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旅遊達人
市長:愛玩的孩子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生活時尚旅遊【旅遊達人】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歷史人物傳奇逸事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意淫的軍團》之一:亞曆山大軍 V S秦朝軍
 瀏覽1,311|回應0推薦0

愛玩的孩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根據司馬遷的記載,秦軍的數量超過了100萬”
“秦軍曾經投入了60萬左右的兵力。長平離秦國的都城鹹陽將近500公裏。2000多年前,60萬的一支秦國軍隊,遠離國土,連續作戰達兩年之久!這是一個令今天的軍事專家們迷惑不解的地方,以當時的條件,秦軍的後勤供應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130年的時間裏,秦軍殲滅六國軍隊160多萬”
“十年統一戰爭期間,六國軍隊的傷亡總數超過了200萬。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
-----------------------------
中國古代軍隊人數,一直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如果我們不加分辨地絕對相信古書上那些誇大其詞的記載,那麽那些人數確實是一些很令人吃驚的數字。但是實際上這既不符合科學常識也不符合曆史常識。

我們可以從幾方面看出這些數字的荒謬:首先古書上記載的那些軍隊數字都很粗略,往往都是恰好整數,怎麽會總是那麽齊整呢?如古書上經常都有“持戟百萬”“帶甲百萬”的說法,但是實際上這只是縱橫家之流說客的誇張修辭手法,並不是真實事實。而很多人就不加分辨地引用作為事實了。

其二,即使確實是史書明確記載了某次戰爭或者某個國家動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軍隊人數,這些數字也是經不起推敲的,根本不符合科學常識。

因為我們要知道,在現實戰爭中存在的士兵,並不是象電子遊戲中的虛擬玩偶一樣只是個數字概念而已,以為只要花費金錢若幹,材料若幹,就可以大批量地“生産”出若幹“士兵”出來,而且以後也不用再管它了,只要象工具一樣隨便用就是了,用完了再“生産”。

而現實中的士兵要征召,訓練,裝備,住宿,飲食,維持基本的清潔衛生(排泄,洗漱),運輸,調度,通訊,這一切,不僅耗費巨大,而且要保障這一系列複雜的後勤措施能夠順暢運行,是很費時費力的,而且人數越多越困難,特別是在古代那種信息傳播手段,交通運輸手段都極度原始落後的情況下,以及物資生産力水平也極端落後的情況下,要保證上百萬人軍隊的生活,以及作戰行動能夠順利運作,是極端困難的事情,只要領導指揮過一點集體活動的人都能夠體會到。

實際上軍隊中對集體衛生的要求相當高,一來因為大量的人員密集生活在一起,不注意清潔衛生很容易就會發生瘟疫,進而嚴重影響戰鬥力。其次,保持清潔衛生也是提高士氣和軍人榮譽感的需要,這些,當過兵的人都應該有所體會。

所以即使是在古代那樣極度落後的生活條件和人權狀況下,保持軍隊的清潔衛生也是一個重要的要求,而並不一定象我們通常想象的那樣:古代當兵的都是常年不洗澡不洗臉,蓬頭垢面邋裏邋遢的。

這就要給他們隨時供應清潔水(包括飲用水),因為不是隨便走到哪裏都正好有條河在旁邊,不說專門運輸供水吧,至少也要時時就地打井,這就要耗費人力,物力,和時間。

每天的飲食也不用說,不僅要吃飽,而且要吃好,因為吃不飽吃不好就不能打仗,至少影響戰鬥力,而且不打仗時也要訓練,“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軍事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當然要把最好的優先供給軍隊使用,特別是在戰爭時期。

而每天這麽大量的食物需要,不僅僅只是簡單地保證供給,還需要保鮮,加熱用的清潔水,竈具,柴火燃料,古時候沒有罐頭,冰箱,煤氣竈,電爐,這又是一個大問題。

當然,也許這個問題對中國人來說不是大問題:因為中國自古以來人就不值錢,米可以吃陳米,肉可以用鹽巴腌成肉幹(實際上大多數時候根本就沒有肉吃),蔬菜就只好省了,牛奶是不喝的。

霍去病攻匈奴時,由于他揮霍浪費,再加上調度無方,回軍時很多士兵餓得都站不起來了。而戰時後勤調度稍有脫節,就會造成軍隊補給困難,士兵餓死。

不過中國人很有創意的,古代打仗時經常都把死人的屍體用鹽巴腌成肉幹充軍糧,這又是一個解決方案。

不過這麽一來,省事是省事了,軍隊的戰鬥力可就受影響了,人數再多,質量也下降了。人數再多也只是烏合之衆。

住宿,也很重要,雖然野戰時可以住帳篷,但是如果是作為一只常備軍存在,那就一定要有固定的駐地,就要有相應的大量建築。古代的氣候比現在冷得多,衣服肯定少不了,起碼要好幾套厚衣服,我們前面也提到了清潔衛生的問題,不可能一支正規點的軍隊中士兵整年都只穿著固定的一件又髒又破的舊衣服。

盔甲,刀槍,弓箭,更不用說了。這些都是易耗品,經常要更換。(實際上中國戰爭中最大的易耗品是人)

而保障這些需求,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人越多不僅消耗越多,調度也越複雜越困難,作戰時間越長,供應也越困難。

反正,古代的軍旅生活絕對不是象詩歌裏面或者武俠小說裏面描寫的那樣浪漫多彩,每天隨便在哪個野地裏面滾一夜就對付過去了,白天一起來就四處“遠征”,吃的也不用愁,穿的也不用管,整天消遙自在地殺過來殺過去。

按照兵民比例,即使是在現代條件下,有機器化工業的生産力,電報電話電台廣播,火車汽車飛機,一個國家即使是上千萬人口,上億人口,要同時維持幾百萬人的軍隊數量都很困難,通常也只能維持一到兩百萬人的兵員數量,而在古代只有鋤頭牛犁的極度原始落後的農耕生産力水平下,沒有電報電話電台,只有近距離通信的鑼鼓旗幟加大嗓門,沒有汽車火車飛機,只有人推肩挑牛拉,總人口才區區五百萬的秦國卻能夠供養上百萬的軍隊,還要保證這麽多人能夠正常生活,同時進行調度,作戰,遠征,這是根本不符合科學常識的,兵民比例高達1:4,根本就是極其荒謬的。

然而,《複活的軍團》中自己也承認:“秦軍曾經投入了60萬左右的兵力。長平離秦國的都城鹹陽將近500公裏。2000多年前,60萬的一支秦國軍隊,遠離國土,連續作戰達兩年之久!這是一個令今天的軍事專家們迷惑不解的地方,以當時的條件,秦軍的後勤供應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948年的冬天,淮海戰役爆發,這是解放戰爭時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在寬闊的戰場上,緊隨在解放軍身後的是一支支由農民組成的運輸隊,他們用自家的小車、耕牛連續不斷地向前線輸送糧食和彈藥。在整個戰役中,解放軍投入了60萬的兵力,這個數量與長平之戰中的秦軍大致相當。但是,在60萬解放軍身後,為他們提供後勤支持的有整整543萬農民。平均9個農民供應一個戰士!2000多年前,秦國的人口總數也不過500萬而已,60萬秦軍的後勤保障是怎樣實現的呢?
在一個鐵制農具和牛耕剛剛開始使用的時代,秦國用什麽供養這支5、60萬人的軍隊進行經年累月的戰爭?對于這支規模龐大的軍隊來說,糧草和武器裝備的消耗是驚人的。秦國的國力如何支撐如此巨大的消耗?”

