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對也是常見的一種對仗。這是按出句與對句的關係來說的。什麼是流水對?它和其他對仗有什麼不同呢?王力先生在《漢語詩律學》中說:“普通的對仗,都是並行的兩件事物,依原則說,他們的地位是可以互換的,即使出句換為對句,對句換為出句,意思還是一樣。但是偶然有一種對仗,卻是一意相承,不能顛倒,這叫做流水對。”他在《詩詞格律》中又說:“對仗,一般是平行的兩句話,它們各有獨立性。但是,也有一種對仗是一句話分成兩句話,其實十個字或十四個字只是一個整體,出句獨立起來沒有意義,至少是意義不全。這叫流水對。”從這兩段論述中,可知:
流水對不同於一般的對仗,它的相對的兩句話,是一個整體,出句不能獨立。
上面提到的陳子昂的"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李白的"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既是寬對,也是流水對。那麼作為流水對的出句和對句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具體怎樣來判斷流水對呢?《詩詞格律》中沒有進一步闡述。網路上有些論述,摘錄幾項作為參考。
流水對是律詩對仗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不求形式上的嚴格工整,注重情感思緒的自然貫通,兩句連貫而下如行雲流水,所以叫做流水對。
”流水對第一要對仗,第二要一意相承,不能顛倒。”流水對又稱串對。是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的對偶形式。”
根據這些闡述:流水對應具有如下屬性:
1、它是對仗的一種形式,具有對仗的一般特點,如字數相等、結構類似(至少部分類似)平仄大體合適等。
2、它是一種特殊的對仗。其特殊點有:
(1)相對的兩句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意義,單獨一句不能獨立,至少是意思不完整。
(2)前後兩句在意義上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不能顛倒。
(3)對仗的形式不一定十分工整,注重情感思緒的自然貫通。現把一些被人稱之為流水對的部分詩句列舉如下:
“可憐閨裏月,長在漢家營”(沈佺期《雜詩》頷聯)。
“呈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杜荀鶴《春宮怨》頷聯)。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裏逢”(戴叔倫《江鄉故人偶集客舍》頷聯)。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王維:終南別業)
“忽逢青鳥使, 邀入赤松家”。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鵲樓)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李白《送友人》。頷聯)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頷聯)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秋興》)
“唯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杜甫:野望)
“直愁騎馬滑,故作泛舟回”。杜甫:《放船》
“不愁巴道路,恐濕漢旌旗”。杜甫:《對雨》
“天邊長作客,老去一沾巾”。杜甫:《江月》
“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白居易)
“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貪”。(白居易《客中守歲》)
“猶悲墮汨碣,尚想臥龍圖”。(陳子昂《峴山懷古》)
“龍城但苦戰,燕頷會封侯”。(駱賓王《夕次蒲類津》)
“朝來汴口望,喜見淮上山”。梅聖俞《初見淮山》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張九齡《望月懷遠》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
“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元稹的《遣悲懷》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怨落暉”(杜牧:九日齊山)
“心曾許國終平虜,命未逢時合退耕”。蘇舜欽《覽照》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蘇軾《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遊《書憤》)
從這些對仗的結構看,前後兩句在意義上都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或條件等關係,不能顛倒,相對的兩句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意義。符合流水對的特殊性。這也是人們認為它們屬於流水對的原因。但是否都是流水對呢?這還要看它們有沒有對仗的一般屬性,即是否對仗。應該說,上面這些例子絕大部分都對仗。有的對得很工整,如“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也可以說是工對。有的雖然不工整,甚至半對半不對,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但還是在對仗允許的範圍之內,可以說是寬對。但也有的看不出哪里對仗,像“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這樣的句子,雖然前後句之間具有延續、承接關係,但似乎缺乏對偶形式。這樣的恐怕不能算是流水對吧。
流水對是一種很好的對仗形式。它既保持了對偶的勻稱性,又避免了過於追求對仗而造成的呆板性,從而使詩句“既有均齊之美,又自然而不呆板。意思聯貫而下並不損害內容”(周振甫語)。
網路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