,所以,他的來源沒有追從,他的去後沒有任何遺留。來源沒有追從,去後沒有遺留,所以,就能保持與天地本源同一,沒有古也沒有今。 知道「心」是沒有任何東西的,則就知道萬物是沒有東西的。知道萬物是沒有東西的,則就知道「道」是沒有東西的。知道「道」是沒有東西,所以不去推崇那高尚無比的行爲,不對深奧玄妙的道理感到驚訝。 萬物與「我」相交,則心就形成了;兩木猛烈摩擦,則火就會產生。不能說這樣的事情在於我,不能說這樣的事情在於他,不可以說這樣的事情不是在於我,不可以說這樣的事情不是在於他。執著分清他與我,則爲愚蠢的事情。 不要斤斤計較你所謂的利害與是非,你的利害與是非,果真得到真的利害與是非嗎?聖人尚且不能認識,不能知道,何況你這樣的普通人呢! 在夜晚做夢的時候,夢的時間可能要比夜晚更長。「心」不知道什麼時候生在齊的時候,「心」所看到的都是齊國的事。後來又到了宋、到了楚、到了晉、到了梁,「心」中所存的東西已經是不相同了,所以個體雖然不一樣,心卻沒有時空的界限。 善於射箭的人向弓學習而不向夏羿學習,善於駕船的人向船學習而不向船師奡學習,善於用心的人向心學習而不向聖人學習。 是非美醜,成敗虛實,其實都是大道在運行操縱,可是生命因爲有自我卻認爲屬於自己控制占有,所以用虛幻的言行來改變,用聽天命盡人事的態度來改變,甚至毫不關心聽之任之,不管怎樣大道的運行依舊,結果還在那裡。 好像你舊地重遊,昔日記憶歷歷在目,這些記憶是忘不了也改變不了的。善於拋棄記憶幻覺的人,把意識變成了智慧。意識變成了智慧的道理,你知道嗎?比如說,想如意則思到鬼,心中震慄則思到盜賊,心內恐怖就叫做識。如果把黍認作稷,把玉認作是石,則是象漂浮或者妄想,沒有個底的。 尤如在觀看奇物,產生了奇物的「想」,產生了奇物的「識」。這種想、這種識,根源是不在於「我」自身。 尤如今日的事,今日已經成爲定局了,至於明天,想知道明天的事還沒有知道,但到了明天,未知道的事情,卻紛紛到來讓你知道。這些都是有生的緣分,名叫「想」、名叫「識」。 尤如犀牛望月,月的光形影入牛角,牛角好象月亮一樣,這是特別有「因」才識「生象」。雖然牛角有月的形狀,但它並不是真正的月亮。起始就不在於一個角形,胸中自有天地萬物亦是這樣。 知道這種道理者,在事物外表不表現其物狀,在事物內部不見其真情。 萬物都生於土,但最終也會變成土。事情都是生於意的,但最終也都變成意。知道只有意,則一下子可能「是」,一下子可能「非」,一下子可能是「善」,下子可能是「惡」。意是可能隨時在變化的,但「心」卻無法變。意有可能覺悟,而「心」卻沒有覺悟。唯獨「一我心」,則所藏的「意」,往復循環不斷。事情,火起火滅,起落不斷。我的「心」有「大常」者就能存在之。 「情」在心中產生,「心」在本性中產生。情緒波動,「心」就在流動,性就象水一樣。外來干預「我」者,尤如石頭火-岩漿傾瀉下來一樣,以「性」來承受它,則「心」不產生「如物浮浮然」的狀態。 賢愚與真僞,有的能夠認識,有的不能夠認識。他雖然有賢愚之分,他雖然有真僞之分,而能夠稱作賢愚與真僞的,只能說是自我的一種認識而已。知道的都是認識所形成的,所以,雖然說是「真」,實際上也是「僞」的。 用心去感應事物,不會產生心而產生「情」,物件交通於心,不產生物件而產生認識。物體尚沒有是不是真,何況於認識來說,是不是真,認識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何況對於「情」來說,是不是真,而有一些癡心妄想之人,在這些根本是「無」之中,固執地認爲是「有」。在這些時常變化之中固執地認爲這是常理。 「一情」得到了認可,就能積聚爲「萬情」,「萬情」得到認可,就可以積聚爲萬物。萬物來去是沒有窮盡的,但是,我的「心胸」卻是有限的空間,所以,我的「良心」受制於所謂的「情」,我的根本的「情」卻受制於外物。 可以使它離去,可以使它到來,而這些來來去去的,本來就不在於自我的意志。這都是造物主在使役著,本來就是無休無止的。殊不知,天地雖然很大,但是,造物主只能使役有形的東西,卻不能使役無形的東西。陰陽雖然維妙,能夠使役有「氣」的東西,卻不能使役「無氣」的東西。 「心」所主的事情,則「氣」就跟著走,「氣」所主的東西,則就有「形」跟著相應出現。尤如「太虛」能夠在一個碗(比喻)中能造就出萬物來,而這些萬物並不叫做「太虛」。我的一個「心」能夠變成「氣」,也能變成「形」,但是,我的「心」卻是無氣、無形的。知道了我的心是無氣、無形的,則天地、陰陽都不能使役我了。 一個人在平常之日,眼睛能看見「非常之物」的話,都是「精」所結聚而產生特異功能之使然。如果一個人在有病的日子裡,眼睛能看見「非常之物」的話,則是「心」已經有所虧損而產生幻覺而已。如果知道我的「心」能夠在「無」之中顯示出「有」,則就能知道我的「心」能夠在「有」之中顯示出「無」。如果沒有此信仰,自然不會出現此神奇功能。 有人說,先天的本識已經昏沉了,怎麼能沒有信仰呢?我回答說,比如捕蛇的師傅,心中不害怕蛇,他雖然在睡覺時夢見蛇,也不會恐懼害怕。所以,黃帝說,道是沒有鬼與神的,道是獨往獨來的。 我的思慮每天都在變化,能夠使它產生變化的,並不在於自我,而在於命。如果知道只有「命」,則在外不見「自我」在內則不見「心」。假如我們的雙眼,能夠看見天地萬物所有的東西。但是,當遇到強光照射時,會暫時失去視覺,一時會什麼也看不見。 眼睛長期觀看細小的雕刻物件者,則越會傷眼睛。耳朵長期聽交響聲音者,則其聽覺就會受傷,「心」所想的都是玄妙的東西,則「心」的明智就會受傷。不要以我自己的「心」來度量他人的「心」,而是要以他人的心來度量他人。知道這種學說的人可以籌劃事情,可以行於德,可以貫通道,可以交際朋友,可以忘卻自我。 天下的道理,小的過錯不加以制約就會變成大錯,大錯不加以制約就會造成失控而不能制約。所以,能夠控制「一情」的人,就可以成爲有「德」能夠忘卻「一情」的人,就可以接近大道。

第六章;自我是大道的功用(匕)