但是他們東拉西扯地胡扯了一大通,最後都沒有向我們說明秦軍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是話頭一轉,開始沒頭沒腦地吹捧起:我們的祖先是多麽了不起啊!他們做到了我們現代人都做不到的事情,真是奇迹,祖先的智慧真是偉大!

真是胡扯蛋,哪有什麽不可思議的“偉大智慧”,我不否認古時候確實是有一些聰明人,我也不否認他們的“智慧”在那個年代,在那種技術條件下,確實有高明之處,但是古人哪有什麽狗屁的現代人無法想象無法理解無法超越的“智慧”,現代人會制造原子彈,飛機,電腦,汽車,火車,電視,能夠登月,上火星,你叫古代人給我制造個原子彈,飛機,電腦出來?你哪怕是一個零件都制造不出來。

而古人能夠制造的東西現代人都能制造出來。

很多搞文史的文科生老喜歡拿著古代的某些古董當寶胡吹一通:什麽古人的智慧多麽不可思議,技術多麽難以想象,現代人都無法複制。純屬胡扯,能夠輕而易舉複制這些古代原始技術的理工科博士到處都是,只是他們忙著搞高精尖的現代科技研究,哪有閑功夫理睬你們這些文科傻妞的胡扯。

最後《複活的軍團》舉了這樣一個不明不白的證據試圖來證明古代的“百萬大軍”是有可能的:“在方圓10公裏左右的地方,到處都是掩埋屍骨的大坑。僅僅在一個坑裏邊,他們就發現了100多具趙國士兵的屍體。”

但是實際上這離要證明“四十萬趙軍”還差了十萬八千裏,你還沒有一具一具屍體地數出四十萬來呢,才僅僅數出來一百多具,而且也不能證明那就一定都是在長平一戰中被活埋的。

所以大家可以明白,中國的某些狗屁“學者”和黴體,一貫都是慣于用這類無中生有,指鹿為馬等等手段來混淆黑白,蒙騙公衆的。

其三,從曆史發展規律來看,先秦時代動辄每個國家都是上百萬甚至數百萬的軍隊人數,可是在那個時候,不僅生産力水平低下,不僅單個國家的人口數很少,而且整個中國地區的總人口數都不過區區上千萬,卻能夠每個國家都供養上百萬的軍隊,反而到了後來的漢,唐等更強盛,生産力水平更高,人口數更多的時期,軍隊數反而大大不如以前了,這又是一個完全不符合邏輯的地方。

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漢武帝時期衛霍攻匈奴之戰,傾舉國之力,也才拼湊出了十萬騎兵,剩下的幾十萬步卒絕大部分都是隨軍運送辎重的民夫。漢武帝時期可以說是整個漢代甚至整個中國漢人曆史時期中最強盛的時期,至少是之一。但是全國的兵力也不過幾十萬。唐朝時全國的兵力也不過幾十萬,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等重要的邊防地區才區區幾萬人。而這時候不僅生産力水平遠遠高于先秦時代,人口數也是數倍于先秦時代,都是幾千萬人口。但是能夠供養的軍隊卻反而遠遠少于先秦時代。

所以,要麽就是古書上記載的先秦時代那些驚人的軍隊人數被大大誇大了,因為畢竟那個時代更久遠,曆史記載更粗疏,紙也還沒出現,統計工作,文書記載等都很不方便,所以數字往往容易誇大。再不就是象前面提到的那樣:這些動辄幾十萬上百萬的軍隊中大部分都是保障後勤供應的非戰鬥人員--民夫,或者抓壯丁來臨時充數的烏合之衆。

其四,如果我們要完全相信古書上的記載數字,那中國古代也沒什麽可吹的。因為西方古書上的曆史記載也同樣有很多幾十萬上百萬甚至幾百萬的軍隊作戰例子,而且比起中國古書上粗略的,只有整數沒有零頭的,一筆帶過的記載還更詳細,更可信。

如希羅多德《曆史》記載希波戰爭時期波斯一次出動遠征軍兩百多萬,《亞曆山大遠征記》記載高加米拉大戰時波斯軍一百多萬,而且這些記載都很詳細可信,如希羅多德還記敘了波斯軍在閱兵時是怎樣點算軍隊人數的:是讓每一個萬人隊逐一通過一個大土圍子,最後清點出來軍隊總人數是兩百多萬;而且這些史書上每次大戰都還很詳細地記載了各兵種,各分隊的人數,以及陣列配置,而這些數字也要精確得多,不像中國的數字往往只有整數沒有零頭。這就相對來說要可信得多。

可是即使是這樣,西方現代曆史學家也仍然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嚴格地否定掉了古書上記載的很多被認為是誇大了的數字,推算出一些更為合乎實際的較小的數字。但是中國人是從不加分辨地一概引用古書上的誇大記載,並運用雙重標准,拿這些沒有被質疑和審查過的誇張數字來跟西方現代曆史學家推算出來的實際數字相比較,大吹特吹什麽中國古代的“百萬雄師”“赫赫軍威”。

《複活的軍團》中多次提到“亞曆山大的軍隊是5萬人左右,最為強盛時的羅馬軍團也不過幾十萬人”,暗示西方的兵力是多麽少得可憐。但實際上,亞曆山大雖然剛出征波斯時是只有幾萬人馬,但是他就用這幾萬人馬橫掃半個亞非大陸,大破波斯軍一百多萬,所以兵在精不在多。而且亞曆山大消滅波斯後就遠遠不止五萬人馬了,接受了波斯境內各族各部的歸附部隊後,軍力大增,至少也是二十萬以上。而羅馬兵力最盛時也不止幾十萬,前後三雄內戰時期全國總兵力也是一百多萬(當時除了正規的羅馬軍團之外,還有同等數量的輔助軍團),後來屋大維結束內戰統一羅馬才把軍隊裁減到了幾十萬人。

說起中國的人口數,人們的印象中都是自古以來就人口衆多,遠遠高于世界其他地區。不過這應該是一種因為現代的情況而産生的誤解,因為中國的人口數急劇增加主要是因為清代時大量種植從美洲引進的土豆,玉米等雜糧,大大解決了人口吃飯問題,才使得人口數量得以大量增加。在古代卻未必人口數就一定象現在這樣有著對于其他地區絕對的優勢。


2。【“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裏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
----------------------------
關于秦青銅劍,是《複活的軍團》中最無恥的一個謊言。要說清這個問題,需要簡單介紹一些冶金學的基本概念,正好我學過金屬材料學,所以先深入淺出通俗地介紹一下金屬材料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識,如硬度的表示法;青銅,鋼鐵的概念,以及性質;鑄造,鍛造的概念。

