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VIDEO
Ps:
特別說明:各篇網文,為何只引用“簡體中文書”?
■中醫學 部分:
鑑於中國大陸近三十年來,積極深入挖掘古中醫典籍中長期被漠視的古中醫學精華核心內容(醫易、五運六氣、圓運動古中醫原理)並經多年多方面臨床印證去蕪存菁,以彌補民初“”五四運動‘’西化過偏而矯枉過正而致今日兩岸中醫過度“西醫化”流失古中醫原本核心精髓及上世紀70~80年代文革毁滅性傷害……可喜又可貴!如今中國大陸中醫學界於此已收獲諸多豐碩成果遠超台灣,再加上中國大陸人口基數遠超台灣,明醫倍出數量遠超台灣當也是自然之理,故兩岸中醫界向來只有台灣中醫學界或執業醫師前往中國大陸深造取經,而無大陸中醫人士來台深造求學之長期‘’單向流動‘’之極端不平衡狀態……但針對眾多近三十年來中國大陸中醫界最新所獲承先啟後、繼承發揚之成果,雖然相關著作很多,卻未必全會被台灣書商引進……因此,本網站各中醫學相關網文編撰目的,主要以提醒台灣中醫界中國大陸最新動態,以期引起注意並隨時吸取對岸中醫之長,拉進兩岸中醫水平差距;另外,亦不時將中國大陸最新且具關鍵代表性之優良中醫學著作推薦並建議給台灣的大展出版社,特別前往中國大陸各出版商簽約買下台灣的繁體中文書出版權,期讓無法前往中國大陸取經深造或雖曾前往對岸深造卻離開大陸學界已久的中醫學子、臨床中醫師們能同步掌握對岸最新中醫科研成果!
預告:
大展出版社經本網站推薦,已成功簽約中國大陸某出版社,預定2024~2025年台灣將有第一本全面更具公信力介紹“五運六氣”的繁體中醫專書供應給中醫界及愛好中醫的社會人士。
ps:並非現已出版的田合祿所著的類似專書。
■易經學 部分:
台灣的易經科研,落後中國大陸三十年,目前主流仍停滯於歷代儒家經學角度或江湖術士卜卦算命看風水的角度去解釋易經,嚴重脫離易經、陰陽五行實源自中國古人,為求生存而因應大自然天災以藉古天文學掌控對氣象學之周期性預測而發展出的易學、陰陽五行原義,ㄧ切均有近年考古、天文學界之最新科研發現做依據,客觀理性還原易經、陰陽五行之原貌,更能實際延伸貫通中華文化諸子百家,特別是古中醫真正賴以建構的核心原理,正所謂“不知易,不真知中醫!”,鑑於中國大陸近三十年來,跨學界積極深入挖掘古文明並以科學精神研考中華文化真正核心根源(易、陰陽五行)成果豐碩而台灣不但停滯不前反而卻正進行去中國文化運動,本網站特另編寫數篇網文,介紹對岸當今更為客觀的易學科研成果,期指出台灣易經學界突破瓶頸方向,引領社會還原易道真相,不再被誤導於江湖術士怪力亂神之說及歷代儒士們狹隘的“二手認知_穿鑿附會式”易經詮釋!
世外散人 謹識
:
Ps:
:
VIDEO
Ps:
VIDEO
:
Ps:
VIDEO
:
VIDEO
:
VIDEO
:
公認的
中國當代《傷寒論》研究泰斗~劉渡舟 教授
亦曾來台演講
也指出
:
Ps:
Ps:
VIDEO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在温病治法上的异同
紫薇医道学堂 2023-04-02 19:52 发表于河南
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的温病学说问世,
标志着温病学派的体系形成。
温病学派形成之前,
基本上
延用仲景《伤寒论》体系的法则治疗温病。
温病学派形成之后,
在温病的治疗上,
提出了一个有争论的原则问题,
即仲景伤寒是否包括温病?
温病与伤寒的治法各不相同,
如叶天士主张伤寒治法大异,
吴鞠通说:
「若真能识得伤寒,
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以用;
若真能识得温病,
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
而用仲景伤寒治疗温病的医家,
则持论相反,
认为仲景伤寒是广义伤寒,
包括温病在内。
伤寒治疗法则,可以用于治疗温病,
如陆九芝等
认为:
「温热之病,本来于伤寒之中,
而温病之方,并不在伤寒之外。」
陆渊雷认为:
「近世医家,辄谓伤寒与温热相对,乃误也。」
说明在临床实践中对温病治疗的学术争鸣上,
存在两大派别:
一、《伤寒论》治疗温病的分析:
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包括温病在内,
《素问·热论》和《难经·五十八难》
所论的伤寒,均指广义伤寒,
包括湿温、热病、温病在内。
仲景《伤寒论》,
是继承
《内经》、《难经》关于伤寒的含义而写成的。
因此,
仲景《伤寒论》是指广义伤寒而言,
仲景在太阳篇中将表证分为三类,
分别论述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
其本身也说明了《伤寒论》为广义伤寒。
既然
仲景伤寒包括温病,
那么如何运用伤寒治疗温病?
根据陆九芝、曹颖甫、张锡纯等许多医家
和临床实践和经验体会,
大体上可概括如下:
太阳病,
证见发热重、恶寒轻、发热口渴、脉浮等,
里热轻者
用葛根连汤、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
里热偏重者,
用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
少阳病
症见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
心烦喜呕、脉弦等,用小柴胡汤;
兼阳明里结者,
用大胡柴汤阳明病。
阳明实热内盛,
证见大热、大渴、大出汗、脉洪大者,
用白虎汤;
兼伤气伤津者用白虎加人参汤;
胸中郁热者用栀子豉汤;
热结肠中,证见便闭不通,
或腹满胀痛或神昏谵语,或抽风痉厥者,
酌用三承气汤。
阳明发黄,
用茵陈蒿汤或栀子柏皮汤。
温病在三阳的证治大体如此。
温病转入少阴,
由于患者体质有别,故有寒化和热化的转归。
从寒化者,
则按三阴虚寒证论治,
与一般狭义伤寒治法无异。
从热化者,
在少阴则成阴虚于下,
热盛于上的黄连阿胶汤证;
在厥阴则成热伏于内,
四肢厥冷的四逆散证,
或用白头翁汤所治的热痢证;
对于温病后期,阴津已虚,余热未净,
可用竹叶石膏汤调治。
为了正确理解伤寒法可以用于治疗温病,
这里有必要纠正一个极不公正的看法,
即有个别医家
未能全面掌握《伤寒论》的精神实质,
滥用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泛治一切太阳表证,
如用大剂量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流脑,
以致造成严重医疗事故,
故有人据此否定伤寒法治温病。
实际上,
任何医学专业人员,
其理论功底有浅深,临床技术有高低,
如果不把这种事故归咎医生本身,
而归咎于《伤寒论》的治法,
那就无异于“溺井怨伯益,失火怨燧人”了。
二、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分析:
如何理解
叶天士、吴鞠通等提出的寒温不同?