世上的人呀,以自我之所思所想而不同於他人的所思所想,他人的所思所想不同於我的所思所想,而分出他人與我的區別,但其有所不知,在睡夢中的人亦是自我的所思所想不同於他人的所思所想,他人的所思所想又不同於我的所思所想,誰是我呢?誰是他人呢? 當今世上的人呀,以自我的痛苦而不同於他人的痛苦,而他人的痛苦又不同於我的痛苦,而分出他人與我的區別的。但其有所不知,在睡夢中的人亦是自我的痛苦不同於他人的痛苦,而他人的痛苦也不同於我的痛苦,誰是我呢?誰是他人呢?指甲與頭髮不知道什麼是痛,而手與腳則不知道思考問題,雖然亦是我的一部分,爲什麼它們對於思維與痛覺存在不同呢? 當今世上的人呀,以自己晚上單獨所見到的爲做夢,以衆人白天一齊看見的爲覺醒。但其有所不知的是「精」所結聚亦有些東西,即使是在白天也是一個人單獨看到的。「神」所會合,亦有的事情是兩人以上在夜晚同一個夢中見到的。這兩種情況,都是自我的精神,哪樣是做夢呢?哪樣是覺醒呢? 當今世上的人呀,以暫時見到的爲做夢,以長久能見到的爲覺醒。但其有所不知的是,「暫時所見到」的爲陰陽的器皿,「長久所見到」的也是陰陽的器皿。這兩種現象,都是自我的陰陽,哪樣爲做夢?哪樣爲覺醒? 喜愛「仁」的人,經常做「松柏」、「桃李」(即結拜、結交)的夢,喜愛「義」的人經常做兵器刀槍金械鐵棒(即武打)的夢,喜愛「禮」的人多做擺弄「簠簋籩豆」(即祭祀用的器具)的夢,喜愛「智」的人,經常做江湖川澤(即旅遊玩水)的夢,喜愛「信」的人,經常做山嶽原野(即旅遊登山)的夢。 被「五行」所拘役的天下萬事萬物沒有能夠逃脫的。然而,在夢中有的聽聞某件事情,有的思慮某件事情,所做的夢也隨之變化不定,「五行」是不可以限制它的。聖人用「心」來駑駕萬物,攝製心神保持天性,則「心」等同於天地造化,「五行」亦是不可以制約他的。如果你見到「蛇首人身」的怪物,或者「牛臂魚鱗」的怪物,或者「鬼形鳥翼」的怪物,請你不要見怪,這些怪現象都不及夢裡見到的怪,夢見怪事不及覺醒時覺得怪。有耳、有眼、有手、有腳,有什麼可怪的,大言論家不能用語言真實表達,大智慧者不能真正表達自己的思維。有的人問於我說:「你是哪個族?姓什麼?名什麼?字什麼?吃什麼?穿什麼?朋友是誰?僕人是誰?用什麼琴?讀什麼書?什麼是古?什麼是今?」我一時默然無語,不能對答一個字。有的人還對此問題窮追不已,我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而應答他說:「我自己還不能看見我自己,哪樣將才是我所需要的呢?」 「形」是可以分開也可以組合的,可以延續也可以隱藏的。一對夫婦可以生出兩個小孩,這就是形可以分開。一對夫婦兩人只生出一個小孩,這叫做形可以組合。經常吃黑芝麻則可以延壽,這叫做形可以延壽。夜晚沒有月光的情況下,衆人看不見我,這叫做形可隱藏。 在「一碗」(即一個小天地)中生出萬物來,就好象廢棄的事物換成新生事物一樣,所以叫做「分形」。在「一碗」(小天地)中合併萬物,就好象破了的嘴脣可以補合一樣,所以叫做「合形」。以「神」存於小天地中,以小天地存於形中,所以叫做「延形」。組合形於「神」之中,組合「神」於虛無之中,所以叫做「隱形」。你想知道這些嗎?你想做到這些嗎? 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可以看見的,則沒有任何一種物體不是我所見到的。沒有任何東西不可以聽聞,則沒有任何一種物件不是我所聽聞的。五行所管的所有物體可以保持其基本形狀,沒有任何東西不是我所看到的形狀。五味可以保持其氣味,沒有任何東西不是我所聞到的氣。所以,,我所看到的「形」與聞到的「氣」,包括了天地萬物。 耕田的農夫在訓練駛牛的過程中自己也變得粗獷,打獵的山民在獵老虎的過程中則變得異常勇敢,捕魚的漁民因經常練習水性而可以在水底浸很久,戰場上的戰士因長期騎馬而變得剛健。萬物都可以爲我(而改變我),我的一個身體呀,體內可以養活非常多的蟯蟲和蛔蟲,外面卻生長著蝨子和跳蚤,有瘕病之時變成好象龜好象魚一樣,有瘻病的時候變成好象老鼠好象螞蟻一樣,我豈不是可以變成了萬物? 我作爲「我」象在灰土中的金粉,而不如礦山和河砂之中的礦金。開採礦山可以冶煉得金,洗淘金沙也可以得金,而飛揚灰塵一背子,也無法得到金。 一隻蜜蜂非常微小,它也可以旅遊縱觀於天地,一隻小蝦非常微小,亦可以放肆在大海中邀游。泥土可以雕塑成人像,有的貴,如神仙佛祖,有的賤,如童僕,有的是男有的是女。其質地雖然都是土,但其破壞土本身的性質純屬是人爲的呀 自己的眼睛觀看自己的眼睛,看不到任何色彩;自己的耳朵聽自己的耳朵,沒有任何聲音;自己的舌頭嘗自己的舌頭,沒有任何味道;自己的心摸自己的心,沒有任何東西。普通的衆人重視外表的裝束,賢人則重視內心的修養,而聖人認爲這兩者都是虛僞的。 我的自身爲五行所管的「小天地」(碗指的是小天地),而五行自己的小天地,其性質尤如同一物一樣。假如有一樣東西,可以用它來取水,可以用它來取火,可以用它來生木,可以用它來凝聚金,可以用它來變物爲土。其性質的所包含所攝取,原本就沒有什麼差別。因此,鳥兒興盛的時候,毛蟲就被限制生長,毛蟲旺盛的地方,蛇蜴(鱗蟲)就不能很好生長。知道五生相生相剋(互用)者,可以忘卻自我。 測卦用的龜殼沒有自我,但卻能預測萬事;磁石沒有自我,能夠有很大的吸力;鐘沒有自我,但是卻能發出很大的響聲;船與車沒有自我,卻能走得很遠。因此,我的一個身,雖然有智慧與力量,能行走能發音未嘗有著自我。 鬼蜮能夠含沙射影擊中人的影子的要害將人害死,知道嗎?無知的也是自我,則普天之下「自我」無處不在。 心中經常回憶思念的人好像忘記了飢餓,心中經常懷著怨恨的人好像忘記了寒冷,心中經常掛念養生的人好像忘記了自己的病,心中經常激動的人好像忘記了自己的傷痛。如果吸納小天地(碗)以養自身的「和」,怎麼會有飢餓感呢?保存「神」用以滋潤身體使其溫暖,怎麼會有寒冷的感覺呢?用五行來保養五臟,(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則內臟沒有傷害,怎麼會有疾呢?把五臟歸還於五行,內臟就不會傳達感覺,怎麼會有疼痛呢? 一個不刻意、不狡詐、不妄爲人的就是「無我」(沒有自我)。雖然他還有智慧、有作爲,但是,不妨礙他達到無我的境界。好像一團自然的火,雖然躁動燃燒不停,時常噼啪響,但是,未嘗有著自我的參與。