先說硬度的表示法,金屬的硬度一般有三種表示法,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維氏硬度(HV)。

這幾種硬度表示法之間的換算關系,大致是:當HB<450時,HB約等于HV,這是教科書上的原話。

那麽,用現代科技和工藝制造的工業用鑄造錫青銅,其硬度是多少呢?一般只有60-80HB。超不過100HB,也就是100HV。

工業用錫青銅其含錫量一般在3%-14%之間,當含錫量大于10%時,塑性急劇下降,當含錫量大于20%時,就會變得很脆,強度急劇下降,但是硬度有所增加。

先秦時代的青銅劍,根據《周禮.考工記》上記載,說得很清楚:“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另外,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也就是說錫含量已經達到了33%-40%!這麽高錫含量的青銅劍,已經遠遠高出20%這個臨界值,就假設其硬度很高,但其強度很低,脆性很大,這麽高脆性低強度的青銅劍,說其是垃圾也一點不為過。

只有壓力加工錫青銅(也就是西方那種鍛打青銅劍)才能夠達到HB160-200,這是教科書裏面說得明明白白的,而且還列出了鑄造錫青銅和其他各種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對比值表,並明確指出,即使是用現代科技和工藝制造的鑄造錫青銅,其硬度也遠遠小于其他鋼鐵類材料以及鍛打錫青銅的硬度,根本達不到一百。

教科書上指出:提高銅合金的強度和硬度只能靠壓力硬化,也就是西方那種鍛打青銅,熱處理對銅合金硬度的提高作用不大,而且,鑄造青銅,鑄造時,其體積收縮很小,液態合金流動性差,偏析傾向大,易形成分散的孔,鑄件的致密程度很差,所以其機械性能很受影響,根本就不可能像中國的某些“學者”胡扯的那樣在鑄造的過程中自然地形成刃部硬度很高(吹噓的是比鍛造鐵還高),脊部硬度低卻強度高韌性高,這種夢幻般的情況。

另外,雖然強度是在20%時達到頂峰,過了20%則急劇下降,但是塑性卻是在8%時達到最高,過了8%則下降,過了10%則急劇下降,而這種塑性的急劇下降嚴重地影響到了錫青銅的機械性能,所以實際上根本就不需要等到20%的時候(到了20%時塑性已經接近最低了),錫青銅的機械性能就已經很差了,開始變脆。

錫青銅恰恰是在10%左右的時候,其各種機械性能正好達到一個最均衡最理想的狀態,也就是西方那種青銅劍的錫含量。因為這時,雖然錫青銅的強度還沒有達到最高值,但是已經很接近了,而其塑性又離最高值也不遠,再加上正是這後一個原因,使得西方青銅劍可以鍛打加工,大大提高其硬度,所以其機械性能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一個最均衡最理想的最佳狀態。

那麽,用現代科技和工藝制造的鋼鐵材料其硬度如何呢?我查了金屬材料的各種硬度值表,原來低碳鋼是HB130-170,中碳鋼是HB180-255,也就是說西方古代(羅馬時期)鍛造鐵劍其硬度實際上並不低!相當于現在用現代科技和工藝制造的普通中碳鋼的硬度(當然,這只是普通鋼,不包括特種鋼)。不要說中國古代的鑄造青銅劍那可憐的最高HB80的硬度(連人家HB160-200的鍛造青銅劍都不夠格相比),就是鐵劍,也比不了。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你小的時候,或者在鄉下,或者在電影電視中,有沒有看到過打鐵鋪(現在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已經很難看到了),那麽你們應該注意到這樣一個常識:對硬度強度韌性都要求很高的銳利工具,如菜刀,切肉砍骨的屠刀,砍柴刀,鐮刀,鑿子等等,都是用燒紅的鐵塊反複鍛打而成的。相反,那些對強度韌性要求不高的,笨重的,大塊頭的農具,如犁,還有鎮子,塑像,或者鐵鍋,才簡單地用熔化的鐵水倒在砂範裏來鑄造。你看到過用熔化的鐵水倒在砂範裏來鑄造菜刀砍柴刀屠刀之類的事情嗎?

從這些簡單明白的生活常識就可以看出鍛造和鑄造的區別是什麽。你用鍛造的菜刀使勁敲打一下鑄造的鐵鍋看看是哪個會破裂就知道了。

中國“學者”老是撒謊吹噓什麽中國“發明”了鑄鐵技術,比西方早早早一千多年,實際上那根本就沒有什麽可吹的,首先,將鐵加熱到一定溫度就可以熔化,並用來鑄造,是西亞人早就發現了的,並沒有什麽神奇的。但是這種方法並不能用來制造高硬度高強度高韌性的銳利工具,和兵器,所以在西方不流行。特別是在歐洲,由于不容易加熱到足夠高的爐溫使得鐵熔化,所以他們習慣于用燒紅的鐵鍛打工具,兵器。而在中國,有足夠多的人力來鼓動風箱,鼓動一個風箱經常都需要幾十到上百人,能夠很容易達到高爐溫,所以鑄鐵相對容易。

當然鑄鐵並不是一無是處,到了後來火器時代,由于可以用于鑄造炮管,和其他大體積的機械部件,再加上成本低廉,制造簡單,優勢就顯現出來了。但是仍然不能代替鍛造鋼鐵的作用。

鍛造和鑄造的區別,其一,鍛造相比鑄造,能夠大大加強金屬的硬度,強度,不管是青銅還是鐵;其二,能夠被用于鍛造的金屬本身就已經必然是韌性很好的材料,如含錫量低于10%的壓力加工錫青銅,含碳量低于1.7%的鋼鐵(注意:“可鍛鑄鐵”只是個稱呼,實際上可鍛鑄鐵仍然是不可鍛的,教科書上都會加以說明)。

所以,鍛造的金屬器比鑄造的金屬器各方面機械性能好得多。而秦軍只有質量低劣的鑄造青銅劍,是根本不能跟使用鍛造鐵劍和鐵長矛,披挂鍛造青銅甲,鍛造鐵甲的希臘,馬其頓,羅馬軍相比的。

所以說,拿著HB硬度最多不過80的,含錫量高達30%-40%(至少遠遠超過了10%的最佳狀態,也遠遠超過了20%的強度臨界點)的強度和韌性都極差的鑄造青銅劍,和短短的青銅戈(沒有矛方便和殺傷力大,秦軍矛很少,長度也很短,所謂的“七米長矛”只是《複活的軍團》的杜撰),披著薄薄的簡陋皮甲,沒有頭盔,弩也只是臂張弩,的秦軍,如果碰上了拿著HB硬度高達160-200的含錫量10%的最佳機械性能的鍛打青銅劍,或者HB高達兩百多的鍛造鐵劍,或者操縱方便,銳利的四米長矛,穿著同樣硬度強度的鍛打青銅甲,或者硬度更高的鐵甲,青銅或者鐵頭盔,拿著大盾,裝備高效力的腹弓,弩炮,的希臘,馬其頓,羅馬之中任何一支軍隊,等待他們的只會是被屠殺。