法治各异问题?
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
仲景伤寒详于治寒略于治温,
这是事实!
但仲景的盛名,
在晋唐之后与日俱增,
宋代刘河间称“仲景者,医圣也”,
称仲景之书为经。
到明清时更是被中医界公认为医宗之圣。
在尊经从古的历史条件下,
尽管诸多名家
早已发现伤寒法治温病有其所短,
然而一般
都不明确指出而采取弥缝补救的态度。
明代王安道发现这一时弊,
巧妙地提出仲景温病之法已失,
所以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实际上王氏此说
是在为跳出伤寒圈子治疗温病,
创立新的温病学说制造舆论。
叶、吴深知此意,
继承王氏的学术思想,
避开仲景伤寒治温问题,
进而提出寒温异名异源异治,
这样就避免了触及仲景之短,
而被指责为“离经叛道”。
温病学派认为:
温病的发病机理是“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逆转心包”,
“热变最速,两阳相劫”,
“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
在温病的诊断上,
系统地提出:
辨舌验齿、辨斑疹和白喉的诊断方法。
这些都是属于叶、吴两氏的发展创造,
其中特别是对舌诊的阐述,
给温病辨证提出了新的重要的诊断依据。
在辨证论治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
比较系统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
即“肺主气属卫,心主血营”,
大凡看法,
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怕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
在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
都有其独到的见解,提出了独特的新治法。
如温病解表主张“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
挟浊加鲜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
不与热相搏,
势必孤矣。
”温病初起表证挟风、挟热,
宜治分解之法。
后来
吴鞠通制订:
银翘散、桑菊饮辛凉解表方剂
及加减方法,
其理论根据
是深受叶氏这一论述影响。
在清气法上
特别强调清热生津治法的重要意义,
认为雪梨皮、蔗浆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对温病热邪入营提出了
透营转气、凉血散血的治法
是前所未有的,
属于温病学派的创造。
邪入营血
出现神昏谵语、抽风痉厥、舌质红绛等症,
强调用清心开窍、凉肝息风法治疗,
如犀角、鲜生地、连翘、石菖蒲、
郁金、牛黄丸、至宝丹之类,
这也是温病治法的新发展。
由于这些治法的推广运用,
提高了温病的疗效,
针对温病伤津的特点,
把养阴法提到新的高度,
贯穿到各个病程之中,
对于湿温病的治疗,
并且提出了“分消上下”、“辛开苦泄”、
“芳香逐秽”、“苦淡驱湿”等治法,
补充了治疗湿温病的有效方法。
叶氏的温病学说
通过吴鞠通的继承与补充发展
就达到了更加系统的阶段。
吴氏师承叶氏之学,
高度评价其在温病学上的成就,
认为叶氏“持论平和,立法精妙”。
叶氏立论较散,内容又多散于医案之中,
人多忽之而不深究。
吴氏则继承叶氏之学,并取前贤精妙,
考《黄帝内经》,参以心得,
写成《温病条辨》一书。
自叶、吴之后,
温病学说发展很快,温病学家层出不穷。
他们继续叶、吴之学,
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各自从不同的侧面,
补充、发展和完善温病理论的治法。
经过温病学家的共同努力,
关于温病治法,
已系统总结归纳为解表、清气、和解、
化湿、通下、清营、凉血(包括散血)、
开窍息风、
滋阴固脱等治法。
这些治法
是众多温病医家
与温病作斗争不同阶段的经验总结。
(1)清气法
清气法属于清法范围,
它是清泄气分热邪的一种治法,
具有清热解烦止渴的作用,
可分为轻清宣气、辛寒清气、苦寒清热等,
用于治疗气分温病(包括阳明温病)。
运用伤寒治疗温病者,
轻清宣气用栀子豉汤,辛寒清气用白虎汤,
苦寒清气用黄芩汤;
运用温病法治疗温病者,
对于清气法的运用,
与伤寒法治疗温病基本一致,
但使用的方药更为广泛、更为灵活。
(2)和解法
和解法又称和法,
是治疗邪在少阳、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等半表半里证的治法。
治疗少阳温病,运用伤寒法治疗者,
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兼有里结者用大柴胡汤。
运用温病法治疗者,
一般不要柴胡剂,
常用蒿芩清胆汤以清泄少阳,
用于治疗少阳郁热而挟痰湿之证;
或用达原饮以开达募原,
用于治疗湿热秽浊郁闭募原之证;
用温胆汤以分消走泄,
用于治疗湿热阻遏少阳之证。
两相比较前者专用柴胡剂,
后者不用柴胡剂而方法多种,
重在清热化湿。
后者治法是和解法的新发展,
但丢掉柴胡剂这未免又是偏见。
为何不用柴剂?
