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我的書香園地
市長:沄玥★方晨☆  副市長: 路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文學賞析【我的書香園地】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雜記/小品文/散文/評論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丁亥談豬 作者:張之傑(原創作者授權張貼)
 瀏覽559|回應0推薦0

沄玥★方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丁亥談豬

作者:張之傑

 

豬是人類最早飼養的家畜之一。考古學家告訴我們,早在新石器時代初期,豬就進入人類的生活圈子,成為一種家畜。國字的「家」,從宀、從豕,不正說明豬和人類源遠流長的關係嗎?

 

現今的家豬有很多品種,那麼我們新石器時代老祖宗所飼養的家豬是個什麼樣子?答案很簡單,家豬源自野豬,最初的家豬和野豬肯定沒什麼分別。經過長期的人擇,原本一色一樣的野豬,逐漸演變得和野豬不一樣了。

 

從野豬到家豬

 

野豬和家豬有什麼不同?差異可真不少,就挑重點來說吧。其一,野豬的小豬崽子身上有條紋,家豬沒有。其二,野豬的前半身(前肢以前的部份)約佔全身三分之二,看起來前胸大、臀部小;家豬剛好反過來(這樣肉才多)。其三,野豬的吻部和獠牙較長,家豬較短(這樣才不具攻擊力)。其四,野豬毛較密,家豬的毛稀疏(這樣才便於拔毛)。這些形態上的差異都是人擇的結果。關於野豬小豬崽子的條紋,還曾激起楊龢之先生質疑:人擇幹嘛將這一無關馴化的性狀也擇掉了?

當然嘍,從野豬到現代家豬絕非一蹴可幾。距今約7000-6000年,以浙江餘姚為中心的河姆渡文化,已過農耕生活,餘姚曾出土一河姆渡文化小陶豬,腹部下垂、四肢短促,前後身的比例約11和野豬相去甚遠。可見遠在6000-7000年前,人們養豬已有悠久的歷史,否則和野豬不可能有那麼大的差異。

 

距今約6300-4500年,以山東泰山為中心的大汶口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中後期,在膠縣三里河曾出土一陶豬鬹(鬹音規,為三足陶製炊具),是大汶口文化的代表性器物。這個陶豬鬹吻部很短,脊背平直,腰臀肥壯,體型已趨近現代家豬。大汶口文化的後期已接近信史時期,因而三代(夏商周)的豬,肯定已豬模豬樣了。

 

儘管家豬有很多品種,但不論什麼品種,都和野豬共用一個學名(Sus scrofa),表示家豬和野豬仍然屬於同一「種」,套句演化生物學的話,牠們還沒達到「遺傳隔離」的程度,野豬和家豬交配,仍然可以生出正常的子嗣,牠們的血緣仍是分不開的。

 

袞袞「豬」公

豬科有5屬、16種,其中豬屬(Sus)就佔了10種,不過只有歐亞野豬(S. scrofa,以下簡稱野豬)能夠馴化。根據老友賴景陽先生編的《世界哺乳動物名典》,野豬有30個亞種。根據台灣畜產試驗所林德育的文章,中國的家豬由華北亞種和華南亞種馴化而成,華南亞種分佈長江流域至海南島和台灣。那麼台灣的家豬呢?原住民養的豬,不過是豢養的野豬,算不上家豬;在洋豬沒輸入前,台灣的家豬都是閩粵移民帶來的「中國豬」!

演化生物學有項基本理論──同源,意思是說,同一物種,不可能有兩個起源。野豬可能源自西伯利亞,冰河時期南移,逐漸散佈至歐亞大陸及北非各地。由於撒哈拉沙漠的阻擋,南部非洲沒有野豬,甚至沒有豬屬。

 

南部非洲的豬科動物──林豬屬(Hylochoerus)、疣豬屬(Phacochoerus)、非洲野豬屬(Potamochoerus),都不能馴化。各大洲的生物資源本來就不平等嘛!南部非洲號稱動物淵藪,但缺少可供馴養的大型動物,人類學家認為,這是文明落後的原因之一。

 

