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句出自古詩十九首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本詩與「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兩首用意略同,皆教人及時行樂,唯本詩專對愛惜費之愚者而感慨。或以為係為貪吝無厭者發也。全詩分三部,首四感人生年促憂長,悟當惜陰夜遊。中四承上申明行樂當及時,愛惜費乃愚者之憂,揭明詩旨。末二以仙人難期,將人喚醒並兜應首句及「何能待」句作收。
首四句先感人生年促憂長,後悟當旨陰夜遊。言人生很少能有百年之壽命,但卻常懷千年之憂愁。其又何苦?況在短暫人生中,偏又時不我予,常受白天短而夜晚長所苦。若此則何不夜以繼日,秉燭而遊?中四句承上先申明行樂當及時,後 叱笑惜費乃愚者之憂,以行樂就趁時,明年或明天將不知有何變化,所以怎能等到明年?錢財為身外之物,死又不能帶去,切莫當守財奴,否則徒讓後人笑其愚昧。末一句以仙人茌期,將人喚醒並兜應首句及「何能待」句作收,言仙人王子喬成仙之傳說故事美則美矣,然非常人所能企慕,其難可與之同為不死也。因與起句相呼應,喚醒人們,生年不滿百,為樂當及時。
綜觀詩篇,起四句奇情奇想,筆勢崢嶸飛動,末二句逆接倒捲,另換筆勢,將前意一噴再醒。音意曠達,一以喚醒醉夢,一以澆財奴之背,且自賢其所得也。
(以上解析為網路文摘)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