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兩句對仗:古人偶然也會先用對仗手法起聯,以方便整合思路。
尾兩句不對仗:古人覺得尾聯若對仗,神氣會流於呆板,轉合較難做到,所以一般不會對仗。
節奏:212,212,212,221。一般古人的斷句,都不會四句相同,這首第一二句明顯是212的模式,第三句可212或221,尾句則是221。斷句方法不同,可讓句讀不會太呆板。
鏡頭:首句由望路到望雲,視線從水平向上。二句從雲稍向下到亭,再到葉,視線停留在不高不低處。三四句再向上升向雁望去。全四句除第一句是向水平方向望,其餘都沒望向水平位置,更沒望過自己兄長或身側之人,可暗解為離情苦,頭向上,不望離人,淚就不會流下。
景物處理:路、雲、亭、葉、人、雁,六樣都是視線能望及的東西,沒有偏離事實,讓讀者更易去想像當時景況。
對比:首兩句實物,尾兩句情語。
起承轉合:剛好每句一折。
意像處理:圍繞一個散字。首句別,二句離稀,三句異,四句飛。恰好都是要說明一種意像。
缺點:別路、離亭,意思上稍為重複。一般七言句若要做到開宗明義,第一句已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五言雖較難辦到,但亦不是不可能。要用首兩句十個字去說明時間地點人物,這首五絕就覺稍冗,恰恰就是重複了別路、離亭這兩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