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詞的好壞,以何為標準?
用字?句?情感?
我想,這些都是必須參考的。只要有一項達到,就算成功了吧?
一首詩詞,讓人讀得懂,可以引起共鳴,有感動,有喜歡,有驚艷,有思索、、、就是一首好詩詞吧。
詩和詞有許多共通點,但也有明顯的差異。
我們都說填詞填詞,先有譜才有詞。那麼,填一首詞,是絕對離不開譜的。
我總以為,填詞之前,要好好體味一下詞譜,了解詞調的特點,詞譜舉出的例子是不能不參考的,語句構造,選韻,平仄變化。
以『雨霖鈴』為例,很明顯的,這首長調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領字句”
請看:
上片與下片各運用『對』、『竟』、『竟』與『更那堪』、「應是」、「便縱有」三處領字句法。
領字有甚麼特別意義或用處?
鄭騫有言:「長調的轉折搖曳,傳神達意,大部分要借重領調字』,所以領字具有疏通字句、活化結構之作用,能令全詞更形流轉自如、輕靈
曼妙,不致緊澀膠著、凝重板滯。
細看:
『對』字領起離別之時空場景
『竟』字強化彼此難捨之深情
『念』字領起飄泊奔波之苦況,宕開眼前離情,設想未來,開展視野。
『更那堪』領起當下時節,深化多情傷別。
良辰美景形同虛設,而『應是』領起,頓覺情韻紆徐委婉。
『便縱有』領起情有獨鍾之執著,語氣至此又一翻轉。
觀看此等領字對全詞義涵似無重大影響,是發端之字詞,於詞意而言,通常無絕對明確指之意象或動作然而結構、情致之開合跌宕、翻騰躍動
實有賴於斯。領字句法令全詞波瀾起伏、迂迴曲折,有一唱三歎的感覺。
小令不好寫,長調似乎更不好寫。如若只是湊字數,當然沒甚麼意義。或者有人說,未必都要依循古人,的確,這是新的時代,創新的時代,
只要我高興,有甚麼不可以?那麼,我們又何必借古調之名?是吧?
好像扯得太遠了,回歸正傳,我們是要來賞讀阿九詞長的作品的。
很明顯的看出,這首詞就是詞名歸人,那麼寫的就是歸人離家後的心情,歸來時的心情。
通篇詞句基本通順,寫著遊子心態。但是,『歸』字的描訴並不明顯。
微愁微怨,些些憤慨,與詞調詞韻上算是很相符。
『不細數』三字逗用得正當時。『望』一字領也合到詞調要求。
上片首句直接點明『他鄉作客』然後用了『寸心難表,百念鉤索』兩句直寫遊子心情,又寓情與景,『涓涓黑水如昔,薰風一抹,如雲堆積』
不過,這三句景物描寫稍微亂了些,水風雲的情感似乎不是一體的。水如昔,情思綿綿?風呢?一抹是要抹掉記憶嗎?雲卻又堆起?有待作者
解釋。
『寂寂分居樓闋,莫知今何夕,不細數,無際天邊,雁北何時再歸厝。』這一段景情交融,尾句以問句方式,引人沉思。
過片句以『十年背井何容易』來總結上片。可惜,作者沒有再拓開局面,又一次回到追憶。『忘春秋,恨別離相隔』
『闌珊異鄉閑處,醉一曲,聚情成滴。』闌珊此處何解?又是闌珊處又是閒處,稍顯矛盾。
『白荻茫茫,秋水蒼蒼,踏遍夷陌,望去去,山外斜陽,落寞何消得。』這一段是個人最喜歡的一段,用典明確,秋水伊人,今在何方?我為
一人,上下求索,山外斜陽,誰人慰我落寞?
嚴格說,對本詞個人看法是:詞調的特色沒有,詞味一般,語句基本通順,感情不夠明確。(可我自己填的詞也就如此呀!)
很厲害了!從初學到現在,看著阿九的進步,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