考其由来,
出于林北海重刊张司农《治暑全书》的序文,
其中有“柴胡伤肝阴,葛根遏胃汁”一语,
其后叶天士
在《幼科要略》的疟门里曾引用之。
由于叶氏为温热大师,威望高,影响大,
这样就造成了一人倡之,从者和之的后果。
于是柴胡、葛根就鲜用于治疗温病了。
实践证明,柴胡、葛根均是治疗温病的良药。
(3)化湿法
化湿法包括的内容很多,
如芳香化浊、辛开苦泄、清热利湿退黄、
淡渗利湿等均属于化湿法范畴,
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类温病。
运用伤寒法治疗者,
常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
麻黄连翘小豆汤等以利湿、除湿退黄,
用于阳明发黄症。
运用温病法治疗者,
除采用伤寒诸方外,
还创造了许多治疗湿热病的有效方剂,
如以芳香化浊为主的藿朴夏苓汤、
五个加减正气散等;以清热利湿,
辛开苦降并用的有甘露消毒丹、三仁汤、
杏仁滑石汤、黄芩滑石汤等;
以淡渗利湿为主的,有茯苓皮汤等。
化湿法经过温热学派的发展创造,
现在运用广泛,疗效良好,
成为湿温病的独特治法之一。
(4)通下法
通下法,即一般所说的下法,
温病中常用此法泄下郁热、通导积滞、
通瘀破积,是温病的重要治法之一。
运用伤寒法者,
治疗阳明温病,常用大、小调胃承气汤;
治疗热结膀胱的蓄血证,
用桃仁承气汤。
运用温病法者,
除采用伤寒下法者外,
又补充和发展了下法的内容。
如对于邪正俱实之证,
出现阳明里结并见邪陷心包,
补充了牛黄承气汤;兼见肺热咳喘,
补充了宣白承气汤;
对于邪盛正虚、津液枯竭,肠燥便秘者,
补充了增液汤;
正虚邪实,病情危笃,补充了新加黄龙汤;
对于湿热积滞肠道,补充了枳实导滞丸。
(5)清营法
清法是清热凉营、泄热养阴的治法。
运用于邪热入营、神昏谵语、舌质红绛等症,
其中舌质红绛是邪入营分的主要依据,
对于温病邪热入营,
因伤寒学派医家
未能掌握温病舌诊在辨证上的重要意义,
故还没有认识到这类病变的本质。
他们把神昏谵语统统作为阳明实热论治。
犀角、玄参之类的清热凉营药,
早载于《神农本草经》,
本书的成书年代比《伤寒论》还早,
但遗憾的是仲景未曾使用,
以致后世伤寒学派的医家
也基本不用这类药物治疗温病,
这当然是其中不足。
温病学家认识到了邪入营分病变的本质,
采取清热凉营治法,
拟制了透营转气的清营汤,
以及气营两清的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等。
清热凉营这种治法是伤寒学派所没有的,
是温病学派的创造和发展,
由于这种治法的运用,
提高了中医治疗温病的效果。
(6)凉血法 具有清解血分邪热、
凉血散血的作用。
用于治疗温病邪入血分、热邪炽盛、
耗血动血、
出现斑疹吐衄等。
对于热盛耗血动血之证,
仲景对其临床表现有细致观察,
在《伤寒论》反复提到“阳盛则衄”、
“到经不解,必清血”、
“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
昼日明了,暮则谵语,
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
无犯胃气及上二焦,
必自愈”、“阳明病,下血谵语,
此为热入血室,
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然汗出者愈。”
仲景的这些描述,现在看来,
属于热入血分引起的耗血动血、
神昏谵语的证候。
这样严重的证候,
仲景认为只在“无犯胃及上二焦,必自愈”。
仲景的这些治疗措施
对于少数患者可望痊愈。
但多数患者则后果严重,
对于热入血分的重证
为什么
仲景采用期待治法
或仅仅使用刺期门的治疗?
可能是仲景当时
只观察到这些疾病的现象,
尚未寻找出合理有效的治法。
到了叶天士、吴鞠通的时候,
针对热入血分、热邪耗血动血的特点,
便有了“入血就恐耗血动血,
直须凉血散血”的治法。
现在治疗温病的血分病变,
凉血散血常用犀角地黄汤;凉血散血、
清热解毒常用清瘟败毒饮。
因此,凉血法是温病学派的新的发展,
显著提高了温病治疗的效果。
(7)开窍法
开窍法具有清心化痰、芳香透络、
开闭通窍的作用。
用于治疗温病邪陷心包、神昏舌謇的证候。
对于这类证候,
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
有不同的认识。
有伤寒学派医家认为,
神昏谵语属于麻杏石甘汤证,
重则为承气汤证,
如《经方实验录》说:
「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逆传心包者,
即系麻杏石甘汤重证,
不能解于桑菊银翘,乃传为肠热,
肠热不已,
灼及神经,发作神昏谵语,
遂致逆转心包耳,
肺热传为肠热之后,肺热每因而消,
此时若但治其肺热,
纵用麻杏石甘汤极重之量,必然无济。
当用承气汤法,去其肠热。」
此说与仲景阳明神昏谵语之说,
确系一脉相承。
而
温病学派
则看法不同,认为温病神昏谵语,
多系邪陷心包,热毒内闭,
或为湿热痰浊蒙蔽心包所致。
热邪内陷心包者,
叶氏已广泛运用牛黄丸、至宝丹治疗。
到吴鞠通时,新制安宫牛黄丸。
从此以后,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就成温病邪陷心包的常用成药了;
湿浊蒙蔽心包者,治用菖蒲郁金汤之类。
结合临床,热盛神昏之证,
其中部分患者,
用麻杏石甘汤治疗,也可见效,
但对热毒内闭之重证,
就不如用牛黄、紫雪、至宝效果好了。
具有清心开窍的牛黄等开窍良药,
早载于《神农本草经》,
仲景未曾使用。
具有清心开窍的紫雪丹、至宝丹等成方,
也首载于宋代《和剂局方》,
在叶天士之前,治疗温病鲜有用之者。
这些清心开窍的良药成方,
到了叶天士、吴鞠通时就广泛运用,
后世温病学家
把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誉为治疗温病的三大法宝。
从这一治法的动用情况,
可以看出
叶、吴两氏慧眼卓识的一斑。
(8)熄风法
是治疗抽风痉厥的一种方法。
本法具有凉肝、滋阴潜镇、平肝熄风的作用,
常用于温病热盛动风或阴虚风动之证,
对于温病动风证候的治疗,
伤寒法和温病法治疗各有不同。
仲景指出: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脚挛急,必齿,
可与大承气汤」。
分析其意,
即指里热内盛劫灼津液,筋脉失养,
形成口噤啮齿、角弓反张、四肢挛急等,
可用大承气汤急泻存阴以解痉。
可见仲景
把里热盛引起的神昏谵语、
抽风痉厥证都归属阳明热,
都用承气汤治疗,
温病学派则认为,
温病热极生风,治宜凉肝熄风,
方如羚羊钩藤汤之类。
温病后期,
真阴欲竭,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治谊滋补肾阴,平肝熄风,
方如大定风珠之类。温病动风之证,
承气汤是其治法之一,
而凉肝熄风、滋阴熄风等治法,
运用更为广泛,疗效良好。
(9)滋阴法
以滋阴生津药物为主的治法,称为滋阴法。
温热之邪最易伤津劫液,
而阴液的存亡,关系着疾病的预后。