美洲呢?美洲沒有豬科動物。美洲原產的西貒,屬西貒科,有3屬、3種,樣子很像豬,但沒有一種可以馴化。家豬進入美洲,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的事。1493年,哥倫布二度前往美洲,帶去馬、牛、山羊、綿羊和一群小豬,後來陸續有人帶去,經過放養,不少成為野豬。到了20世紀中葉,單單是美國,估計就有300萬頭野豬!美洲從無豬成為豬的樂園。

 

中國豬滄桑

 

世界上養豬最多的國家就是中國,其次是美國,再其次是俄國。中國不但養豬最多,而且也是品種的淵藪。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生青、兗、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梁、雍者足短;生遼東者頭白;生豫州者喙短;生江南者耳小,謂之江豬;生嶺南者白而極肥。」說明中國的豬種不一定都是黑毛豬,也有白頭或白身的。事實上,中國的白毛豬由來已久,《後漢書.朱浮傳》:「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可見遠在漢代,白毛豬已很普遍。

中國豬以早熟、易肥、耐粗食、繁殖力強等特點著稱於世。漢、唐以來,隨著海上交通事業的發達,中國豬相繼傳入歐洲。遠在羅馬帝國時代,白毛的華南豬就被引入羅馬,和本地豬種雜交,產生了所謂的羅馬豬。羅馬豬是歐洲豬種的重要來源,歐洲豬幾乎都淌著中國豬的血液。到了十八世紀初,英國人又引進廣東豬,和本地豬雜交,育成聞名的約克夏種(大白豬);他如英國的巴克夏、美國的波中豬,都是中國豬和本地豬的雜交種,無怪乎達爾文曾說:「中國豬在改良歐洲豬的品種上,具有極高的價值。」

 

然而,當歐洲競相引進中國豬,育成更理想的新品種時,中國的育種事業卻停滯不前。演變到後來,中國反而要從歐美引進豬種,固有品種日益凋零。中國原有500多個品種,現在只剩50個左右。中國大陸如此,台灣更是如此,以當前的台灣養豬事業來說,飼養最多的兩種白毛豬(約克夏、藍瑞斯)及一種紅毛豬(杜洛克),分別來自英國、丹麥和美國。這三種豬都有生長快、瘦肉多的特點,是我們所吃豬肉的主要來源。

 

台灣本地種桃園豬呢?除了偏遠的客家莊,和養豬公(賽神豬用)的人家,已難得一見。桃園豬的臉上、身上遍佈皺摺,肚皮鬆垮下垂。那渾身皺摺,或許是牠能充大、充肥、充成大神豬的原因吧?

 

小時候常看到邋裡邋遢的「牽豬哥」,牽(其實是趕)的正是桃園豬。牽豬哥孤寂地趕著大公豬,一路忍受孩子們的訕笑,到農村幫人家的母豬配種。據說桃園豬的性慾特別強,一看到母豬就迫不及待地想騎上去,難怪台語以「豬哥」稱人好色。自從人工受精興起,牽豬哥就不見了,隨著社會轉型,許多行業消失無蹤,牽豬哥記錄著一頁消逝的農村風情畫。

 

科學化養豬

 

養豬原是農家副業,隨著社會轉型,農民已很少養豬。現今養豬已成為一種事業,不是一般小農所能經營得起的。台灣的養豬事業在國際上頗具名聲,其中以竹南的動物科技研究所(原名養豬科技研究所)貢獻最大。事實上,台灣的科研論文,以農業科學引用率最高,劉廣定教授曾多次為文論述此事,讀者可以參考。

在家畜中,豬是最最多產的了。母豬懷孕114天左右,一胎通常產下8-12隻。剛生下的豬仔體重只有1公斤左右,一脫離娘胎,就爭著向媽媽索奶。母豬的奶頭有兩列,餵奶時母豬側身倒下,小豬站成一大排,以幾乎和母豬肚皮垂直的姿勢,各含著一個奶頭,用後腿蹬著地,斜傾著身子,拼命地吸奶。

 

豬媽媽的乳房有大有小,最強壯的小豬通常搶到最大的奶頭。養豬場的小豬通常3-5週齡斷奶(自然斷奶需6-8週),接著在飼料的催肥下,5-7個月齡就可以長到80-100公斤,這是送往屠宰場的最佳時機,再養下去投資報酬率就會遞減。養豬場通常不會讓豬長大,我們在豬肉攤上所看到的肥豬屠體,其實都是還沒長大的小豬崽子。

