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流觴亭
市長:  副市長: 逍遙人觴-酒寒‧新月‧李小花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詩詞【流觴亭】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一起玩格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新手必讀:提筆寫詩的第一步=立意
 瀏覽1,424|回應2推薦14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4)

Rosy
喬伊
如是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非玉
love_with_ghosts
zhenling
咩咩布屋
暱稱者無
~Amy~珍惜才是幸福

more...

提筆寫詩的第一步就是立意

所謂立意:就是確立作品的思想、主題

你要寫甚麼?想寫甚麼?

從古到今 關於立意 有許多詩論家寫過無數的詩評 更有許多名家寫下自己的許多心得 我們先來讀讀並揣摩

以下摘自 林正三“詩學概要”

凡為詩文,必先命意,如構宮室,要須法度形勢,己備於胸,始施斧斤。然於相題命意之法,前人罕有發微,唯於詩話中偶一論及,今特擇其要者臚述於後:魏文帝曰:“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為衛。”宋劉貢甫之【中山詩話】亦云:“詩應以意為主,文詞次之,或意深義高,雖文詞平易,自是奇作“。東坡亦曰:”善畫者畫意不畫形,善詩者道意不道名。“意之為重,由此可知。意之於詩,如帥之將兵也,詩之高下率皆由意而觀。清阮葵生於【茶餘客話】雲:“詩以意為主,無帥之兵,謂之烏合。雲煙泉石,金玉錦繡,花木禽魚,皆散卒也。以意遣之,則無不靈。如李臨淮之壁壘一新,帥為之也。劉彥和雲:『以意行採』,亦是此意。意為主,勢次之。勢者,意之條理,而筆之鋒刃也。含意取勢而運筆,三者缺一不得“。近人劉鐵冷於【作詩百法】(廣文書局五十九年版)中亦云:昔解縉謂詩在相題,不可一律而論。有宜於含蓄者,則意當渾厚。有宜於豪放者,則意當發露。有宜於莊重者,則意當痛快。有宜於輕鬆者,則語當流麗,此大凡也。而商輅又謂“詩之寫題處,妙在有美刺之隱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之深意。“由是以觀,初學乃須無負題之詩,而各題之氣象判然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587278
 回應文章
初學要旨
推薦10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0)

Rosy
喬伊
非玉
love_with_ghosts
zhenling
暱稱者無
任俠李之瑜(李麗梅)
濯雨
sunism
就是瑜(小魚)

 
  
    以上為作詩立意之要旨,於初學者或謂陳義過高,而不甚了了,筆者以多年學詩之心得,提供數點與初學者作為參考:


一:貴有新意,苕溪漁隱雲:“學詩若循習陳言,規摹舊作而不能自出新意,亦何以名家。”黃魯直亦云:“文章忌隨人後,隨人作計終依人“誠至論也。宋子京亦云:”文章必自成一家,然後可以傳之不朽,若體規畫圓,準方作矩,終為人臣僕,古人譏為屋下架屋也“ 。率皆在闡明立意之重要,讀者務須熟記。

二:律絕之詩切忌意雜,蓋意雜則詩不純矣,尤以絕詩為最,因絕詩只四句,於此短短之二十八字中(五絕為二十字),欲闡明一意,已有字少情多之嘆,如數意夾雜其中,則易令人有不知所云之感。如有數意,可分成數首連章描寫,較為妥切。如李白之【清平調】等即是。王夫之亦云:“一詩止於一時一事,自十九首至陶謝皆然。既以命意成章,則求盡一物,一景,一情,一事之旨,得盡而畢“。又云:”一篇載一意,一意則自一氣,首尾順成,謂之成章。詩賦,雜文,經義有合轍者,此也“。