因此,滋阴法是温病的重要治法。
仲景治疗温病,
运用了滋阴的治法
。如热病伤津,汗出之后,大烦渴不解,
脉洪大者,治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生津;
热病伤阴,阴亏于下,阳盛于上,
心中烦而不得卧者,
治以黄连阿胶汤以滋阴降火;
大热已退,胃虚精伤,余热未除,虚羸少气,
气逆欲吐者,
治以竹叶石膏汤以生津益气,养阴清热。
此外,
对于阳明里结,热盛伤津,
伤寒中还有急下存阴的间接治法。
温病学派发展了热病伤阴的理论,
特别强调甘寒生津、咸寒养液的治法,
制定了许多养肺阴、养胃阴、
补肝肾阴液的良方数十首,
给滋阴法增添丰富的内容。
所以
《伤寒论》和温病学派
治疗温病重视存阴的运用,
属于宝贵的经验总结。
(10)固脱法
固脱法是治疗虚脱的一种急救方法。
温病虚脱,
由于热盛伤阴引起,多表现为亡阴。
并可因热极生寒,转化为亡阳之证。
《伤寒论》对温病亡阳之证,论述其详。
创造了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真武汤、
附子汤、参附汤、
回阳急救汤..等回阳救逆方药,
但对亡阴则有所忽视。
温病学派对于温病虚脱之证,
除了继续回阳救逆治法外,
还补充了亡阴的治法,
运用生脉散、加减复脉汤、
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等治疗,
全面地论述了温病虚脱的诊治,
而且还补充了闭、脱并见的证候,
提出了固脱开窍并用的治法,
见地独到,符合实践。
四、探讨 第一,从上述比较分析中看出,
《伤寒论》治疗温病有一定成就,
但不成熟、不系统。
如解表用峻猛之剂,不够轻清灵活;
清气、和解、化湿、
通下、滋阴等法虽已具备,
但内容狭窄,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对温病神昏谵言、抽风痉厥等症,
统统归属阳明里热,
未能认为热入营血的本质,
缺乏清营凉血、开窍熄风治法,
运用承气汤治疗这类病证,纵然也可获救,
但毕竟远逊于温病学派治法。
故近代著名伤寒学家所著《经方实验录》
作了客观评论:
对《伤寒论》中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
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
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
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
脉弦则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
大承气汤主之。
”这段条文,曹颖甫、姜佐景师生作了具体分析。
佐景按:
「可见脑神经病至于不识人,
至于独语如鬼状,至于循衣摸床,
至于脉涩者,其微者大承气汤尚可得而主之,
其剧者纵投本汤亦无效矣。
热毒熏灼神经,则见痉挛抽搐,
是即所谓肝风动阳。
羚羊角凉和神经,使之舒静,
故用之得法合量,
可以治大承气汤所不能治之证”」
其师颖甫赞同佐景论断,并指出:
「足见治危重之证,原有经方所不备,
而借力于后贤之发明者,
故治病贵具通识也。」
第二,
后世温病学派治疗太阳温病,
基本不用伤寒体系的辛温解表剂,
这未免纠偏过头了,
忽视了辛温或辛凉法治疗温病外
有表寒证在特殊情况下的作用。
已故名老中医蒲辅周,
善于使用麻黄、苏叶之类辛温解表药
治疗风温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常收到满意效果。
蒲老的经验,
对于如何全面理解温病表寒证治法,
给我们启示很大。
部分温病学派医家治疗少阳温病
把柴胡剂列为禁用之列,实属偏见所致。
温病学派
在大量补充发展解表、和解、化湿、通下、
滋阴治法,特别是创造清营、凉血、开窍、
熄风治法,更是治法上的重大新贡献。
第三,
关于《伤寒论》与温病学派
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后世的温病学派导源于《伤寒论》。
如以温病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
《温病条例》为例,
大体上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继承与发扬关系。
吴氏在该书中
引用《伤寒论》条文有数十条(引其意),
引用方剂数十首。
在上焦篇
引用了仲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桂枝汤、栀子豉汤等,
并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的基础上,
创制了加减玉女煎、化斑汤。
在中焦篇
引用了仲景大、小调胃承气汤、
栀子豉加甘草汤、栀子豉加生姜汤、
栀了柏皮汤、茵陈蒿汤、五苓汤、
理中汤、四逆汤等,
并在三承气汤的基础上
增加了多首临床实用的承气汤。
在下焦篇
引用了仲景黄连阿胶汤、抵当汤、小建中汤、
黄土汤、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大黄附子汤、鳖甲煎丸、
乌梅丸、白头翁汤等,
还对炙甘草汤作了合理化裁,
创造了加减复脉汤及三甲复脉汤,
给滋阴法增添了新鲜内容,
并对仲景核桃(仁)承气汤进行加减,
创造了桃仁承气汤等。
由此可见,
后世温病治法导源于《伤寒论》治法,
而又大量补充、发展,
突破了《伤寒论》的治法,
这个关系是十分明显的。
关于二者的成就与贡献,
如果就事论事的话,
当然以叶天士、吴鞠通为首的温病学派
在治疗温热病方面
比《伤寒论》成就大的多,科学得多。
但我们不能割断历史看问题,
从古至今,
如果说在温病治疗发展史上
有两大划时代的成就,
那么
第一
应归功于张仲景,
第二
则归功于叶天士、吴鞠通为首的温病学派。
:
:
小編補註:
所謂的「經方派」是指:
只尊崇
東漢張仲景之《傷寒雜病論》藥方治病..
或只認同秦漢以前的中醫學成就,
而完全否定及不學之後歷代中醫學的新成果
如:
秦漢、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以及民國初年的中醫進展成就,
「經方派」中醫者
只一味狹隘地
泥守秦漢以前的四大經典而已..如:
《黃帝內經》、《難經》、
《神農本草經》、
《傷寒雜病論》
(《傷寒論》、《金匱要略》)
然而
溫病學派:
則是清代對漢代「傷寒雜病論」之補正!
:
:
:
:
Ps:
:
:
【以上新聞~引用來源】
B6%88%E5%8C%96%E4%B8%8D%E8%
89%AF-%E9%85%B5%E7%B4%A0%E5
%AF%92%E6%B6%BC%E5%8A
%A9%E8%85%B8%E8%A0
%95%E5%8B%95-%E5%AF%A6%E7%
86%B1%E9%AB
%94%E8%B3%AA%E9%81
%A9%E5%90%88-160000647.html
.
.
:
:
·
VIDEO
VIDEO
.