第七章;物化是大道的熔爐(釜)

原本就是虛無的,把萬事萬物歸於道的,萬法歸一。事物原本就是實有的,用道來運作事物的,應對如流。 得道的人至尊,可以輔助世人;得道的人獨立,可以樹立自己。 明白「道」不是時間所能夠拘役的人,就能以一日當作一百年,或以一百年當作一日。明白「道」不是空間所能夠有阻礙的人,能以一里當作一百里,或者一百里當作一里。知到「道」雖然無氣無形卻能調遣有形之氣的人,就可以呼風喚雨。知到「道」雖然無形卻能夠從無中生出有形的,就可以變易鳥與獸。 得到道之中清純奧義的人,什麼東西都不能壓垮,他的身體輕清呀,可以騎在鳳凰、仙鶴上面。得到道之中渾然奧義的人,什麼東西都不能淹死他,他的身體玄冥呀,可以睡覺在蛟龍與巨鯨上面。 「有」就是「無」,「無」就是「有」,知道這個「道」的人,可以拘鬼譴神。「實」就是「虛」,「虛」就是「實」,知道這個「道」的人,可以金遁土遁。「上」就是「下」,「下」就是「上」,知道這個「道」的人可以瞬移外星。「古」就是「今」,「今」就是「古」,知道這個「道」的人可以占卜未來。「他人」就是「我」,「我」就是「他人」,知道這個「道」的人可以讀人思想。「物體」即是「我」,「我」即是「物體」,知道這個「道」的人可以腹中生身。 知道維度是由「心」變化出來的,就可以修煉觀心,就可以結成元嬰。知道天地是由「心所產生的,以此感應接受大道元神,可以把人體當作煉丹的爐。以此來調遣外物,可以收伏老虎與豹子。激發人的潛力,有可能有奪取天地造化,冬天可以造雷電,夏天可以造冰雪。讓死屍能夠行走,枯木能夠重新茂盛,用小豆可以攝取鬼魂,一杯水中可以釣魚,牆壁上畫一個門也可以開,用土塑造的偶像也可以講話,所有這些現象,純屬小宇宙所爲,所以,能夠變化萬物,現在的什麼萬種情思,亦是「小天地」所爲的。 而小宇宙作爲一種事物,有會合也有離散,我之所以奉行小宇宙者,原本就未嘗有會合,亦從來沒有所謂的離散。有會合者叫做「生」,有離散者叫做「死」。如果從來沒有會合也從來沒有離散的,就是沒有生也沒有死。客人有的來有的去,這種傳遞經常的自然發生的。 有的人喃誦禱告經文的,有的人從事祭拜神靈的,有的從事畫符咒的,有的從事魔法的,這些人都可以役使神靈而駕駛小天地變化萬事萬物。只有那些沒有誠心的人,很難得到「自信」,而不同於所要祈求的事物,因此,這是假借而爲之的事。假如知道只有誠心才能求事,沒有虔誠的態度的求測者也是同樣得不到結果。 得道之人一呼一吸間瞬移,一日可以行走四十萬里,這種變化可以謂之神速呀只有聖人是沒有存在也沒有變化的。 青鸞子(人名)活了千歲,而這千歲之中不斷變化,桃子(人名)五次當官而五次心態都在變化。聖人恭敬地事奉事物,怎麼不想在這人世間建功立業呀?有形、有數的人害怕變化,因爲他們覺得後果是不可以知道的。 萬事萬物都在不斷變遷,互相在隱藏與顯現之間變換,這是氣息變化而已,只有聖人知道整體而跟隨其變化。 指甲與毛髮不斷在生長著,血的循環(榮)和氣的周流(衛)的進行著,無時無刻沒有停止過。衆人都見到在它們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而不能見到它們每天或每時的微小生長。 賢人雖然能夠見到它們微小的生長變化,但是,卻不能控制其變化。聖人則能控制其變化,所以,聖人能夠無變化。 在己家裡有一些習以爲常的見聞,進而串門、鄰居、鄰里、城外、山上、河中見聞就根本不同,好的或不好的隨處可聞,和善的、競爭的也跟著來了,得到的、失去的也就成了事實,所以,聖人不管是行動還是靜止都有著警戒。 假如大海里,變化著萬億多種蛟龍與魚蝦,都是一樣的水而已。我們人類與自然萬物,草木茂盛、動物成羣,在大氣世界裡,氣的性質都是一樣的而已。知道這樣的整體的性質一致的人,就會無他人、無我、無死、無生。 天下的道理是這樣:「是」有的會變化成「非」,「非」有的會變化成「是」,「恩」或者變化成了「仇」,「仇」或者變化成了「恩」,所以,聖人雖然處於常態,但是,常常考慮著其變化。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應當聽從父親或者兄長的教導,人到了壯年之時,應當通達地聽取朋友勸戒,到了老年的時候,該反省少壯時所說過的話。千萬種變化雖然日新月異但卻不能阻礙於我。 天下的道理是這樣,輕浮者容易變化,沉重者難以變化。假如風與雲鬚臾之間就變成沒有了,金與玉的性質經歷非常之久都不會改變。兩個人小時非常相好,到了壯年,在路上相遇也會不認識,兩個人在壯年的時候非常友好,到了老年,路上相遇也可能不認識了。又比如麻雀、鴿子、飛鷹、班鳩的變化,從古到今都是這樣。

第八章;萬物是道的籌碼(籌)

關尹子說:古代善於用蓍草和龜甲占卜的能前知三千年,後知五百載,能從高貴中看出低賤的走向,能從低賤中看出高貴的前途,能從小物中推測大事,能從大景象中查看細節能從一個細節看出許多人的命運,能從許多事中看出一國的興衰,能從人類社會中看出自然界變化,能從自然星象中看出萬民禍福,能從我的掐算中知道別人,能從別人的行爲中看出自我的動向。這完全歸功於他們悟出了道,道迎面而來看不到現在,背離而去變化不出過去,高高在上無所覆蓋,低低在下無所託載,偉大到沒有外部空間,渺小到沒有內部空間,道的外面沒有東西,道的裡面沒有人,近看沒有自己,遠看沒有他物。不能分離,不能合併,不能說明,不能思考。正因爲道混混沌沌所以才成爲道。 水主潛藏,所以能孕育五種精華,火主飛揚,所以能發散五種氣味,木主茂盛,所以能華麗出五種色彩,金主堅固,所以能擊打出五種聲音,土主化和,所以能滋養出五種味道。五行常數有五種,變化不可勝數,五行對應的外物有五類,繁多不可計算。然而天地間的萬物,不能固執的說是千萬,也不能堅持是五類,也不能堅持說是一體。不能固執的說不是千萬,也不能堅持說不是五類,也不能堅持說不是一體。 我們心中可以產生萬物,大概心有所願,慾念跟隨它,慾念跟隨它,精氣就跟隨它。因爲心有所系,先凝結成水元素。垂涎某物會流口水,悲哀某事會掉眼淚,慚愧某人會汗流浹背。沒有瞬間就沒有永遠,沒有永遠就不會變化。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生相剋,變化沒有盡頭。就算是煉丹境界中的嬰兒奼女,金樓絳宮,青蛟白虎,寶鼎紅爐,也都是搬運五行的產物,但是最後卻產生了脫離五行永遠存在的道身。 動物們一會兒嗷嗷尋食,一會兒悠悠快樂,一回匆匆逃命,樹木一會兒茁壯成長,一會兒亭亭玉立,一會兒枯萎凋謝。天地不能保留他們的瞬間狀態,聖人也不去關心他們的瞬間狀態。如果天運讓他存在,就會存在。正變化的在現世,無變化的在往昔,鼓不敲不響,敲的;瞬間聲音在耳邊,擡起來的間隔聲音在記憶中,不拿鼓槌敲不了鼓。 萬物歸一,衆人迷惑於它的名稱,只看見萬物,看不見規律,賢人分析萬事萬物的規律,只看見規,看不見萬物,聖人和天合一,規律和萬物都隱沒在他的眼前。所有萬物歸一爲道,所有的都是道,不偏執於局部就是道,偏執於片面就成了物。知道否定物的僞命題,但不必把物的概念拋棄。比如看見了土作的牛,木作的馬,雖然還叫牛馬,但是它們早已失去了了牛馬的本質。