三:辭意最忌相礙與犯复,沈德潛雲:“寫景寫情,不宜相礙。前說晴,後說雨,則相礙矣。亦不可犯复,前說沅澧,後說衡湘,則犯复矣。即字面亦須避忌,字同義異者,或偶見之,若字義俱同,必從更易。如『暮雲空磧時驅馬... ...玉靶角弓珠勒馬』,終是右丞之累“。蓋因初學者,詩思不夠寬闊,常有此病。尤以律詩之頷頸二聯,每有合掌之疵,最宜注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587284
命意之要
推薦9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9)

Rosy
喬伊
非玉
love_with_ghosts
暱稱者無
任俠李之瑜(李麗梅)
濯雨
sunism
就是瑜(小魚)


  
    大凡作詩立意,其要在高古,含蓄,敦厚,雄渾,蘊借,淡雅等。分別介紹於下:
    一:高古- 【李希聲詩話】雲:“古人作詩,正以風調高古為主,雖意遠語疏,皆為奇作。左太衝『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之句,讀之飄飄有世表意,所謂『若要意境高,且於胸懷遠』是也“。”六朝流水急,終古白鷗閒“句,王漁洋喻其”高不可及“。姜夔於其【白石道人詩說】雲:”意格欲高,句法欲響,只求工於字句,亦末矣!故始於意格,成於字句。句意欲深,句調欲清,欲古,欲和,是為作者“。【石林詩話】引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嗚禽“句雲:”世多不解此語為工,正在其無所用意,猝然與景相遇,備以成章,不假繩削。詩家當以此為根本“。又如淵明【飲酒詩】: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餘宅: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歲月更相催,鬢邊早已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既具高格,而情邃不露,雖未較聲律,雕句文,然信手拈來,便是宇宙第一好詩,緣其本色高也。
    二:含蓄-含蓄者言不盡意也。即是以委婉之文辭,道出詩中之主旨,避開一語道破之坦率,讓讀者去體會言外之意。司馬光之【溫公詩話】雲: “古人為詩,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近世詩人唯杜子美最得其旨。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跡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姜白石引蘇東坡語雲:”『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謹於此。清廟之瑟,一唱三嘆,遠矣哉!後之學詩者者,可不務乎!若句中無餘字,篇中無長語,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善之善者也“。又如劉禹錫【烏衣巷】詩: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僅摘取王謝堂前之燕,飛入百姓家一事,平平數語,道盡桑田滄海,人事無常之感,亦含蓄之至也。又如李白【玉階怨】詩: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借思婦之動作,而於暗中點出一“怨”字。唐釋皎然【詩式】雲:“兩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覽而察之,但見性情,不睹文字。向使此道,尊之於儒,則冠六經之首。貴之於道,別居眾妙之門。精之於釋,則徹空王之旨“。