3。【“在河北易縣出土的這把燕國鐵劍,鋒刃部分已經達到了今天高炭鋼的硬度!”】
----------------------------
真實情況是:這只不過是淬火局部硬度而已,只是淬火後的馬氏體顆粒組織局部硬度而已,而不是劍的整體硬度,而且,最關鍵的是,馬氏體並不是鋼鐵熱處理所要求的最終組織,在通常情況下,淬火之後獲得的馬氏體,雖然具有很高的硬度,但是塑性和韌性變得很差。

而且,實際上已出土的先秦鐵器跟已出土先秦青銅器數量相比,不過千分之一比例。先秦時代使用的絕大多數仍是青銅器。


4。【“司馬遷解釋說,秦始皇的配劍太長了,所以不能及時拔出來。”
“這把劍的長度竟然超過了91厘米”】
-----------------------------
實際上,我看這是司馬遷根據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情況來臆想一百多年前秦始皇時的場景,因為司馬遷那個時候已經有了較堅韌的鐵劍了。

而且司馬遷還說:秦始皇拔出劍以後,用這把鑄造青銅劍,一劍就斬斷了荊柯的大腿,而這是完全不符合常理的,因為即使是用現代技術打造的鋼刀,也很難一下就砍斷一個成年人的大腿。

司馬遷的《史記》中信口開河胡編亂造的成分很多,以前我們分析過。

而關于長劍,一米長的長青銅劍,長鐵劍,在希臘,羅馬時期早就有了。


5。【“與弓不同,秦弩必須用腳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專家估計,這種秦弩的射程應該能夠達到300米,有效殺傷距離在150米之內,秦弩的殺傷力遠遠高于當時任何一種弓。”
“秦弩,連同它配備的弩箭,在那個時代很可能是技術含量最高的武器”
“秦軍騎兵竟然是用弩在馬背上作戰”
“在秦軍之後將近2000年,歐洲人還用類似的方法組織火槍手,秦軍很有可能開創了這種經典的連續射擊方式。”】
-------------------------
關于中國古代弩的射程,是一個很能迷惑人的問題。這其中充滿了種種不著邊際的胡吹。其實都是誇大的神話。

中國古書中記載的那些蹶張弩腰開弩一類遠射武器的射程和穿透力,動不動就是幾百米射程,甚至幾千米,而箭矢的重量,體積都遠遠大于子彈,再加上用來維持平衡的迎風面很大的累贅的羽翼,整支箭所受空氣阻力遠遠高于子彈,彈射力和初速卻遠遠低于現代高效能無煙火藥驅動的子彈,就是這樣,居然能夠射出幾百米,甚至一兩千米,然後准確地命中遠處直徑不過半米的目標,並還能擊穿金屬盔甲,這真是比現代狙擊步槍還厲害得多。

而按照這個射程,殺傷力,根據空氣動力學計算,箭的初速要達到音速才行,這不是胡扯嗎?純粹是寫科幻小說。

這不僅完全違反物理原理,而且也不符合曆史邏輯。兩千多年前拿著簡陋的青銅兵器,披著薄薄的皮甲的秦軍,竟然就已經有了如此超級先進,遠遠超過現代步槍射程和初速,殺傷力,以及精確度的射擊武器,那你還拿著落後的青銅戈,青銅劍幹什麽呢?還使用落後的戰車作戰方式幹什麽呢?完全是浪費嘛,直接人手發一只“強弩”去征服世界就可以了。

而且,擁有這樣超級先進的科幻兵器,那麽為什麽還需要修築長城才能勉強阻擋住原始落後的匈奴遊牧騎兵,為什麽短短十幾年之後就被拿著木棍的一群流徙之徒打得落花流水?

而且,希臘和羅馬古代也都是有弩的,事實上,世界上最早發明弩的恰恰是希臘人,這個常常被忽略,大約在公元前五六世紀的樣子,在現在西西裏島上的敘那古城(就是阿基米德生活的那個地方)發明的。

這種希臘弩,又稱為腹弓,其使用原理跟中國的蹶張弩,腰開弩等有點不同,不是踏張,而是用前推的方式張弦的,類似于電視上大力士俯身前傾拉動汽車飛機的那種姿勢。可見這種力量是很大的。

據Discover節目上的介紹,根據用複制的腹弓做的實驗,其弓弦張力,一般人都可以很輕松地達到200磅,就是九十公斤,這個弩的力量,及其射程,已經遠遠超過一般的弓,毫不遜色于後來中國漢代的踏張弩。

至于馬其頓和羅馬時代使用的大型攻城弩炮(也有小型的野戰弩炮),原理跟腹弓和中國的弩都不太一樣,是用動物的筋腱或者植物纖維的扭力作為發射的動力源,用絞車上弦。這種動力方式其力量是很巨大的,大家應該有印象,有些犯人在越獄時,用濕毛巾將兩根鐵欄杆捆住,然後攪動毛巾,就能夠將鐵欄杆擰彎。

當然羅馬的弩炮也有象中國弩那樣用弧形弓體的彎曲彈力來做發射動力源的,發射物既有石塊,也有弩箭,標槍。

說希臘羅馬沒有弩,這是一個很無知的笑話,實際上希臘羅馬使用弩比中國早。

而蹶張弩的用力方式雖然看似很合理,很省力,但是實際卻有很多缺陷:一來,蹶張弩的工作張力是定死了的(因為扳機挂鈎的位置是固定的),這就存在一個力量瓶頸:使用的人力量小了無法裝上弦,所以蹶張弩的工作張力只好根據平均下來的最小力量設計得低一點,但是這樣一來,使用的人力量大了,超過這個額定工作張力又是浪費,所以其遠不能發揮出最大效力。而且盡力多拉幾次以後就筋疲力盡不能再操作了,不象腹弓可以在任何隨機張力上推開使用,方便得多(因為腹弓弩臂上有逐格鎖定的倒齒挂鈎)。

而且蹶張弩的弦很細很銳利,操作弩的士兵沒有戴手套(扳指也只是套在大拇指上,沒有作用),在用十指關節處鈎住弓弦大力拉弦時,手指關節得不到保護,根本承受不了過大的弓弦拉力,甚至可能被弓弦勒斷,由于這個技術瓶頸,所以使用力量又受到限制。

而且蹶張弩做蹬腿開弓的動作時,弓弦與彎曲的腿膝等身體部位互相阻礙,並受伸展空間的限制,以及斜向分散的分力,還有弓的張力變化與腿的蹬力變化不合拍,開弓力量和功率又大打折扣。

由于這種種缺陷,蹶張弩相對于腹弓來說,並不具有什麽優勢。

而在面對重步兵方陣和重騎兵,特別是重騎兵在一百多米距離上的快速衝鋒時,蹶張弩,腰開弩,其真實的射程和穿透力,命中率,並不能構成任何致命的威脅。

中國古代兵書上記載:普通的弓“臨敵不過三發”,更何況是張弦和發射速度慢得多的弩,臨敵最多一發,敵人很快就衝到面前了。

這同時也證明了所謂秦軍弩手開創了所謂的輪番交替裝填射擊方法根本是胡扯,只是現代人的臆想。他們站成三排只不過是為了使火力有更大的覆蓋面。因為如果只有一排射擊,就只能覆蓋一線的敵人,火力密度就不夠。

