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是倚聲而填,這依據又是啥呢?
應是先由詞調原創者填出詞後,旁人跟進,以調來做譜,並有增減變化之處,這就有了別體。
流觴亭目前所用的詞譜是欽定詞譜,康熙朝時修訂匯總,共八百二十首調,有二千三百六體。
要填詞,需先學會看譜。
以欽定詞譜為例 ,每調選用唐、宋、元詞一首,必以創始之人所作本詞為正體,在詞下標注平仄。
○平聲 ●仄聲◎本仄可平⊙本平可仄○平韻●仄韻○協平韻●協仄韻
○平聲:一般而言 國語音中的一二聲就是平
●仄聲:上去入合稱為仄
上基本是國語音中的第三聲
去基本是國語音中的第四聲
入聲則是一些特別的音
請參考 https://city.udn.com/55869/3194196?tpno=0&cate_no=65187
◎本仄可平:所舉的詞中,是仄聲,但其他同調的卻有用平。所以,可以用仄也可用平。
⊙本平可仄:所舉的詞中,是平聲,但其他同調的卻有用仄。所以,可以用平也可用仄。
這兩個可仄可平是活用的,雖說都可,但還是需自行斟酌。基本上詞句是依詩律變化,所謂平仄是依聲律的考量,所以在連續幾個可平可仄中,要盡量避免三平尾三仄尾,孤平之類的句子。當然,特定的拗句不在此例。
○平韻:平聲韻,也就是詞韻中的平韻。
流觴亭諸詩友有的用詞林正韻http://zh.wikisource.org/wiki/%E8%A9%9E%E6%9E%97%E6%AD%A3%E9%9F%BB
有的用晚翠軒詞韻http://home.educities.edu.tw/f5101231/index6.html
●仄韻:仄聲韻,也就是詞韻中的仄韻。包括上聲去聲和入聲韻。
以譜為例:(一)
歸字謠
張孝祥
歸。獵獵薰風捲繡旗。攔教住。重舉送行杯。
○ ◎●○○◎●○ ○○● ⊙●●○○
此詞押平韻 韻為歸 旗 杯
獵捲兩字處在此詞中雖為仄字 作者可自行斟酌 可改為平聲字
重字處在此詞中雖為平字 作者可自行斟酌 可改為仄聲字
其餘 ○○字為平 ●●字為仄 不得變更
(二)
塞姑
無名氏
昨日盧梅塞口。整見諸人鎮守。都護三年不歸。折盡江邊楊柳。
●●○○●● ●●○○●● ○●○○●○ ●●○○○●
●●○○同上所析
●為仄韻 如 口 守 柳
細看詞譜,共分十九部。
其中一到十四部都分為平聲韻和仄聲韻,仄聲中又有上聲和去聲。
而十五到十九則全部為入聲韻。
雖然入聲與上聲和去聲同為仄聲,但在為韻時,入聲韻是單獨用的,不能和仄韻混用。
為甚麼同樣為仄聲韻,還要分出這樣三種呢?這是與聲律有關的,留待下次再來說分明。
詞韻和詩韻是不同的,詞韻範圍較大,選擇更多。基本上,除非已注明轉韻換韻,我們都只能用同一部的韻。
於是,詞譜中又有了○協平韻●協仄韻。又稱葉韻。
以譜為例(三)
天淨沙
喬吉
一從鞍馬西東。幾番衾枕朦朧。薄倖雖來夢中。爭如無夢。那時真個相逢。
○⊙⊙●○○ ●○○●○○ ●●○○●○ ⊙○⊙●協●○○●○
先是押仄韻冷 影
再押平韻塘 涼
先押平韻東朧中
再押同一部中的仄韻夢
記住 同一部唷 這才叫●協仄韻
反之 先押仄韻 再押同一部中的平韻 就叫做○協平韻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