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初入出版業時,一位資深翻譯曾告訴我:「要做好翻譯的工作,光是英文好還不夠,中文能力也要強,才稱得上是一位好翻譯。」近年來,閱讀翻譯文學小說的人口大增,每當讀到一本精彩的小說時,更加能體悟那位翻譯前輩的心得。
《遜咖日記》的譯者是師大譯研所的專任助理教授賴慈芸,賴教授不但為國內培育出無數專業翻譯人才,同時也持續從事翻譯的創作,像是著名的童書《查理和蘿拉》系列,即是出自賴教授的筆下。
我把她為《遜咖日記》寫的譯者序文放上來,對於想要「藉由閱讀來增進英文能力」的讀者,或許可以從教授的文章中找到一些學習英文的新觀點。
真正適合學生閱讀年齡的英文書
有經驗的英文教師和父母很容易發現,英文童書的閱讀年齡有點尷尬。雖然大家都知道廣泛閱讀是增進語言能力的良方,問題是外語閱讀和母語閱讀的年齡有一段差距。以國內一般學生學習英文的情形來說,大約要到中高年級,也就是學習英文三、四年以後,才有能力真正開始閱讀英文童書。問題是,許多童書是為學齡前或低年級讀者寫的,內容對他們來說已經太簡單了,無法吸引他們閱讀。
《遜咖日記》卻正好補上這個缺口。日記的主角是中學生,半大不小的孩子,有一些壓力(像是在學校是否受女生歡迎),有時仍然幼稚(會想出很蠢的遊戲)。日記描寫的是初中生活,但用語簡單、坦白而好笑,在美國被歸類為九到十二歲適讀。因為簡單,三年級的小學生就可以看的哈哈大笑;因為內容有趣,連許多父母都忍不住一路看完,回憶未必美好的中學時光;圖文書形式更吸引了許多原本不愛看書的小孩開始閱讀。也就是說,這本書的內容與語言程度,正好都適合台灣的國小高年級到中學生,甚至高中生和大學生。
我一直覺得,台灣的英語閱讀教學,有點過於嚴肅。每次口試遇到的大學生,被問到如何自修以增進英文閱讀能力時,大家回答的都是《時代雜誌》、《經濟學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這些「正經」的新聞媒體,或是《咆哮山莊》、《傲慢與偏見》這類經典名著。幾乎沒有人提過當代小說或暢銷書。這些新聞媒體或文學名著當然很重要,但回想一下我們學習母語的歷程,除了閱讀正經嚴肅的課文和書籍之外,我們還大量接觸各式各樣的暢銷書、小說、生活、消遣娛樂的讀物,並且不斷更新我們使用的語言,以趕上時代。因此,要建立完整的語感,閱讀當代、流行、輕鬆的讀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現在的孩子喜歡看好笑的書,尤其是他們可以感同身受的書。英文童書太簡單,世界名著離他們太遙遠,而這本書正好可以滿足這段青少年時期的閱讀需求。主角不是好孩子,也不是壞孩子,就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會欺負弟弟,也會被哥哥或甚至惡少欺負;他有點自私,但重要關頭也會挺身保護朋友。書裡的人物每個人都讀來親切,就像是我們周遭會出現的人物。中學的確不是什麼天堂歲月,父母有時很煩,同學有時很壞,壓力愈來愈大;但在葛瑞老實而生動的描述之下,我們捧腹大笑之餘,是不是也覺得問題沒那麼大不了?
因此,很高興看到這套書在台灣出版。對學生來說,有一本可以逗他們開心的書;對英文老師來說,有一本學生會有興趣的教材,甚至還可以學寫日記;對家長來說,除了讓我們回想起以前的小小心事之外,對辛苦的孩子也多了份柔軟的心吧。
《遜咖日記》譯者為 師大譯研所專任助理教授 賴慈芸
想多了解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