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3.kghs.kh.edu.tw/~tea641/C.files/C4.htm
壹.定義:仿寫在古文中叫做摹擬。所謂摹擬作文,就是選取一篇古人的名作,研究其中佈局構思、修飾、神韻等等技巧,然後仿照此文,作一篇文章。仿寫是根據一篇或一段文章的結構、表現手法、語言、立意方法等,按題目要求,進行臨摹、模擬的一種寫作方式。
貳.目的:本節讓之目的在透過認識仿寫的特點,了解仿寫的種類,掌握仿寫的要領,通過仿寫訓練,以提高寫作水準。仿寫不是生搬硬套,是自我消化後得心應手的運用。範文只是例子,從中受到啟迪,得到點化,最終走向創新,畫出自己的葫蘆,這才是目的。
參.理論:自古至今諸多文人,有極端重視摹擬者,如果某人的文章中,有一句話不像古人,就斥責為野狐惡道;有極端反對摹擬的人,認為摹擬是扼殺文學生命的凶手;此外有一些採取中庸之道的文人。真可以說得上是各家紛紜,莫衷一是。我認為每一種理論的興起並盛行,必定有它的理由,只可惜的是後代往往走火入魔,以致引得眾多人們的忿怒,但是這個理論的本身並沒有錯誤。我們只需將它拉回正途,不再鑽牛角尖,不再走火入魔。
我們知道,學習書法有描紅、映摹、移臨、對臨和背臨等臨帖的方法。如果初學書法的人不從臨摹入手,自己一開始就獨創,那麼他的書法一定學不好。當然臨摹是有缺點的,一直臨摹的人必定無法在書法上有登峰造極的一天。
在數學上也是如此,如果老師不教一些基本的數學觀念,不在黑板上,做一些題目以為示範;不出一些題目為作業,並加以批改指示;在考試時,不出些題目以測驗程度,學生能學會嗎?其中老師作一遍,學生回家再作一遍,在作文上就叫做摹擬。
初學攝影的人要先看看名家的作品,明白其中的技巧,然後依樣畫葫蘆一番,久而久之,才會自己創作出頗有境界的好文章。在美術的學習上也一樣。
同樣的,若寫文章不從臨摹古文名作入手,也必定無法體會古代大家的宗廟之美和百官之富。試看古代大家揚雄取法易經、論語和爾雅,而作太玄、法言和方言。韓愈、歐陽修、蘇軾等,沒有一位不熟讀古文,擬摹古文,以致融會貫通,再創新發朗,自成一家。因此摹擬應該是很重要的方法。
摹擬是學習文章的一項方法,但是摹擬文章是十分辛苦的。學生也許會排斥它,因為以前是「我手寫我口」,把自己想的寫出,這是多麼簡單的事,但是如今要受古文的章法控制,不能為所欲為,寫所欲寫。在避難趨易的心理因素下,自然會排斥它。又有古人反對摹擬的意見可資運用,那自然更有理由地全力排斥了。我們應該了解摹擬的價值,以做答辯的妙方,並且要勸這些弱者,勇敢地面對現實,而不可以逃避困難。
肆.原則:(1)模仿的是形式和方法,感受和理解是自己的,因此要立自己的意,說自己的話;(2)模仿要有針對性,注意模仿那些對自已有啟發的東西;(3)模仿要循序漸進,點面結合。
伍.方法:摹擬既然有其必要性,也有極大的缺失。我們應該如何去行,才能使文章進步,而不致於走火入魔呢?前面提到書法的臨帖,有描紅、映摹、移臨、對臨和背臨等。文章的摹擬也有死擬和活擬的方法。初學作文的人用詞不豐,思路阻塞,資料不足,可以死擬一些粗淺的文章。等到將來學識增長,就可以摹擬一些高水準的作品。在初摹擬的時侯,能夠全然相似,自然很好。如果沒有辦法全然相似,自然不必特意地削足適履。削足適履是因摹擬而害意,那就是走火入魔的行為。古人摹擬文章甚至有捨棄當代的文詞不用,偏偏要選用古代的文詞的現象,凡是執意用古代文詞,官制、地名等等,不用現代的,那也是走火入魔的行為。
至於學習的功力高了,就可以摹擬其中的風格、氣勢、神理和意境等抽象的高明法則。到了更高的層次,那就到自創一格的地步,如果不能自創,永遠只求極像古文而已,那麼將難以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就好像蜜蜂採花釀蜜,蜜中看不見花;又好像釀稻做酒,當酒造成之後,糟必須除去。韓愈學孟子的文章技巧,但是韓愈的文章中,已經看不出孟子;又如歐陽修學韓愈的文章,但是歐文中看不見韓文,這是脫胎換骨。如果後代的文人學習古文,卻不能脫胎換骨,中國的文壇必定不會有如今的大進步,因此如果一生永遠都只是摹擬,不會創新,那也是走火入魔的現象。
在摹擬前,應該把預備摹擬的文章,徹底地分析清楚,如果沒有這一種功力,就應該查閱古今分析評論的意見,或者請教了解章法和修飾的人,否則必定無法摹擬得很恰當。此外尚需充份收集寫作資料,如此才能運用自如。摹擬是作文不可以缺少的過程,初學時宜摹擬,學到了相當的層次,仍然要摹擬,那才會有更高深地領悟,正如有一些擅長書法的高手,也常常摹臨。所以我們千萬不可以忽視它的價值。
陸.分類:包含結構的仿寫、表現手法的仿寫、語言的仿寫、立意的仿寫四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