而且,並沒有證據能夠證明秦軍使用的就是蹶張弩,更大的可能只是力量小得多的臂張弩,如從《中國古代兵器與兵書》這段敘述就可以看出:“強弩的強主要表現在弩機上。先秦的弩機,牙、牛、懸刀由栓塞直接裝在弩臂的機槽內,但木臂是木制的,很容易劈裂,不能承受更大的張力,也就限制了威力更大的強弩的制造。西漢以後,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是在弩機外加了一個稱“郭”的匣狀青銅外殼。弩機的各種機件,用栓塞按一定組合關系裝入郭內,苒把郭裝在弩臂的機槽內。青銅的耐強性能比木材大多了;可容納張力更大的弩機。”

從《複活的軍團》中這種說法“秦軍騎兵竟然是用弩在馬背上作戰”也可以看出其荒謬透頂,如果使用的是蹶張弩,那麽在馬上使用這種弩作戰完全是搞笑,首先那時沒有馬镫,在馬上坐都坐不穩,你怎麽開弩,還是用腿蹬開弩?這不是耍雜技嗎。其次,如果這樣你就只能停下來蹬開弩,瞄准,射擊,然後再策馬奔跑,根本無法邊跑邊射,那就是跟步兵沒什麽區別了。所以可見其荒謬。

那麽就只能是使用臂張弩,即使是這樣,在馬上使用臂張弩也是很荒唐的,很不方便,還不如使用弓。

古書上記載的事物都很容易誇大,西方也有這種情況,史書上記載的希臘羅馬弩和弩炮射程也有幾百幾千米的例子,甚至能把幾百公斤的石頭射出幾公裏遠。但是西方現代曆史學家本著嚴謹求實的精神,通過複制原物,實驗驗證,實事求是地否定了那些誇張的記錄,得出了實際的射程和力量數值。而中國的這些“愛國學者”從來都沒有能夠複制出一個紙上記載的那種“能夠射出幾百米,甚至一兩千米,然後准確地命中遠處直徑不過半米的目標,並還能擊穿金屬盔甲,比現代狙擊步槍還厲害得多”的“強弩”,他們也不敢再去嘗試,只好不管三七二十一抱著紙上的記載拼命宣傳吹噓,反正騙得了一個人算一個人。

《複活的軍團》中那些荒唐可笑的自吹,那種幻想中“萬箭齊發”如下冰雹一樣對步兵騎兵進行毀滅性打擊的壯觀場面,只不過是提供給弱智的中學生意淫的少兒節目。


6。【“這種箭頭的輪廓線跟子彈的外形幾乎一樣。子彈的外形是為了減低飛行過程中的空氣阻力。我們有理由推測,秦人設計這種三棱形箭頭也是出于同樣的目的。”】
-----------------------------
這也是不著邊際的胡吹,實際上子彈的外形設計跟箭頭的外形設計所依據的原理根本不一樣,子彈的初速很高,遠遠高于箭頭,設計成流線型的圓弧狀,一是為了減少飛行過程中的空氣阻力,二是為了在飛行過程中能夠旋轉以保持平衡。而弓箭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首先弓箭的初速很低,根本不能拿子彈來比較,其次弓箭是靠箭杆尾翼來維持平衡的,而不是象子彈那樣靠高速旋轉來維持平衡。

所以即使箭頭的外形輪廓跟子彈有某些相似之處,也純屬是巧合,根本沒有任何原理相通之處。而且事實上那個秦箭頭的外形輪廓跟子彈的外形輪廓根本就不一樣,子彈是圓弧形的,箭頭則是三棱形的,根本就不一樣。這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秦箭頭之所以做成那種怪模怪樣的形狀,根本不是出于什麽高深的“科學原理”,而是出于我們前面分析過的那個鑄造錫青銅的機械性能原因。因為鑄造秦箭頭的錫青銅跟鑄造劍和矛的一樣,強度韌性都很低,為了不致于一碰到目標就折斷,所以只好鑄造成這種較粗鈍的略帶彎曲的三棱形,而不制造成按照常理應該是尖銳細長的尖刺形的那種穿甲箭外形。


7。【“當瞄准遠處的目標時,射手參照望山估算弩擡高的角度,弩箭沿抛物線軌迹就可以准確命中敵人。望山,很可能是步兵武器最原始的瞄准系統。”】
-----------------------------
這沒什麽可吹的,希臘羅馬的弩炮上一樣有類似的瞄准裝置。


8。【“標准化”】
----------------------------
這是《複活的軍團》中最弱智的一個牛皮。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標准化的真正含義,標准化是為了使不同地方生産的零件能夠互換並組裝使用而定的統一生産標准。《複活的軍團》自己也說了:“標准化,是現代工業的基礎。標准化生産使不同的供應商生産的零部件可以組裝在一起,也使大規模的生産成為可能。”。

只有這樣(不同地方生産的零件能夠互換組裝使用),標准化才有意義,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標准化”。而秦軍那些根本無所謂標不標准化的箭頭,劍,根本不存在要跟其他零件組裝或者互換搭配使用的需要,所以也就根本不存在什麽“標准化”的問題,他們之所以制造得一摸一樣,原因很簡單:只不過是因為他們都是用一個模子成批鑄造的原因,當然一摸一樣。《複活的軍團》故弄玄虛把這個誤導成是“標准化”,是在偷換概念。

實際上,如果真要說是“標准化”的話,那應該是弩機才存在這個問題,但是《複活的軍團》對此問題卻含糊其詞地一筆帶過“秦軍使用的弩機,由于制作的十分標准,它的部件應該是可以互換的”,“應該”?呵呵,不是“應該”,而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編造的謊言自己也感到心虛。

然後接下來又是話頭一轉,又開始大吹特吹秦軍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掌握了作為西方現代工業基礎的“標准化生産”,又是領先西方幾千年的偉大成就,又是對人類的又一偉大貢獻了。呵呵

其實,真要說到標准化的話,羅馬時代倒才真的算是實現了標准化,因為他們生産的弩炮上的弩機就是可以彼此互換的。


9。【“有的士兵戴著小帽,有的士兵卻僅僅梳著發髻,這種差異意味著什麽呢?這些戴著板狀帽子的似乎是軍官,”
“似乎只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這種不顧性命的行為,過于沈重的頭盔和護甲妨礙了他們殺敵晉爵。”】
-----------------------------
本來,秦軍的的裝備,跟同時期世界上其他國家地區比起來是很落後的,當大部分國家已經進入了鐵器時代,已經使用高硬度高強度高韌性的鍛造鋼鐵刀劍和長槍,披著鍛造的青銅盔甲或者鐵盔甲,而秦軍還在使用硬度較低,韌性強度都很差,很脆,易折斷的鑄造青銅劍,操作不便的青銅戈(矛很少),披著皮甲,連頭盔都沒有,本來,對于這些缺點,這些落後之處,應該正視,實事求是地面對,並沒有什麽丟臉的,相反有助于我們找出差距,樹立正確的曆史觀。