    含蓄之詩,能與人留下欣賞之餘地,使人沉浸於藝術之美感中。姜白石所謂“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是也。杜牧之宮詞(一名宮怨)雲:“監宮引出暫開門,隨例雖朝不是恩;銀鑰卻收金鎖合,月明花落自黃昏。”苕溪漁隱評其斷句極佳,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見,不待明言。蓋詩貴乎如此,若使一覽而意盡,亦何足道哉。宋洪邁之【容齋隨筆】亦云:“詩文要含蓄不露,便是好處,古人說『雄深雅健』,此便是含蓄不露也。用意十分,下語三分,可幾風雅;下語六分,可追李杜,下語十分,晚唐之作也。用意要精深,下語要平易,此詩人所難。“明王世懋【藝圃擷餘】亦云,”子美贈【花卿】詩:『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花卿名敬定,丹陽人,蜀之勇將也。恃功驕恣。杜公此詩,譏其僭用天子禮樂也。而含蓄不露,有『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之旨。公之絕句百餘首,此為之冠。“而明胡震亨於【唐音癸簽】雲:”詩家雖刺譏,要帶一分含蓄,庶不失忠厚之旨。杜甫【秋興】:『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著一自字,以為怨可也,以為羨之亦可也,何等不露“。清葉星期之【原詩】亦云:”詩之至處,妙在含蓄無垠,思致微渺。其寄託在可言不可言之間,其指歸在可解不可解之會。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離形象,絕議論而窮思維,引人於冥漠恍忽之境,所以為至也“。以上諸例,皆可證諸含蓄之重要,學詩者不可不知。故筆者於此稍費唇舌,願有誌之士,識餘苦心也。
    三:敦厚──敦厚者,極雅人之深致也。如王維之【息夫人怨】:
莫以今時寵,而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取息媯歸楚王,生二子未言事。詩中有頌讚意,未有微辭。又如清鄧孝威【題息夫人廟】雲:
楚宮慵掃黛眉新,只自無言對暮春;
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意尤委婉。蓋專制時代,名節為高。然值國亡家破之時,果能君辱臣死,夫殺妻殉者終屬無幾。何忍苦苦誅求於纖弱女子?詩中沉穩涵容,宅心也恕。可師者不獨詩篇而已。作者處於其時,身在廬山。轉能出此詩意,自非大仁大智者莫能至也。另如杜牧之【題桃花夫人廟】雲:
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度幾春;
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
    則以綠珠之殉石崇,襯出息媯之不能死。實則息之亡緣於息弱,非可怪罪於息媯,立論尚稱平穩。至若清袁子材之【詠綠珠】雲:
人生一死談何易,看得分明勝丈夫;
猶記息姬歸楚日,下樓還要侍兒扶。
    則尖刻漓薄之至,直鄉曲之儇子也。【白雨齋詞話】雲:“無論作詩作詞,不可有腐儒氣,不可有俗人氣,亦不可有才子氣。人但知腐儒氣不可有,俗人氣不可有,而不知才子氣之不可有也。尖巧新穎,病在輕薄,發揚暴露,病在淺盡“。蓋有失溫柔敦厚之詩旨也。清劉獻廷詠【昭君詞】雲:
漢主曾聞殺畫師,畫師何足定妍媸;
宮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單于君不知。