第九章;各種技巧是大道的治世良方(藥)

關尹子說:不要忽視小事,小的窟窿能導致沉船,不要輕視小物,小的昆蟲能使人中毒,不要輕視小人物,小人物可以危害國家。能處理好小事,然後才能作大事,能積累小物,然後才能鑄成大物,能善待小人物,然後才能和大人物愉快相處。天都無法完全控制一個人,人就更沒把握處理好每一件事。只有不輕易待人行事,才能把握主動,才能可有可無。 沒有繁瑣的要求簡單處理就行了,沒有禁止的要求適當忍耐就行了,沒有勤勞的要求懶惰也行了。 最高的智者,知道智慧真的不能解決一切,所以故作愚蠢,最高的善辯者,知道辯論真的不能說明一切,所以故作木訥,最高的勇者,知道勇力真的不能戰勝一切,所以好像是懦弱。 天地間的萬物,終歸沒有一樣真正屬於我。外物不是我,我不得不對待,我也不是我我不得不保養。雖然對待事物,卻未曾有物我之別,雖然保養我身,卻未曾有自我之心。不要認爲物在我外,也不要認物在體外,也不要認爲體在心外。大道歸一,不可分出層次。能看見毫毛的末端,卻看不見廣大的天地,能聽到微弱的呼吸,卻聽不見天雷的聲音。看見大的卻看不見細節,看見近處卻不能同時看遠。聽雷聲卻聽不見小聲,聽遠方卻不能聽見近處。聖人什麼也不看,卻什麼都知道,什麼也不聽,卻什麼都聽到。 眼睛看見的,不知有多少名目,有人愛金錢,有人愛寶玉,因爲執著於視覺刺激而迷惑。耳朵聽見的,不知有多少聲音,有人喜歡鐘聲,有人喜歡鼓聲,因爲執著於聽覺刺激而迷惑。只有聖人不追求它們,不拒絕它們,不迷戀它們。 擅長處理眼前可以書寫歷史,擅長處理細節可以作成大事。 比盜賊狡猾的人能夠捕捉盜賊,比老虎勇猛的人能夠捉拿老虎,能夠克制自己的人能夠成就自己,能不沉迷事物的人才能從事物中獲利,能夠忘記求道的人才能得道。 工具堅固,必然毀於外物,剛強必定折斷,刀刃鋒利,必然被外物摧毀,銳利必定挫敗。威風凜凜的鳳凰因爲難得見到被當作神明,所以聖人深深的根藏於人羣,奔跑的麝鹿因爲留下麝香不被捕殺,所以聖人以約束自身爲要務。 有兩個小孔的瓶子灌滿了水,如果閉住一個小孔,另一個小孔就流不出來水,這說明不先升起就不能降下。水井雖然深深充滿了水,但是不用木桶打水,井水也就不會上湧,這說明不先降下就不能升起。所以聖人不爲天下先。 一般人丟了東西,算然是丟了之後才感覺受到了損失,但是時間長了就會私下擔心將來會丟東西。只有不自持自己聰明又能採納別人智慧的人,只有沒有個人利害得失又爲天下人利害得失考慮的人,終身如一,才能不再丟失什麼。 過去和現在的風俗不一樣,世界各地的風俗又不一樣,每個家庭和每個人對是非善惡的觀點又不一樣,我怎麼能固執自己的標準去誤導將來的人呢?只有隨機應變,入鄉隨俗,靈活掌握,拋棄抱怨,克制欲望,簡化手續,寬恕別人,衡量輕重,達到自然無爲的境地,才能神鬼莫測,合道於無形之中。 有以天性相處的,有以人倫相處的,有以事業相處的。以天性相處的,好比父子關係,沒有是非賢愚的條條框框。以人倫相處時間長了,就會有是非賢愚的相處標準。那些以事業相處的,共事牟利就交往,完成後沒有共同利益就分開。 不要因爲淺陋,非說道的本性應當喜歡敏捷;不要因爲愚昧,非說道的深奧應當喜歡聰明;不要高傲而輕視他人,非說道的高深應當喜歡和俗,不要因爲道渺茫不可知,非說道的普及應當喜歡重點事物,不要因爲過度憂勞,非說道的寂寞應當喜歡快樂。古人說的話,好多人錯誤領會形成誤解,不可以不糾正。 不可以非議別人證明自己,不可以輕視別人尊貴自己,不可以忽視錯誤妄自尊大,不可以詆毀別人擡高自己,不可以嘲笑無能誇耀自己。 能令天下智者無法解答的用的不是智慧而是樸實,能令天下辯才啞口無言的用的不是爭論而是正直,能令天下勇者心愿臣服的用的不是武力而是捨棄。 天不能讓冬天開蓮花春天開菊花,因此聖人不違背天時。地不能讓洛陽長柑橘汶水生貉獸,所以聖人不違背世俗。聖人不能用手走路用腳拿東西,所以聖人不違背自己的長處。聖人不能讓魚飛上天鳥下地跑,所以聖人人不違背他人的長處。就這樣,讓外物自然動自然停,讓天色自然暗自然明,正因爲不拘束萬物,所以它才成爲道。 沉默寡言的人不被別人嫉恨,不自妄爲的人不被別人指責,不顯聰明的人不被別人指使,不裝能幹的人不被別人勞役。 誠實爲人,簡樸做事,寬厚待人,沉默處世,我的道沒有窮盡。 謀劃事情,判斷規律,人來做事,天來成事。向今人學習做事,向古人學習道理,和別人一起共事,和自己獨自得道。 金玉難以拋棄,土石容易扔掉。學道的人,遇到高明玄奧的言行,千萬不要執著,可以做到但是不可執著,如果執著不放,就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治了。 世人不明白學道是最要緊的事,卻去追求多項成就其他成就偉大成就,結果一生窮困多災多難,難道不知道道無所不在,簡直是捨近求遠。 現在天下所公認的倫理,都是舍親就疏,捨本逐末,舍賢就愚,捨近求遠,暫時還有好效果,長久了就是殘害生命。 過去講道的人,有的說大道凝結孤寂,有的說大道深邃久遠,有的說大道清亮高潔,有的說大道虛無渾茫,有的說大道晦暗幽冥,你們可千萬不要被這些話嚇壞而退縮了。天下真正的至高道理,跟本不是用語言能說明的。如果知道字面和理解的意思根本不是論道者的微妙含義的,真正得道的境界要高出語言的境界,才和我的用意一致。 聖人的大言論好比黃金美玉,小說辭好比家常藥材,正確的應用了,家常藥材可以救人,錯誤的歪曲了,黃金美玉可以殺人。 大家談論某事,甲說是好事,乙說是壞事,丙說不是好事就是壞事,丁說利害參半,說話的肯定屬於其中一類,明白道理的人笑而不語。 事物存在,對片面看事物的人來說是存在是非理直的,道不存在,對得道的人來說是不存在是非理直的。知道言論不代表真理,此人說出的每句話都符合大道,不知道言論不代表真理,就算說出至理名言,也好比盲人病人。 不相信蠢人容易,不相信聰明人難。不相信聰明人容易,不相聖人難。不相信一位聖人容易,不相信所有的聖人難。那個不相信所有的聖人的得道之人,外邊無視別人,裡邊無視自我,上面無視規律,下邊無視俗事。 聖人說話稀里糊塗,所以讓人變成聾子。聖人說話不著邊界,所以讓人變成瞎子,聖人說話吞吞吐吐,所以讓人變成啞巴。聾了聽不見,瞎了看不見,啞了說不出。聽不見的人不去聽道理,不去聽新聞,不去聽自我,看不見的人不去看規律,不去看事物,不去看自我,說不出的人不去說學道,不去說是非,不去說自我。 人們只知道虛假的得到中其實有真正的失去,其實不知道真正得到的同時也會真正失去。只知道虛假的道理中其實有真正的欺騙,其實不知道真正明理的同時也會真正被騙。談論道的人就像癡人說夢。那口水狂噴的傢伙說看真金白玉,大好工具,漂亮動物,說了半天只能空談,不能拿來給你,你聽的興高采烈,卻不能得來享受。只有善於聽的人,不拘泥也不分辨。

