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
前述為組成詩句之句型,以下再介紹組成詩句之句法,詩句之組成,大都以兩句為一段落,兩句相互間之語氣與句法,可分直貫,問答,及呼應三種,試析於下:
直貫式句法:此種句法上下兩句之語氣一氣呵成,即上句所表達之意思尚不完全,須由下句補足。此種句法亦稱“十字句”或“十四字句” 。如: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沉佺期:雜詩)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宋之問:大庾嶺北驛)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李商隱:隋宮)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李商隱:無題)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懷李白)
謝榛【四溟詩話】雲: “若『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之句,意在一貫,又覺閒雅不凡矣” 。此類句法與下例之“問答式句法” ,大都為律詩之首聯或末聯,或者是絕句之前半或後半。
問答式句法如: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杜甫:天末懷李白)
何因不歸去?淮上對秋山。 (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皇甫冉:春思)
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李頎:送魏萬之京)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
此種句法,乃是將所欲表達之意念,以疑問之語氣顯示出來,使詩文激起波瀾,以引起讀者注意,並給與讀者懸想之空間。至於有無答案則非關緊要,或者答非所問而將語意蕩開,給予讀者更廣闊之欣賞範圍,此類情況,亦所常見。
呼應式句法:此種句法,乃是下句與上句,必須有深切之關聯。如: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李白:贈孟浩然)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杜甫:旅夜書懷)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此類句法,大都用於律詩之頷聯與頸聯,且都屬對仗句型。然絕詩或律詩之前後兩聯,亦有用之者。
此外,另有一種特殊之句法,即顛倒字,詞之順序,以使平淡無奇之言辭產生變化,造成去熟生新之效果,稱之為“倒裝” 。
如: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王維:觀獵)
照順序應為“將軍獵渭城,風勁角弓鳴” 。此詩前後易位,先出現“風勁角弓鳴”之場景與聲響,再補述“將軍獵渭城”之故事。畫面突出而有力。
又如: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杜甫:登樓)
施補華【峴傭說詩】雲: “杜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起得沉厚突兀,若倒裝一轉作『萬方多難此登臨,花近高樓傷客心』 ;便是平調,此秘訣也。
“又如:
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雲; (唐:李群玉:同鄭相並歌妓小飲戲贈)
原詩應為“六幅裙拖湘江水,一段髻挽巫山雲” 。為了遷就平仄格律,而倒裝詞句,連詞性之對偶尚且不顧。另有非因平仄之關係,而刻意倒裝者,能使人產生耳目一新之效果。
如: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杜甫:秋興之八)
原句應為“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 ;平仄完全相同,之所以倒裝成句者,蓋為增強語勢,構成勁健之筆力也。
釋惠洪【冷齋夜話】 : “老杜云: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舒王雲: 『繅成白雪桑重綠,割盡黃雲稻正青』 ;鄭谷雲: 『林下聽經秋苑鹿,江邊掃葉夕陽僧』 ;以事不錯綜,則不成文章。若平直敘之,則曰: 『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 ;以『香稻』於上,以『鳳凰』於下者,錯綜之也。言『繅成』則知白雪為絲,言割盡則知黃雲為麥也。
“ 又李東陽【麓堂詩話】雲: “詩有倒字倒句法,乃覺勁健。如杜詩『風簾自上鉤』 , 『風窗展書卷』 , 『風鴛藏靜渚』 , 『風』字皆倒用“ 。 (按此類為”倒字“法,前述諸例,則為”倒句“之法)
綜前所述,皆為有關造句之方法。此外,再摘錄前人論作詩造句之詩話,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