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登場:陳柔縉 |
如果看新聞報導,眼睛不在「兩百元」稍做停留,一滑過去,那個兩百元真的很少,買兩個便當,剩下來大概也沒幾個銅板了。但是,如果仔細想,一九一七年生的王永慶,十六歲自立開米店,那個「兩百元」必須倒飛七十幾年,回去當一九三三年的「兩百圓」,可就不是兩個便當可以計量。
200圓 普通人十幾個月的薪水
一九三三年的兩百圓有多大?王永慶出生的那一年,公學校老師的月薪十七圓;一九四五年,日本統治台灣的最後一年,小學女老師月薪才漲到五十圓。其間的二○年代,一個南投竹山的警察的月俸為十八圓;三○年代,巴士的車掌是時髦的女性工作,台籍的車掌小姐可以拿十五圓。台灣前輩作家葉石濤比王永慶小八歲,他曾說,那個年代,一個月二十圓,「全家即可溫飽」,一個月如有十幾圓,「就很好過了」。台灣在戰前的日本時代,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讀小學並非義務教育,一學期的學費只要五角。所以,王永慶開店的兩百圓資本,大約是一般職業十幾個月的薪水,並不算太少,似乎不能以「家貧如洗」來形容。
事實上,王永慶反倒說過,父親是新店直潭山上的茶商,「我家裡還算小康,所以能到布行去剪布回來作衣服穿」。戰前台灣貧富差距大,有錢的大地主坐收田租,可以環遊世界半年一年,但這種人屬少數。窮苦勤儉者居多。少年王永慶本來以為家鄉最窮,出外謀生,目睹漁民生活,「才知道窮苦是多麼普遍」。
小學畢業 競爭力勝過今大學生
戰後初期崛起的企業家有些共同特徵,聲寶的陳茂榜、國際牌的洪建全、高雄東南水泥的陳江章、新光的吳火獅、台南幫的吳修齊和吳尊賢兄弟,他們和王永慶年紀差距在五歲之內,都只受小學教育,但在當時,已算有「相當學歷」,競爭力猶勝今天的大學文憑。前四人都在十幾歲進入日本人的商店當小弟,戰後都有生意和語言能力與日本商社往來,以閱讀日文書報,吸收新資訊。陳江章十五歲離開家鄉澎湖,到高雄的營建商「湯川組」當學徒時,身上只帶四圓。吳火獅從新竹到台北永樂町(迪化街區)的日本布店工作,一個月才領三塊錢。陳茂榜八年省吃儉用,存了一百多圓,才於一九三六年創業,在重慶南路開電器行。
勤奮是那一代企業家最鮮明的標誌,十五、六歲就各個像小大人,立志出鄉關。不論是兩百圓起步,或是四圓渡海,都值得永遠傳誦與學習。只是,兩百圓被拿來當寒微的佐證,顯然是戰前日本時代的歷史不傳,民間記憶不相連續,才會被如此想當然耳。
一九四○年前後,當今天的二十歲,還是幼嫩的大三學生,二十歲的吳火獅已經在台北和宜蘭之間坐民航飛機談生意了。如果感覺不可思議,那真的應該再多瞭解一點台灣的歷史。
(本文作者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