:

關尹子最後叮囑說,

圓融你的爲人之道,匡正你的處世之德,

平順你的行爲之法,提高你的做事之能!

  
 

 

 

怒


OMG
 

怒


apple2017_1.jpg

OMG

f_25890197_1.jpg

f_25890197_1.jpg

 

 


 

 
OMG

 

 
 

 

 
 
 



.


 



 
 



 
  



 
   
從 人因工程 淺談

傾斜角度

對  書桌設計之重要性
 
 
       現今的學童,幾乎每天以長時間的坐姿進行閱讀、寫字等活動,經統計學童一整天採坐姿學習的時間可以累計到10小時以上。而以生理學的觀點來看學童在水平課桌面的坐姿學習,常呈現出身體前傾彎腰駝背、頭部往下看桌面的姿勢,如此並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原理。
   
        而另人擔心的是,在每天如此長時間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坐姿情形下,不只是成年人會產生身體的不適症狀,兒童也會有這一類的生理不適出現。甚至近來有研究指出,成年人中較易罹患肌肉骨骼系統症狀的族群,有一定的比例是來自於他們學齡期的不適症狀所導致(李映琪2008)。趙國宗(1982)發現造成學童不良的坐姿與不平衡的脊椎彎曲角度,其主要原因是在水平面的書桌上進行寫字、閱讀、打電腦等活動,人體容易往平面桌面靠近,造成身體彎曲手肘放置桌上,肩頰骨內縮造成脊椎向前彎曲,久坐身體不適。 Koskelo, Vorikari, & Hanninen(2007)指出水平課桌面比傾斜課桌面更容易造成使用者腰椎的疲勞,長時間下來容易衍生出學童腰痠背痛、駝背及近視等不少的健康問題。        
  
         過去學生的課桌椅在成本因素的考量下,幾乎未曾將人因工程列入設計考量,不但未考慮身材特殊的學生需求,甚至連一般使用者的人因考慮都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以統一格式所製作出的課桌椅,導致許多學生為了屈就不適合的課桌椅,而使身體呈現彎腰駝背的坐姿進行學習,長久下來自然會出現骨骼肌肉系統傷害和近視等負面健康問題。

         因此,教育部在民國84年委託台大醫學工程研究中心從事新型課桌椅設計,研發出十五種型號的課桌及五種型號的課椅,每一位學生都可依據自己的身高條件選擇最適合的課桌椅組合。然美中不足的是新式課桌雖有不同高度可供選擇,但在課桌面的傾斜角度仍是水平固定而無法作機動調整,此點就人因工程角度而言是略微可惜了。
  
         而反觀國外在有關課桌椅的研究發展上,早在西元1902年時,西德就制定了六種規格的課桌椅,而課桌面是傾斜設計的,還規定其傾斜角度為18°至25°,目前歐美的學校亦大都使用可調節桌面傾斜的課桌了。另外,Jens Aagaard (1995)亦指出,研究可調整傾斜角度的桌椅面較只著重在桌椅高度的探討來的重要而有意義。

          因此,本文將就傾斜角度對課桌面設計之重要性,進行相關研究文獻的蒐集與整理,以期對後續相關研究有所裨益,並引起教育主管決策者及學生課桌椅設計人員之重視。


人體坐姿理論的探討

         人體的脊椎是由三十三塊椎骨連接在一起。兩個脊椎骨間,前有「椎間板」,後有「後側面關節」相連  ,因而可作前彎、後仰、側彎及旋轉諸多運動。三十三塊椎骨中頸椎有七塊,胸椎十二塊,接著是最寬厚的腰椎共五塊,負擔人體大部份重量、工作最多,因此也是最可能發生背痛之處,尤是下方第四、五腰椎處最易產生下背痛。薦椎原本包括五塊椎骨,但在人類結合為呈大塊三角形骨骼,尾椎是背部位置最低,體積最小的骨骼,如今也合成一整塊(林高章,2005)。
  
         當學生坐姿於課桌椅上時,主要由脊椎支持頭部和軀幹,並且脊柱內部間承受應力,此應力需要由座位骨盤產生抗和緩和的作用(張清波,1999)。腰椎間的壓力在骨骼肌肉系統中,會因不同坐姿而有所差異,當學生呈現前傾的坐姿時(輕鬆坐姿或抄筆記時),會使脊柱向後彎曲或後凸,此時如無背靠或背靠良時,它會加重脊椎間的壓力造成不舒服的感覺。如果學生採取腰椎打直的坐姿(注視著教師或黑板時),則脊後韌帶、背肌以及中樞神經都被拉展,此時脊間盤承受較大不對稱的作用力,亦會引起不舒適的現象。腰椎為應力的主要負荷單位,而腰椎椎間盤的壓力來自上半身體重、肌肉產生的作用力和椎間固有的內壓所形成,這些情形都會造成學生背部疲因此必須提供適當的課桌椅以消除學生不舒服現象。
 
