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長達十年的努力,原本因環境所逼才走向國際化的泰國醫療服務,在周邊國家的強力競爭下脫穎而出,已穩居「一哥」地位。單是去年,外國人來泰就醫收入就高達兩百四十億泰(美金七億),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外籍人士就醫國。
泰國發展旅遊醫療始自於一九九七年,且是由私人醫院帶頭。當時泰國經濟一夕崩潰,泰銖大貶,大家都收緊褲帶,有病也不再前往私人醫院,而是去低廉的公立醫院。居私人醫院龍頭的曼谷「康民醫院(Bumrungrad Hospital)」立即決定開發國際市場。沒想到這個山窮水盡的突圍,倒還真的走出一條坦途。
至今「康民醫院」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病人是老外,醫療收入超過一半來自外國人,不但把名稱改為「康民國際醫院」,連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六十分鐘」節目都把該院稱作「病人聯合國」。
「康民醫院」現已收過超過一百九十個國家的病人,接待室掛滿「萬國旗」,還設有包括英、中、日、法、阿拉伯等各種語文服務櫃檯。更發展成一個包含醫院、旅館、餐廳、藥局、百貨在內的自給自足社區,病人的任何需要都可解決。
也正是因為有「康民醫院」的帶頭與成功範例,泰國許多醫院也紛紛加入這個市場,競爭使得針對外國病人的旅遊醫療配套更趨健全。
泰國的旅遊醫療之所以成功,廉價當然是個重要因素。即使在泰國人心目中是「天價」的「康民醫院」,費用比起歐美國家還是便宜甚多,大約是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泰國的醫師水準也並不低。「康民醫院」就有超過兩百名獲有美國學位的醫師,更重要的是服務水準快速周到。在美國,要找心臟專科醫師,可能一周前就得預約,但在該院掛號當天就可以安排,這讓外國病人印象深刻,泰國醫療的「俗擱大碗」名聲,很容易就傳播出去了。
「康民醫院」也與「泰航」合作推出醫療旅遊配套,從最初的試點曼谷開始,很快就涵蓋清邁、普吉島,旅客來泰國旅遊,節目之一就是到該院作身體檢查,健康、娛樂兼顧。