 

現代化的養豬場採取科學管理,餵食和沖洗全部自動化,電腦監控著豬隻的狀況,以期掌握最佳的送宰時機,不會浪費一丁點飼料。養豬場通常設有獸醫等專業人才,從事人工授精、預防接種等工作。豬的疾病中,最嚴重的就是豬瘟,這是一種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的敗血症,死亡率95-100%!除了施打疫苗,並沒有什麼特效療法。

 

為了減少疾病(主要是痢疾),養豬場常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最常添加的是金黴素,即歐羅肥),反正不管有病無病,吃了保證不會下痢,也就保證可以催肥。長期使用抗生素,使得豬身上的細菌普遍具有抗藥性。所幸豬病大多不會傳染給人類,否則不惹起大禍才怪!

 

養豬場所造成的水源污染,每每為社會詬病。豬的排泄物往往不經任何處理,就流到大、小河川,引起微生物大量繁殖,將水中的氧氣消耗殆盡。當水中的氧氣減少到一個數量時,魚蝦等水族就無法生息。時下若干污染嚴重的河川含氧量已降到零,到了這個地步,河川已成為死河,除了厭氧細菌,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養豬業雖非河川污染的唯一禍源,但怎麼說都脫不了干係。

 

疾病的媒介

 

病原體引起的疾病通常有其專一性,但有些疾病稱為「人畜共生疾病」,旋毛蟲病就是一例。旋毛蟲的幼蟲寄生在豬肉裡,當人類吃下沒有煮熟的豬肉,而其中又含有旋毛蟲幼蟲的話,幼蟲就在人類的腸子裡變成成蟲,然後鑽入腸壁,產出大量幼蟲,循著血液,進入人體各部的肌肉,引起發燒、頭痛、肌肉疼痛等症狀。因此豬肉必須煮熟,不能只圖鮮嫩爽口。

另一種豬、人兩宜的疾病就是可怕的日本腦炎。當三斑家蚊咬了病豬再咬人的話,就可能將腦炎病毒傳給人類。每年五月到七月,衛生單位都會如臨大敵,但我們不能不養豬,而人類又消滅不了蚊子,所以日本腦炎年年發生,成為夏日揮不掉的夢魘。

 

此外許多習以為常的疾病,其實是經由家畜傳給人類的,特別是豬。只因時間久了,我們的免疫系統已認識這些病原體,其為害相對降低。近年令人草木皆兵的禽流感,是H5N1病毒引起的,目前只能「有限的」禽傳人,如果在豬身上和人流感病毒(如亞洲流感H2N2)來個基因重組,變成可以「有效的」人傳人,那肯定將是一場災難!1918-1919年席捲全球的西班牙流感(H1N1),已證實是一種禽流感,死亡人數達數千萬人,比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

 

豬是許多動物疾病過渡到人類的媒介,當不養豬的民族遇到養豬的民族,其下場可想而知。南部非洲並非完全孤立,對白種人所帶來的病原體尚有某種程度的免疫力,美洲印地安人就沒這麼幸運,當白種人踏上美洲,印地安人死亡枕藉,短時間內人口減少了90%,死者95%死於白種人所帶來的傳染病!說句誇張的話:他們是間接被豬害死的。

 

形態、生理和行為

 

豬毛的顏色因品種而異,但豬皮都是白的。不論黑毛豬、白毛豬、紅毛豬或花豬,拔了毛後,都是一個樣子。昔時農村所養的本地種黑毛豬(桃園豬),不是用飼料催肥長大的,豬圈的活動空間也大些,有時甚至是放養的,肉自然緊些。現在的黑毛豬呢?以豬種來說,可能是美國引進的漢布夏種;以飼養方式來說,和白毛豬、紅毛豬沒什麼兩樣。這樣的「黑豬肉」會好吃些嗎?只有天曉得了。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在討論豬的選種時說:「母豬取短喙無柔毛者良。喙長則牙多……,有柔毛者焰治難淨也。」在人們的選育下,家豬幾乎都有一身稀疏粗硬的毛髮,頸部上的毛(豬鬃)更硬,為豬贏得「剛鬣」的別號。呢絨還沒興起以前,刷子幾乎都是豬毛或豬鬃做的,而豬鬃曾經是中國的大宗出口貨物呢!