         游志雲、李翔詣(1993)指出,因坐姿所導致的肌肉筋骨毛病,最直接、最嚴重的要算是下背部的病痛,其次便是頸部與肩部的病痛。當人體站立時可以發現脊椎呈多道彎曲變化,其中頸椎和腰椎向前彎曲,而胸椎和薦椎則向後彎曲,如圖1所示。此種脊椎的自然曲率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慢慢演化的,若由物學的觀點來看,自然被認為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姿勢。可是當人體坐下來時軀幹與大腿的夾角變為90°,由於大腿對骨盆迴轉90°,因此連接骨盆與大腿的臀肌群和大腿後側的腿後腱肌群受到大腿骨迴轉的影響而拉展並產生張力,此張力使得骨盆向後迴轉於是造成腰脊打直,進而衍生出許多弊病,如圖一所示                    
 人體脊椎側視圖 (資料來源:Chaffin,1984)
人體 直立坐姿時,脊椎彎曲變化圖(資料來源:游志雲、李翔詣)
 

    Keegan(1969)解剖坐姿的動作組成麳探討人體背部疲勞之原因,當人由直立站姿變為坐姿時,許多人以為髖關節會轉動90°,但事實上髖關節只提供了60°的屈曲,其餘30°則是腰椎前凸(lordorsis)減少而後凸(kyphosis)增加所提供,亦即腰椎的弧度由曲線變為直線,而腰椎在略呈後凸的位置時會牽扯背部的軟組織,因此造成長時間坐立時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另外,Keegan亦針對腰脊椎和髖骨的轉動變化情形(如圖2所示),提出詳細的說明。圖2C是完全放鬆的姿勢,例如側臥時常採用這種姿勢,在這種姿勢下髖骨只轉動45°,其前後的肌肉保持放鬆平衡狀態,是最合乎生理機能的位置。而如圖2D或2E,大腿由髖骨處向上彎曲時,大腿後部的肌肉被拉緊,因而導致骨盆轉動。所以圖2D的腰脊椎曲線變得有些外凸,至於圖2E的外凸情形就更明顯了。
        
 
         從上述相關文獻資料所述,當人體呈現坐姿學習(或工作)時,不管是身體向前傾斜或保持直立姿勢,皆會因為骨盆的迴轉及腿部相關肌群所產生的張力,而對脊椎產生大小不一的負荷拉力,進而迫使脊椎由原來的S曲線被拉直為直線,其造成結果就是常見的脊椎側彎、下背痛、椎間盤突出、彎腰駝背等健康問題。而幾位外國學者研究提出,當人體軀幹彎曲角度愈小時(亦即向前傾曲),則脊椎的負荷量會相對的愈大,所以認為理想的坐姿應該是將身體向後傾靠,保持軀幹與大腿夾角在120°~135°間的「放鬆」坐姿。


平桌面相關研究

     過去一般學者專家都認為背部的毛病多與從事粗重的工作有關,如抬舉重物,然而從流行病學的資料顯示,坐姿所導致的背部病痛,其致病率(incident rate)並不亞於因從事粗重類型之工作所導Mogora(1970)的報告指出,非坐著工作的作業人員其致病率為6~22%,而坐姿工作者其致病率亦在10~14%,兩者相差無幾。Rowe(1983)的背部病痛患者之病歷統計指出,41%的患者乃屬於粗重類型工作者,而43%的患者乃屬於坐姿工作者。另Floyd(1986)指出礦工的致病率為69%,而坐姿工作者為58%。張先發等(1996)對397名高中學生的調查發現青少年頸椎病患者約占學生總數的15.79%。歸究這些疾病的發生與人們在工作時因低頭、彎腰、聳肩、過度屈髖等不良姿勢有極大的相關。王學昌(2002)發現傳統桌椅的水平面結構,是導致上述不良姿勢而引起頸肩腰背痛的重要原因。

         當使用水平課桌面工作時,骨盆處於向後傾斜的位置,由於工作的需要(如寫字、閱讀等),使用者不得不低頭、彎腰,使脊柱由生理自然狀態的S形變為前屈的拱形;王學昌(2002)如果此時軀幹挺直,保直立坐姿,則因觀察目標的視角較小而使之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較小且產生較大形變,增加了眼睛的負擔,容易導致視覺疲勞的發生。因此為了要減輕視覺負擔,就必須增大頸屈以使視線與桌面垂直,如此胸腰部在一定程度上也代償前屈,以減小頸屈角度,這加大了脊柱的拱形改變.使原在腹側的重力線向前移動,增加了對脊柱的力臂,使其受力成倍地增加,導致頸肩、背部肌肉及韌帶等必將承受更大的負荷,長久下來就會產生背部肌肉病痛等健康問題。
  
          朱鳳華等(1993)從人體工程學的角度考量,傳統桌椅的水平面結構與其高度之間存在著矛盾。升高桌面雖可減小頸部前屈,但卻使觀察目標的視角減小而增加眼睛的負荷,且桌面過高會讓使用者產生聳肩、上臂外展和前臂受到近側桌緣的擱壓,久之就易導致頸肩臂部不適;而降低桌面雖可使前臂免受這些影響,但為使眼睛放鬆,頸部又因而不得不往前傾,如此亦會產生腰酸背痛等問題。
  
         國內學者趙國宗(1982)表示,從整形外科醫學的觀點,認為不正確的學校家具會造成學生的姿勢傷害與視力不良;經觀察分析國小學生上課情形,發現造成學生不良的「讀視角度」與不平衡的脊椎彎曲的「坐姿角度」,其主要原因,是在水平面課桌上寫字。他進一步指出當學童在水平桌面寫字時,為了維持眼睛適當的距離及達到較舒適的視角,因此脊椎會產生多倍的彎曲。另外,透過觀察學童在水平桌面寫字的照片,會發現學童因姿勢的不調和,而不斷的轉換寫字姿勢。但是此現象在傾斜的課桌面時,則會減少這種不安的狀況。
  
         何麗華(1995)表示若以演化的角度思考,人類從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轉變,使脊柱由拱形進化為S形,因此使用水平面桌椅工作時,脊柱往往要前屈為拱形,這就相當於回到了300萬年前的爬行時代。對於S形脊柱的現代人,拱形脊柱必然要增加脊柱自身及頸肩腰背部肌肉的負擔,此和以其它體位工作者相比,自然更易發生駝背、脊柱側彎、頸肩腰背疼痛等生理問題。
       
         從上述相關文獻資料所述,水平桌面對使用者所產生的負面生理影響,似乎都是導因於和視覺因素有關,尤其是使用者和工作目標間的視覺角度更是關鍵。當使用者不論是進行閱讀或寫字的活動,皆需要獲得一個最佳的視覺角度才能看清楚目標物,而所謂最佳視角是指能盡量和目標物(或工作)呈垂直關係,如此所看到的影像效果才會是最清楚又不會變形。