從 人因工程 淺談 傾斜角度 對 書桌設計之重要性
現今的學童,幾乎每天以長時間的坐姿進行閱讀、寫字等活動,經統計學童一整天採坐姿學習的時間可以累計到10小時以上。而以生理學的觀點來看學童在水平課桌面的坐姿學習,常呈現出身體前傾彎腰、 駝背、頭部往下看桌面的姿勢,如此並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原理。 而另人擔心的是,在每天如此長時間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坐姿情形下,不只是成年人會產生身體的不適症狀,兒童也會有這一類的生理不適出現。甚至近來有研究指出,成年人中較易罹患肌肉骨骼系統症狀的族群,有一定的比例是來自於他們學齡期的不適症狀所導致(李映琪2008)。趙國宗(1982)發現造成學童不良的坐姿與不平衡的脊椎彎曲角度,其主要原因是在水平面的書桌上進行寫字、閱讀、打電腦等活動,人體容易往平面桌面靠近,造成身體彎曲手肘 放置桌上,肩頰骨內縮造成脊椎向前彎曲,久坐身體不適。 Koskelo, Vorikari, & Hanninen(2007)指出水平課桌面比傾斜課桌面更容易造成使用者腰椎的疲勞,長時間下來容易衍生出學童腰痠背痛、駝背及近視等不少的健康問題。 過去學生的課桌椅在成本因素的考量下,幾乎未曾將人因工程列入設計考量,不但未考慮身材特殊的學生需求,甚至連一般使用者的人因考慮都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以統一格式所製作出的課桌椅,導致許多學生為了屈就不適合的課桌椅,而使身體呈現彎腰駝背的坐姿進行學習,長久下來自然會出現骨骼肌肉系統傷害和近視等負面健康問題。 因此,教育部在民國84年委託台大醫學工程研究中心從事新型課桌椅設計,研發出十五種型號的課桌及五種型號的課椅,每一位學生都可依據自己的身高條件選擇最適合的課桌椅組合。然美中不足的是新式課桌雖有不同高度可供選擇,但在課桌面的傾斜角度仍是水平固定而無法作機動調整,此點就人因工程角度而言是略微可惜了。 而反觀國外在有關課桌椅的研究發展上,早在西元1902年時,西德就制定了六種規格的課桌椅,而課桌面是傾斜設計的,還規定其傾斜角度為18°至25°,目前歐美的學校亦大都使用可調節桌面傾斜的課桌了。另外,Jens Aagaard (1995)亦指出,研究可調整傾斜角度的桌椅面較只著重在桌椅高度的探討來的重要而有意義。 因此,本文將就傾斜角度對課桌面設計之重要性,進行相關研究文獻的蒐集與整理,以期對後續相關研究有所裨益,並引起教育主管決策者及學生課桌椅設計人員之重視。 人體坐姿理論的探討 人體的脊椎是由三十三塊椎骨連接在一起。兩個脊椎骨間,前有「椎間板」,後有「後側面關節」相連 ,因而可作前彎、後仰、側彎及旋轉諸多運動。三十三塊椎骨中頸椎有七塊,胸椎十二塊,接著是最寬厚的腰椎共五塊,負擔人體大部份重量、工作最多,因此也是最可能發生背痛之處,尤是下方第四、五腰椎處最易產生下背痛。薦椎原本包括五塊椎骨,但在人類結合為呈大塊三角形骨骼,尾椎是背部位置最低,體積最小的骨骼,如今也合成一整塊(林高章,2005)。 當學生坐姿於課桌椅上時,主要由脊椎支持頭部和軀幹,並且脊柱內部間承受應力,此應力需要由座位骨盤產生抗和緩和的作用(張清波,1999)。腰椎間的壓力在骨骼肌肉系統中,會因不同坐姿而有所差異,當學生呈現前傾的坐姿時(輕鬆坐姿或抄筆記時),會使脊柱向後彎曲或後凸,此時如無背靠或背靠良時,它會加重脊椎間的壓力造成不舒服的感覺。如果學生採取腰椎打直的坐姿(注視著教師或黑板時),則脊後韌帶、背肌以及中樞神經都被拉展,此時脊間盤承受較大不對稱的作用力,亦會引起不舒適的現象。腰椎為應力的主要負荷單位,而腰椎椎間盤的壓力來自上半身體重、肌肉產生的作用力和椎間固有的內壓所形成,這些情形都會造成學生背部疲因此必須提供適當的課桌椅以消除學生不舒服現象。 游志雲、李翔詣(1993)指出,因坐姿所導致的肌肉筋骨毛病,最直接、最嚴重的要算是下背部的病痛,其次便是頸部與肩部的病痛。當人體站立時可以發現脊椎呈多道彎曲變化,其中頸椎和腰椎向前彎曲,而胸椎和薦椎則向後彎曲,如圖1所示。此種脊椎的自然曲率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慢慢演化的,若由物學的觀點來看,自然被認為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姿勢。可是當人體坐下來時軀幹與大腿的夾角變為90°,由於大腿對骨盆迴轉90°,因此連接骨盆與大腿的臀肌群和大腿後側的腿後腱肌群受到大腿骨迴轉的影響而拉展並產生張力,此張力使得骨盆向後迴轉於是造成腰脊打直,進而衍生出許多弊病,如圖一所示
人體脊椎側視圖 (資料來源:Chaffin,1984) 人體 直立坐姿時,脊椎彎曲變化圖(資料來源:游志雲、李翔詣)
Keegan(1969)解剖坐姿的動作組成麳探討人體背部疲勞之原因,當人由直立站姿變為坐姿時,許多人以為髖關節會轉動90°,但事實上髖關節只提供了60°的屈曲,其餘30°則是腰椎前凸(lordorsis)減少而後凸(kyphosis)增加所提供,亦即腰椎的弧度由曲線變為直線,而腰椎在略呈後凸的位置時會牽扯背部的軟組織,因此造成長時間坐立時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另外,Keegan亦針對腰脊椎和髖骨的轉動變化情形(如圖2所示),提出詳細的說明。圖2C是完全放鬆的姿勢,例如側臥時常採用這種姿勢,在這種姿勢下髖骨只轉動45°,其前後的肌肉保持放鬆平衡狀態,是最合乎生理機能的位置。而如圖2D或2E,大腿由髖骨處向上彎曲時,大腿後部的肌肉被拉緊,因而導致骨盆轉動。所以圖2D的腰脊椎曲線變得有些外凸,至於圖2E的外凸情形就更明顯了。 從上述相關文獻資料所述,當人體呈現坐姿學習(或工作)時,不管是身體向前傾斜或保持直立姿勢,皆會因為骨盆的迴轉及腿部相關肌群所產生的張力,而對脊椎產生大小不一的負荷拉力,進而迫使脊椎由原來的S曲線被拉直為直線,其造成結果就是常見的脊椎側彎、下背痛、椎間盤突出、彎腰駝背等健康問題。而幾位外國學者研究提出,當人體軀幹彎曲角度愈小時(亦即向前傾曲),則脊椎的負荷量會相對的愈大,所以認為理想的坐姿應該是將身體向後傾靠,保持軀幹與大腿夾角在120°~135°間的「放鬆」坐姿。 