但是《複活的軍團》編導的做法是不擇手段地掩飾缺點,把黑的也要說成是白的,如在前面公然不顧基本的冶金學常識,把硬度強度韌性遠低于鍛造鐵器的青銅器,而且還是青銅器中機械性能更差的鑄造青銅器,硬要顛倒黑白地說成是“機械性能高于鍛造鐵劍”。

而在這裏,他們又把秦軍因為沒有鍛造青銅甲可用,也沒有鑄造青銅甲可用,只好披著薄薄的防護性能很差的皮甲(大部分是豬皮的),硬要顛倒黑白地解釋為是“過于沈重的頭盔和護甲妨礙了他們殺敵晉爵”,呵呵,真是無恥到了極點。既然這樣,那麽為什麽到了後世,漢唐時,逐漸有了青銅甲和鐵甲可用的時候,為什麽漢唐時的中國軍隊不肯舍棄這些“過于沈重”“妨礙了他們殺敵晉爵”的鐵甲銅甲,為什麽不再覺得“過于沈重的頭盔和護甲妨礙了他們殺敵晉爵”?

如果你沒有盔甲防護,在刀槍如林湧來,亂箭如雨橫飛的戰場上,你連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你又怎麽“殺敵晉爵”呢?

所以大家可以從這一點看出中國的某些“學者”“媒體”為了撒謊吹牛進行愚民宣傳可以不擇手段顛倒黑白無恥到什麽程度。


10。【“在這只矛頭附近,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條6.3 米長的矛柄遺痕,加上矛頭,完整的長矛接近7米。”
“如果用來單兵作戰,7米的長矛根本無法自由格鬥。但是,在古代希臘,亞曆山大的軍隊就以7米2的長矛而聞名,由長矛組成的方陣曾經使他們戰無不勝。專家推測,秦步兵中應當有類似的長矛方陣,長矛的威力在于集體的力量。”】
-----------------------------
這也是《複活的軍團》中一個很無恥的謊言,實際上,他們只不過在地上發現了一條6.3米長的棍棒拖曳痕迹而已,在痕迹的前端發現了一個矛頭,他們就把它撒謊說成是“七米長矛”,並杜撰出一個所謂的“七米長矛方陣”,事實上他們根本就沒有發現任何所謂“七米長矛”的實物,曆史上也完全沒有這種記載,而在同一時代發現的大量長矛實物都是沒有超過四米的。中國古書上自己也說得很明確:《周禮·考工記·廬人》“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

其實那個孤零零的七米痕迹最大的可能性只是旗杆而已(因為都是在指揮車旁邊發現的),或者根本就是棍棒拖曳的痕迹。

而《複活的軍團》之所以要無中生有地杜撰出這個所謂的“七米長矛方陣”,只是出于他們不服西方的先進,事事都要跟西方攀比的心態,卻又盲目地愚蠢地搞錯了對象。

從他們這句話“在古代希臘,亞曆山大的軍隊就以7米2的長矛而聞名”就可以看出這些狗屁“專家”是什麽水平,實際上亞曆山大的長矛方陣根本沒有所謂的七米長矛,只有四米長矛,是到了後世安提柯王時代,才把長矛加長到了七米,而長矛增長到了這個長度以後,反而變得操作很不便,機動力大大降低,很快就被靈活的羅馬軍團擊敗並淘汰了。

這是任何一個軍事曆史愛好者都不會犯的錯誤,但是中國的某些狗屁“專家”出于一種盲目地急切地要跟西方的任何事情都不分好壞地比個高低的心態,在根本沒搞清曆史事實和真實對象的情況下,就胡亂編造些“中國的世界第一”出來攀比,還弄顛倒了優劣,他們認為是領先的“七米長矛”恰恰是被曆史證明是錯誤的(他們以為只要數字越大就越好,越有面子,呵呵)。


11。【“秦車的系駕方式令人驚訝”】
-------------------------------
沒什麽好驚訝的,轭靷系駕法在古代西亞早就已經有了,歐洲倒是長期使用頸圈系駕法,但是也很難說頸圈系駕法和轭靷系駕法哪個更有優勢,據說“使用頸圈系駕法的歐洲牛車能夠比使用轭靷法的中國牛車拉力大46%,出處為1984年美國農業部的一份報告。當年我國的學者曾因此大聲疾呼改變農村耕牛的系駕方式”(出自《關于秦國武器的誤區與探討》黃謙)


12。【在世界軍事史上,秦軍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較完備的軍銜體系。】
--------------------------
早于此的波斯帝國軍,亞曆山大的馬其頓軍,都有很完備的軍銜體系,而且有比秦軍完善得多的兵種體系(輕步重步輕騎重騎四大兵種),和工兵,預備隊等設置。羅馬軍團也早有軍團、大隊、支隊和百人團逐層逐級的嚴密指揮體系。

反正隨便什麽普普通通的東西到了《意淫的軍團》編導嘴裏都可以兩眼一閉不管不顧地吹噓成是“最早”“最大”“第一”。

秦軍沒有重騎兵,只有射箭的輕騎兵,和落後的戰車作戰方式(戰車機動性很差,很難轉彎,地面稍有不平就會翻車,而且不像現代汽車,沒有減震裝置,人站在上面很顛簸,很難正確平穩實施戰術動作,甚至很容易摔下來,大家可以體會一下在碎石路上坐拖拉機的感覺),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長矛方陣,那些持戈步卒只是混和戰車編隊,隨戰車前進的散兵。

而馬其頓軍卻有著完整的輕步重步輕騎重騎四大兵種體系。顯而易見的是:同時擁有長矛重步兵方陣和長矛重騎兵這兩大制勝兵種和攻城用的各式輕重希臘弩,以及弓箭手,投石手,投射輕騎兵(注意:馬其頓有大量的馬弓手,而不是都使用標槍,詳見《亞曆山大遠征記》)等輔助兵種的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軍隊,毫無疑問地是當時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軍隊,能夠輕而易舉地擊敗這之前,以及之後幾百年之內的任何一只軍隊。

而沒有頭盔,只穿著薄薄的皮甲,拿著青銅兵器,裝備的是殺傷效率低下的戈,粗糙簡陋的早期蹶張弩(甚至可能只有臂張弩),沒有重騎兵的秦軍,只會被輕易地粉碎。


13。關于戰術戰略問題,這個簡單說一下,並不是象很多阿Q無知地想象的那樣,西方打仗只會面對面地決戰,而不懂得謀略戰術,實際上從《亞曆山大遠征記》恺撒《高盧戰記》《內戰記》希羅多德《曆史》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李維《羅馬史》塔西陀《編年史》等史書中的記載可以看出:西方使用誘敵,埋伏,火攻,夜襲,突擊側翼,夾擊,包圍,迂回等等戰略戰術手段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而且西亞等國比中國能夠熟練運用這些技巧早得多,如亞述帝國,赫梯帝國。