          所以在這個生理結構的需求下,因水平桌面能提供的視角往往是過小、不理想的,是以使用者只能以頸椎及背部的彎曲代償方式來取得較佳的視角,因此就出現彎腰低頭、聳肩、頸部過分前伸和前屈等現象。當學生長期處在這些不良姿勢下學習,不僅容易疲勞,罹患近視、駝背,還有一個更加嚴重的後果沒有被人們重視,那就是這些學生在成年後將是頸椎病的高危險群。


 傾斜桌面  相關研究

         近幾年來在人因工程領域的研究中,有關傾斜角度的概念不論是針對於電腦桌面、學習課桌面及電腦螢幕等設計皆日益受到重視。而探討個中原因最重要是由於具傾斜角度的桌面能提供使用者一個較佳的視覺角度,因此使用者不用像在水平桌面時為了彌補視角上的不足,而產生明顯的頸屈、彎腰駝背等現象。針對傾斜桌面對於使用者在肌肉負荷及姿勢的影響,國內外也有一些學者對此作了研究。
 
         Bridger, Robert S(1988)在「探討傾斜的桌面和椅面對坐姿的影響」研究中,請受試者在四種不同的桌椅組合(桌面有無傾斜、椅面有無傾斜)下進行寫字,同時透過攝影機從正右側面觀察受試者的姿勢變化。結果發現,在有傾斜角度的桌椅組合中,受試者不但減少頸部屈曲的變化,同時也能維持較直立的軀幹姿勢。所以他認為具有傾斜角度特性的桌椅,對學生而言是較適當的。
   
         Marschall .M(1957)觀察10名學童在傳統課桌面(水平角度)和人因工程桌面(桌面傾斜15°)寫字時,關於豎棘肌、斜方肌的活化程度和軀幹彎曲角度的變化。結果發現,學童在傳統桌面的肌肉活化程度較明顯,尤其是在斜方肌的差異更是明顯;另外,在傾斜桌面會有較大的軀幹角度(也就是軀幹往前彎曲的情形不明顯)。所以他認為符合人體工學的傾斜桌面,對於提供學童不論是在寫字或閱讀等活動時,較可維持一個在生理解剖學所認可的標準姿勢。

         Sam Murphy(2004)在探討有關學童坐姿對發生下背痛的關聯性研究,他觀察了66名年齡介於11~14歲間的學童在水平桌面和傾斜桌面的學習情形,結果發現,當學童坐在水平桌面時會有較明顯的身軀彎曲角度,而他認為此現象和學童發生下背痛的原因有很高的相關。因此他也對學校的相關主管和課桌椅設計廠商提出呼籲,務必重視桌面對學童的生理影響,而不是只有桌高、椅高符合條件即可。
 
          Mandal .A.C.(1991)指出如果學生們每天以彎腰駝背的姿勢,坐在不適的桌椅組合中學習,那麼對其背部的傷害將會有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他認為傾斜的桌面能協助學生們獲得一個較佳的學習姿勢,理由是當書本或筆記本放置在傾斜桌面時,對學生而言能有一個較佳的視覺角度,其再也不用為了想要看清楚而往前彎曲接近桌面。

          I-hsuan Shen
a(2003)探討傾斜桌面對腦性麻痺學童的寫字表現。他請32名腦性麻痺學童以隨機的方式分別在水平桌面和傾斜20°的桌面寫字。結果發現,腦性麻痺學童在這兩種不同桌面寫字時,雖然對於減少頸部前屈並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對於腦性麻痺學童的寫字表現是有正面幫助的,推論其主要原因為在傾斜20°的桌面下,較能提供腦性麻痺學童上半身的自我控制及增加前臂的支撐。
  
         國內學者趙國宗(1982)以水平桌面、傾斜9°桌面、傾斜16°桌面等三種不同條件的桌面,分別探討對於6、11、14、17歲學童在讀視角度及坐姿角度的研究。結果發現三種桌面中,以傾斜16°的桌面對於受測者在讀視角度和坐姿角度的改善情況最良好;而至於水平桌面和傾斜9°桌面的影響效果,似乎沒有很明顯的差異。

         除了上述一些國內外針對不同桌面角度所進行的實驗探討外。另外,也有相關學者亦針對可提供傾斜的作業平面或在作業區域提供文件架等方式,來達成改善課桌椅及工作站的設計。Mandal(1981)建議桌面應朝使用者傾斜約15°,以減少視角和促進軀幹更挺直的姿勢。Zacharkow(1988)提供維多利亞學校的桌子有一個為書寫用15°的斜度,而有一個45°閱讀用的整體置書架等設施。Bridger(1998)、de Wai等人(1991)表示數項研究指出,傾斜的桌面(15°甚至10°)可以減少坐姿者從事閱讀或寫字時軀幹及頸部的屈曲,所以可以減少相對部位脊柱的負荷。Porter等人(1992)報告指出使用傾斜的電腦桌也有類似的利益。Burgess&Neal(1989)發現在平面桌上書寫時使用文件架,可以顯著減少頭部及在脊柱的C7-T1層頸部的屈曲運動,而受試者的自我評比也覺得使用文件架比沒有文件架更為舒適。Eastman和Kamon(1976)比較受試者在12°和24°傾斜桌面及水平桌面上的使用,發現傾斜桌面的使用,具有姿勢較佳、軀幹的移動較少、較不易疲勞和較少不舒服感等優點。Ankrum & Nemeth(1996)指出被視物體(如電腦螢幕/桌上的書籍)應比正面視覺更稍為前傾,亦即被視物體的上緣與眼睛距離應比下緣與眼睛距離稍遠,所以適當的桌面傾斜對使用者的視覺是較適當的。
  
          至於國內目前較為重視傾斜桌面的重要性,則是以從事特殊教育和物理治療工作者為主。李映琪(2008)建議學童選用課桌椅時,除了桌高、椅高等重要條件外,桌面傾斜度也必須列入考量,使用沒有傾斜度的桌子閱讀、寫字時,學童的頭部必須要傾斜,造成頸後的肌肉持續收縮,才能維持閱讀、寫字的姿勢。但若桌面有足夠傾斜度,學童閱讀、寫字時,頭部就可以保持直立,減少頸部肌肉的過度用力,如圖4所示。而若是使用無法調整桌面傾斜度的桌子,那麼父母們也可以為學童選擇亞禾傾斜桌板讓孩子不論在閱讀或寫功課時,都不用再低著頭了,如圖5所示。
                
         沈宜璇(2009)指出傾斜的工作桌面會降低使用者脖子的往前彎曲角度,保持較為直立的軀幹及視角調整,使用者較不會感到疲累,表現可能會較佳。所以在協助改善肢體殘障學童寫字動作能力時,可藉由調整桌椅高低與桌面傾斜角度,擴大前臂之支持面,使肢體殘障學童保持良好的姿勢,增加上肢穩定性,有更好的手部功能,以及較佳之頸部姿勢與視角等。若是能應用人因工程知識於肢體殘障兒童寫字治療中,也將是一個有效的治療方式。陳明聰(2005)表示在協助改善特教生手寫問題時,可用的設備包括:給肢障生使用的特殊握筆器、改裝的筆和傾斜的桌面等,如此會獲致較良好的效果。
  