 

豬的汗腺退化,又有一身豐厚的皮下脂肪,所以特別怕熱。現代化養豬場通常設有空調,將氣溫控制在25℃以下,以免食欲不振,影響催肥。從前農村養的豬,夏天喜歡趴在濕搭搭的地上,放養的喜歡在泥濘中打滾,予人髒兮兮的感覺。但對豬來說:「予豈好髒哉,予不得已也。」

 

豬的智力很高,讓牠走迷宮,據說比狗還靈光。豬有一雙與身體不成比例的小眼睛,永遠像瞇著眼似的,視力之低下可想而知。但豬有一雙大耳朵,聽力不錯;有個長鼻子,嗅覺更佳。在家畜中,豬的嗅覺可能僅次於狗,這從豬可以協助採蕈人採蕈得到證明。在歐洲的森林地區,夏日清晨常看到有人領著一隻狗或趕著一頭豬,在林地中逡巡。他們就是業餘的採蕈人。野蕈中以松露蕈價值最高,但松露蕈必須在冒出地表前採集,一冒出地表、張開蕈傘就不值錢了。只有藉助狗和豬的嗅覺,才能將深藏地下的松露蕈嗅出來。

 

豬嘴的尖端(吻部),有個寬闊的革質墊(鼻孔即位於其中央),可以用來挖掘植物的根吃。菜園、苗圃最怕野豬造訪,不是怕牠們吃掉多少作物,而是怕牠們亂掘亂拱,弄得一塌糊塗。《西遊記》一書中,對豬(八戒)的這種行為描寫得最為鮮活。豬的犬齒常發育成獠牙,這也是掘物、挖土的利器。印尼蘇拉威島的獠豬(Babyrousa,獠豬屬),獠牙最最發達,雄豬有四枚獠牙,其中兩枚穿過嘴唇,先向上彎,再向下彎,有時可以整整轉一個圈!獠豬一般譯作鹿豬,但怎麼看都不像鹿,我就自創譯名吧!

 

豬屬於偶蹄目,每足有四趾(每一趾的末端都有蹄),中間兩趾為裂蹄,另兩趾為懸蹄,所以豬走路時只有兩個趾頭著地。下次吃豬腳時,不妨驗證一下這些生物學上的小常識。

 

誰也離不開豬

中國是養豬最多的國家,但中國人的豬肉攝取量卻遠遠落在歐美之後。西方人不大喜歡吃鮮豬肉,而喜歡吃加工製品。在歐美,大約只有30%的豬肉以鮮肉的形式消費,其餘70%都做成醃肉、燻肉或(洋)火腿。在鮮肉的吃法上,西方人喜歡吃豬排,中歐人和東歐人喜歡吃烤乳豬,德國人喜歡吃豬腳(實為蹄膀);不論那種吃法,都是大塊大嚼。中、西吃肉方式上的差異,除了經濟因素,恐怕還和文化因素有關。與中國文化比起來,西方文化的確較陽剛、粗獷。

豬除了食用之外,可說是渾身是寶,舉其犖犖大者:豬皮可以製革,供製皮帶、手套、皮衣、皮鞋;毛可以製刷子;豬血可製藥、製飼料及肥料;胰臟可以提取胰島素;脂肪(豬油)可製肥皂、點心、軟膏、面霜、炸藥和潤滑油;豬骨可製器皿、骨粉(作肥料及飼料),還可燒成骨炭,作為除臭劑、脫色劑……總之,我們無時無地不在直接或間接和豬發生關係。

 

就算您從不吃豬肉吧──世界上約有10億人不吃豬肉,您洗把臉,就可能用到以豬油做的肥皂;喝杯咖啡,就可能用到用豬骨骨炭脫色的砂糖;買雙皮鞋,又可能是豬皮做的;您有糖尿病嗎?那就得靠豬胰島素穩定病情……,想要和豬完全脫離關係還真不容易呢!

 

(原刊《科學月刊》2007年元月號)

 

附註:本文獲得原作者授權張貼,他人請勿任意轉貼.

 


持續挖坑中,也持續補坑中^.^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53&aid=2084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