平桌面相關研究 過去一般學者專家都認為背部的毛病多與從事粗重的工作有關,如抬舉重物,然而從流行病學的資料顯示,坐姿所導致的背部病痛,其致病率(incident rate)並不亞於因從事粗重類型之工作所導Mogora(1970)的報告指出,非坐著工作的作業人員其致病率為6~22%,而坐姿工作者其致病率亦在10~14%,兩者相差無幾。Rowe(1983)的背部病痛患者之病歷統計指出,41%的患者乃屬於粗重類型工作者,而43%的患者乃屬於坐姿工作者。另Floyd(1986)指出礦工的致病率為69%,而坐姿工作者為58%。張先發等(1996)對397名高中學生的調查發現青少年頸椎病患者約占學生總數的15.79%。歸究這些疾病的發生與人們在工作時因低頭、彎腰、聳肩、過度屈髖等不良姿勢有極大的相關。王學昌(2002)發現傳統桌椅的水平面結構,是導致上述不良姿勢而引起頸肩腰背痛的重要原因。 當使用水平課桌面工作時,骨盆處於向後傾斜的位置,由於工作的需要(如寫字、閱讀等),使用者不得不低頭、彎腰,使脊柱由生理自然狀態的S形變為前屈的拱形;王學昌(2002)如果此時軀幹挺直,保直立坐姿,則因觀察目標的視角較小而使之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較小且產生較大形變,增加了眼睛的負擔,容易導致視覺疲勞的發生。因此為了要減輕視覺負擔,就必須增大頸屈以使視線與桌面垂直,如此胸腰部在一定程度上也代償前屈,以減小頸屈角度,這加大了脊柱的拱形改變.使原在腹側的重力線向前移動,增加了對脊柱的力臂,使其受力成倍地增加,導致頸肩、背部肌肉及韌帶等必將承受更大的負荷,長久下來就會產生背部肌肉病痛等健康問題。 朱鳳華等(1993)從人體工程學的角度考量,傳統桌椅的水平面結構與其高度之間存在著矛盾。升高桌面雖可減小頸部前屈,但卻使觀察目標的視角減小而增加眼睛的負荷,且桌面過高會讓使用者產生聳肩、上臂外展和前臂受到近側桌緣的擱壓,久之就易導致頸肩臂部不適;而降低桌面雖可使前臂免受這些影響,但為使眼睛放鬆,頸部又因而不得不往前傾,如此亦會產生腰酸背痛等問題。 國內學者趙國宗(1982)表示,從整形外科醫學的觀點,認為不正確的學校家具會造成學生的姿勢傷害與視力不良;經觀察分析國小學生上課情形,發現造成學生不良的「讀視角度」與不平衡的脊椎彎曲的「坐姿角度」,其主要原因,是在水平面課桌上寫字。他進一步指出當學童在水平桌面寫字時,為了維持眼睛適當的距離及達到較舒適的視角,因此脊椎會產生多倍的彎曲。另外,透過觀察學童在水平桌面寫字的照片,會發現學童因姿勢的不調和,而不斷的轉換寫字姿勢。但是此現象在傾斜的課桌面時,則會減少這種不安的狀況。 何麗華(1995)表示若以演化的角度思考,人類從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轉變,使脊柱由拱形進化為S形,因此使用水平面桌椅工作時,脊柱往往要前屈為拱形,這就相當於回到了300萬年前的爬行時代。對於S形脊柱的現代人,拱形脊柱必然要增加脊柱自身及頸肩腰背部肌肉的負擔,此和以其它體位工作者相比,自然更易發生駝背、脊柱側彎、頸肩腰背疼痛等生理問題。 從上述相關文獻資料所述,水平桌面對使用者所產生的負面生理影響,似乎都是導因於和視覺因素有關,尤其是使用者和工作目標間的視覺角度更是關鍵。當使用者不論是進行閱讀或寫字的活動,皆需要獲得一個最佳的視覺角度才能看清楚目標物,而所謂最佳視角是指能盡量和目標物(或工作)呈垂直關係,如此所看到的影像效果才會是最清楚又不會變形。 所以在這個生理結構的需求下,因水平桌面能提供的視角往往是過小、不理想的,是以使用者只能以頸椎及背部的彎曲代償方式來取得較佳的視角,因此就出現彎腰低頭、聳肩、頸部過分前伸和前屈等現象。當學生長期處在這些不良姿勢下學習,不僅容易疲勞,罹患近視、駝背,還有一個更加嚴重的後果沒有被人們重視,那就是這些學生在成年後將是頸椎病的高危險群。 傾斜桌面 相關研究 近幾年來在人因工程領域的研究中,有關傾斜角度的概念不論是針對於電腦桌面、學習課桌面及電腦螢幕等設計皆日益受到重視。而探討個中原因最重要是由於具傾斜角度的桌面能提供使用者一個較佳的視覺角度,因此使用者不用像在水平桌面時為了彌補視角上的不足,而產生明顯的頸屈、彎腰駝背等現象。針對傾斜桌面對於使用者在肌肉負荷及姿勢的影響,國內外也有一些學者對此作了研究。 Bridger, Robert S(1988)在「探討傾斜的桌面和椅面對坐姿的影響」研究中,請受試者在四種不同的桌椅組合(桌面有無傾斜、椅面有無傾斜)下進行寫字,同時透過攝影機從正右側面觀察受試者的姿勢變化。結果發現,在有傾斜角度的桌椅組合中,受試者不但減少頸部屈曲的變化,同時也能維持較直立的軀幹姿勢。所以他認為具有傾斜角度特性的桌椅,對學生而言是較適當的。 Marschall .M(1957)觀察10名學童在傳統課桌面(水平角度)和人因工程桌面(桌面傾斜15°)寫字時,關於豎棘肌、斜方肌的活化程度和軀幹彎曲角度的變化。結果發現,學童在傳統桌面的肌肉活化程度較明顯,尤其是在斜方肌的差異更是明顯;另外,在傾斜桌面會有較大的軀幹角度(也就是軀幹往前彎曲的情形不明顯)。所以他認為符合人體工學的傾斜桌面,對於提供學童不論是在寫字或閱讀等活動時,較可維持一個在生理解剖學所認可的標準姿勢。 Sam Murphy(2004)在探討有關學童坐姿對發生下背痛的關聯性研究,他觀察了66名年齡介於11~14歲間的學童在水平桌面和傾斜桌面的學習情形,結果發現,當學童坐在水平桌面時會有較明顯的身軀彎曲角度,而他認為此現象和學童發生下背痛的原因有很高的相關。因此他也對學校的相關主管和課桌椅設計廠商提出呼籲,務必重視桌面對學童的生理影響,而不是只有桌高、椅高符合條件即可。 Mandal .A.C.(1991)指出如果學生們每天以彎腰駝背的姿勢,坐在不適的桌椅組合中學習,那麼對其背部的傷害將會有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他認為傾斜的桌面能協助學生們獲得一個較佳的學習姿勢,理由是當書本或筆記本放置在傾斜桌面時,對學生而言能有一個較佳的視覺角度,其再也不用為了想要看清楚而往前彎曲接近桌面。 I-hsuan Shen a (2003)探討傾斜桌面對腦性麻痺學童的寫字表現。他請32名腦性麻痺學童以隨機的方式分別在水平桌面和傾斜20°的桌面寫字。結果發現,腦性麻痺學童在這兩種不同桌面寫字時,雖然對於減少頸部前屈並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對於腦性麻痺學童的寫字表現是有正面幫助的,推論其主要原因為在傾斜20°的桌面下,較能提供腦性麻痺學童上半身的自我控制及增加前臂的支撐。 