中國也是到了戰國時期才開始逐漸發展出各種各樣的奇謀詐術的作戰手段,春秋時仍然是講究和流行貴族式的“堂堂之陣”的正面決鬥(當然我個人認為這並不一定是壞事,至少對于本民族打內戰來說)。

而亞曆山大的戰略水平顯然非常高明,毫不遜色于曆史上任何軍事家,只會遠遠高于他們。他遠征波斯剛進入小亞細亞的時候,連打了好幾個大勝仗,但是他卻並沒有頭腦發熱,輕率地繼續進攻波斯本土,而是非常冷靜地沿著地中海岸一路摧毀波斯帝國的海軍基地和港口,消除後顧之憂,並迂回先攻取埃及,運用高超的外交手段“和平解放”了埃及,兵不血刃地取得了一個大後方和糧草基地,如此花費了足夠的耐心消除了所有的後顧隱患,才放手大舉進攻波斯本土,一戰而滅波斯主力。

他平希臘,取埃及,滅波斯,剿西徐亞人,征印度,每次戰役戰鬥都安排計劃得恰到好處,調度得當,從未一敗(是真正的百戰百勝,不像中國的“名將”總是有失敗的時候)。

亞曆山大的軍事戰略水平只會遠遠高于中國的任何一個軍事家。

而他非凡的人格魅力,統帥才能,在中國曆史上,也許只有唐太宗李世民才能夠相比吧(這或許也是中國曆史上我唯一敬仰的一個人。)

如果當年亞曆山大能夠放棄攻取炎熱潮濕,蛇蟲肆虐的印度叢林,轉而向東進發,以阿富汗為根據地,逐步攻取占據西域等地,進而又利用這些在當時還水草豐茂沒有沙化,非常繁榮富裕的地區作為基地,最後順著河西走廊,長驅直入,一舉而降服當時還羽翼未豐的秦王國,那麽我想,在面對秦國多年的威脅下,又加上亞曆山大高尚仁厚的人格魅力感召和高超的外交能力,懂得“遠交近攻”的東方六國,一定會與他裏應外合,左右夾擊,聯手一起攻破秦國,這樣,不僅先進的希臘文化,科學技術,和早期的民主自由思想能夠得以傳播到中國,使得此後兩千年中國人都能夠受惠于此,而且也可避免于後來被暴秦奴役,以及被外儒內法“君君臣臣”的專制哲學荼毒的命運吧。這是多麽令人遐思的美景啊。


14。關于《孫子兵法》,也簡單說一下,不可否認,《孫子兵法》中確實是有很多很深刻很高明的哲理和軍事原則,但是《孫子兵法》中很大部分內容只是膚淺簡單的普通戰鬥技巧和常識,如什麽“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半濟而擊之”“衆樹動者,來也”“鳥起者,伏也”之類的,並沒有什麽高深的。

而那些軍事哲理的部分,也充斥著很大部分的文學修辭,廢話太多,這就大大減少了其技術含量。

而關于軍事原則的那些哲理敘述,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也會發現:往往都是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往往都是些空泛的沒有實際意義的大道理。

確實,我們可以注意到:中國史書上記載的戰爭中,往往觀點對立的將領之間在爭論時,都會引用兵書上特別是《孫子兵法》的教條來作為依據,經常出現的爭論有:是速戰還是堅壁打持久戰等情況。但是可笑的是,不管爭執雙方觀點如何對立,但是他們引述兵書上的教條來作為依據都能夠說得振振有詞,都能夠說得很有道理,都能夠自圓其說。

但是結果只有一個,不管敗了或者勝了,原先押對了賭注的那一方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對于兵書教條的正確诠釋。押錯了賭注的一方,不管他原來引用的兵書教條是如何能夠自圓其說,都不管三七二十一統統是錯誤的了。

所以說,這個《孫子兵法》不能夠太信以為真了,它那些軍事哲理太空泛太脫離實際了。我認為恰恰是西方那種講究實際的,通過把軍事原則融會貫通在具體戰例中現身說法地講解的兵書,才是真正科學合理的,才是真正有軍事價值的。如恺撒《高盧戰記》。

而且,古代西方也並不是沒有哲理式的,系統化的兵書,如古羅馬弗龍蒂努斯著的《謀略》,可能哲理性並不遜于《孫子兵法》。

總之,我認為,《孫子兵法》的軍事意義遠遠小于它的哲學意義,而它的哲學意義又遠遠小于它的文學意義。我們把當作一篇散文小品看就可以了。


15。【“《戰國策》中,當時一個謀士這樣描述戰場上的秦軍:他們胳膊下夾著俘虜、身上挂著人頭,追殺逃跑的對手。”】
-------------------------------
《複活的軍團》編導居然連這種縱橫家之流說客的胡吹亂侃都拿來當證據證明秦軍是多麽“勇猛”,也真的是弱智到了極點了。這也沒必要多說了,“身上挂著人頭”且不說,《複活的軍團》編導你倒是“胳膊下夾著俘虜”來追殺一下我試試看,我也不要求你能夠“胳膊下夾著俘虜、身上挂著人頭”跟我格鬥一番,你只要能這樣追上了我就算你有本事,連劉易斯都自愧不如。


16。【“秦直道:兩千多年前的軍用高速公路。”
“平定南方的戰事耗盡了巴蜀的糧倉,而關中平原保障都城的糧食是不能調用的,因此,供應北方軍隊的糧草主要來自于山東半島。從那裏到北方草原,直線距離1000多公裏,運糧的隊伍要兩次穿越太行山、至少三次渡過黃河。”
“700多公裏長的直道,為秦帝國迅速投放部隊、及時輸送糧草,提供了最為有力的保障。”
“直道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軍用高速公路,2000多年前,這是只有秦人才能修造的軍事工程。”
“秦人建立了那個時代世界上最發達的交通網絡。”】
-----------------------------
這又是胡扯,他們是隨便找到點什麽中國古代的原始玩意就給加上點現代術語作為修飾拿來吹噓一通,實際上秦朝的馬路只是簡陋的夯土路面,根本不能跟羅馬帝國那數千公裏四通八達貫通全境的堅固耐用而且平整的混凝土石板路相比(羅馬時已有火山灰制成的水泥),這些混凝土石板路有些到現在都還在使用。

而在此幾百年前波斯帝國也早就已經修建了更長裏程的貫通波斯全境的公路系統。

什麽叫“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指將左右兩邊的單行道各自分開隔離修建的封閉式的道路系統,這樣就不用擔心車輛高速行駛會發生對撞,所以速度得以大大提高,符合這個原理和定義的這才是高速公路,不然就只是到處都有的普通道路。

