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流觴亭
市長:  副市長: 逍遙人觴-酒寒‧新月‧李小花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詩詞【流觴亭】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關於詩詞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從入聲談起"的菜鳥之見
 瀏覽1,231|回應3推薦10

凝鬱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0)

素樸
楊風
Rosy
喬伊
甘草
阿 默
逍遙人
觴-酒寒

咩咩布屋

我覺得有關入聲.既然在國語裡已經不存在了,在用國語寫詩的時候,應該不用顧慮到入聲吧?

別誤會我的意思.我知道入聲還健健康康的活在除了北京話以外的各地漢語裡面,尤其是閩吳粵語裡,入聲還可細依照陰陽中分成二到三調.(另外還有去聲在很多方言裡也有陰陽之分.不過那是另一個話題.)因此創作者只要會講任何方言,要辨認入聲都不是難事.(Rule of thumb: 跟'入'這個字同調的,甚或同樣發促音的就是入聲)
這也就是為什麼古詩詞用方言讀起來特別有韻味.

其實透過詩詞漢字去研究各地方言間的對比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議題.如果依照與北京的距離來排各地方言對同一個漢字的發音對比就會發現為什麼有人會把方言稱為漢語的活化石.

就拿蔣捷的虞美人那闕詞來說吧頭兩句的'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上'跟'帳'相信在各地漢語裡面相信都是同韻的.沒有問題.可是接下來"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裡面的'中'和'風'在北京話裡面就開始不同韻了.(注音和漢語拼音理,這兩個字都不同韻,仔細聽北京人唸這兩個字也不同韻)然而在華中南省份乃至於閩吳粵各地漢語裡面,這兩個字還是同韻的.(台灣的國語裡面,雖然注音符號不同,可是大部分還是會把'風'念成跟'中'同韻的).到了接下來'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就更明顯了.北京話固然'下''也'早已分家,就連華中華南的'藍青官話'區的漢語裡面這兩個字都已經明顯地不同韻了.一定要到了閩粵漢語裡面,才看到了'下'和'也'同韻的情形.漢語的淵遠流長且脈絡相通從一闕詞裡面,就可以看出梗概.

說了這麼多音韻的事,不過是想要點明使用漢語字作詩詞的人自來都是依著自己母語發音創作比較自然.古代雖有官話,可是各地的詩人墨客相信'國語'都不會標準到哪去,然而因為各地漢語間還是隨著漢字有脈絡可通.這就是為什麼歷來這麼多來自不同時間,空間被景,彼此可能語言不通,甚或根本'生不逢時'的詩人們,可以彼此相互欣賞切磋的原因.

要知道,詞林詞譜,音韻集成等工具,在越古老的漢語裡(如閩粵)裡,分別還是用得的.因為縱使閩詩人跟粵詩人彼此語言不通可是,音韻集成裡說同韻的字,分別在閩及粵漢語裡還是同韻.然而這點在北方語系的漢語,歷來已經慢慢改變了.所以慢慢形成了一個算是比較特別的狀態,北方的文學藝術,乃至於戲曲藝術創作者,如果要自己的作品橫向(空間)或者縱向(時間)久遠的話,就得向這些對他們本人來說已經'變調'的古韻靠齊.(妳如果仔細聽就連地方色彩濃厚的京劇在唱的時候,用的腔跟韻居然是華中方言,這點固然跟京劇的發祥地(湖北的黃陂等地)有關,可是在各地的戲劇及文學創作裡,必須要向一個非自己母語的標準或尺度靠齊這個現象,歷來就是漢字漢語創作過程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只不過這對各地方創作者的難易挑戰度會因為母語語這些標準的距離而有高低的不同罷了.

其實講到這個所謂的'共同標準',在文章方面就是所謂的'文言文'或是民初開始的'白話文',可是在詩詞戲曲方面就是音韻集成等.兩者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超越時空'使得各地乃至於各年代的行文,創作者得以交流溝通.這是兩者的'功勞'.代價則是,各地方漢語與作品間會有一定的距離.

然而現代的作家時空背景與此已經有所不同了.因為在口語上,漸漸因為溝通交流和資訊發達的關係,'國語/普通話'漸漸形成.漢字作品的背後,漸漸連口語上都有了共同的基礎.就算普通話不是你的母語.你也能懂能說普通話.(照嚴格的定義說,普通話不是任何人的母語,這點由'大宅門'裡面的人說的話,會說普通話的你可能十句有五句的用字你得看字幕才知道是什麼字這個現象就可以略知一二,包括北京話在內的各地方言,都不是普通話.然而普通話卻大家都懂.)至此,漢語歷年來的文字和話語分家的現象才得到了初步的改變,而對文學創作而言,漢語作家也第一次的有了比較統一的平台...

