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重要,關心教育者必讀必知:學區化和廢高中跨區招考之後的嚴重後果
學區化和廢高中跨區招考之後的嚴重後果
作者:時季常(受氣包))
這是美國的例子。
在美國,中小學是由學區政府在管理的,學區不是劃分出來的,而是自然(由某些居民聯合起來成立,依他們的需要劃分)或半自然(地方政府介入和干涉劃分過程)形成的。所謂學區政府,是真的政府,它有對學區內居民徵稅的權力。
學區一旦形成之後,學生只能就讀區內的學校,不能越區就讀。有的學區,富人或教育程度較高的家庭較多,學校自然有較多的教育資源,而父母能夠提供給小孩的幫助,尤其是學業上的幫助也自然較多較好,這些學生,很自然的也較容易成績較好,於是就自然的形成了所謂的好學區。
有的學區,窮人或教育程度較低的家庭比例較高,這些父母能提供給學校的教育資源自然有限,能夠給他們子女的學業上幫助自然也有限,有些父母甚至本身就是有問題的父母。在這種情況下,在該學區的學校的學生成績,平均自然較低。該學區內重視子女教育的家長,也很自然的,只要一有條件就會做二件事之一,不是將小孩送到私立學校,就O搬走到所謂的好學區。
結果呢,所謂的好學區,房價愈來愈高,窮人根本住不進來;而所謂的壞學區,就聚集了那些搬不走的窮人。好學區的學生由於整體素質較高,家長也會想辦法提高學生的成績,因此學校辦起來輕鬆許多。
在所謂的壞學區,由於學生整體素質較低,家長能夠提供的幫助也少,辦得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好學生不斷流失,程度差的學生不斷進來,老師們的教學愈來愈沒勁,到最後,根本沒法上課。即使有想讀書的學生,在這種大環境下,也沒有辦法學習。即使遇到很認真的老師,一堂課裡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時間是用在管理秩序,能夠真正傳授的知識和提供的指導極為有限。在某些學校,甚至連正常上課都沒有可能。老師成了看護工而已。
我們在台灣,即使不是前三志願的高中,也有很多用功的學生,也可能出現很傑出的學生,而這在美國的所謂壞學區的壞學校,是幾乎沒有可能的事。稍為有點條件的家庭,是絕對不會住在所謂的壞學區的。
和台灣一樣,美國人也有寄戶口的事。有些住在壞學區的家庭,仍然是很重視子女教育的,但是因為經濟或某些原因,他們搬不走,卻又沒有能力讀私立學校,於是就有人做寄戶口的事。
所謂好學區的學區政府當然會知道,而該學區內的住戶也會十分的憤怒,於是學區政府就派出人手,放學以後,跟蹤他們所懷疑的學生,調查他們回到那裡去,查到證據後,就會把學生趕出去。即使一時沒有把學生趕走,那被懷疑幫忙外區家長寄戶口的人家,會變成學區公敵,而那個被懷疑的學生,也會受到異樣眼光,最後還是不得不走人。美國學區制已經實施近百年了,社會階級的變化愈來愈困難,窮人愈來愈難翻身,而學區政府的手段愈來愈高明,這種事當然是愈來愈少了,但是仍然時有可聞。
什麼事情都是相對的,在台灣也有些區域內的富人較多,有些區內聚集較多的窮人,台北市學生的整體學業成績優於台北縣學生,而台灣北區學生的整體學業成就又高於中南部學生。但是,高中聯考的繼續存在和沒有學區的劃分,這兩項因素,使得台灣社會,整體來說,還是一個較為融合的社會,社會階級劃分不會那麼的嚴重,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的交流還是較為通暢。
在台灣,地價房價,除了房子本身條件以外,主要由當地的經濟狀況以及住家環境來決定。在美國,在同一個大區域內,房價高低最主要由學區好壞來決定,在所謂好學區裡,一個又破又爛又小的房子,價格會是壞學區裡較為完好又較大的房子的兩倍,甚至三倍,不足為奇。
在所謂的好學區裡,主要由白領階級組成,以白人和亞裔居多,除了少數例外,大部份有形的或無形的壁壘高築,讓壞學區裡的人,主要以藍領階級組成,以黑人或中南美裔族人居多,難以進入。
像紐約州水牛城(Buffalo,約三十萬人口,半數以上是黑人和中南美裔)北郊的安賀斯(Amherst)鎮是白人區(約十一萬人口),水牛城的地下鐵開到邊界就斷掉了,因為安鎮的鎮委會(含鎮長)立法讓地鐵無法進入。
像伊利諾州的橡園村(Oak Park, 人口約七萬,是全美國最大的村,海明威的故鄉),剛好緊臨芝加哥市西邊的奧斯丁(Austin),奧斯丁是黑人區。在早先,為了儘量不讓黑人進入,該村村委會就立法不淮張貼出租或出售房屋的廣告。而村公所所經營的一些公共設施如游泳池方面,也訂出相對而言較高的收費標準,表面上的理由是增加村庫財源,但大家都不明說的理由是用經濟手段來阻絕掉大部份奧區的民眾。相反的,在芝加哥西郊的奧斯丁區的游泳區或戲水場,就是免費的。
原本,在一九六零年代黑人民權運動之後,美國的黑人得到平等的政治權利了,奠立了整體社會平等往上發展的基礎,但是美國的教育體制和傳統作法,卻仍然把窮人(主要是黑人和中南美裔)壓在社會底層,難以翻身。今天,有一半的黑人男性坐過牢,最近一、二十年來,每年有二百萬到九百萬的非法移民從中南美洲進入美國,這些人大部份正值生育年齡,因為他們沒有保障,相對而言,他們比黑人努力,但是由於住在壞學區的人居多,他們子弟的學習成就也普遍偏低,犯罪率也很高。
美國政府和社會為了族群不平衡發展問題,已經付出了許多代價,而且還在繼續付出高昂的代價。我相信美國社會和族群的不平衡發展,美國的學區制度和沒有公開公平公正的聯考,是罪魁禍首。
類似的制度,會產生類似的結果。台灣也要走向這一步嗎?
==============
附記:
(一) 好學區的學生,由於彼此競爭厲害,於是產生了度量狹小的問題,美國知名大學的大學生,很少有人會把筆記借給同學用的。因為彼此盡量不互相幫助,反而少了助力。同時,因為沒有接觸另一類人數更多的學生,眼界十分狹隘,而且也較容易缺乏服務的精神。當然,這是相對而言,我不是說每個人都是這樣,只不過比例非常高。
(二) 高中社區化後,亦即學生依照所住學區入學,必然產生所謂的好學區和壞學區,好學區的房價大漲,壞學區房價大跌,有錢人如果沒將小孩送私立學校,也會搬到所謂的好學區去,所謂的壞學區將只剩下搬不走的人,形同以社會經濟階級隔離現象。
壞學區由於學生平均素質和家長經濟以及教育程度較差,學校辦得再好,整體學生成績依然無法和所謂好學區的整體成績相比;相反的,好學區由於學生平均素質以及家長經濟教育程度都較高,即使學校辦得不怎麼樣,整體學生成績還是比所謂壞學區的學生成績為佳。
如此循環下去,不必十年,壞學區內的學風將破敗不堪,治安敗壞,住在該區內的學生,即使想上進,也無能為力,產生類似美國黑人區的情形。
那是非常非常可怕的!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