他們連這點基本概念都搞不懂就隨便拿著一條爛泥巴路胡吹是什麽“高速公路”,那依我說我們村那條機耕道也是“高速公路”,可以行駛拖拉機,比“秦直道”先進高級多了。

而且這裏還有一個自相矛盾的地方,前面他們自己也說了“關中平原保障都城的糧食是不能調用的,因此,供應北方軍隊的糧草主要來自于山東半島”,那麽這條道路就應該是從山東修到北方前線去,但是很顯然做不到,因為怎麽穿越太行山?難道他們會打火車隧道麽?顯然沒有。

而這條七百公裏長的秦直道,片中告訴我們仍然只是從鹹陽都城通到北方前線的,那麽怎麽就“為秦帝國迅速投放部隊、及時輸送糧草,提供了最為有力的保障”?前面不是說了“關中平原保障都城的糧食是不能調用的,因此,供應北方軍隊的糧草主要來自于山東半島”。這不是仍然等于零麽?(對了,我看到網上有篇文章說“秦直道”從鹹陽到內蒙古“直線穿越秦嶺”,呵呵,很有意思)

一條七百公裏長的泥巴路,就這樣被他們吹噓成了“高速公路”“世界上最發達的交通網絡”。


17。【“當時長江和黃河已經溝通,這意味著,從帝國的都城鹹陽上船,就可以直達廣州。”】
-----------------------------
我只知道隋朝時才開通了京杭大運河,連通了黃河和長江,秦朝時“長江和黃河已經溝通”這我倒還是第一次聽說,也許中國的“考古學家”又發現了一條我們以前不知道的連接黃河和長江的秘密河道吧(春秋時開鑿的邗溝也只達到江蘇淮安一帶)。

但是即使是這樣,他們在吹這個牛皮的時候“從帝國的都城鹹陽上船,就可以直達廣州”,忘了一個起碼的地理和交通常識:能夠連通長江和黃河的水道只能在中下遊(因為在上遊都被崇山峻嶺阻斷,不可能連通),而且,僅僅連通了黃河水域和長江水域還遠遠不夠,還要接著連通長江水域和珠江水域,所以就修建了靈渠,于是這樣一來,“從鹹陽到廣州”,就得離奇地繞上好幾個大得離譜的大彎路,而且其中大部分路程還是逆流!

呵呵,為了要“從帝國的都城鹹陽上船,就可以直達廣州”,你就得莫名其妙地先順著渭河到黃河,再順著黃河走好幾千裏路,到中下遊的某個地方,順著某條不知名的“連通長江和黃河”的秘密河道走幾千裏路進入長江,然後再順著長江逆流而上好幾千裏路,進入湘江,再順著湘江逆流而上一千六百多裏路(湘江全長817公裏),然後通過靈渠進入漓江,最後才能順著桂江水域又走上一千多裏路到達廣州。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迂回好幾個南轅北轍的總共幾萬裏的大彎路。

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我甯願走陸路,哪怕翻山越嶺也要方便得多,反正關中到四川的棧道也已經開通,再不走陸路到襄陽一帶,再從襄陽進入長江水域。哪可能“從帝國的都城鹹陽上船,就可以直達廣州”。

反正《複活的軍團》為了吹牛,怎麽樣不合常識地信口開河都可以的。


18。【“公元前221年,最後的齊國不戰而降,秦軍挺進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臨淄。”】
------------------------------
我們經常都會聽到有人吹噓中國古代某某城市在當時是什麽世界第一大城市,世界中心之類的,如長安,洛陽,開封等,這暫且不論,畢竟那時候是漢唐等最強盛時期,多少還有點根據。

但是先秦時期,中國地區在世界上無論各方面都還沒有進入到先進國家的行列中,無論是文明水平,生産力水平,都遠遠落後于其他文明地區,還處在青銅時代,而世界上其他大多數國家都已經進入了鐵器時代。

而這個所謂的“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怎麽個定義法?是人口最多,還是面積最大,還是最繁榮富裕?如果說人口最多,面積最大,我們前面已經分析了,古時候中國地區人口不一定占有優勢,而且人口多面積大也沒有什麽可吹的,按照這個定義,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恰恰不在歐美發達地區,而在某些第三世界國家,如墨西哥城,或者北京上海。

如果是最繁榮富裕發達,那麽在此之前,埃及,巴比倫,亞述,赫梯,都已經繁榮領先了三千年到幾百年不等的時間,希臘也遠遠領先于中國地區,即使是印度,羅馬,文明水平也毫不遜色于中國地區,那時候兩河地區的巴比倫尼亞,或者埃及的亞曆山大尼亞等城市,才可以說是世界的中心,才當得起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稱,《複活的軍團》編導沒有給我們作出任何證明,證明在當時相對于上述地區無異于第三世界的中國地區是怎麽樣繁榮富裕法,話頭一轉,而這個臨淄就莫名其妙地成為了所謂的“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所以很多中國人吹牛都不打草稿的,張口就來了。反正就當世界上其他國家都不存在似的。


19。【“震驚了整個世界!”
“各國元首和政要紛紛來到陝西,為的是能夠親眼目睹古代中國軍隊的面目。無一例外,他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
中國的媒體上最愛說這句屁話“震驚了整個世界”,動不動中國一點屁大的事情就“震驚了整個世界”,這世界就那麽容易“震驚”啊?世界上幾十億人,人家每天不關心自己的生活,柴米油鹽,自己本國內更“震驚”的事情,整天就被你“震驚”過來“震驚”過去的,“震驚”了這麽幾十年了,也該麻木了吧?

其實人家最多只不過把你那些玩意當猴把戲看看稀奇而已。你們鄉巴佬沒進過城,才會動不動幻想別人被你“震驚”了,等你進了城,該“震驚”的恰恰是你。這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特別是很多西方發達國家的人,甚至根本搞不清楚中國在哪個方向。

其實這也可以說是中國人的一種“賤胚”心態,老幻想著有外國人能夠被自己“震驚”,對自己加以承認,這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最後,對所謂的“數典忘祖”“亵渎祖先”說明一下。

如果是真愛一個人,就會很自然地積極地指出他的缺點錯誤,幫他改正,使他更進步,更完善。特別是對于自己本身,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上,要面對種種生存競爭,更是時時都要反省自己的缺陷,積極地修正,以加強競爭力,以便于更好地生存下去,相信這個道理人人都明白。

那麽,我之所以戳穿這些關于秦軍的謊言,倒也不是出于什麽“愛之深,責之切”,我對秦軍沒什麽可“愛”的,自古以來秦都是殘暴野蠻的代名詞,從沒有人會贊美歌頌秦軍的行為,如果我們要把他們奉為“祖先”,那麽被秦軍屠殺的六國人民又算什麽呢?所以這不是一個問題。

但是我也不是出于惡意的嘲諷挖苦心理,我對早已死了幾千年幾百年的古人沒有什麽怨恨,沒有興趣去挖苦嘲笑他們。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而這些“民族主義”的“愛國者”,他們關心的永遠只是虛假的面子,從來不關心老百姓的死活疾苦。


生命就是一場奇妙的旅程,有歡笑有淚水,要把最美的人事物盡收眼底,豐富飢渴的深邃靈魂.
旅遊達人
https://city.udn.com/5368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568&aid=237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