再回到開頭說的所以,用國語/普通話寫詩(老或新詩體)的人是否可以不用再管在國語裡面已經死掉的'入聲'呢?(也連帶影響到平仄的算法)

我沒有答案,詩我根本是個外行..不過是找個話題大家聊一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2751400
 回應文章
煙煙妄語
推薦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素樸
楊風
Rosy
阿 默
逍遙人

幾位真是精采的對答,讀者受益良多。心癢手癢,亦來妄言一二。

有韻可依即可,以中華新韻而言,就沒有入聲字的問題,所以盡可以個人習慣寫詩作詞。 


入聲字的意義

古詩詞的美,在於文字組合中的意境、情感;也在於聲律,如行歌般的節奏、聲調。
雅正的漢語、四聲兼備、八音分明,當依循著平仄、句法、協韻等共通原則,在誦讀時,將情不自禁的產生歌曲化的現象,令人陶醉。
以平、上、去、入為字音的基礎,講究陰陽和協韻的詩詞原則,是整個漢語系族群的共識。四聲若缺一,八音不再全,那是對美好傳乘的一種背叛。
雖然以國語而言,入聲字好像存亡無意義,但我們要如何西賞析前人佳作呢?而國語不是真正唯一的漢語,閩客粵等許多方言中,入聲字依舊有它獨特的風采。



千百年文化傳承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如果迂腐於前人之見,又如何進步?創新與改革在任何領域都是必須的,勢在必行的。只要是美的、感動得,終究會被承認、接受。
但改革絕非對前人的否認,而是權宜、變通、添加、完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2753023
別管我好了
    回應給: 凝鬱(heartlets) 推薦6


觴-酒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素樸
楊風
Rosy

阿 默
逍遙人

凝鬱大大的論點,讓我另衍生一些問題:

凝鬱大大的問題:用國語/普通話寫詩(老或新詩體)的人是否可以不用再管在國語裡面已經死掉的'入聲'呢?

問題一:用簡體字寫字的人是否可以不用再管在中文裡面已經死掉的'繁體'字呢?

從問題一導引出的問題二:用繁體字寫字的人是否可以不用再管在中文裡面已經死掉的'簡體'字呢?

從問題一和二導引出的問題三:是否用簡體字和用繁體字的人可以互相不再管對方呢?

如何決定是否"死掉",的確要找醫生才能判斷。嘻。

亂說啦。不用管我才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2753020
答除去入聲說
    回應給: 凝鬱(heartlets) 推薦5


moonfunss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素樸
楊風
Rosy
逍遙人

唉呀呀....前輩對聲韻脈絡之透徹,小弟是萬分佩服的;
對於創作概念的想法,也沒有什麼問題,畢竟世易時移,而且我們也已經從穿獸皮打長毛象的年代走到現在已經有人拿手槍在搶鈔票了。
犯罪都如此進步,更何況是對藝術文化而言呢?
只是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姑且聽小弟一言吧。

對寫詩或學詩的人,入聲字通常在入門時若不懂他的由來與使用,那確實很讓人頭疼。但入聲字在古典詩詞中依然存在也十分重要,這種存續不是沒有道理的。

自元代以來,入聲便已漸漸歸併於四聲中,於是判斷入聲的方式便多用方言使他接近本來的讀音而沿用至今。小弟猜測應也會有如前輩所言般發生爭議的時候,尤其是面對古典文學的創作而言。那我們爲什麼還是這麼的固執堅持入聲存在呢?

文學創作不外乎知、情、意這三階段的表現,而知是一切的基礎,若對所要表達的內容、使用方式、文字乃自體裁的格式一無所知,那後兩項也不用談了。縱然您情感豐沛、但讀起來卻又會對此作品毫無概念。

純就入聲而言,或許捨卻他不會發生上述的問題,然而依照前輩捨棄入聲的想法,其他平上去的變化與現在國語或普通話不同的古發音,勢必也一同變更。如此以來,對於古典文學的創作與評鑑來說,則會一團大亂。如東、冬用國語念起來無論聲、音、調皆是相同。然而中古韻或韻書中卻將它放入兩個不同的韻中。現在已經沒有分別的東、冬。是否也要一起捨棄呢?

我想前輩您也知道判斷反切的方式,以天下第一切─「德紅切」為東而言,上字取聲,下自取韻,聲調看下字,但參考上字。先不參考上字,那麼應該是唸ㄉㄨㄥˊ但因為德的聲類歸於端,而端是陰平,所以東才唸ㄉㄨㄥ,而不去從陽平聲。而冬是「都紅切」,都也是端鈕,所以也唸ㄉㄨㄥ。而入聲字也是如此的反切過程,因此若排除入聲的適用,那麼其他字音也推類入聲方式,一併排除,那麼古典文學的創作與評鑑不就會導致混淆了嗎?

便算現代多用國語與普通話,但依然還是有方言存在,人數也不少,爲什麼只因為國語和普通話沒有入聲字,創作時就不加以考慮呢?這對非國語或北京語系的人而言,念起來便增加了作者所沒有想到的入聲字。這是其一。

古典文學,尤其是詩詞類的,對入聲字看重非常。而之所以稱為古典,便是以古為典,寫詩古有平仄、對仗、押韻、入聲、下三平、下三仄、犯孤平、孤仄等規則,若號為律、絕,則當然謹守。不然現在有吳竹墨汁了,但磨墨依然重要,金錢交易仍有人在以物易物,有了假髮人類幹麻還要頭髮或拔獅子的鬃毛,有了威爾鋼.....嗯....扯遠了。

總之不在於用不用的到,而在於古典創作的精神意義,更何況入聲並非完全消失,要知道,我們之所以不容易讀出,是因為我們是以普通話和國語作為母語,若我們用閩、越、客、吳等方言為母語,自是依然存在。若各自用各自的方式寫古典詩,那古典詩還有一定的規則可言嗎?我們總不能拿方塊三壓大老二吧。

維持入聲同時也維持了古典詩的格式與精神價值,並非墨守,而是他本來就與新詩或稱現代詩的自由表現的方式不同,當然在新體詩中自然可以不去在意入聲,但古典詩,或說律、絕,詞等,則不容忽視。不然則冠不上古典二字了。

我想,我就是那種會穿獸皮拿石頭搶超商的人類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275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