國內學者趙國宗(1982)以水平桌面、傾斜9°桌面、傾斜16°桌面等三種不同條件的桌面,分別探討對於6、11、14、17歲學童在讀視角度及坐姿角度的研究。結果發現三種桌面中,以傾斜16°的桌面對於受測者在讀視角度和坐姿角度的改善情況最良好;而至於水平桌面和傾斜9°桌面的影響效果,似乎沒有很明顯的差異。 除了上述一些國內外針對不同桌面角度所進行的實驗探討外。另外,也有相關學者亦針對可提供傾斜的作業平面或在作業區域提供文件架等方式,來達成改善課桌椅及工作站的設計。Mandal(1981)建議桌面應朝使用者傾斜約15°,以減少視角和促進軀幹更挺直的姿勢。Zacharkow(1988)提供維多利亞學校的桌子有一個為書寫用15°的斜度,而有一個45°閱讀用的整體置書架等設施。Bridger(1998)、de Wai等人(1991)表示數項研究指出,傾斜的桌面(15°甚至10°)可以減少坐姿者從事閱讀或寫字時軀幹及頸部的屈曲,所以可以減少相對部位脊柱的負荷。Porter等人(1992)報告指出使用傾斜的電腦桌也有類似的利益。Burgess&Neal(1989)發現在平面桌上書寫時使用文件架,可以顯著減少頭部及在脊柱的C7-T1層頸部的屈曲運動,而受試者的自我評比也覺得使用文件架比沒有文件架更為舒適。Eastman和Kamon(1976)比較受試者在12°和24°傾斜桌面及水平桌面上的使用,發現傾斜桌面的使用,具有姿勢較佳、軀幹的移動較少、較不易疲勞和較少不舒服感等優點。Ankrum & Nemeth(1996)指出被視物體(如電腦螢幕/桌上的書籍)應比正面視覺更稍為前傾,亦即被視物體的上緣與眼睛距離應比下緣與眼睛距離稍遠,所以適當的桌面傾斜對使用者的視覺是較適當的。 至於國內目前較為重視傾斜桌面的重要性,則是以從事特殊教育和物理治療工作者為主。李映琪(2008)建議學童選用課桌椅時,除了桌高、椅高等重要條件外,桌面傾斜度也必須列入考量,使用沒有傾斜度的桌子閱讀、寫字時,學童的頭部必須要傾斜,造成頸後的肌肉持續收縮,才能維持閱讀、寫字的姿勢。但若桌面有足夠傾斜度,學童閱讀、寫字時,頭部就可以保持直立,減少頸部肌肉的過度用力,如圖4所示。而若是使用無法調整桌面傾斜度的桌子,那麼父母們也可以為學童選擇亞禾傾斜桌板讓孩子不論在閱讀或寫功課時,都不用再低著頭了,如圖5所示。 沈宜璇(2009)指出傾斜的工作桌面會降低使用者脖子的往前彎曲角度,保持較為直立的軀幹及視角調整,使用者較不會感到疲累,表現可能會較佳。所以在協助改善肢體殘障學童寫字動作能力時,可藉由調整桌椅高低與桌面傾斜角度,擴大前臂之支持面,使肢體殘障學童保持良好的姿勢,增加上肢穩定性,有更好的手部功能,以及較佳之頸部姿勢與視角等。若是能應用人因工程知識於肢體殘障兒童寫字治療中,也將是一個有效的治療方式。陳明聰(2005)表示在協助改善特教生手寫問題時,可用的設備包括:給肢障生使用的特殊握筆器、改裝的筆和傾斜的桌面等,如此會獲致較良好的效果。 當椅背後躺時平面桌會將手臂拉直造成肩頸疼痛不適,傾斜桌面讓手肘自然垂直手腕自然上仰達到最舒適的角度,當椅背後躺桌面隨之傾斜達到相互調整最佳角度。 由上述相關文獻資料所述,桌面角度不僅影響到頸錐,對於上半身軀體角度傾仰及腰椎變化也有關鍵性的影響。水平桌面或傾斜角度不足的桌面,通常容易造成使用者上半身會不自覺的向前傾斜而彎腰駝背,導致脊椎承受力會增加,長時間下來對於脊椎或身體的健康都會有明顯的傷害。而透過桌面傾斜角度的設計,通常可以大幅改善上述的負面影響,所以選擇正確桌面的角度跟調整桌面的高度是一樣重要的。另外,傾斜桌面除了可協助一般使用者培養、維持健康的姿勢外,對於改善肢體障礙學生的寫字表現,也有正面的幫助。 因此,對於學校的課桌椅設計,如果能針對全體學生的不同條件需求,提供可在桌高、椅高及桌面角度等都能作機動式的調整,相信對於學生的學習表現與身心健康的保護,必定會有加分的效果。 結論 課桌椅是學生在求學時期最重要的學習工具之一,其對於學生的坐姿學習具有相當關鍵性的影響,尤其是相關研究指出當人體呈現坐姿形態時,此時脊椎的負荷承受力不但沒有減輕,甚至比立姿時還大;同時脊椎也會因為坐姿所產生的拉力影響,破壞原有的自然曲線弧度,導致容易發生有關肌肉骨骼與脊椎方面的健康問題。因此,若能透過良好適當的課桌椅設計,協助學生以較符合人體工學的坐姿學習,必定能大幅減少以往學生因不良的坐姿所產生的人體傷害。 而傾斜式桌面在近幾年的研究資料,顯示較能協助學習者在保持最自然的姿勢下進行閱讀和寫字等活動,諸如因使用水平桌面所產生一些令人詬病的缺點,如頭部垂下、背部前傾、彎腰駝背等皆能獲得明顯的改善。是以近幾年在國內外的相關研究領域,都建議將傾斜角度的設計理念融入人體會長時間接觸的設備器材中,如:學習課桌椅、電腦工作站、螢幕、鍵盤、計算機等,期望藉由更符合人體力學的設計組合,能避免、減緩使用者因長時間的學習(或工作) 所產生累積性的身體傷害。! 參考文獻 : 中文部分 沈宜璇(2009)。結合職能治療與人因工學協助肢體殘障學童寫字動作能力。長庚醫訊 ,30卷11期 。 黃宏凱(2006)。立姿電腦工作站之偏好設定及上肢之姿勢與肌肉負荷的評估。碩士論文, 中國醫藥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台中縣。 連俊名(1997)。高中生課桌椅設計研究—桌椅高度與角度相互關係之探討。碩士論文,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謝敏瑜(1987)。辦公桌椅舒適高度與高關係式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工工 程研究所,新竹市。 呂佳蕙(2007)。居家兒童書桌椅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創新設計研究所 ,台北市。 張清波(1999)。台灣中部地區大專學生課桌椅之人因工程研究。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rrs , Vol. 16, No 1, pp.147-159。 張先發、郭維知、叶守貞等(1996)。青少年頸椎病的病因及預防。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 ,4(5) :16。 李翔詣( 1994)。人體尺寸與工作椅之設計。