         當椅背後躺時平面桌會將手臂拉直造成肩頸疼痛不適,傾斜桌面讓手肘自然垂直手腕自然上仰達到最舒適的角度,當椅背後躺桌面隨之傾斜達到相互調整最佳角度。
       
         由上述相關文獻資料所述,桌面角度不僅影響到頸錐,對於上半身軀體角度傾仰及腰椎變化也有關鍵性的影響。水平桌面或傾斜角度不足的桌面,通常容易造成使用者上半身會不自覺的向前傾斜而彎腰駝背,導致脊椎承受力會增加,長時間下來對於脊椎或身體的健康都會有明顯的傷害。而透過桌面傾斜角度的設計,通常可以大幅改善上述的負面影響,所以選擇正確桌面的角度跟調整桌面的高度是一樣重要的。另外,傾斜桌面除了可協助一般使用者培養、維持健康的姿勢外,對於改善肢體障礙學生的寫字表現,也有正面的幫助。

         因此,對於學校的課桌椅設計,如果能針對全體學生的不同條件需求,提供可在桌高、椅高及桌面角度等都能作機動式的調整,相信對於學生的學習表現與身心健康的保護,必定會有加分的效果。


結論

         課桌椅是學生在求學時期最重要的學習工具之一,其對於學生的坐姿學習具有相當關鍵性的影響,尤其是相關研究指出當人體呈現坐姿形態時,此時脊椎的負荷承受力不但沒有減輕,甚至比立姿時還大;同時脊椎也會因為坐姿所產生的拉力影響,破壞原有的自然曲線弧度,導致容易發生有關肌肉骨骼與脊椎方面的健康問題。因此,若能透過良好適當的課桌椅設計,協助學生以較符合人體工學的坐姿學習,必定能大幅減少以往學生因不良的坐姿所產生的人體傷害。
  
          而傾斜式桌面在近幾年的研究資料,顯示較能協助學習者在保持最自然的姿勢下進行閱讀和寫字等活動,諸如因使用水平桌面所產生一些令人詬病的缺點,如頭部垂下、背部前傾、彎腰駝背等皆能獲得明顯的改善。是以近幾年在國內外的相關研究領域,都建議將傾斜角度的設計理念融入人體會長時間接觸的設備器材中,如:學習課桌椅、電腦工作站、螢幕、鍵盤、計算機等,期望藉由更符合人體力學的設計組合,能避免、減緩使用者因長時間的學習(或工作)
所產生累積性的身體傷害。!



參考文獻 :

中文部分

沈宜璇(2009)。結合職能治療與人因工學協助肢體殘障學童寫字動作能力。長庚醫訊30卷11期
黃宏凱(2006)。立姿電腦工作站之偏好設定及上肢之姿勢與肌肉負荷的評估。碩士論文,
中國醫藥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台中縣。
連俊名(1997)。高中生課桌椅設計研究—桌椅高度與角度相互關係之探討。碩士論文,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謝敏瑜(1987)。辦公桌椅舒適高度與高關係式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工工
程研究所,新竹市。
呂佳蕙(2007)。居家兒童書桌椅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張清波(1999)。台灣中部地區大專學生課桌椅之人因工程研究。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rrs, Vol. 16, No 1, pp.147-159。
      張先發、郭維知、叶守貞等(1996)。青少年頸椎病的病因及預防。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4(5):16。
      李翔詣( 1994)。人體尺寸與工作椅之設計。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台北。
      李映琪(2008)。如何教孩子「坐」?談動態坐姿。健康世界,9月號。
      林高章(2005)。神經科談下背痛。奇美醫訊71期
      尹德瀚(2006)。加、英科學家研究坐太直易背痛理想坐姿125度。中國時報,健康版。
      井上昇(2004)。椅子_人間工学・製図・意匠登録まで,山海堂,日本。
      章良渭(2001)。國中小課桌椅更新之追蹤研究報告(MOE16-89050693)。教育部,台北市。
      朱鳳華、孫翔(1993)。長期伏案工作人員頸椎病患病率調查。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8(1):37。
      何麗華、王生、昊道溪等(1995)。坐位作業工人頸、肩、腕的肌肉骨骼損傷。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13(6):  337。
      牛云彤、王生、王起恩等(1997)。坐位作業工人腰部疲勞現場及模擬現場研究。中華工業醫學雜誌l0(3):145—  147。
     小原二郎、羅筠筠、樊美筠譯(1990)。什麼是人體工程,96-97。北京,三聯書店。
     陳明聰、吳亭芳(2005)。談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輔助科技服務。雲嘉特教,創刊號,41-53 。
     莊智翔(2007)。簡易動作分析方法之可行性初探。第十四屆人因工程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系。
     林冠州(1997)。利用肌電訊號探討坐姿擺位對痙攣型腦性麻痺兒童肌肉張力的影響。碩士論文,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台南市。
     黃智明(2002)。坐姿擺位支撐對重度腦性麻痺患者肌肉張力之影響。碩士論文,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台南市。
      黃勝裕(2000)。肌肉週邊疲勞之肌電圖判定。中華體育季刊,14(1):109-115。
     黃宇平(2005)。保齡球運動飛碟球與曲球投擲上肢肌電圖與生物力學分析。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莊宏偉(2009)。國小學童長時間使用新型課桌椅的肌電圖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新竹市。
     古惠琴(2006)。保齡球選手以不同球路投擲之手部肌電訊號分析。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桃園縣。
     黃鈺芳(2003)。打字作業人員上肢肌電圖特性。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台北市。
     游萬來、李玉龍、林榮泰(1986)。工業設計與人因工程。六合出版社,臺北市。
     趙國宗(1982)。學校家具設計研究-課桌面傾斜度對坐姿與視讀角度之影響。北工學報十五期,399-414。
     教育部(2000)。教育部體育及健康教育資訊網-歷史資料區-課桌椅照明。網站
http://140.122.72.62/history/
     王學昌(2002)。水平面桌椅對頸肩腰背部的影響。中國骨傷15卷2期
     游志雲、李翔詣(1993)。高活動性人體工學工作椅。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11卷12期,1-18頁。
     陳俊峰(2008)。頸椎病知多少。
http://tw.myblog.yahoo.com/drchen888168/archive?l=f&id=17&page=3
      

<英文研究文獻部份>


      Chaffin, B., Andersson, J., Martin, B. J. (1999). Occupational Biomechanics,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Bernard, B.P. (Ed.) (1997).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nd wokplace factors: acritical review of epidemiologic evidence  for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of the neck, upper extremity, and low back.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Yeats, B. (1997).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postural health of schoolchildren(K-12) , Work, 9, 1, 45-55。
       Mogora A(1970).Investigs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low back pain and occupation. Industrial Medicine 39(11):451-471.
        Floyd WF , Robert DF (1958).Anatomical Physiological and ANTROPOMETRIC Priciples in the Design of Office Chair and Tables.London: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Ankrum, D.R. (1997). A Challenge to Eye-Level, Perpendicular-to-Gaze

 


~以上資料  引用來源~

國立體育大學  運動科學研究所 李岳訓
 
 
 
OMG
 


本文於 修改第 3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6271&aid=721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