明江陰士子題【昭君詞】雲:
驪山舉火因褒姒,蜀道蒙塵為太真,(姒:祥裡切)
能使明妃嫁胡虜,畫工應是漢忠臣。
    二詩俱為畫工開脫,殊見敦厚。又明陳薦夫【宮詞】雲:
雖雲逐隊向長門,十載何曾識至尊;
命薄不教人見妒,始知無寵是君恩。
意雖沉痛,然而反筆側寫,怨而不怒,亦敦厚之極也。
    四:雄渾──雄渾者,雄偉渾融也。唐司空圖【詩品】雲:“具備萬物,橫絕太空;反虛入渾,積健為雄”是也。杜子美【登岳陽樓】之句:“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范成大【鄂州南樓】之句:“燭天燈火三更市,搖月旌旗萬里秋... ...”及明高青邱(名啟又字季迪)之【登金陵雨花台】之句: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 ...
氣勢宏大,規模壯闊,如此精神,足當雄渾之例。又如老杜【登樓】句: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
    宋葉夢得之【石林詩話】雲:“七言難於氣象雄渾,句中有力,而紆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與『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等句之後,嘗恨無复繼者。韓退之筆力最為傑出,然每苦意與語俱盡。【和裴晉公破蔡州回】詩,所謂“將軍舊壓三司貴,相國新兼五等崇“非不壯也,然意亦盡於此矣。不若劉禹錫賀晉公語遠而體大也。(劉禹錫【賀晉公留守東都】雲:“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 ...”)。以上皆皆雄渾闊大之例,讀者宜細參之。
    五:醞借──醞借者,為用隱喻之筆法,表達心中之所幹求。與含蓄不同者在於含蓄乃是有所諷諫,而借詩道出。而醞借乃是心有所求,不便直述而借詩寓意也。歐陽修【六一詩話】引梅聖俞語雲:“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為工,斯之謂也。如朱慶餘之【近試上張水部】雲: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此篇乃是朱慶餘於應進士考試前,呈水部員外郎張籍之詩。以新婦之口吻,詢問自己之文章風格,是否合乎時下潮流。按【辭海】引【雪麓漫鈔】雲:“唐之舉人,先借當世顯人,以姓名達之主司,然後以所業投獻,逾數日又投,謂之溫卷。”陸游【秋雨書感】詩有“門外久無溫卷客“之句。又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雲:”國初襲唐風,舉子見先達,投剌啟事謂之溫卷“。(按:當非指主考官,苟如此,則與通關節何異!)張籍亦以詩答之雲: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人間貴,一曲菱歌抵萬金。
    張亦借詩寓意,隱隱讚揚朱慶餘之詩。而一時傳為文壇佳話。蓋一語雙關之詩詞,更能增加其情趣也。
    相傳蘇東坡有一珍藏“仇池石”,王晉卿以詩借觀,意在於奪。東坡不敢不借,旋以詩寄之,有句雲:
欲留嗟趙弱,寧許負秦曲;
傳觀慎勿許,間道歸應速。
    用藺相如完璧歸趙之典故,委婉表達出作者之心意,何等醞借。另如張籍之【秋思】: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复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未曾直敘鄉思,只寫出剎那間之一個動作,“行人臨發又開封”,而鄉思之重,於平淡自然中表露無遺,亦極其醞借之能事也。
六:淡雅──淡雅者,平淡淵雅之謂也。梅聖俞云,“作詩無古今,欲造平淡難。”當自組麗中落其紛華,然後可造平淡之境“。如淵明之【飲酒詩】: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語雖平淡,然其情真也,句句如從肺腑中流出,故佳。元好問之“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即此之謂也。李白詩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蓋平淡而至於天然,則臻於至真至美之境界矣。
    雅俗之辨,如同為詠別業之詩,祖詠雲:“別業居幽處,到來生隱心”,立意便合。李嶠句雲:“別業臨青甸,鳴鸞降紫宸“雖暄赫未能免俗。潘彥輔【養一齋詩話】雲:”夫所謂雅者,非第詞之雅馴而已,其作詩之由,必脫其勢利,而後謂之雅也。今種種鬥靡騁妍之詩,皆趨勢弋利之所流露也,詞縱雅而心不雅,心不雅則詞亦不能掩矣“。
    此外,嚴羽於【滄浪詩話】雲:“凡為詩文,入門須正,立志須高。行有未至,可加功力,路頭一差,愈緊愈遠,由入門之不正也“。方東樹【昭昧詹言】亦云:”大凡胸襟高,立志高,見地高,則命意自高。講論精,功力深,則自能崇格。讀書多,取材富,則能隸事。聞見廣,閱歷深,則能締情。要之由貴於立誠,立誠則語真,自無客氣浮情,膚詞長語,寡情不歸之病“。清人張嘯亭雲:“盛唐詩或高,或古,或深,或厚,或雄渾,或悲壯,或淒婉,或飄逸,皆可師法,當就筆性近者學之,方易於見長” 。
    而薛雪於【一瓢詩話】雲:“漢魏之詩,辭理意興,無跡可求。唐人尚意興而理在其中,宋人純以理用事,故去本漸遠”。袁子才【隨園詩話】引高青邱語雲:“古人作詩,今人描詩”。描詩者像生花之類,所謂優孟衣冠,詩中之鄉愿也。譬如學杜而竟如杜,學韓而竟如韓,人何不觀真杜,真韓之詩,而觀偽杜偽韓之詩?孔子學周公,不若王莽之似也;孟子學孔子,不若王通之似也。唐義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學杜者,今觀其詩集,都是別樹一旗。杜所服膺者庾鮑兩家,而其集中亦絕不相似。“可見各人須有各人之面目與精神,方為好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58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