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其實就是曲調旋律,怎樣的曲調旋律適合怎樣的詞,如果有得聽就很容易明白。可惜現在大部份已佚失了。就像鄧麗君的甜蜜蜜,你要重新填詞,也很難把它填成慷慨激昂的歌。
不過,我是覺得,讀多了古人作品,多少可以感覺得出來。
只是,讀的時候要注意,詞在宋朝本來就是流行歌曲,但有些文學家要把它當做詩來寫,根本不管他原來的調性,所以讀那些名家的作品時要讀它的內容,而不能參考他對這個詞牌的詮釋,那會不準。比如說,蘇東坡的詞,李清照說是句讀不葺之詩。
因此要從作品來感受那個詞牌的調性的話,還是要讀當行本色的。這樣說並不是否定蘇東坡而推崇李清照、柳永,只是說要看情況。
以上是個人的淺見,若有不是請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