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以降之歷代詩論,對於起承轉合之法著墨不多。約略提到含混帶過,粗具形貌而無理論內涵,並且多貶語。而今人論詩作詩反重之,何故?
竊以為乃五四運動之餘毒所致,當時中國面臨亡國的威脅。知識分子急於救亡圖存之道,於文學乃引西方哲學辯證法。中文講起承轉合,西方講始、敘、辯、證、結。較之起承轉合不僅更為細膩,並且蘊含自柏拉圖之理想國以降的哲學思想。這一套用以振興白話文運動實際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事實亦已被充分驗證。然而以意象、境界為先,講求神韻自然天成的古詩詞,卻被無辜牽累。論及此處不得不先提一提中國詩詞傳統的內涵,否則,有論者以為與起承轉合之法無涉。
那麼古詩詞的理論內涵是什麼呢?純粹以詩詞來講,上千年來中國詩詞是以老莊的道家思想為核心,以禪宗的頓悟來實踐。道家講空無。所謂有我、無我之境界,討論的是物、我的關係。進一層講就是人類與自然萬物之間,交流感應的關係。東坡先生有幾句話正是談到作詩這件事,其思想內涵顯而易見;
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
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
東坡先生答其弟子問,曾經這樣講述其文;
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泊泊,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當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讀這幾句話可知,其詩文縱橫開闔、氣象萬千。行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何曾慮及起承轉合?
起承轉合不適合論詩作詩。除了理論內涵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唐詩(或說南宋以前的詩)不能以線性邏輯來解釋。
意境當如燈照影,影的呈現是一個整體的顯現。而不是局部或是拼湊地呈現,如燈照影是立即地、不加人為智力的一個完整的呈現。一首有味的詩,有其堪味的哲理,但絕無線性邏輯可循。誰是燈?誰是影呢?意境是互為表裏的,有時是燈、有時是影。哪裏能分誰起、誰承呢?詩是立體的、多重的、層層疊疊地,一個整體的呈現。不是線性邏輯的排列。
七言、五言詩就像一個爵士四重奏的表演,一開場的舞台上,就是鼓、吉他、貝斯、薩克斯風或鋼琴都擺在那裏。可以合奏,也可以獨奏,也可以倆倆搭配演出。
詩也是這樣,可以四聯或四句合奏,單獨一聯一句也可以玩味。其實不獨古詩如此,現代詩也是一樣。
我想點到為止就好,不打算繼續往下寫了。我沒這個時間精力,也沒有想過要寫論文。
同意這個理論的觀點可以私下來找我,這可以讓我們討論好幾年。
我在此舉三首詩為例,有人能標得出【起承轉合】嗎?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雲眠影醉月棲樓~ ^o^ ~夢斷星殘雨臥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