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薛荷玉、林宜靜/台北報導】 學閩南語為何一定要用羅馬拼音?曾編纂「台華雙語辭典」的知名作家楊青矗,教了多年閩南語,都用ㄅㄆㄇ注音符號,在他眼中,小學生都會的ㄅㄆㄇ,就是最好學習閩南語、甚至客家語的音標系統。 楊青矗傾畢生之力編纂一部台華雙語辭典,提倡使用正確的台語,此外,他還在台師大教了六年的閩南語,也在社區大學開課。「ㄅㄆㄇ再加上閩南語、客語的一些特殊聲調符號,是民國三十幾年就公布的台灣方音符號,最好用!」楊青矗說。 至於教育部主推的「台羅」拼音系統,楊直矗則直言「令人服氣的地方不多。」他說,現在台語教學用羅馬拼音,是在殘害語言,像p、b發音容易混淆,注音就有很正確的音可以使用。 楊青矗還說,雖然教育部一直在提倡本土母語,但很多台語學者連自己的論文都沒辦法用台語讀出來,最糟糕的是媒體使用的台語沒有標準化,且幾乎「全部都是錯誤的!」 研修小組成員之一的台中教育大學台語系主任洪惟仁,則對有人「害怕」學羅馬拼音感到不解,「漢字幾千字你都學得會,羅馬拼音才十七個符號,怎麼學不會?」 洪惟仁也不客氣地說,反對羅馬拼音的只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外行人,第二種是根本反對鄉土語言教學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