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台北。 李映琪(2008)。如何教孩子「坐」?談動態坐姿。健康世界 ,9月號。 林高章(2005)。神經科談下背痛。奇美醫訊 ,71期 。 尹德瀚(2006)。加、英科學家研究坐太直易背痛理想坐姿125度。中國時報 ,健康版。 井上昇(2004)。椅子_人間工学・製図・意匠登録まで,山海堂,日本。 章良渭(2001)。國中小課桌椅更新之追蹤研究報告(MOE16-89050693)。教育部,台北市。 朱鳳華、孫翔(1993)。長期伏案工作人員頸椎病患病率調查。安徽醫科大學學報 ,28(1):37。 何麗華、王生、昊道溪等(1995)。坐位作業工人頸、肩、腕的肌肉骨骼損傷。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 ,13(6) : 337。 牛云彤、王生、王起恩等(1997)。坐位作業工人腰部疲勞現場及模擬現場研究。中華工業醫學雜誌 ,l0(3) :145— 147。 小原二郎、羅筠筠、樊美筠譯(1990)。什麼是人體工程,96-97。北京,三聯書店。 陳明聰、吳亭芳(2005)。談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輔助科技服務。雲嘉特教 ,創刊號,41-53 。 莊智翔(2007)。簡易動作分析方法之可行性初探。第十四屆人因工程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系。 林冠州(1997)。利用肌電訊號探討坐姿擺位對痙攣型腦性麻痺兒童肌肉張力的影響。碩士論文,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台南市。 黃智明(2002)。坐姿擺位支撐對重度腦性麻痺患者肌肉張力之影響。碩士論文,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台南市。 黃勝裕(2000)。肌肉週邊疲勞之肌電圖判定。中華體育季刊 ,14(1):109-115。 黃宇平(2005)。保齡球運動飛碟球與曲球投擲上肢肌電圖與生物力學分析。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莊宏偉(2009)。國小學童長時間使用新型課桌椅的肌電圖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新竹市。 古惠琴(2006)。保齡球選手以不同球路投擲之手部肌電訊號分析。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桃園縣。 黃鈺芳(2003)。打字作業人員上肢肌電圖特性。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 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台北市。 游萬來、李玉龍、林榮泰(1986)。工業設計與人因工程。六合出版社,臺北市。 趙國宗(1982)。學校家具設計研究-課桌面傾斜度對坐姿與視讀角度之影響。北工學報 ,十五期 ,399-414。 教育部(2000)。教育部體育及健康教育資訊網-歷史資料區-課桌椅照明。網站 http://140.122.72.62/history/ 。 王學昌(2002)。水平面桌椅對頸肩腰背部的影響。中國骨傷 ,15卷2期 。 游志雲、李翔詣(1993)。高活動性人體工學工作椅。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 。11卷12期 ,1-18頁。 陳俊峰(2008)。頸椎病知多少。 http://tw.myblog.yahoo.com/drchen888168/archive?l=f&id=17&page=3 <英文研究文獻部份> Chaffin, B., Andersson, J., Martin, B. J. (1999). Occupational Biomechanics,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Bernard, B.P. (Ed.) (1997).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nd wokplace factors: acritical review of epidemiologic evidence for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of the neck, upper extremity, and low back.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Yeats, B. (1997).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postural health of schoolchildren(K-12) , Work, 9, 1, 45-55。 Mogora A(1970).Investigs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low back pain and occupation. Industrial Medicine 39(11):451-471. Floyd WF , Robert DF (1958).Anatomical Physiological and ANTROPOMETRIC Priciples in the Design of Office Chair and Tables.London: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Ankrum, D.R. (1997). A Challenge to Eye-Level, Perpendicular-to-Gaze
~以上資料 引用來源~ 國立體育大學 運動科學研究所 李岳訓
VIDEO
本文於 修改第 35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